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朋友--贾平凹写人散文选
8550200000122

第122章 说崔惠民的竹

国人讲究象征。从古以来,多少人在写竹,多少人在画竹,把这个非草非木之物提高到无以复加的地位。社会到了今日,能在门前屋后种一片竹子,已不是所有人能办得到的,但于室中挂一幅墨竹之画,仍是相当多人家很觉风雅的事。我家没有竹画,因为有墙的地方都靠了书架,于是在案头的瓷罐里插了极长的三支箫,虽体会不了“风来竹显形”的味道,但识得竹的虚心和劲节。

忽一日,有朋从山西来,带了一卷竹画,他按住了题款问我能否识得这是谁家的墨竹?我有些疑惑,文同的竹我是没有见过,可苏轼的话我是信的,那是好竹;见得多的是朱耷和郑燮,朱耷的竹冷,郑燮的竹瘦,石涛散淡,金农乖张,眼前这竹,三竿挺立,枝叶凝重,我不敢贸然回答了。待朋友亮出落款,署名崔惠民,方知是今人所作。细细再读崔家的竹,说道:“宽博中有刚正,温润中见清奇。”朋友说,你说的是他的人么,他不仅是一位画家,而且是一位地方行政官员,政绩非常好,获得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哩。

是怎么样的人才会产生怎么样的书画,从怎么样的书画里绝对能看出作者的性格、襟怀和命运的,颜真卿的字必然使颜真卿在朝,傅山的字决定了傅山在野。崔惠民的竹有大家气象,崔惠民的政途还会越走越宽的。

中国的书画艺术是在实用书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大多动笔墨的人都能抹那么几笔,而画几竿竹撇几叶兰几乎人人能事。正是人人能画的却又是绘事中最难成功的,这如学习一加一等于二的数学,学过了,有人只能当个一般的会计,有人则就设计了宇宙飞船。这方面最容易暴露庸才,也最使天才出现。

“虚心异众草,

劲节超凡木。”

这是说竹子的,而也是说画竹的人。

1999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