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李世民管理日志
8551700000025

第25章 八月防怠防弊 (2)

唐太宗保持着非常清醒的政治头脑,他要求臣下直言自己的过失,这并非是维护圣明之君的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是真正具有自知之明的表现。在他看来,臣下对于皇帝所言大都是顺承旨意,即使对政令有所不满,也大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明哲保身。这个道理虽然并不深奥,而且几乎每个帝王都知道,但更多的帝王或许更愿意把这个简单的道理掩藏于心,极少会说出来,以此维护帝王的尊严和虚荣心。而唐太宗敢这样说,还在于他平时真正做到了虚心纳谏,否则,这种坦诚纳谏的言论,就毫无意义了。今天,管理者又有几个不明白这个道理呢?但是,能够从内心反省且在口头上敢于向员工真诚要求直言自己过失的又有几个呢?在要求员工直言己过的时候,首先要做到虚心纳谏,以表达对员工直言的诚意,消除员工直言的后顾之忧。

星期三积德累业

历观前代,自夏、殷、周及汉氏之有天下,传祚相继,多者八百馀年,少者犹四五百年,皆为积德累业,恩结于人心。岂无僻王,赖前哲以免!——《贞观政要奢纵第二十五》【译文】观察前朝历史,从夏朝、殷朝、周朝和汉朝的情况看来,帝位的传袭继承,时间长的达八百多年,短的也有四五百年,都是由于积累德行和功业,恩惠深入百姓心中。难道其间没有出现过昏庸残暴的国君吗?只是依赖前朝贤君的恩泽才得以避免灭亡罢了!“积德”一语在古代中国民间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也许在于深厚的宿命论思想。直至今天,这种思想仍然顽强地存在于人们的大脑中,常常可以听到企业家主动捐助公益事业的相关报道。他们捐款的目的虽然不能完全排除为了树立个人形象、扩大企业知名度的因素,但是,不管他们的主观目的如何,都无法掩盖一个事实,就是客观上他们在做善事积德的行为。

这不得不令我们重新反思古人倡导积德的深刻意义,换言之,古人倡导积德被现代人沿用至今,就不再是宿命论所能完全解释的了。那么,其中道理何在呢?从上述马周给唐太宗的谏言中,我们可以读到如下的意思: 一是积累德行和功业可以“恩结于人心”。积累德行做善事,赚取好名声的固然是领导,我们甚至可以把这样的行为叫做收买人心。但是,这种收买人心的行为难道没有给天下百姓带来现实的恩惠吗?如果统治阶级拒绝去积德,那么,最受苦的还不是天下百姓?二是积德之举可以为下一辈人免除灾祸。一家现代企业的发展往往要持续几代人,上一代领导积德之举已经为企业生存奠定了基础,当下一代人在管理中出现了问题,那么,前期积累的功业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继承者的不足,这也正是马周所说的“岂无僻王,赖前哲以免”的原因。追逐利润是商业的第一目标,但不是全部。在企业获得了相应的财富之后,应该向社会有所回报。

星期四勿持当年而已

虽以大功定天下,而积德日浅,固当崇禹、汤、文、武之道,广施德化,使恩有余地,为子孙立万代之基。岂欲但令政教无失,以持当年而已!——《贞观政要奢纵第二十五》【译文】虽然凭借巨大的功业平定了天下,但是积累德行的时间还很短,确实应当考虑推崇禹、汤、文王、武王之道,广泛施行恩德教化,使百姓感恩不尽,奠定万世子孙的基础。怎能打算只求政治教化没有过失、保持自己在位统治就行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马周对太宗的谏言,让我们深刻地领会到了这句话的力量。“岂欲但令政教无失,以持当年而已!”树立德行,积累功业,可以保持帝王在位时间的安定和长久,这是每个帝王“广施德化”的重要目的。

但是,如果把眼光仅仅盯在保住自己皇帝位子的安稳,那么,就过于短浅了,因为江山社稷还是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的。如果只顾着自己,而不为子孙考虑,岂不是背弃了祖宗拼死打下江山的良苦用心吗?然而,得过且过的苟且行为,并不是马周劝谏太宗的本意。在马周看来,做帝王的除了要保证自己王位安稳,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尽可能让整个国家一直保持良性协调发展的状态。在古人看来,这就是实现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时期的大治社会。这已经不仅仅是能够让儿孙长久继承下去的问题,而是保持国家一直兴旺繁荣的质量问题了。今天,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无数企业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能够生存尚且不易,何谈以后更长远的发展呢?这也成了许多领导者“但令政教无失,以持当年而已”的借口。这实在是一种极其短视而肤浅的举动。在企业发展规划上,要保持长远发展的眼光,不要得过且过,市场竞争虽然激烈,但是,并不影响企业的长远生存。

星期五节俭于身,加恩于人

自古明王圣主,虽因人设教,宽猛随时,而大要以节俭于身、恩加于人二者是务。——《贞观政要奢纵第二十五》【译文】自古以来,圣明的帝王,虽然根据具体的人的不同情况,开展相应的教化,政令的宽厚和严厉随着时局而变化,但是总的方针是在于对自身节俭、对百姓施恩这两个方面。孔子曾创造性地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在后来的历史中,这种思想不仅仅被用在教育领域,还被用于治理国家、选拔人才上。由于人与人之间在资质、能力、性格等各个方面都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同样的方法不可能对所有人都有效。例如宽容仁慈,本来属于圣明之君的行为,但是,这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因为在特殊的情况下,只有施行严厉的法治才是成为圣明之君的必要条件。所以,马周劝谏太宗“宽猛随时”。“节俭于身”,看起来是要求唐太宗保持节俭的个人品德,其实还包含着更为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对谁节俭的问题。如果对他人节俭,而对自己奢华,那就是自私行为。今天,我们仍然见到许多企业管理者,倡导整体节俭,要求员工养成节俭的习惯,但是,对于自己却从来不这样要求,这就是自私行为的表现。“恩加于人”,这如同“节俭于身”的另外一面,自己要节俭,而对别人不仅不应该节俭,还要施加恩惠,这才是高尚的品德。只要求别人节俭,自己奢华无度,这是一种自私。要求别人节俭,自己同样遵守,这是一种美德。要求自己节俭,给予别人恩惠,这是一种高尚。

