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医生,大队派我来带你去了解我村的周围情况。”站在他面前的,就是刚才在食堂的阿丽,原来她是大队共青团支部书记,兼大队委员,是专卖妇女工作,但也是“百搭干部”,哪里有需要,她就往哪里跑,今天她的责任是陪金水去了解大队有关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病原因及流行病学方面的数据。
全村共有养鱼池塘42个,其中28个鱼塘边是种蔗,其它鱼塘边种植蔬菜、番薯、桑树等等,几乎每个鱼塘边及蔗地均有不少老鼠洞,其次番薯地之鼠洞亦不少。跑了一天,收集了不少标本,如每个塘边的水、鼠屎、鼠洞口的泥土……等等。
“今天日间阿丽带我很详细地看过,对你们大队的情况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晚上,何金水在公社大队部对开的球场上,同大队干部、病愈后患者及其家属以及能参加大会的人,开了一个群众大会。这个大会,目的是一个宣传卫生的大会,这也是何金水最喜欢的一种形式,按他认为,群众不懂卫生知识,不懂防病,医务人员除了医病之外,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宣传教育。因此,平时在病房,一有空,他就召集病人开会,宣传卫生知识,尤其是农村的寄生虫及消化道传染病,而在下乡时,他也是随时找住机会进行宣教工作。今天正好是一个机会,于是他就与阿丽商量,她也是一个容易接受意见、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人,一谈就同意,实时找到大队长说:“难得有个大医生肯同大家讲本村的卫生,这是求之不得的事。
”于是就开了这么一个群众大会。
开会时,何医生开门见山地指出“你们队的社员群众对于端端螺旋体病,由于患病数目较多,所以或多或少大家都有个认识,不过,对于如何会染到此病,似乎就不太清楚了。”
讲到这里,他并不立即说下去,而是用问问题的方式来启发大家“亚旺同志,你的意见如何呢?这病是怎样传染的?”大队长首先被问到;“唔讲卫生啰!”大队长答;
“对,但掂样唔讲卫生呢?”金水再问;
“重驶问!梗系饮生水啦,我们乡下人,习惯饮生水,在田开工,口干了,在河边也好,井边也好,塘边也好,双手一捧,就这么饮水,唔病就假!”大队长答的也是,农村饮生水,自古以来的习惯。
“对,饮生水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一个很重要而被忽视了的问是,就是老鼠。老鼠在这个病的传播上是元凶。老鼠在塘边及蔗地、薯地打洞居住。晚上出来觅食,最容易觅食的地方,一是蔗地,二是薯地,将来禾熟了,也是鼠类最高兴觅食的地方。按今天所见,最多鼠洞及出没最多的地方是上面两处。从你们村的患者病史上所知,起病前做工地点最集中是在蔗地及鱼塘。分析今天所见,完全吻合。
我告知大家,当老鼠出来食蔗后,肚子饱饱,于是就在蔗地拉屎拉尿,如果这只老鼠有病的话,它的屎尿中就含有能致病的“钩端螺旋体”一一什么叫钩端螺旋体?是一种比细菌大一些,像细菌一样能使人患病,而这种病,就是你们村的人所患的:发热、脚痛、黄疸、出血的那种病,于是我们称之为“钩端螺旋体病”。话说回来,含有钩端螺旋体的鼠尿,沾在蔗叶上,第二天,农民们开工到蔗地劳动,这些含有病原体的蔗叶是带有很细的锯齿形、能割伤人的皮肤,钩端螺旋体乘伤口入侵人体。因此此病的传播,第一必须有钩端螺旋体的存在;第二:受感染者也须要有伤口,它才能入侵。”何金水在给农民们解释这病的传播,他们听得很留意,这些都是他们闻所未阗,听所未听的事。
“另外,塘边,也是传染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地区。从塘边处发现老鼠屎不少,因此老鼠在塘边拉屎拉尿是意料中之事,这些含有钩端螺旋体的排泄物流入塘边的水中。鱼塘是静水,没有水流,加上温度适宜,在适宜的水中,此病原能生存3个月,如果你在这时期内的什么时候皮肤有伤口而下到水塘中去,钩体就可以照样入侵而令你生病。当然,很快就是禾熟,多了一个给老鼠活动、觅食的广阔范围,更给了你们感染这病的很大的机会。”
“因此,从明天起,你们就要开始预防这病的发生,阻截这病的广泛流行是保护你们健康的唯一途径。”
“老何,怎样才能预防?”
“消灭老鼠啰!”
