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战国那些CEO们
8549900000010

第10章 一桩辞婚引发的血案 (3)

董事会监事在证监会说话很有分量,他说哪家公司违规操作,哪家公司就肯定倒霉。齐国第五任董事长齐哀公,就是被纪国董事长在证监会那里告了一状。这一状可不轻,哀公直接被证监会下令煮了。《史记》这么说的:哀公时,纪侯谮之周,周王朝烹哀公。从此,纪国与齐国成了世仇,纪国是齐国历任董事长的心头病,不灭纪国,他们无颜下去见列祖列宗。

纪国刚开始生意还不错,地盘也不小,齐国不能拿他怎地。后来,纪国生意一落千丈,实力大不如前,为了自保,只好长期依附鲁国。没有好处的事,鲁国公司当然不干。鲁国凭什么好几百年来都罩着纪国?原来,纪国正好处在齐、鲁中间,此时的纪国就好比是两个钢件中间的橡皮垫圈。齐鲁这两个钢件如果硬碰硬,难免各有损伤,而纪国夹在中间呢,很多事就有个缓冲。纪国成为两家公司的挡箭牌、出气包、要挟条件、谈判筹码,有事情了随时拿来用。

其实,齐僖公急于收购纪国,一个原因是想替太爷爷哀公报仇,但恐怕最大的原因还是想扩大齐国的市场地盘,获取更多的土地资源,为齐国公司图谋天下打算。自己在任时已然是小霸于各公司了,如果能在死前灭了纪国,那可是名利双收的大好事。名,我给先人报仇了,我是孝子孝孙,下去见了太爷爷也长脸啊;利呢,纪国是齐国图霸的心头大患,灭掉纪国,整个形势就豁然开朗了。

首先,不搞垮纪国,齐国后方始终有内患,这当然会影响齐国西进的信心;其次,不收购纪国,齐国就打不开南下、东征的通道。一旦纪国搞定了,向南可以直取鲁国、吴越,向东可以收服莱夷、莒国乃至整个山东半岛。

占领了山东半岛,整个版图就依山带海,民丰物饶,易守难攻,霸王之业指日可待。所以齐僖公才急于办理纪国。

可惜,依此时的实力和形势,齐僖公未能如愿。

五、一桩辞婚引发的血案(四)

过了一年,跟僖公关系最好的弟弟夷仲年先他而去。这给他打击不小,一时伤心过度。他把夷仲年的儿子公孙无知叫到身边,在公司董事会宣布了一件事:从现在开始,无知的待遇和常务副总诸儿一样,年薪、股份、商务用车一应条件有诸儿一份,就有他一份。

这还了得。公司其余的人倒还好说,诸儿心里可就相当不爽了。凭什么啊?但是,既然董事长决定了,大家只能服从。诸儿虽然郁闷,但不好跟老爸发作,只好把气撒在无知身上,跟无知大干了一仗。

又过了一年,齐僖公去世。长子诸儿继任董事长,即齐襄公。他上任签署的第一份文件就是废掉无知的常务副总待遇,无知当然记在心里。

襄公上任后,集团大小事务自己说了算,他感叹道:当董事长就是好啊,想咋地就咋地,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看好了哪个女员工在办公室就可以上手。唯独让他惦念不忘的,还是远嫁鲁国的妹妹文姜。

自己的女人虽然多,但是一想起文姜,他对女人就兴趣索然。俗话说,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世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是已失去和得不到。文姜就是襄公心里的“得不到”。

如果文姜老死鲁国,也就罢了,可命运偏偏给这两个人安排了机会。襄公上任四年后,鲁桓公因公司业务,要来齐国出差。

文姜听说,就跟桓公说:“老公,我嫁给你十二年了,还没回老家探过亲。这次,你去齐国,带我一起回去吧。”鲁桓公没想那么多,回家探亲这是人之常情,于是就给襄公发电报,说文姜会跟他一起前往齐国。

襄公接到电报,埋藏在心里多年的那波涟漪重新开始荡漾,这是老天给我俩重逢的机会啊。当下就命人专门收拾了房间,只等文姜到来。

桓公携妻子到了齐国总部,襄公高规格接待了他们,在欢迎晚宴上把公司的陪酒专员都叫来了,轮番上去给桓公敬酒。桓公心里高兴,没想到襄公如此待见自己,不大工夫就喝高了。

襄公命人安排桓公休息。此时,在襄公安排的房间里,文姜思绪起伏。这个房间的布置,跟自己还是少女时住的一样,物件摆设也别无二致。看来,哥哥诸儿是花了心思的,没想到这么多年了他还是对我念念不忘,我又何尝不是如此。

