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星期一恐惧害命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恒恐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贞观政要贪鄙第二十六》【译文】如果徇私舞弊,贪污财货,不仅败坏国法,损害百姓,即使事情尚未败露,内心又怎能不常常恐惧不安呢?恐惧一多,也有因此而导致死亡的。古人云:“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但凡一个人做了有愧之事,无论如何保持镇静,都不可能做到如常人一般的坦然。同样,一个政府官员,如果违反了国家法纪、损害了百姓利益,必然内心不安,唯恐有一天事情突然败露而身陷囹圄。唐太宗面对身边群臣,坦言自己内心不安,忧虑恐惧不能让天下百姓和官员生活得更好。这也是无法坦然的内心不安。但是,这两种不安却有天地之别。
前者是担心东窗事发、自身利益受损的恐惧,后者则是忧国忧民、唯恐苍生不幸福的焦虑。但是,唐太宗此语并非在向群臣炫耀自己境界如何之高,除了警告臣下要尽职尽责、不要徇私枉法之外,还在于道出一个颇有哲理意味的道理: 一个违反法纪的官员,即使事情不暴露,隐藏得再深,总有一天会产生巨大的祸端,而祸端的起因在于日积月累的恐惧不安。在今天,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唐太宗的话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一个长期生活在忧惧中的人,身心的健康将会受到极大损害。虽然说致死多少有点夸大其词,但是,至少潜存着损害身心的隐患,却是不争的事实。第一,不要做有损企业的事情,以免内心为此惊惧不安。第二,不要把为企业发展的焦虑极端化,要乐观地面对企业未来,及时化解内心的焦虑。
星期二履忠正,蹈公清
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当须履忠正,蹈公清,则无灾害,长守富贵矣。——《贞观政要贪鄙第二十六》【译文】现在臣子们接受任命,身居高位,享受优厚的俸禄,应当做事忠诚正直,遵循清正廉洁的原则,那么,就不会有灾难祸害发生,可以长久地保持富贵了。古人说:“鸟栖于林,犹恐其不高,复巢于木末;鱼藏于泉,犹恐其不深,复穴于窟下。然而为人所获者,皆由贪饵故也。”贞观十六年(642),唐太宗对身边大臣讲述了上述古语,然后指出为人臣者应该尽职尽责,其目的非常明确: 一是劝诫人臣应当“履忠正,蹈公清”。这既是要求臣下履行自己的职责,同时,也不要贪图不义之财。
正如自然界的鸟儿和鱼儿一样,本职工作完成得很好,但是,却因为贪心而被捉住。一个官员如果因为贪心,也会落得和古人说的鱼、鸟一样的下场。二是告诉人臣要想保住自己的富贵和生命的安全,最好的办法不是寻找躲藏的地方,如鸟儿把巢穴建在高高的树梢上,鱼儿藏在水底下的洞穴中,藏身之所可谓安全至极。但是,因为贪心,再安全的地方都会失去意义。所以,官员们最安全的藏身之所就是坚持公正廉洁。今天,许多管理者因为手握权柄而滋生贪欲,为了防止事情败露而处心积虑寻找退路,但天网恢恢,最终还是难逃法网。鉴于此,当牢记唐太宗所言:“当须履忠正,蹈公清,则无灾害,长守富贵矣。”面对财富,要能抵制住诱惑。
星期三以德行、学识为本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理。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贞观政要崇儒学第二十七》【译文】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选拔、得到人才。如果用人不当,天下一定不会太平。如今用人,必须将道德品行、学问见识作为选拔任用人才的根本。贞观二年(628),唐太宗忠告臣下用人治国之道,提出以德行、学识为本的主导思想,其内涵可以表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治国之道固然要树立“惟在得人”的观念,但仅有这个是不够的。因为谁都知道人才的重要,但是,如何选拔人才才是最重要的。二是选拔人才需要有标准,但标准并不是唯一的。不同的时代,用人的标准也不一样。
三是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以德行、学识为本”。这虽然是太宗时期制定的选拔人才的标准,但是,品德修养和学问见识无疑是任何时代都需要的基础。今天,无数企业为选拔人才而头疼不已。其实,不妨借鉴唐太宗选拔人才的标准,可以简化为两点: 一是人的品德修养,二是人的学问见识。拥有这两条足以为企业所用。第一,注重考察德行和学识,以此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第二,人才选拔的标准并不是唯一的和固定的,要根据时代发展和市场需要而改变,但德行和学识永远是基础。第三,以德行和学识为重,并不是要两者都具备才算人才。在无法兼得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其一,发挥特长,遏制其不足。
星期四识前言往行
人臣若无学业,不能识前言往行,岂堪大任。——《贞观政要崇儒学第二十七》【译文】臣子如果没有学问,不能了解古人历史上的诸多言行,怎能担负起重大的责任呢?人才必须有学问,这一点几乎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所谓的有学问,毕竟是一个极其抽象而模糊的词语,因为我们在生活中很难限定有学问的程度。唐太宗在用人标准上,坚持人才的学业考察,这一点符合历史上一贯的用人取向。同时,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唐太宗毕竟比一般人要聪明得多,他以历史上鲜明而生动的例子,诠释了人才有学识的重要尺度。据史书记载,汉昭帝时,有人冒充卫太子,围观者多达数万,都被迷惑。京兆尹隽不疑比照《春秋》记载的蒯聩故事将那个人逮捕治罪。
