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战国那些CEO们
8549900000002

第2章 超级操盘手——姜太公 (1)

大家知道,姜太公不是人,他是神。小三经常用“额滴神啊”来表达我对太公如滔滔江水般的仰慕之情。

杨莲亭让日月神教教众向东方不败山呼:文成武德、泽被苍生,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用文成武德、泽被苍生来褒奖太公,小三觉得也不够分量,不够有煽动力。太公是大周的首封功臣,是齐国的开国鼻祖,几千年来被后世顶礼,让我们感佩。无论是在大周集团做职业经理人,还是后来成为齐国集团首任董事长,他都创建了后人难以望其项背的业绩。

后人托太公之名撰写的《六韬》,更是中国第一部集军事攻伐、厚黑谋略、思想哲学之大成的不朽之作,成为苏秦、张仪、张良、诸葛亮等著名CEO的教科书,被后辈奉之如圭臬。司马迁说:“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这一句话给了太公崇高的地位,后人说起市场营销、公司管理学,大都以太公的理论为发端。

姜太公活了一百三十九岁,七十二岁才被周文王姬昌发掘从政,辅佐武王灭商纣、定大周,九十岁获封于齐。要知道,武王姬发平定天下后,为了巩固周政权,旋即成立了大周证监会,大批姬姓王孙被指定为各个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外姓获封的屈指可数,这极少数精英分子就包括姜太公,而且是首封。虽然,为了表示大周证监会“公平公正、充分竞争、尊古敬贤”的博大胸怀,神农、黄帝、尧、舜、禹的后裔也被安排到小公司任董事长,以服天下。但这种分封跟太公名正言顺当之无愧的首封不可同日而语。

姜太公被文王发现之前,长期被忽视达七十年之久。七十年啊,人活七十古来稀,我们一辈子有几个七十年?小三实在不敢想象,这么一支超级绩优股,一个超级操盘手,为什么年过七十才被发现。幸亏他不但文韬武略,而且善于养生,否则像我等小民,活到七十就算不死也老年痴呆了。但太公七十多岁仍旧身体倍儿棒,精神矍铄,跟随武王,到处开发市场,终于搞垮了商朝证监会,自立门户,做起了庄家。小三揣测,太公高寿,跟他长期在河边钓鱼不无关系。

下面我们就仔细研究一下姜太公,这位文武二王时期的首席执行官,后来齐国的首任董事长。

一、姜董事长七十岁前在干什么

股神姜太公如此的文韬武略,如此被后人敬仰膜拜,为什么潦倒穷困长达七十年?难道他的出生只为等周文王一个人么?投资风险太大了吧,果真如此,太公这钓大鱼的长线也放得太不靠谱了。

据《史记》记载,太公的出身那叫一个根正苗红,是炎帝的某某后裔。太公祖坟上也曾冒过一缕青烟,先人当年因参加大禹的抗洪救灾,获得过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而且分到了一小块领地——吕。因此随封改姓为吕,姜子牙姜尚即所谓吕尚是也。

吕氏传到太公一代,封地随着朝代更迭和家世沉浮早已被强征、没收了。太公虽说翻出族谱来还能跟先贤扯上点关系,但是却一点也没受到祖上的荫庇。可以说,遇上文王之前,他就是一个废柴,干啥啥不行,想啥啥不来,要筹点钱买手股票都难。要不是心态超好,早就郁闷得跳楼了。

《说苑》:太公七十而不自达。这个评价很客气,也没揭太公的短儿。

《荀子》:行年七十有二,浑然而齿堕矣。这个就有点不客气了,都老掉牙了,还一事无成呢。

《战国策》毫不留情地用很有气势的排比句总结了七十岁之前的姜太公: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雠不庸。这是啥意思呢?且听小三慢慢道来。

《史记》记载,太公生在今山东东部沿海,东夷之地。鉴于太公辅佐文武二王成立大周证监会后,被封在齐(今山东淄博),那么周武王让太公荣归故里、衣锦还乡的可行性最大,也最合情理。既然大家都争得喋喋不休,又没有真凭实据,那就权且如此吧。

太公出生在一个很平凡的日子,史料也没依惯例说当时有七色云彩,或者打雷下雨、黑龙出没、文曲星冒白光等等。总之,太公来得很安静。

家里添了男丁,好歹咱也是炎帝的后裔,受过封的,取个正规的名、字是必须的。于是取名尚,字子牙。家人也叫他望,后来文王尊称他师望。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孩子从小继承祖业,务农。可是,子牙的家乡靠近海边,盐碱地,并不是很适合庄稼生长,所以务农没有很大开发价值。当时的海滨,还不像现在寸土寸金,房价呼呼直窜。相反,古代人都不愿住在海边,每天咸乎乎的海水、海风,搞到身上相当不爽。所以,达官显贵是断然不住那里的,住在那里的都是黎庶百姓,非穷即困。姜太公生在那里,长在那里,说明这时的太公家族已经没落。

过了十几年,子牙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儿,脸上也有青春痘了。老爸心想,子牙该有个女人了,攀龙附凤咱没指望,娶个媳妇能过日子就行。于是,给子牙张罗了一门婚事。太公这个媳妇,是有历史记载以来第一位熟练使用武林绝学“河东狮吼”的,在家里经常对着太公嗷嚎:你是不是个男人,我闭眼抓一个也比你强八倍,隔壁脑血栓吴老二也比你强。

