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千家诗全解
8540300000029

第29章 幸蜀回至剑门①(4)

【注释】

①义公:一位僧人。禅房:僧人居住的房屋。②禅寂:即佛理。禅是梵语“禅那”、“禅定”的省称,意为通过静思,集中心虑,摒弃俗念。③结宇:建屋。空林:空寂僻静的树林。④雨足:指下雨时与地面连接的雨线,也称“雨脚”。⑤空翠:明净的绿色。⑥莲花:即青莲花。佛家以莲花洁净清香比喻清净的境界。⑦不染心:心不为俗尘所染。

【今译】

义公参禅研习佛法,把禅房造得靠近一片空寂的树林。门外正对着一座秀丽的山峰,台阶前是众多的山谷,陡峭幽深。一阵大雨过后,夕阳显得格外绚丽,明净的绿树把影子投满了中庭。看到这里的莲花是那么地洁净,就可推知主人那一尘不染的禅心。

【评解】

这是首题壁诗,是赞禅房环境,更是赞主人义公的品格,情调雅净,语句疏朗清秀,是孟浩然五律的代表作之一。诗首两句双起,点出义公的为人及禅房的位置。下两联着力描写禅房的景色。开门见到的是秀丽的山峰,台阶前是纵横的山谷,雨后夕阳,山峦清秀,禅房中庭,绿树阴凉。诗人以清词丽句,淡抹素描,为人们展示了一幅清嘉明亮的山水图。从这样的景物描写中,不难使人想见义公居住其中,与山水交流,襟怀冲淡,尘虑皆除;也使人味出诗人对义公的倾倒。最后,诗人由赞景自然地转到赞人,妙在不用直笔,而是从义公身份出发,巧借佛语,由景物的洁净,赞誉人的超俗空寂。诗结构井然有序,在写景时,将空间与特定的时间结合,将远景与近景交叉,前后呼应,情趣盎然。闻一多《唐诗杂论》说:“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的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分散在全篇中。”这首诗就是如此。

醉后赠张九旭①

高适

世上漫相识②,此翁殊不然③。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白发老闲事④,青云在目前⑤。床头一壶酒,能更几回眠?

【注释】

①张九旭:张旭,字伯高,排行第九,吴县(今属江苏省)人。官常熟尉、右率府长史。他是著名书法家,以草书著称,人称“草圣”。②漫相识:轻易地相交结识,谓结交中多虚伪欺诈,不真率。③殊:完全。

④老:习惯。⑤青云:指荣华富贵。全句谓张旭对荣华富贵不放心上,近而不取。有的解释说时玄宗令张旭为书学博士,从此青云直上。这样解释不仅与上句意不合,且书学博士官品不高。同时李颀作有《赠张旭》诗“微禄心不屑,放神于八”可证。

【今译】

世上的人交友常常虚伪欺诈,只有先生你从不这样。兴致勃发时书法超凡入圣,喝醉了酒说话更加癫狂。白发满头,过惯了闲散的日子,对高官厚禄你从不放在心上。床头摆着一壶美酒喝了就睡,这样的日子,还能维持多长?

【评解】

张旭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新唐书》说他“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世呼张颠”。高适也是一位使气慷慨之士,辛文房《唐才子传》说他“少性落拓,不拘小节”,因此与张旭相得甚欢,这首醉酒后写的诗,便将张旭的狂态写得淋漓尽致。前四句直述,说张旭交友直率真诚,兴来挥毫,醉后语颠,写尽他异于常人的狂态。后四句写张旭的平生遭际,说他悠闲自得,不求进取,表示赞赏;又对他入朝为官,不能再如往常一样率意表示惋惜。全诗挥洒跳脱,自然传神,虽为一时兴到之作,实为神来之笔。诗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时高适三十六岁,出手已如此不凡;史称高适五十岁才学作诗,恐未必可靠。

玉台观①

杜甫

浩劫因王造②,平台访古游③。彩云萧史驻④,文字鲁恭留⑤。宫阙通群帝⑥,乾坤到十洲⑦。人传有笙鹤⑧,时过北山头。

【注释】

①玉台观:在阆州(今属四川省)城北七里,唐高祖子滕王李元婴造。②浩劫:道教指宫观的阶级,表示历久不坏。此指宫观规模巨大。③平台:西汉时梁孝王所造台名,高大华丽。此指观中的玉台。

④萧史:传秦穆公女儿弄玉善吹笙,有仙人萧史善吹箫,秦穆公招为婿,并为他们建凤台居住。后萧史跨龙,弄玉乘凤,一起升天仙去。⑤鲁恭:鲁恭王刘余,汉景帝之子。他在扩建宫室时拆孔子旧宅,在夹壁中获得《古文尚书》等典籍。⑥群帝:天上各位天帝。道家以为天有多重,各有帝;五方亦有帝。⑦乾坤:天地。此指观内殿宇。十洲:传说中的仙境。东方朔《十洲记》言海中有十洲,为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凤麟洲、聚窟洲、流洲、生洲。⑧笙鹤:据《神仙传》,周灵王太子王子乔好吹笙作凤鸣,后骑白鹤在缑氏山成仙而去。