昭帝说:“公卿大臣应当选用通晓经学儒术而又明白古代大义的人,这本来不是一般的刀笔吏所能企及的。”由此看来,唐太宗对人才有学识的衡量标准,并不是模糊而抽象的,而是对历史上人物和事情的了解程度。这一点对于考察人才是否为华而不实的空论者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今天,我们诸多管理者在考察人才的时候,往往被那些口若悬河、能言善辩之人所迷惑。这样的人被任用到重要职位上,空有华而不实的知识,却无法在实践中有所发挥。因此,现代企业领导者当深思唐太宗的“识前言往行”之说。记住历史并非为了炫耀知识的丰富,而是为今天的行为提供参考,获取现成的经验,避免再走弯路。这应当成为现代管理者衡量自己学识是否丰富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选拔人才的标尺。
星期五勤道
艺夫人虽禀定性,必须博学以成其道,亦犹蜃性含水,待月光而水垂;木性怀火,待燧动而焰发;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是以苏秦刺股,董生垂帷。不勤道艺,则其名不立。——《贞观政要崇儒学第二十七》【译文】虽然上天赋予每个人固定的禀性,但是,必须博学才能有所成就,就像大蛤本性含水,只有等月光照射时才喷出水形成美丽的图案;木材本身包含易燃的因素,但要靠钻动燧石才能燃烧发出火焰;人的本性中包含着聪明灵巧,但要通过学习知识才能显出美的本质。所以,当年苏秦学习锥刺大腿,董仲舒读书放下帷帐。不勤奋修行道德和学习技能,功名就无法建立起来。唐太宗曾经和中书令谈论人的本性和学习的问题,直言应该“勤道艺”,其主要思想包括如下几个要点: 一是人的本性由上天赋予,但是必须依靠博学才能有所成就。
在唐太宗看来,“人性含灵”,但此灵巧不经过学习的打磨和陶冶,就无法显示其耀眼的光辉。这种说法其实是标准的儒家思想,荀子曾说“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所以,当一个官员自恃拥有聪明过人的资质而不继续学习,将不会有所成就。二是人的才能需要学习来磨炼,而且只有经过艰苦异常的学习,才能有所收获。战国时期的苏秦,潜心学习,读书困倦想睡觉的时候,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最终学有所成。而汉代名儒董仲舒在讲学时,为了专心教书,放下帷幕,弟子都无法和其见面,最终成为著名大儒。这些人都拥有优异的天赋,更付出了常人无法忍受的艰苦,终于有所成就。今天,我们企业管理者也在积极倡导勤奋,但是,究竟应该怎样才算勤奋,应该怎样看待勤奋和天赋的关系,往往混淆不清。唐太宗的“勤道艺”之说,无疑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不自恃个人的聪明而放弃学习,应该时刻铭记“人虽禀定性,必须博学以成其道”。
第二周星期一以学饬情
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情,以成其性。——《贞观政要崇儒学第二十七》【译文】人的天性相近,但是人的情感却随时改变,必须通过学习来驾驭控制人的情感,以此来成就人的本性。《礼记》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由此导致的一个必然结果是,后天学习的作用被充分认识,并且被赋予崇高的内涵。所以,自古以来,人们以勤奋学习为美德。“人性相近”是后天学习的历史背景。人与人之间固然存在资质禀赋的差异,但是,由于本性相近,所以,这种差异并非是不可弥补的。除了极少数所谓的天才之外,绝大多数人之间的差异都可以用后天的学习加以补偿。这是“以学饬情”的前提。“情则迁移”是后天学习的现实基础。
本来人的感情变化与学习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由于人的情感冲动极其容易引发道德危机,从而导致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等行为。所以,如何控制和驾驭情感,就成为学习的重要目的和必须承担的职责。“以成其性”是后天学习的必然结果。这里的本性虽然早由天赋注定,但是,天赋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绝非全部,那么,剩下的就可以在后天作用下向好的方向转移,由此塑造完整的人性。当下,现代企业管理者对员工的学习也很重视,但是,往往流于形式,根本无法真正触及人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没有真正领悟“以学饬情,以成其性”的内涵。第一,以“人性相近”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学习培训,增加员工读书学习的信心。第二,以“情则迁移”教育员工参加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三,以“以学饬情,以成其性”在员工中构建学习与做人之间的关联,把后天学习上升到人性提升的重要地位。
星期二勤政
太宗初践阼,即于正殿之左,置弘文馆,精选天下文儒,令以本官兼署学士,给以五品珍膳,更日宿直,以听朝之隙引入内殿,讨论坟典,商略政事,或至夜分乃罢。——《贞观政要崇儒学第二十七》【译文】唐太宗刚登基,就在正殿的左边,设置弘文馆,精选全国通晓儒学的人,让他们保留原来的官职兼做弘文馆学士。供给他们上好的美食,安排他们轮流在皇宫里值班,在皇帝上朝的间隙召其到内殿,讨论古代的典籍,商量谋划施政大事,有时讨论到半夜才停止。勤劳是人类最重要的德行之一,它能够带来喜悦,产生信赖,产生财富。而作为统治者,在勤劳这一品质上最重要的体现是——勤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