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李世民管理日志
8551700000006

第6章 二月 内省

第一周

星期一大事起于小事

凡大事皆起于小事,小事不论,大事又将不可救,社稷倾危,莫不由此。——《贞观政要.政体第二》【译文】但凡大事都是起于小事。小事如果不在乎,日积月累发展成大事,就来不及补救了。国家倾覆灭亡,无不是这个原因造成的。兼济天下是古代儒家的重要思想,其对于历代封建人士政治抱负影响甚深。“做大事、成大业”似乎已经成为古人高傲不凡的标志。唐太宗从推翻庞大的隋朝到开创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唐帝国,可谓完成了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事业。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自大,而是冷静地思考伟大事业来自小事的道理,这种思想显然已经不是简单的个人性格上的谨慎了,而是对事物转化的一种科学认识。现代企业管理也是如此。正如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说:“创业,其实就是想做事,想做实事,但不一定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而是把自己的事做好,一点一滴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是大事了。”管理要从细微处入手,绝不放过任何“小毛病”、“小漏洞”。

星期二问道于哲人

今人颜貌同于目际,犹不自瞻,况是非在于无形,奚能自睹?何则饰其容者,皆解窥于明镜;修其德者,不知访于哲人。讵自庸愚,何迷之甚!——《帝范.去谗第六》【译文】人的容颜相貌就长在眼睛的附近,无法自己审视自己,何况是非得失是一种无形的东西,怎么能够轻易觉察呢?人们在修饰打扮容颜的时候,都知道去照镜子;但在修养自己的德行的时候,就不懂得向明道的哲人请教。这是何等的愚蠢和迷惑啊!唐太宗这段话要从以下两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评判人的是非得失必须依赖客观的标准。人不借助镜子,就无法观看到自己的容貌;镜子好比一个标准,不借助于标准,人就无法判定自身言行的对和错。那么,照见人的是非得失的“镜子”是什么呢?答案是: 正道,也就是规律和规范。第二,问道需要向明道的哲人请教。人不可能自己知晓道,只有通过向已经明道的人请教,才可以逐渐掌握。这就是学习的重要性。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管理者要顺应潮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不会被市场所淘汰。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多多向别人请教、学习。

星期三剖断如流时

军国多事,剖断如流,深为时辈所服。——《贞观政要.任贤第三》【译文】杜如晦对于当时军国大事,分析判断如同流水般明快敏捷,深为当时同辈所折服。唐太宗手下著名的两大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前者胸怀宽广,善于团结同僚,容易与人共事,并且注意发挥别人的长处。后者经房玄龄推荐当了宰相,善于决断,太宗凡有所谋划,都要等杜如晦前来定断。房玄龄称赞“非如晦莫能筹之”,“房谋杜断”遂成为历史佳话。

杜如晦的决断能力为唐太宗开创繁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局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反思杜如晦的剖断如流,我们不难发现,杜如晦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首先应该归功于房玄龄对人才的发现和挖掘。如果房玄龄对杜如晦的能力有妒忌之心,这种“剖断如流”就有被扼杀的危险。可见,开创一个完全为公、毫不为己的领导层氛围是多么的重要。其次,杜如晦的决断能力是在唐太宗真心赞赏、完全信任的情况下才表现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是唐太宗对人才的赏识成就了杜如晦。“剖断如流”,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种拼搏和冒险精神,但是,这种冒险和拼搏不是“无知者无畏”,而是平时积累丰富知识的“胸有成竹”。因此,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在平时多注意学习知识,以备决断时候参考。

星期四以人为镜

夫以铜为镜子,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贞观政要.任贤第三》【译文】用铜来作镜子,可以帮我端正衣服和帽子;用历史来作镜子,可以让我知道朝代的兴亡交替;用进谏之人来作镜子,可以让我明白政治得失。我常常保存着三面镜子,用来防止自己的过失。自古君王身边均不乏忠臣谏官,但是,为何只有唐太宗成就了以魏徵为镜照见政治得失的佳话?唐太宗之所以能够让魏徵这样的镜子真正发挥作用,在于对于魏徵等人提出的意见,他能够真正地采纳,而不是把谏官当作装点朝廷清明的摆设,这样,谏官们就可以充分地发挥镜子照君王对错是非的作用。

以魏徵为代表的“镜子”能够得到唐太宗的赏识,还在于镜子们自身具备应有的能力。试想,历代皇帝身边谏官无数,能够做到魏徵这样的又有几个?在这个意义上,好的谏官并不在于是否直言进谏,而在于进谏能够真正切中得失要害。那种貌似进谏、实为奉承的谏官,不仅无法起到镜子照见主人得失的作用,还蒙蔽了君王。唯其如此,唐太宗虽然对于魏徵等人的谏言颇感不快,但是,依然坚持听从,并深爱之。优秀的领导者不仅应该理性地认识到自身能力的“短板”,需要用“镜子”照见这些“短板”;同时,还需要把镜子的作用从消极地反映意见,提升到促进整个团队工作的积极层面上来,让“镜子”们不仅监督领导人,还监督整个企业的发展。

