书城童书纳尼亚传奇七部曲:凯斯宾王子
85659200000003

第3章 矮人

睡在户外最糟糕的事情莫过于醒来的时间早得要死,而且醒后你就得起来,因为地面太硬了你感觉不舒服。更糟糕的是,早餐只有苹果可以吃,而且你前一晚上也只吃了苹果。当露西说这真是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时——她说得没错,看上去真的没有什么别的美好的东西可说了。埃德蒙说出了大家的心声:“我们必须尽快离开这个岛。”

他们到井边喝足了水,捧起水洗了脸之后,就又顺着溪流而下,回到海边,凝望着那条把他们与大陆隔开的海峡。

“我们得游过去。”埃德蒙说。

“对苏来说没问题,”彼得说(苏珊在学校里曾多次拿过游泳奖牌),“可是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样。”这个“其他人”,其实指的是埃德蒙和露西,埃德蒙至今也没能在学校泳池里游个来回,而露西压根儿不会游。

“不管怎样,”苏珊说,“海里可能有暗流。爸爸说过,在一个你不熟悉的地方游泳永远都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

“可是,彼得,”露西说,“听说我,我知道我在家里一点儿都不会游泳——我是说,在英格兰。但是,很久以前我们不是都会游吗?——如果是很久以前的话——我们是纳尼亚国王和女王的时候?那时我们还会骑马,做各种各样的事情。难道你不觉得——?”

“噢,但是那会儿我们是成年人了。”彼得说。“我们统治了很多年,学会了做很多事。我们现在不是又回到本来的年龄了吗?”

“噢!”埃德蒙一声大叫,这让大家都停下来,听他说。

“我现在完全明白了。”他说。

“明白什么了?”彼得问。

“哦,就是整件事情。”埃德蒙说。“听我说,昨天晚上我们一直迷惑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们才离开纳尼亚一年的时间,但是看上去凯尔帕拉维尔已经几百年没人住了。那么,难道你们没明白?大家知道,不管我们在纳尼亚住了多长时间,但是当我们从衣橱重回英格兰时,一切好像都在眨眼之间,对吧?”

“说下去,”苏珊说,“我觉得我开始明白了。”

“那么,也就是说,”埃德蒙接着说下去,“一旦你离开纳尼亚,对于纳尼亚时间是如何度过的,你一无所知。我们在英格兰只过了一年,而在纳尼亚却已经过了几百年,这有什么不可能呢?”

“天哪,埃德!”彼得说,“我觉得你是对的。那样的话,我们住在凯尔帕拉维尔真的是几百年前的事了。而且现在我们重回纳尼亚,就像是十字军战士或者盎格鲁—撒克逊人,或者古代的大不列颠人,又或其他什么人重返现代的英格兰一样?”

“他们看到我们时该有多么兴奋啊——”露西才刚开始说,就被其他人打断了。

“嘘!”

“快看!”

因为这时有件事情发生了。

在那片陆地上,离他们偏右一点儿的位置,有一片树林,他们都很肯定,在树林后面一定是大河的入海口。此刻,就在那附近,一艘小船映入了眼帘。小船驶过那个地方,调转方向,开始沿海峡朝他们驶来。船上有两个人,一个划桨,另一个坐在船尾,抓着一个捆着的东西,那个东西在扭动着,看上去是个活物。那两人看上去像士兵,头戴钢盔,身着护身铠甲,满脸胡须,冷酷凶悍。孩子们从海边撤回到树林里,纹丝不动地观察着。