第三周星期一爱仰敬畏

故其下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此其所以卜祚遐长而祸乱不作也。——《贞观政要奢纵第二十五》【译文】因此,百姓爱戴他们如自己父母,瞻仰他们如日月,尊敬他们如神灵,畏惧他们如雷霆,这就是他们的帝位长久传承而不发生祸乱的原因。每个帝王都希望获得百姓的爱戴,但是,究竟帝王应该被百姓尊崇到什么样的程度,马周为唐太宗开出了一条“受人尊敬的领导”应该达到的“清单”: 一是“爱之如父母”。古人常常把忠君为国的思想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所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其实,如果一个人失去了爱戴父母的情感,又怎么能够真正地爱戴自己的国家呢?因此,像爱护自己父母那样爱护自己的国家和君王,足以显示出爱护君王情感的真实厚重。二是“仰之如日月”。

把帝王像天上的明月一样瞻仰,这是臣下对帝王实现圣明之君的期待,同时,也是帝王必须严格自律的无形规范。历史上的商汤、周文王都实现了天下大治,也因为这个原因被后人如明月般瞻仰。三是“敬之如神明”。帝王如果为政清明,百姓安居乐业,自然就会受到百姓们的敬重,就如同他们对神明的敬重一样。四是“畏之如雷霆”。这并不是要求百姓对帝王恐惧,而是说帝王的威严令人敬畏。平易近人固然是圣明之君的美德,但是,平易近人绝不等于无视等级的肆意妄为。因此,平易中不乏威严,让百姓亲近又不敢越礼,这是圣明之君的重要表现。第一,施行恩惠,让员工如父母般爱戴。第二,修养德行,追求无私高尚,让员工如日月般仰视。第三,彰显人格魅力,坚定员工对领导的信仰和忠诚,让员工如神明般敬重。第四,雷厉风行,果敢决断,赏罚分明,让员工亲近的同时,内心保持自重,实现畏之如雷霆。

星期二慎徒行文书

陛下虽每有恩诏,令其减省,而有司作既不废,自然须人,徒行文书,役之如故。——《贞观政要奢纵第二十五》【译文】陛下虽然常常降下仁慈的诏书,命令减省徭役,但是有关部门依然无法停止,自然仍须征调人力,所以下诏书只是空传文书,老百姓照旧被役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今天常常被用来讽刺某些部门的工作作风。但是,这并非是今天某些部门的独创,早在古代逃避中央政府或上级职权部门政令的思想就已经存在。唐太宗在登基之后,为了安抚人心,恢复长期战乱造成的乱局,推行了诸多民生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在实行过程中,往往遭到地方官员们的暗中阻挠,他们阳奉阴违,与中央政府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这不仅使得中央政府的权威遭到挑战,还导致人民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许多人的生活也成为名副其实的“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这是唐太宗手下忠臣劝诫和提醒唐太宗注意恩诏无法真正实行、从而变成一纸文书的重要意义。慎重对待政策传达过程中的执行情况,不能只做文件的“生产者”,而忽视文件的“消费者”。重视制定有惠于员工的相关制度,但这仅仅是关怀员工的第一步,重要的是如何做到制度准确无误地得到传达和执行。

星期三防怠防弊

臣闻昧旦丕显,后世犹怠;作法于理,其弊犹乱。——《贞观政要奢纵第二十五》【译文】我听说,起早贪黑勤奋努力而获得显赫功业的国君,后代还会因循懈怠;制定出合乎情理的法令,久而久之还是会出现弊端、产生混乱。追求显赫功业,是古代每一个帝王梦寐以求的理想;制定合乎情理的法令,是衡量圣明之君的重要标尺。对于历代帝王而言,能够做到其中一条,虽然称不上可以名垂青史,但至少可以算得上为后人敬重的明君了。但是,即使把上述两条都完成,也并非修成正果。

其中问题何在?一是当一个人勤奋有加并创造出赫赫功业的时候,其自身也许可以凭借高尚的道德修养而拒绝骄傲,但是,又有谁能保证其后代不会因此懈怠?也许前代过于勤奋的工作和创立的过于显赫的功业,对于后代而言恰恰是一种腐化的诱饵和催化剂。这正是“昧旦丕显,后世犹怠”的哲理所在。二是前代帝王制定了严密而合理的规章制度,虽足以有效防范贪赃枉法,维护国家稳定,但这只能防范和维护自己在位之时的相关问题,并不能杜绝此后不会出现法令制度缺失的事情;而且,前代越是在这个方面建树多,后代继承王位之后越是容易心生懈怠情绪,从而给下面人钻空子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最终也往往导致前人制定的法令弊端无穷。今天,追求管理中的“昧旦丕显”、“作法于理”,几乎依然是每个领导的梦想。但是,一方面,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二者兼得;另一方面,即使做到了,也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居安思危,面对眼前成功的事业,要考虑到未来有可能隐藏的弊端,积极做好防备工作。

星期四修之于可修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