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战国那些CEO们
8549900000024

第24章 一生的荣耀,一身的蛆虫 (2)

不久管仲带着满满当当的荣誉和成就,善始善终地蹬腿西去了。他走后没多久,他的大哥老鲍同志也随他而去。过了没多久,被他寄予厚望的隰朋,也跟随他而去。至此,齐国公司先后损失了三大台柱子,塌了半边天。一年之内,连续有三位巨星陨落,齐国无可避免地开始了盛极必衰的没落。而管仲、老鲍和隰朋,这三人真不地道,功成名就后,及时抽身而退,撇下了小白一个人,留在人世间,独自承担守业的压力。

这三个同志,四十年前,联袂登场,光芒四射,辉耀千古;四十年后,联袂谢幕,全身而退,壮哉!死得好,死得聪明,死得及时!

小白董事长虽已年过古稀,但是按照一般的生理逻辑,长期处于权力中心,长期处于工作状态,会延缓一个人年老的过程。

是的,小白还没老糊涂。他在管仲临死前的几年,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立储。

早在公元前651年“葵丘之盟”的时候,小白已经预见到公司将来接班人的事情,是个麻烦事,也是个大事。小白正值事业巅峰,他当然不想自己几十年的霸业毁在儿子手里,所以他非常慎重非常认真地跟管仲商量了立储这件事。最终的结论是:郑姬生的儿子公子昭颇具才德,可堪大任,于是立公子昭为太子,下任董事长的法定继承人,这是公子昭被立为太子的官方理由。那么,实际情况是什么呢?

与其他小哥比,公子昭有两方面的优势:一、公子昭有一位得宠的老妈。小白喜欢他妈,这点非常重要;二、公子昭他姥姥家,是郑国公司家族成员。这点比第一点还重要。我们前面说过,郑国公司是一棵超级墙头草,长期摇摆于齐国和楚国之间,以求自保。同时,郑国的立场还影响着齐国和楚国的实力对比。小白和管仲立公子昭的意图非常明显,拉拢郑国,维持霸权。

小白知道公子昭的其他兄弟不会袖手旁观,所以他在“葵丘之盟”上,找到自己信得过的盟友宋襄公,跟他说了立储这件事。宋襄公虽然市场方面的能力一般,但是在各位董事长中威望比较高,一般有什么家庭纠纷,都会请他出面调停。小白也是看中了这点,才把公子昭托付给宋襄公,并委托宋襄公在危难之时出手帮助,平定事端,稳定齐国公司内部局势。他唯恐自己死后,其他的庶出儿子不服,给齐国带来内乱。他的这个担心,不无道理,因为日后这些儿子们就是这么做的。知子莫若父啊。

管仲死后,小白又做了一件大事,可惜这事办得不太漂亮,它令小白死得很惨,这件事就是择立新的公司高层。尽管管仲极力反对小白亲近或者重用竖刁、易牙和开方中的任何一位,并推荐隰朋为自己的继任者,可是,计划不如变化快。短短一年的时间,公司三根台柱子去世,能跟他站在同一高度上的人,几乎没有了,能挑起他兴致的人也就绝迹了。

小白失去了往日的进取心,在生命的最后三年里,他除了维持威严的架子外,再没有其他实质性的建树。也是,让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去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太勉为其难了。

管仲去世后,小白给自己松了绑,破了管仲在世时给他立的很多规矩,他为所欲为了,他彻底放纵了。他不顾管仲的反对,终于还是起用了开方、竖刁和易牙;他不管管仲的建议,放任后宫的庶出公子,任凭他们结党营私,败坏公司制度。是的,此时的小白,像极了一个叛逆的孩子。

这么多年的隐忍,这么多年的束缚,这么多年的废寝忘食,这么多年先人后己的道德高度,这么多年道貌岸然的霸主形象,在管仲去世后,都去他妈的了。

时间很快来到了公元前643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这一年,小白这个老头的身体和精神越来越不济了。被小白亲自提拔起来的三个人,易牙、竖刁和开方,此时已经没有闲情逸致来无微不至地伺候这位垂垂老矣的董事长了。他们的眼光转向了小白的儿子,他们要左右公司的局势。

世上从来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这是我坚持的原则。可是如果历史描述的是事实的话,我承认这三个人不是什么好人。因为这三个人“反人类”的极端行为,让我断定他们不是什么好鸟。一世英名的小白难道看不透么?