“这里就行。”当小船开到他们对面的时候,坐在船尾的士兵说。

“要不要给他脚上绑块石头,下士?”另一个靠在船桨上说。

“去你的!”另一个咆哮道。“没必要,而且我们也没带。只要我们把绳子绑好了,没有石头他也会淹死的。”说着,他起身,拎起那捆东西。彼得现在看清楚了,那确实是个活物,实际上是个矮人,手脚被捆绑着,但是还在尽力地挣扎。接着,他耳边响起“嘭”的一声,在那同时,那个士兵松开了双臂,跌落水中,矮人也掉到了船底。那士兵挣扎着游向远处的岸边。彼得知道,是苏珊射中了他的头盔。他转过头,看到她脸色苍白,但是第二支箭却已经上了弦。可是,这支箭并没有射出去。另一个士兵一见他同伴跌入水中,大喊了一声,从另一侧跳下小船,也拼命在水里游着(显然海水并不深,都没不过他),消失在陆地的树林中。

“快!别让船漂走了!”彼得大喊着。他和苏珊,都没顾上脱衣服,一头扎进水里,在海水没过他们肩膀之前,用手抓住了船帮。很快,他们把小船拖到了岸边,把矮人拎了出来。埃德蒙忙着用小刀割断绑在他身上的绳子。(彼得的剑更锋利一点儿,不过这种小活儿用剑太不方便了,因为剑柄以下的部分你都不能用手握。)矮人终于被松绑了,他坐起来,揉了揉胳膊和腿,大声说道:

“噢,不管他们怎么说,你们看上去不像鬼怪。”

像大部分矮人一样,他十分健壮,胸膛厚实。如果他站直的话大概三英尺高,浓密的大胡须和粗糙的红色络腮胡几乎把整个脸都遮住了,只能看见一个鹰钩鼻和两只闪亮的黑眼睛。

“无论如何,”他继续说,“不管你们是不是鬼怪,都救了我的命,我非常感激你们。”

“不过,我们为什么会是鬼怪呢?”露西问。

“我这辈子都在听人讲,”矮人说,“这片海边的树林里到处都是鬼怪,就和里面的树一样多。就是这样的。所以,他们想除掉一个人的时候,通常把他带来这里(就像他们对我这样),说要把他交给鬼怪。可是,我一直怀疑,他们是不是真的没有淹死他们或者割断他们的喉咙。我从来不相信有鬼怪。可是,你们刚才用箭射的那两个胆小鬼却深信不疑。他们绑着我来这里送我去死,却比我这个要死的人还要害怕呢!”

“哦,”苏珊说,“怪不得呢,他们俩逃得那么快。”

“嗯?你说什么?”矮人说。

“他们跑了,”埃德蒙说,“逃回陆地去了。”

“我没打算射死他们,你们知道的。”苏珊说。她可不想让任何人认为这么近的距离她都能失手。

“嗯,”矮人说,“这可糟糕了。这可能意味着之后会有麻烦。除非他们考虑到自己的利益,绝口不提这事。”

“他们为什么要淹死你呢?”彼得问。

“哦,我是一个危险的罪犯,真的,”矮人神采飞扬地说,“这可是说来话长。这会儿,我在想你们会不会邀请我吃点儿早餐呢?你们根本不知道,一个死里逃生的人胃口该有多好呀。”

“这儿只有苹果。”露西沮丧地说。

“总比什么也没有强,不过不如新鲜的鱼好吃。”矮人说。“看来反倒是要我来请你们吃早餐了。我看到那艘船上有些捕鱼的工具。不管怎样,我们都要把船弄去小岛的另一边,我们可不能让那边大陆上的任何人过来发现它。”

“我也应该想到这一点的。”彼得说。

四个孩子和矮人来到水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船推下水,然后爬上了船。矮人立刻指挥起来。但船桨对矮人来说肯定太大了,于是彼得划船,矮人掌舵,他们划着小船沿海峡向北驶去,不一会儿沿着小岛的尖角向东划去。从这里,孩子们正好可以看到大河、所有的海湾和海岸上的岬角。他们以为自己还能辨认出来一些地方,但是自他们那个年代慢慢长成的树林,让一切变得与往昔不同。