正在想着跟诸儿的往事,门被推开了,闪进一个人,文姜定睛一看,自己朝思暮想的诸儿比十二年前更加成熟,更有男人味。一个是三十多岁魅力型男,一个是二十七八风骚熟女,两人都按捺不住激动。

诸儿进门,不再有任何顾忌。如果自己再失去这次机会,恐怕一辈子都没有了。当下,两人缠在一起,山呼海啸,春意荡漾关不住,巫山云雨无尽头。积攒了十几年的情欲如河入海口,再无约束,奔腾放纵,收束不住。

一夜疯狂尽兴。

第二天,襄公仍旧没事人一样,跟桓公谈笑风生。

入夜,两人又故技重施,恨不能天天都是晚上,太阳别出来了。

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桓公很快觉察出来,又不敢发作,见了文姜只以言语刺探。文姜心虚,难免神情不大自然。桓公瞥见文姜神情,悲愤从心底冒了上来。文姜啊,你我夫妻十几载,竟然背着我跟别人苟且。

有心要相信文姜没事,但不问个清楚心里实在难以放下;要是万一偷情的事妻子亲口坐实,自己死的心都有了。当时骑虎难下,沉默不语。

文姜抽个机会,告诉了襄公,说丈夫可能起疑了。襄公后悔自己确实有些钻头不顾腚,每天只想着怎么跟文姜共赴云雨,倒没去想万一桓公发现怎么办。襄公沉吟一会,心想,事情既然做下了,又被桓公发觉,真是难以收场。想要收手,又不舍得文姜的烈火之情,想要继续就怕事情闹大。

文姜在一旁羞愧、担心、坐立不安。襄公心一横,干脆做绝了拉倒。于是,先让文姜回了桓公住处,自己把弟弟彭生叫到办公室。襄公有三个弟弟,公子小白、公子纠、公子彭生。彭生,自幼力大无穷,是家族一员虎将。当下,吩咐彭生如此如此。彭生接了哥哥的安排,出去了。

傍晚,襄公安排了宴席,招待桓公。桓公心情郁闷,又不好推辞,就喝起了闷酒,很快醉了。彭生起身说董事长您醉了,我扶你上车。上了车,彭生拽住桓公,用力一扯,桓公招架不住,当即断了气。《史记》说彭生拉杀鲁桓公,一个“拉”字,将彭生和鲁桓公的力量对比,交代得清清楚楚。桓公暴毙,齐国派人通知了鲁国。鲁国大夫议立公子同继任董事长,是为鲁庄公。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襄公和文姜的奸情立时闹得沸沸扬扬,文姜担心回到国内,死无全尸,于是就暂时寄寓在齐国。自己的董事长被大舅哥戴了绿帽子不说,还搭上了一条命。真是奇耻啊大辱!这是鲁国公司自创建以来最大的屈辱!但是,鲁国公司因为董事长新丧,幼子刚即位,不敢向齐国兴师问罪,只是通过外交部发言人,强烈谴责了襄公。襄公理亏,只好杀了公子彭生,给鲁国一个交代。

六、一桩辞婚引发的血案(五)

襄公自出了与妹妹通奸的糗事,在公司上班见了下属,总觉得他们的眼神里都带着异样。为了尽快掩饰过去,襄公向证监会求亲。大周证监会把王姬许配给襄公,并让鲁国前去成礼迎亲。证监会也够有创意,居然让鲁国去迎亲。

伤口上撒把盐!