错了,他看得很透,很透。但是管仲也好,隰朋也好,国子、高子也好,他们都给不了小白一种东西。而这种东西,恰恰是易牙那三个人能给小白的。

管仲一干人能给小白的是荣耀;但是易牙三个人呢,能给小白的是享受。所以失去了束缚后,小白选择享受,是必然的。

或许,英明神武的小白会预料到国家前途不妙。按照小白的估计,可能在他死后,儿子们有些乱,奸臣们有些当道,如此而已。但是,他严重低估了事态。还没等他死,这三个人就开始上蹦下蹿了。

三、一生的荣耀,一身的蛆虫

优秀的下属好比老板的五官,可以使老板耳聪目明,明辨是非;曲曲肠子的下属可以使老板耳失聪、目失明、嗅不觉味、舌不尝鲜。

公元前643年的小白,俨然失去了往日如炬如电的目光,兼听则明的耳朵。易牙控制了他的饮食起居,竖刁左右了他的前宫后院,开方把持了公司的麦克风。这次的蒙蔽是全方位的,小白已经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权,他成了这三个人的傀儡。

诸位可能非常怀疑,这怎么可能?当年的小白,傲视群雄,英明神武;他的下属,个个精明能干,有勇有谋。齐国公司怎么可能落入这三人之手?即便小白一时昏庸,那么公司的中高层都昏庸了吗?都腐朽了吗?还是被这三人打压殆尽了?之所以出现内乱,小三想了很久,才想通了其中的关节。

第一、小白个人气场太强大了,以至于他完全忽视了对下一代接班人的提前培养和准备。这是公司最终失败、陷入内乱的根本原因。他明知三夫人无子,却没有提前重立新夫人,而是宠幸六位如夫人,这是小白极大的失误。最终导致子嗣不明,众多庶出儿子个个有理由对董事长的位子抢夺不休。

第二、勉强立储,半遮半掩。管仲在世时,小白还没糊涂,他也确立了郑姬的儿子公子昭为接班人。可是他的这个决定,既没发送公司红头文件,也没广而告之,只是暗中委托宋襄公照顾。立储不明,这是小白另一失误。

第三、废长立幼,终致祸端。公子昭不是庶出儿子中年龄最长的,这也直接导致大儿子无亏的叛乱。

第四、小白至高无上的权威令他失去了来自下属的监督和约束,尤其是管仲等三人先后去世后,这也是那三个奸佞小人得势的客观条件。长期以来,众下属对小白的服从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面对如此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人,他们认为伟人放屁都是香的,这直接导致了小白自满和自负的爆棚。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和昏庸。

那么,前面提到的高瞻远瞩的国子、高子,还有那些中高层都干嘛去了?众位想啊,连他们的大Boss小白都犯了这么大的错误,难道下属们会比老板还英明清醒吗?何况,当时跟随小白建立霸业的元老,入土为安的占了一大半。现在的公司中高层都是他们的下一代了。他们是万万不敢冒死进谏的,也没有冒死的资格啊。

在这样的环境下,小白的日子应该是非常舒服的吧?不然!三人软禁了小白!天啊,闻所未闻啊。易牙三人,将小白限制在有限的办公区域内,外面是高墙深宫,一般的公司员工和管理层,十天半个月都见不上董事长一面。

而这三位此时也懒得搭理这位董事长,只顾按各自的心愿,搅和齐国公司。以至于小白死后若干天,才被人发现;发现后好几个月,才得以下葬。下葬的时候,浑身的蛆虫,爬来爬去,令人毛发上指。

一代霸王,生前荣耀之极,死后却无人收尸。

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