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快餐.十九世纪:欧洲中心
8544300000011

第11章 “双开计划”

“双开计划”即“开罗”和“开普敦”计划,始于1884年,于1919年实现。“双开计划”的实施,使英国全面打通了从开普敦到开罗的道路,英帝国的版图纵跨非洲大陆。

一、“双开计划”的由来

一直到19世纪中叶,外国人仍视非洲地区为一块“黑大陆”,一方面是因为非洲的主要居民皮肤是黑色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与外界的隔绝,很多人的头脑中几乎没有非洲地区这个概念。工业革命后,处于扩张阶段的帝国主义开始扩大在非洲的殖民范围。英国是殖民非洲的列强中最活跃的国家之一。1814年,英国以600万英镑从荷兰手中强取了开普敦殖民地,并在1875年以400万英镑的代价取得苏伊士运河管理权,随后控制埃及。但英国真正的殖民非洲计划,是由一个叫塞西尔·罗得斯的人首先倡导并推动的。

1867年,在南非奥兰治河畔,一个非洲孩子玩耍时,无意中捡到一块有光彩的漂亮石子。来访的欧洲人将它带回欧洲鉴定,结果证实是价值连城的钻石。这个发现立刻引发了欧洲人在南非前所未有的淘金狂潮,其中就有年轻的英国人罗得斯。

非洲孩子捡到的钻石被欧洲人带走

罗得斯精力充沛,有着过人的商业头脑。1870年,首次来到南非的罗得斯只有17岁。经过几年奋斗,他建立的“德比尔联合矿业公司”发展迅速,垄断了当时占全世界90%的南非钻石矿业,成为钻石大王。1884年和1886年,在德兰士瓦境内又发现了世界上蕴藏量最丰富的金矿,罗得斯再次以过人的精明吞并其他公司,建立“南非金矿公司”,垄断了南非的黄金矿业,成为南非最大的垄断资本家。

罗得斯更大的梦想是扩大英国的统治。他的眼光从开普敦延伸到了几千英里之外的开罗。早在1877年,罗得斯就拟定了一个征服全球的计划,其中的非洲部分,就是把整个南部非洲联合到英国国旗下,然后把从南非开普敦到北非开罗的殖民地连成一片,建立起纵贯非洲大陆的殖民帝国。因开罗(Cairo)和开普敦(CapeTown)的英文字头都是“C”,故称“双开计划”(“二C计划”)。1884年,列强瓜分殖民地的柏林会议后,“双开计划”成为英国争夺非洲霸权的官方侵略计划。

二、“双开计划”的实施及影响

在罗得斯的推动下,英国于1885年以武力占领博茨瓦纳,并继续北进。1889年,罗得斯的南非公司取得英国政府特许,获得了从德兰士瓦以北和莫桑比克以西大片土地的无限权利。1890年,罗得斯成为开普敦殖民地总理。他先后利用与土著酋长订立欺骗性条约和武力威胁等手段,很快占领了一大片地区。这片地区后来被命名为南罗得西亚(即今天的津巴布韦)。1898年,180名英国血统的南非人从南非乘牛车来到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

英国在南部非洲的扩张,也并非一帆风顺,他们遇到来自布尔人的顽强抵抗。布尔人是荷兰人的后裔。英国从荷兰手中取得开普敦殖民地后,布尔人北迁,在开普敦殖民地北部建立两个政治实体,一是德兰士瓦,一是奥兰治。19世纪50年代,德兰士瓦与奥兰治先后与英国签约,取得了事实上的独立。钻石矿发现后,大批英国人拥入这两个地区,对布尔人造成了严重威胁。

1877年,英国吞并德兰士瓦,成立了由英国官员组成的政府。布尔人不满英国的控制,1880年发动反英战争。他们连战连胜,1881年2月,在马朱巴山决战中,又击败英军。英国随后与布尔人议和,签订《比勒陀利亚条约》,承认德兰士瓦独立。第一次布尔战争结束。

但罗得斯难以忍受在南罗得西亚与开普敦之间横着两个布尔人的国家。他一面煽动德兰士瓦的外国移民从内部发动“革命”,一面出资装备一支南非公司的军队,准备一旦“革命”发生,就进攻德兰士瓦,但他的如意算盘最终没有打响,罗得斯因此被迫辞去殖民地总理职务。英布矛盾日益尖锐,一场大规模战争开始酝酿。