【今译】

这座宏伟的道观是滕王建造,我来到这一古迹,随意漫游。宫上彩云缭绕疑是萧史曾经居住,观里的文字高古像是鲁恭王当年所留。巍峨的宫阙上与天宫相接,宽广的台殿与海上仙岛一样清幽。人们传说常有仙人骑鹤吹笙,经过这里北面的那座山头。

【评解】

诗是题道观,所以诗人尽量发掘有关神仙的典故与传说,加以丰富的想象,来全方位地塑造玉台观的形象;同时,因为造观人的身份是王子,诗在用典用事时,又尽量用王子典以相切。诗首联起得平稳庄重,点明观的性质,交代自己前来游赏,分别以“浩劫”说明所游为道观,“平台”一典暗赞观的华丽。颔联具体写玉台观,由外至内,一说明其华丽,一说其高古。颈联又纵深一步,一句写宫阙的高大,以上通天帝所居形容;一句写观的宽广深幽,以十洲作譬。最后,诗以王子乔典,赞赏观是人间仙境,总收前三联。用典而不为典用,这才是用典的高手。杜甫这首诗,几乎句句用典用事,且莫不与所题对象玉台观密切结合,又紧紧%合建观的人,显示了杜甫趋使典故的娴熟技巧。这样的艺术手法,经李商隐加以光大,到了宋初的西昆体,发挥到极致。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①

杜甫

方丈浑连水②,天台总映云③。人间长见画,老去恨空闻。范蠡舟偏小④,王乔鹤不群⑤。此生随万物,何处出尘氛⑥。

【注释】

①诗题《千家诗》原误作“观李固言司马题山水图”,据杜甫诗集改正。原题共三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李固,生平不详。司马弟,杜甫的表弟,姓王,官司马。②方丈:传说中的海外三神山之一。浑:完全。

③天台:山名,在今浙江省东部。为佛教名山,又传刘晨、阮肇曾在此遇仙女。古人写佳山水,常以海外仙山与天台并举,起自孙绰《天台赋》:“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④范蠡:春秋时越大夫。他辅佐越王勾践复国灭吴后,携西施驾小舟隐居五湖。⑤王乔:即王子乔。见上首注。⑥尘氛:混浊的人间。

【今译】

那小岛大概是方丈,完全环绕着海水;那高山大概是天台,总是缭绕着烟云。这样美妙的地方只是常在画中见到,一直到老也只能白白限于听闻。范蠡的船儿偏窄,无法让我存身;要追随骑鹤的王乔,我也没有缘分。今生今世我只能随着世俗进退浮沉,还有什么办法能远离这滚滚红尘?

【评解】

这是首题画诗,画面是烟云缭绕的高山、浩瀚无际的海水及海中缥缈的小岛。诗因为是组诗中的一首,所以不像其他题画诗一样面面俱到,只用首联写画面,但连用了两个比拟,使人对画中隐约浮现于海中的孤岛及水边云雾笼罩的高山产生了直接深刻的印象。以下三联,便针对画中的岛与山抒发自己的感想,感慨见画而无缘亲临其地,舟小难载,又无骑鹤的缘分,即使想去也去不成,因此只好随着万物浮沉,无可奈何地待在这浊世嚣尘中。后三联全是心中感情的流露,但又紧紧围绕画中内容,在赞美画的精工微妙时沉入了自己主观思想,反映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题画而不被画面所囿,善于从题外发掘新意,使诗与画相得益彰是杜甫题画诗的特点,这一写法,到了宋元人题山水画强调主观及人的趣味后,几乎奉为楷模。

旅夜书怀①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②。星垂平野阔③,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④。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⑤。

【注释】

①旅夜:旅途的夜晚。诗作于代宗永泰元年(765)夏,当时杜甫由成都携家至云安(今四川云阳县)。

②危樯:孤单而高耸的桅杆。③垂:悬挂。④“官应”句:“老病应休官”的倒装。当时杜甫因病辞去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职。⑤沙鸥:一种水鸟,栖息在沙洲上。

【今译】

微风吹拂着岸上的细草,我的船孤独地停泊着,高耸桅杆。广阔的原野上空,四边的星星仿佛垂向地面;月亮倒影入江,在翻滚的浪花中跳荡。我难道是因为文章写得好而著名?又老又病,正该被罢职免官。四海飘零,无依无靠,用什么可以比拟?就像是天地间一只沙鸥,渺小孤单。