这也不怪证监会。自大周证监会成立那天起,鲁国开山董事长周公旦就是大周礼乐制度的起草人和忠实拥趸,一代代传下来,鲁国继承了大周最完备的礼乐制度。而证监会成员的嫁娶规格自然很高,礼乐繁复,除了鲁国,别人还真干不了这活。鲁国无奈,派出迎亲队伍,替齐襄公把王姬迎娶了回来。顺便受鲁庄公之命,去齐国接文姜回鲁国。

文姜在齐国,也不避讳丧服,耐不住寂寞,仍旧跟襄公私下做那苟且之事。此时,鲁国来迎,再无逗留不归的道理,勉强上车,但心里却一万个不情愿。一来自己没脸回去;二来,这一别恐怕一辈子都见不到裸体的襄公了,想要再见他一面,恐怕得等他归西出殡那天了;三者,自己的老公直接死于她的奸情,虽说儿子接任了董事长,但是回到鲁国是死是活还不好说。

就这么忐忑不安地上了路,行至齐鲁边境小镇禚地,她下车不走了,让来人回去转告自己的儿子鲁庄公,自己住在禚地就很舒服,暂时不回曲阜了。鲁庄公听了,知道老妈没脸回来,也就不勉强,在禚地给她修建了别墅,按月给她生活费,这事按说到此就算告一段落了。

齐襄公娶了王姬,有关他跟文姜的奸情热议有所淡化,但也时不时听到有人私下议论。襄公心想,还得搞几件大事,才能把前面的事彻底掩盖过去。要小三说,齐襄公深得娱乐圈规则,他明白非要弄出几件事来,天天占据媒体的头版头条,众人才能忘了前面的糗事。你看看现在的政客们,比如美国总统想转嫁国内民众的不满,就找个国家单挑,打打伊拉克,搞搞伊朗,国内矛盾自然就没人关注了。襄公思来想去,找了一个替罪羊——郑国公子亹。

前面我们说过,齐僖公很喜欢郑世子忽,差点把文姜许配给他,但是被世子忽辞婚。后来郑庄公去世,世子忽继位,是为郑昭公。昭公的弟弟公子突,跟他抢夺董事长的位子,昭公只好逃到卫国,后来郑国CEO祭仲跟公子突不和,就通过股东会决议驱逐了公子突,把昭公又迎了回来。昭公回来后,公司里有一个很多年前跟他不和的经理,叫高渠弥。高渠弥唯恐昭公报复,就趁昭公出去打猎,派人射杀了昭公。昭公的弟弟子亹接任郑国董事长(终于说清楚了,累死小三了,反反复复的够复杂吧?)襄公找的替罪羊就是他。襄公想,我老爸当年那么喜欢世子忽,你们以下犯上,射杀了他,你还继任了董事长。正好我这里一身臭狗屎,借你来擦擦,活该你倒霉。

算计好了,襄公就打电话约子亹去首止参加一个高档涉外Party,顺便谈谈两家公司合作的事。子亹接到电话受宠若惊,带着高渠弥,颠颠地就去了。

酒会上,襄公就问:你哥哥忽怎么死的?

子亹一听,坏了,不是谈生意,这是替我哥哥来找茬的啊。

襄公听子亹支吾其词,手一挥,从后面上来十几个壮汉,把子亹身边的高渠弥摁倒在地,叮咣就是一顿揍,不大工夫高渠弥就暴毙拳下。

襄公说:忤逆犯上,死了活该。

子亹吓得面如土灰,赶紧把一切责任都推到死人高渠弥身上,襄公冷笑:你明知道高渠弥害死了你哥哥,你却让他当CEO,你也该死。

说罢,手一挥,子亹也死在襄公面前。

第二天,大周证券报、齐国财经日报、郑国新闻社等各大媒体都以头版头条刊载了这一消息。齐国财经日报的标题很搞——齐国替天行道,子亹罪有应得。不管这是炒作,还是政治手段,当日齐国股票大涨108点,直接有力地拉动了大盘股指。或许,这就是庄家所谓的能力吧。

七、一桩辞婚引发的血案(六)

襄公搞了自己的妹妹,弄得公司上下尽人皆知。好歹襄公搞出了几件事,把这桩糗事暂时抹了过去。可是糗事就是糗事,就像水沟里的秽物,暂时沉入水底,总会浮上水面。王姬嫁给襄公后,也听到些风言风语。晚上,襄公从公司回家,上床耕地也不是很投入,心不在焉,真应了“妻不如妾,妾不如偷”这句话。

王姬心里明知襄公对那段野情惦念不忘,却不好发作,隐忍在心里。时间长了,夫妻生活自然不和谐,襄公也只是尽义务隔几天交一次公粮,应付了事。贞淑贤良的王姬,怎么比得上狂野放荡的文姜,这更让襄公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