星期五直言无隐

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所以虚己外求,披迷内省。言而不用,朕所甘心,用而不言,谁之责也?自斯已后,各悉乃诚,若有是非,直言无隐。——《贞观政要.任贤第三》【译文】难道我只是在过去才有过错,今天做的都是正确的吗?显然是臣下对我奉迎顺从,不敢触犯皇帝权威罢了!因此我虚心地征求他人意见,用来排除假象,反省自己,即使是有的意见我并不采用,但是,我也愿意承担责任。如果我准备接纳谏言而你们臣下却不进谏,这个责任由谁来承担呢?从今以后,你们要竭尽忠诚,如果有不同的意见,请你们尽管直言进谏,不要有任何隐瞒。这是唐太宗在魏徵死后所说的一段肺腑之言。在唐太宗看来,魏徵之死不仅使得唐朝失去了一位智慧的谋臣,还在于从此缺少了一个敢于向皇帝直言进谏的忠臣。

历代皇帝皆擅长收买、笼络人心,唐太宗能够发动“玄武门之变”获得帝位,与手下有一大批忠心耿耿拥护其登基的谋臣将士有关。所以,唐太宗在魏徵死后表现得异常悲伤,其中不乏与封建帝王失去得力助手的功利性目的相关,更重要的是,在唐太宗眼中,魏徵是一位为国家利益而不惜牺牲个人,专门为公、毫不为己的正直人的化身。唯其如此,魏徵之死才让这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帝王如此惋惜和哀伤。唐太宗在魏徵死后提出“直言无隐”,与其说是对部下寄予的一种希望,不如说是对魏徵此前直言无隐的一种褒奖。“忠言逆耳利于行”,优秀的领导并不在于是否知道这样的道理,而在于对待逆耳之言的态度。如果说能够听进去逆耳之言的领导,算是境界比较高的话,那么,能做到闻过则喜,更是对待直言无隐的最高境界。即使直言者所说的并非全部正确,也应该虚心听取。直言无隐只能算得上坦诚正直,所言之语是否正确还需要领导进行理性分析和辨别。那种对所有意见都置若罔闻的领导固然不是好领导,但是,对职工提出的意见一概答应照办的领导更是糊涂虫。

第二周

星期一闻而能改

自古人君莫不欲社稷永安,然而不得者,只为不闻己过,或闻而不能改故也。今朕有所失,卿能直言,朕复闻过能改,何虑社稷之不安乎?——《贞观政要.任贤第三》【译文】自古以来,国君没有不想使国家长治久安的;之所以达不到这个目的,是由于国君听不到别人批评自己的过错,或者即使听到了,也不能改正。今天我有过失,你能直言指出,我也知过能改,这样哪里还要担心国家不能长治久安呢?“闻而能改”是唐太宗对手下忠臣王珪所说的一段话。王珪是太原祁县人。高祖武德年间,他出任太子中允,很受李建成的礼遇。后因李建成阴谋作乱被牵连,流放到嶲州。李建成被诛杀后,太宗即位,将王珪召回,官拜谏议大夫。王珪竭尽忠心,多次进献良谋,直言规谏,于是唐太宗对他说了上面这段话。“闻过能改”的深意并不在于知错就改、从谏如流,而是指一个人具有自知之明是何等的重要。

对于一般人而言,当别人指责自己的缺点之时,心中能够坦然接受已经不易;对于身为一国之君的皇帝,面对意见的提出者是来自从叛乱集团中提拔任用的臣下之时,还能够做到从谏如流,更属难得。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唐太宗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具有深切的认识。否则,他既不可能真正改正,也不可能将提意见之人看做心腹。唐太宗通过自己提拔的人才对自己加以监督,在部分人看来,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他却考虑到国家社稷会因为这批忠臣谏官而长久无忧,真正做到了古代帝王心胸开阔的极大境界。现代企业领导无不希望职工给予他充分的尊重,为企业发展贡献所有的智慧,但是,这首先需要领导给予职工充分的尊重。“闻过”就是尊重职工智慧和能力的表现,“闻过能改”则是领导对职工能力充分信任的证明。倾听员工的意见不应带有任何狭隘的个人歧视色彩,尤其是对于从原来竞争对手阵营中加入进来的员工,更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和肯定。

星期二赏杀慎重

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贞观政要.求谏第四》【译文】自古以来有很多帝王放任自己的喜怒哀乐,高兴的时候就滥赏没有功劳的人,发怒的时候就滥杀没有罪的人。社稷沦丧,战乱不断,无不因此而起。古语有云:“伴君如伴虎。”君王的情绪波动往往牵连到臣子的命运。若是遇到恣意妄为、喜怒无常的君王,那上至朝廷下至百姓便永无安宁之日了。时而滥赏,时而滥罚,全凭自己的喜好怨恨行事,缺乏冷静和理性,导致天下大乱。唐太宗“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鼓励臣子尽情进谏,以此来监督自己,克制情绪,理性治国。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斯有一句名言:“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懂得怎样控制痛苦与快乐这股力量,而不为这股力量所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