“对,这是唯一可行而又最好的办法。其实你们这里不乏捉鼠能手,灭鼠英雄,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齐动手消灭老鼠,一来可以保障你们的健康,二来可以减低被老鼠吃掉的谷物,增加生产,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外,刚才曾经讲过,老鼠排泄物中所含的病原,可以活上3个月,故此,凡在这个时期内去蔗地做工的人都要穿长袖衫,长裤,穿鞋,保护你们的手臂、足部不被蔗叶割伤,如要下水塘,最好穿长筒胶水鞋。这样做一来麻烦,二来增加经济上的开支(买长筒胶水鞋可不便宜),但为了健康,也只能这样做;三是不要饮生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卫生习惯,饮生水是传染肠道传染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不饮生水,可以预防很多疾病,何乐而不为呢!”
“好了,谈了这么。现在再谈一个问题,就是以前曾患过钩体病而痊愈的人,我们医院提供免费作健康复查,由于这病以前没有,国外也极少,人们对它的认识仍很不够,究竟痊愈之后有无后遗症?我们知之不多,因此同你们作病后复查,是对你们健康的保证,你们愿不愿意?”
农村的医疗制度同城市不同,城市有公费医疗,农村则只能享受“合作医疗”,何谓合作医疗呢?这是一种由公社大队办的一种医疗制度,按照该大队的总人口,每年劳动所得的收入,扣除若干(通常是每人每月!元左右,或更少,按生产队的收入而定)作为该大队的医疗费用。由于大队有合作医疗,使一般病痛可以由大队负责,但毕竟这个费用不多,有时一年之中有一个人有重病,几乎全年全生产队的医疗费都会被用光,还欠下医院一大笔“烂账”。
“愿意,不用钱去检验身体,当然愿意啰!”
何金水回到医院之后,立即制订了一个“钩端螺旋体病追踪复查”的方案,这个方案是“钩端螺旋体病”研究系列的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半年之后,何金水又再到另外一个钩体病高发病区的劳改场去调查那里的流行情况,那里离阳关医院约有50公里。病人多是这儿的劳改犯人,而且以肺出血类型占多数。在这儿何金水了解到,除了传染这个致病因素之外,人的精神情绪,舆营养状态,对于发病有一定的意义。
这些调查结果对于加强他对钩体病追踪复查更具信心及加深其意义。
有关钩端螺旋体病的研究包括了三个部份,一是临床,包括抗菌素的选用、如何抢救重症病者大量肺出血型及肾功能衰竭以及多脏器的损伤一一肝、肺、肾、中枢神经系统及肌肉。另外,在临床类型方面,分出了四个不同的类型,包括;普通型、肺出血型、肾功能衰竭型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四个。二是病原学;三是恢复后的长期追踪复查,以确定其有无后遗症。所有这些都是由何金水一人向科主任赵深提出建议,订出全盘计划,以及具体执行,到最后总结、写论文、发表都是由何金水全权负责,科主任只是在完成文章后写上第一个名字,而这个主要负责人何金水的名字,往往是排到最末。
此次,何金水在研究报告中提出追踪复查的主要项目,是要检验病人恢复后的肝、肾、脑脊液及血液生化检查和钩端螺旋体动物接种和抗体等等方面。最大问题是肝脏的复查,究竟是单纯验血测肝功能呢?抑或作肝脏活检作病理学检查?肝功能正常不能说明肝脏没有病变,于是何金水决定全部复检病者均作肝穿刺取肝组织作活检(除非病人本身不同意者外)。这个计划,主任无意见。但到院长这一层时,有了考虑,张院长认为,全个内科,能纯熟进行肝穿者,只有何金水一人,其他医生都不可能。而这些人是健康人来复查,绝对不能出现半点疏忽及差错,这点要百分百的保证。院长最后意见:如果只有由何金水一人做“追踪复查”的肝穿,同意这计划的实施。
这个项目如果当年没有何金水这个人。在阳关医院的历史上,将无这个研究项目。因为从提出、计划、实行、总结、写论文,都是他一手经办,并由此带动了全院的学术气氛及其后的研究。
其后的几年,钩端螺旋体病追踪复查109例,其中肝穿活检90例,于1965年在“中华医学会道山地区分会学术会议”上宣读。
可惜的是,阗于钩端螺旋体病追踪复查“肝组织病理活检”一文没有被中华内科杂志采纳,因而工作做了,却没有得到在国内最权威的杂志发表。
从90例肝穿所得来的病理报告,其中有三例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增生及早期肝硬化的改变。而此三例均合并有肝蛭虫感染。没有一例有癌变的改变。使医学文献上缺少了这方面的资料。