当他们划到小岛东面那片开阔的海域时,矮人开始捕鱼了。他们捕了很多帕文德鱼,这是一种带有彩虹般斑斓的漂亮鱼,孩子们都记得他们以前在凯尔帕拉维尔的时候就曾吃过这种鱼。他们捕够了鱼,就划着小船到了一个小湾,然后把船系在一棵树上。这个矮人,是个最能干的人(的确,尽管有人遇到过邪恶的矮人,但是我从没听说哪个矮人很愚蠢),他把鱼切开,清理干净,接着说:

“好啦,我们接下来需要一些柴火。”

“我们已经捡了一些,放在城堡里了。”埃德蒙说。

矮人轻轻地吹了个口哨。“老天!”他说,“原来这里竟然真的有一座城堡?”

“只是一座废墟。”露西说。

矮人盯着四个孩子看了一圈,脸上一种极度好奇的表情。“那么你们究竟——?”他刚要问,不过突然打住了,改口说道,“没关系,先吃早餐吧,不过吃早餐前还有一件事,你们能把手放在胸前,告诉我我真的还活着吗?你们确定我没有被淹死?或者我们并非是一群鬼怪?”

在孩子们打消矮人的全部疑虑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带走这些鱼。他们没有东西把鱼串起来,也没有桶。最后他们不得不使用了埃德蒙的帽子,因为别人都没有戴帽子。如果埃德蒙这会儿不是饿极了,绝对会对此表示强烈不满的。

起初矮人在城堡里似乎不太舒服。他不停地东张西望,四处闻闻,还说:“呃,毕竟看上去还是有点阴森森的,闻起来也有股鬼怪的味道。”但是,当点起篝火,向孩子们展示如何在柴火余烬里烤新鲜的帕文德鱼时,他兴奋了起来。可是吃热乎乎的烤鱼却没有叉子叉着,而且五个人只有一把小刀可以共用,这场面可真混乱啊,饭还没吃完,他们就收获了好几根烫伤的手指;不过,此刻已经九点了,孩子们五点钟就起床了,因此没有人像你可能想象的那样介意烫伤的手指。大家吃完了烤鱼,喝了点儿水,又吃了一两个苹果。这时矮人做了个像他自己手臂一样长的烟斗,装满烟草,点上,吐出一大团香气弥漫的烟雾,然后说:“现在。”

“你先告诉我们你的故事,”彼得说,“我们再告诉你我们的。”

“好吧,”矮人说,“既然你们救了我的命,你们想怎么样都是合理的。不过,我都不知道该从何说起。首先,我是凯斯宾国王的一个信使。”

“他是谁?”四个孩子马上异口同声地问。

“凯斯宾十世,纳尼亚国王,愿他的统治长久!”矮人回答道,“也就是说,他本应是纳尼亚国王,我们都希望他是。但目前,他只是我们这些古纳尼亚人的国王——”

“请问,你说的古纳尼亚人是什么意思?”露西问。

“哦,就是我们,”矮人说,“我们算是一伙叛变者,我想。”

“我明白了,”彼得说,“而凯斯宾就是古纳尼亚人的首领。”

“对,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的。”矮人挠了挠头说。“不过,事实上他自己是一个新纳尼亚人,台尔马人,如果你能听懂的话。”

“我不懂。”埃德蒙说。

“这比玫瑰战争还难懂。”露西说。

“噢,亲爱的,”矮人说,“是我讲得不好。听我说,我认为我只好从头开始讲,讲一讲凯斯宾是如何在他叔叔的王宫里长大的,他又是如何站到我们这一边来的。不过,这个故事就有点儿长了。”

“这再好不过了,”露西说,“我们都喜欢听故事。”

于是,矮人坐下来,讲起了他的故事。我不会按他的原话把故事讲给你们听,因为矮人讲述的中间孩子们不断提问、不断打断,这样一来,故事就会太长、太令人费解了;而即便是这样,孩子们还是漏掉了一些内容,他们后来才听说。但是,故事的梗概,也就是他们最终了解到的,如后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