1899年秋,英国军队开始在德兰士瓦与奥兰治边境集结。为抵制英国入侵,布尔人于1899年10月11日对英宣战,并展开军事行动。第二次布尔战争开始。

布尔军队士气高昂

战争初期形势对英军非常不利。布尔军队士气高昂,纪律严明,装备着从德国购买的步枪、机枪和速射炮。在12月9~15日的一周内,有2500名英军被歼灭。消息传回英国,举国为之震动。英国随后派名将罗伯茨与基钦纳率领援军前往南非增援。援军于1900年1月在南非登陆,3月占领奥兰治首都布隆方丹,5月占领德兰士瓦首都比勒陀利亚。随后,英国宣布正式兼并两个布尔共和国。

布尔人在包达和狄维南特的率领下,与英国人展开了游击战争,使英军伤亡惨重。英军指挥部为了消灭游击队的抵抗,一再从印度、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地调集援军,总计调集兵力45万人;同时采取残酷的焦土战术,广泛建立碉堡,实行“三光”政策。1902年5月31日,布尔人被迫同英国签订和约,承认德兰士瓦、奥兰治并入英国。

英国人在北非的侵略活动,还遇到了苏丹人与埃及人的顽强抵抗。

在埃及,有阿拉比领导的抗英斗争。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凿后,直接引发埃及的财政危机。英法乘机进行干涉,进而对埃及财政实行双重监督。1879年,埃及成立以阿拉比上校为首的“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反对外国人干涉埃及内政。

1881年,埃及总督、亲英分子杜菲克企图将爱国军队调出开罗,阿拉比立即果断决定率领部队包围王宫,要求实行宪政。1882年2月,埃及祖国党内阁成立,阿拉比担任陆军部长。5月,英法军舰开进亚历山大港。法国因忙于侵略摩洛哥和准备侵越战争,于7月10日撤走舰队。7月11日清晨,英军炮轰亚历山大城。阿拉比被迫率众退守开罗。在阿拉比领导下,埃及人民积极参加抗英战争,成千上万的群众自发地协助士兵挖战壕、修筑工事。

埃及人民积极参加抗英战争

在关键时刻,阿拉比出现战略失误。亚历山大城陷落后,他将防御力量主要集中在北部,却在东线未加防守。9月,英军从东线推进,中旬攻下开罗。阿拉比被俘,被流放到锡兰(今斯里兰卡)。此后,英国驻埃及总领事实际上掌握了埃及政权。1915年,英国宣布埃及是保护国,正式把埃及纳入英帝国范围。

在苏丹,有马赫迪大起义。19世纪70年代英国同时也将手伸向苏丹,在苏丹推行殖民政策,酿成马赫迪起义。1881年,穆罕默德·艾哈迈德自称是伊斯兰教的“马赫迪”(救世主),率众发动武装起义,多次挫败前来镇压的英埃军队。1883年11月,起义军集中4万多优势兵力,一举歼灭英军1万多人。英国起用老牌殖民主义分子“苏丹通”查尔斯·戈登(1873~1880年任苏丹总督,曾任洋枪队队长,镇压中国太平天国起义)。戈登企图收买马赫迪,被断然拒绝。1884年8月,起义军攻陷首都喀土穆,次年,处死了民愤较大的戈登,英国举国震动,直接导致了格莱斯顿政府倒台。6月,马赫迪病逝,阿卜杜拉建立“马赫迪国”,定都恩图曼。19世纪90年代后期,英军再次进攻苏丹,并攻陷恩图曼。1898年,英国宣布苏丹是英埃共管地,实际上大权由英国控制。

柏林会议后,法国也有一个殖民非洲的“双S计划”,试图建立一个从西非塞内加尔到东非索马里的横断非洲大陆的北非大帝国。英法之间的冲突已不可避免。

法国人从北非的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以及西海岸各据点向内陆推进,并且很快控制了撒哈拉,也控制了苏丹。

英国人当然不会置之不理。1898年7月,双方军队在苏丹尼罗河河畔武装对峙,战争一触即发。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法国撤走了远征队。

1899年,双方签订协议:以尼罗河和刚果河的分水岭作为英法在苏丹地区的殖民地边界,法国承认苏丹南部上尼罗河归英国,英国则承认苏丹以西的赤道非洲为法国势力范围。

德国在东非也积极活动。19世纪80年代,德国通过东非公司侵入东非,1889年宣布成立德属东非保护领地,他们还试图把德属东非扩展到乌干达以及刚果王国和印度洋之间的所有地方。这无疑是在开罗与开普敦之间竖起一道栅栏。英国一直试图突破这道障碍,双方于1890年签订协议,德国放弃了乌干达,但是英国允许德属东非扩张到刚果。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英国才获得垂涎已久的德属东非的大部分殖民地。

“双开计划”于1919年实现,英国全面打通了从开普敦到开罗的道路,使英帝国的版图纵跨非洲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