这组研究结果,共计发表钩端螺旋体系列文章:“钩端螺旋体病50例报告”1956年中华内科杂志;“钩端螺旋体病临床分析的综合报告”1961年中华内科杂志;“钩端螺旋体病性脑膜炎94例分析”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分会第一届内科学术论文宣读会上宣读,何金水作为该届学术会议的正式代表,该文并发表在会议的论文集(1962年);“钩端螺旋体病出血性肺炎型内窒息死亡4例报告”1962年医学论文集;“钩端螺旋体病109例追踪观察”1965年中华医学会道山地区分会学术会议上宣读及发表在该会论文集。
还有“钩端螺旋体病肝穿活检病理报告90例”一文无发表。
本来研究还在继续。可惜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一切都被逼停止了。
大跃进的年代,是生气蓬勃的年代,很像全个地球都在热火朝天地搞建设,各地也揪起了“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习人民解放军”的热潮。这真是激发起人心振奋的年头啊,人们思想上没有了“自我”,有的只是“大公无私”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人们在“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的伟大号召下,一心一意地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气死美帝国主义,也气死新老的修正主义分子,建设有独特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社会上没有小偷、没有娼妓、没有抢劫也没有杀人、放火,似乎整个社会都没有了罪案。这里唯一的罪案就是反革命罪,谁要是胆敢反对毛主席、反对共产党,那就是反革命罪。
1959年底,医院来了一对医生夫妇,男的名叫甘涌,被分配到内科,女的名朱月瑛。被分配到儿科。他们是中山医学院,于1957年毕业后分配到江西省一个搞实验的研究机构去。由于不是做临床医生,每天只同些洋老鼠、荷兰猪、小狗等做实验,不安心,整天闹调动。后来通过“关系”成功地调回广东,分配到阳关医院。由于新毕业后,脱离了临床工作,各方面都很生疏,故此初来时,什么者不识,得从头来过。
甘涌是一个消瘦,两颧突出,脸颊凹下,面色苍白而略带点青紫,眉毛疏落,眼眶下陷,个子不高,说话时带点神经质的口疾疾,因他老家是潮汕人,故此讲粤语时总离不了潮汕音。
因他毕业后脱离了临床,加上他整天闹调动而无心向学,他的医学知识退步很多。然而他却不认为自己不成,反而处处暗中尽量表现自己,认为自己是“名牌大学毕业”,亦在“研究机构搞研究”,不在人后。
“现在我们科又新分配了一位医生甘涌同志,甘医生毕业后曾在医学研究机构工作,现领导上马了加强我科,故此将甘医生调到内科来,大家欢迎。”赵主任在甘涌上班的第一天,早上全科医生“碰到会”时,向内科的医生们及各病区的护士长们介绍甘涌,其实这已是一种惯例,凡是新分配来的医生,都是这么一种介绍方式。
早上查房前的“碰头会”原于加拿大人建院初期已有。这是一种很好的制度。科领导下达一天工作的指示、下级将疑难问题、疑难病例提出、相互间简单交流、甚至简单业务学习,都可以利用早会来完成。当然咯,介绍新来的同事,也是早会的一种很好的形式。
“甘医生初来,不熟悉我院的各项制度,也不了解我科的情况,因此在初期先让他跟何金水医生,让何医生在工作中多介绍一些本院及本科的情况给他知,看看甘医生有什么意见。”赵主任说。
“没有,我初分配到阳关医院,很高兴同大家一起工作,请多指教,希望何医生在工作中多多指点。”甘涌客气地说。
“你呢?”赵主任转向何医生。
“无意见。”不少新来的医生、或是进修生。大多数都是先由何金水带他们熟悉熟悉,因此这已是常有之事,是他也意料之中,能有什么意见呢?
若干天之后。
“这是一个传染性肝炎病人,昨晚入院。病人起病两星期,曾在公社卫生院治疗过,无好转,转往县医院留医,但黄疸日渐增加,因而由县医院转送我院治疗。此次入院,黄疸指数升至120单位,SGPT高达1120,GOT850单位,TTT及CCFT均++++,是一个急性黄疸型肝炎。”
住院医生甘涌在早上查房时,向他的上级医生何金水报告他所管辖的患者之病情。
这是传染病区张机楼,连同结核病区共有病床60张,由三位住院医生、两个进修医生、及四个实习医生分管,这期间何金水是这个病区的主管。内科三个病区中以传染区床位数最多,其它两个病区病床相对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