【评解】

这首诗写旅途中所见所思,被纪昀评为“通首神完气足,气象万千,可当雄浑之品”。上半写“旅夜”。第一联写近景,夜色迷蒙中,诗人的船孤零零地停泊着,微风吹拂着岸边的细草。诗写得很细微,以凄清的氛围,为全诗定调。次联将视野放开,写广阔的平野星空,奔流的江水夜月,以“垂”、“涌”二字,上下对照,呈现动静相间、旷远浩渺的世界。下半写“书怀”。第三联以揶揄自嘲的口吻道出老病失意的苦闷,一句是自负,一句是抱怨。末联自况,以沙鸥作比,又切江边,道出漂泊无依的痛苦,浦起龙《读杜心解》解说:“即景自况,仍带定风岸夜舟,笔笔高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是杜诗名联之一。诗说夜色中的平野更见广袤无垠,天犹如穹庐,覆盖四野,天边的星星便似乎悬挂向地面;月光倒影在水中,随着江水的澎湃,上下腾涌闪烁。十个字,简洁准确而又鲜明生动地勾画出一派寥廓深沉而静谧的境界,深沉雄健,正是杜诗凝练的风格的体现。

登岳阳楼①

杜甫

昔闻洞庭水②,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③,乾坤日夜浮④。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⑤。戎马关山北⑥,凭轩涕泗流⑦。

【注释】

①岳阳楼:在今湖南岳阳市西门上,唐开元中张说建,下临洞庭,远眺君山,为游览胜地。杜甫这首诗作于大历三年(768)冬,当时他漂泊在湖湘一带,未曾定居。②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③吴楚:长江中下游地区古代为吴国与楚国的国土,吴在洞庭之东,楚在洞庭之西。坼(犮犺è):开裂。这里指隔断。

④乾坤:日月。⑤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又患肺病、风痹。⑥戎马:指战争。关山北:北方边境。

⑦凭轩:靠着窗。涕泗:眼泪。

【今译】

过去老是听人谈论洞庭胜景,今天终于登上了岳阳楼。吴国和楚国在这里被天然隔断,太阳和月亮日夜在湖水中沉浮。亲戚朋友互相不通音信,我又老又病,住在这孤独的小舟。北方战争接连不断,不禁使我靠着窗口,滚滚泪流。

【评解】

大历三年,杜甫漂泊在湖湘一带,又老又病,前途渺茫。这一年,吐蕃又从西北入侵,郭子仪将兵五万屯守奉天,朝野骚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登上了岳阳楼,洞庭湖的壮丽景色使他震撼不已,国事家事自身事也一起涌上心头,便写了这首浑融壮伟、沉郁苍凉的五律,被推为历史上吟咏洞庭湖最杰出的篇章。诗中间两联,一写景,一抒情,又连络贯通,历来脍炙。“吴楚”二句,切定洞庭湖形势,在水上做文章。出句说洞庭湖为吴楚分界,在地域上肯定湖的广大;对句说水势浩荡无垠,概括洞庭湖负载万物、吞吐乾坤的气势。全诗写洞庭的仅此一联,但已尽其大观,正如黄生《唐诗摘抄》所说:“虽不到洞庭者读之,可使胸次豁达。”五、六抒情,风格转为暗淡落寞。“亲朋”句承“吴楚”句来,因至吴楚而想到亲朋阻隔,不通音讯;“老病”句承“乾坤”句来,在壮阔的景色中更使人感到漂泊无依,凄凉愁苦。这样引出最后的忧国,激出滚滚热泪,诗便显得波澜顿挫。

江南旅情

祖咏

楚山不可极①,归路但萧条②。海色晴看雨③,江声夜听潮。剑留南斗近④,书寄北风遥⑤。为报空潭橘⑥,无媒寄洛桥⑦。

【注释】

①楚山:安徽、江西、湖南、湖北一带的山,这些地区战国时属楚国地盘。极:尽头。②但:只。③海色:江边的景色。长江中下游水面宽广,古人因其近海,常称之为海。④剑留:指人留。古代书生出游常佩带长剑。南斗:星座名。楚地是斗、牛的分野。此句又暗用《晋书·张华传》典:张华见斗牛间有剑气,嘱雷焕去寻觅,后在江西丰城县掘得宝剑。⑤北风:此代指北方,暗用古诗“胡马依北风”句,写思乡。

⑥为报:请人转告。潭橘:湖南湘潭市北昭潭所产的橘。⑦媒:媒介,此指可托之人。洛桥:洛阳桥,在河南洛阳市西南洛水上。此即代指洛阳。

【今译】

楚地的山路漫漫,走不到尽头,回望归途,满目萧条。江边水汽蒸腾,晴天也像细雨弥漫,夜晚听到的是澎湃的江潮。我携剑飘流在这南斗的分野,听到北风,想寄封信,却又路远山高。我要告诉你们我徒有这里特产的橘子,但是没有人带往家乡洛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