每天面对媳妇的数落,想必太公一直隐忍谦卑。然而,婚后没几年,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发生了:在当时男权至上的世风下,太公居然被媳妇赶出了家门。奇耻啊大辱!太公出门而去,又创了“离家出走”的先例。但是,在几年后,太公家嫂子就必须亲自以头抢地,改卖后悔药了。

太公在家乡待不下去,动身前往商朝大都会、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证监会所在地——朝歌,去那里碰碰运气,做起了“朝漂儿”一族。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嘛。

太公到了朝歌,暂时安顿下来。初来乍到,身边没有认识的朋友同学,日子当仁不让的异常艰难,朝歌的星探是不屑于给这么一个既没脸蛋也没身材的土老帽机会的。有一天,太公坐在门前晒太阳,眯着眼儿,靠打盹儿迎战辘辘饥肠,可是怎么晒就是饿得睡不着。太公心里琢磨:这首都毕竟不同于老家啊,在老家老老实实种地就有口饭吃,但在这里就不一样了,没地种啊,只能先就业再择业了。

既然公务员做不成,事业编混不上,白领也当不了,还是降低身价先做个蓝领吧。于是太公挑了一个貌似要求不高的工种:杀猪。

杀猪不需要技能么?开玩笑!朝歌牲口协会不干了,会长说:有种你来给我杀一头。我看看先!结果,太公上手一试,还真没搞定。朝歌废屠,就是这么来的。

太公在朝歌“漂”了一段时间,事业没有起色,温饱也成了问题。理想和期望逐渐干瘪,像他松垮的肚皮一样。太公说,我……我……都蓝领了,咋……咋……还不行?

不过,人没有一辈子倒霉的时候,王八还有个鳖时气呢。一天,太公鸿运当头,遇见了子良一个官员。太公跟他搭讪,有时用朝歌语,有时用东夷语,这个官员很欣赏他,于是带太公回了子良,推荐他谋得一个当地小公务员的差事,好歹也算事业编吧。

太公到了子良,工作兢兢业业,但是子良毕竟只是个小地方,太公又没有显赫的业绩,根据末位淘汰制,他下岗了。商朝的公务员采取聘任制,看你不爽可以随时解聘你,太公就被这个残酷的机制给踢出局了。

下了岗的太公,回到朝歌,去劳动部门办理了失业证。但是,那时的商朝已经无力应付如此庞大的失业人群,失业救济金迟迟不能按时足额发放。无奈之下,太公去了当时档次最低的一个人才市场——劳务市场,想靠出卖劳力赚点生活费。市场的蛇头看太公年高体弱,挥挥手说,那儿,那儿看到了吧,对了,就是太阳窝里,去吧,一群呢。太公抬眼望去,一群老头,蜷缩在太阳底下,眯眼睡觉。哎,这是一群“等死队队员”。

可是,日子总得过,肚子总得填。日子就像树上的树叶那么密,数着指头过生活,凄惶得很。太公坐在石头上,冥思苦想,所有智慧细胞都集中到一个目的——吃饭!

他想了好久,突然灵光一闪,一拍大腿,有了!

二、牛顿和太公的异曲同工之妙

当年牛顿被苹果砸了头,砸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太公想到的这个填饱肚子的办法,阴差阳错让他日后发迹。这个办法就是——钓鱼!

那日,太公饿极了。

商朝那时已是秋后的蚂蚱,日渐衰微,社会保障体系几近崩溃,根本没有失业保险、养老保险这些福利,就连免费的稀粥也没人施舍。

太公坐在石头上寻思,去哪儿混口饭吃啊?眼前的渭水苍凉激荡,昼夜不停地流向它该去的地方。太公望着渭水,突然心生希望——既然没人管饭,我何不自食其力,去钓鱼,烤了吃,想必也美味无比呢。

于是太公准备了钓鱼装备,前往渭水垂钓。

天不负人,这日傍晚,太公惬意地盘坐在风景如画的河边,悠然自得地生起了篝火。篝火之上,贼肥贼肥的草鲤足足有二斤多,在篝火的炙烤下,滋滋啦啦地散发出诱人的喷香。这是太公来到朝歌后,第一次放开肚皮享受丰盛的野味。太公这个烤法,我等有幸在两千多年后再次品尝——太公烤鱼排。

所以说,办法就像乳沟,挤一挤总会有的。太公此时已近七十了。

饱暖思淫欲,这话一点不假。人,一旦填饱了肚子,就有精力胡思乱想了。

每当吃饱喝足,太公闲来无事就回想起自己的过往,一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感慨油然而生。每当看到跟自己同龄的那些老头昏朽无力地等死的样子,他就不胜唏嘘。想我姜子牙,炎帝后裔,获封于吕,到了我这辈怎么就成了悲情英雄?

哪儿不对呢?不是别人都瞎了狗眼,就一定是自己没发现自己的长处。后人李白不是说了么,天生我材必有用。欧洲不知哪位也说,上帝为你关闭一扇门的同时,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那么,我的长处在哪儿呢?我仔细想想。

自此,太公多了一个习惯——钓鱼的同时,深刻地思考。

他想到了前朝后代;

他想到了祖先分封;

他想到了悍妻逐夫;

他想到了夕阳西下;

他甚至想到了鱼儿为什么会上钩。

当然,他想得最多的还是股票市场。证监会主席商纣无道,民心不向。他带头破坏投资市场,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操控股市,中饱私囊,搜刮散户钱财,满足自己的私欲。纣王还养了个小蜜妲己,他的心思和财富都用在妲己身上了。可怜天下散户,无不被这烂股市套牢。就连那些蓝筹股、大盘股,也被主席无度的欲望和滥用的权力折腾得哭爹喊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