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朋友--贾平凹写人散文选
8550200000101

第101章 《谢子安散文》序

我是大学一毕业就当了编辑,编辑当久了就只认得当编辑着实好,以至于现在有一个官的位子了,仍不去坐,一屁股塌在稿件堆里。十多年前吧,从稿件里翻读了谢子安的文章,他那时写得还嫩,我也是普通编辑,稿子没有发表。《美文》创刊后,我已是主编,他更是文章老道,稿子遂发了一再发二,三四连发,我们皆大欢喜。

谢子安的文章在《美文》上很显眼,许多人觉得好,怎么个好法,一致的看法是与众不同。其实谢的文章的新颖处正在于他的不新颖处,这如我们去游一条风景优美的河川,一入川口,万象在目,这也好那也好,然后就急着往里走,总觉得更好的还在前头,于是忙于奔命,直走到河川脑了,回过头来,才发现川口的地方是最可玩味的。我以为谢的文章是属于传统型的那一路的,这指他的襟怀、思维和情调,以及其相应的意境、句式、节奏。文学艺术的方式方法很多,除过文学艺术家的地位和生活外,方式方法的不同并不妨碍其文学艺术的优劣高下,主流的写法和非主流的写法,写实的风格和浪漫的风格,只要达到极致都可以产生好作品,八大山人和吴道子是这样,李白和杜甫也是这样。这些年散文变化多多,正时髦一种所谓的要深沉的要哲学的似乎很西洋的风气,传统型的作品就难得见了。传统型的作品并不落后,落后的只是一味排斥外来文化而本土的东西又写不好的文章,更要命的是那些口口声声要继承传统却并不了解传统的文章。谢子安的善良、安详、旷达和幽默,其灵魂在文字中和文字后,对人对物的优柔感觉,对文字的控制,使他的文章浑然而鲜活。他的主要篇章都是写田园的,写作的脉系可以追溯到中国古典散文中去,也可以觅寻到二三十年代散文兴盛期的韵味。一位评论家谈他的文章说过“朴素”二字,应该说,“朴素”是他的精神特征,而他的行文倒是极尽优雅,能形成“朴素”的印象是文章中的静气和清气氲氤着。他常常以块式结体,凸现色彩的浓烈,每一团块中又以线式白描,这就以东方人的思维来思虑着当今的人和人的生存,有了传统的做法又有了现代文明人的境界。谢子安是以最平白的话作为诗句,而整体诗却混沌和产生多义的诗人,所以他朴素了他也华丽,他简单了也更复杂。

每个人的作品究竟能写到什么层次上,这当然由作家的灵魂能量来决定的,也存在着后天的保养和发展,谢子安,我们若可同志,那就一起戒躁戒油,防小防浅,一步步能接近大的气象和大的自在吧。

1999年8月31日于太白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