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朋友--贾平凹写人散文选
8550200000098

第98章 《黄河奇石》序

中国地域辽阔,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品性的观赏石,黄河奇石尤是如此,它除了造型外,最区别于它类的是它的图案,而图案又绝对与雨花石不同,其自然形成的山水、人物、鱼虫、花木等等,无不苍茫浑然,极具西部风情,充满了想像力和神秘感。我们常说,只要你脑子里想过什么,世上就肯定有什么在发生着存在着的,天地造化会把秘密幻想于人的头脑里,也同样就显迹于黄河的这些石头中。古人的经验里,石无言,石却是“孕璜”,有着太丰富的内涵,如果我们相信《西游记》、《红楼梦》中关于石头的故事有一定的道理,那么试想一想,在水如天上来的黄河的源头乃至整个流域的山山岭岭上,这些石头进入河道经过漫长的岁月和漫长流程的打磨,你不知道它在哪一年哪一月在哪一处河湾里停驻,某个人就偶尔地得到了!这样的得到就是一份缘分,而这缘分常常令我们感到一种惊疑:是某一块石头在等待某一个人呢,抑或是某一个人在等待某一块石头?正是基于这样的魅力所惑,人们收集着黄河奇石,珍藏着黄河奇石,乐而不疲如痴如醉。对于奇石,古人和今人说过的美妙之言已经太多,著名的痴石人也历代不衰,这就又让我玄想多多,比如,古代的痴石人所收藏的奇石,而今我们能看到的有哪些呢?如果以半个世纪为计算单位,我们是见到了据说是一些名人曾有的藏石,主人却变幻了几茬。这就是说,从大的方面讲,大自然的东西是无法收藏的,终要归于大自然;从小的方面讲,一切收藏,并不是人在收藏物,则是物在收藏人。这又给了我们一种启示:大象者无形,有形者的奇石只要供收藏者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把玩欣赏,进而领悟到天地奥秘,就足够了,如我们做人生下来无知慢慢有知而将老死,我们的儿子孙子又开始从无知慢慢到有知。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完满自己的个体生命。所以,收藏家千辛万苦,耗心费力,倾袋解囊寻觅收集而乐在其中,且相互走动、交流,成为朋友。有古语讲,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世间奇石多多,人也多多,目下虽然国泰民安,藏石蔚然成风,却并不是人人都能得到奇石的,但若大而化之,从凡是经眼看过了就算是收藏了的这个角度讲,这一本精美的奇石影册的出版,意义就在使所有爱石的都成为收藏家。

我长期居于西安,弄技在文坛,却也染有石癖,书房里摆满了石头,也以石头结识了四方八面的一些石友。一九九九年四月,经李饶先生牵线,得会于兰州的于乐林诸位先生。这期间,于先生正四处奔走,筹划出版《黄河奇石》一书,此书的出版,是中国奇石收藏史上第一回对黄河奇石藏品的照片结集,它的工程浩大,耗资巨大,精选了黄河流域六省区奇石收藏家所藏的近六百块奇石。于先生把一大堆照片让我过目,整整一个夜晚我没有睡觉,我进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里,面对着每一张照片,我似乎觉悟了许多,又似乎更惊疑不解,感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的伟大,感叹于天地能给我们这一代人这么多的关于造化的奥秘,感叹于有如此众多的藏石家,于是,性情所致,在天将大白之时,为这本书写下短序。

1999年4月7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