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药大辞典
8531700000005

第5章 二画(3)

【功效应用】祛风通络: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单用根皮煎服,泡酒服,或配伍威灵仙、伸筋草、络石藤等。活血止痛:用于气血瘀滞所致多种疼痛。治脘腹疼痛,可肌内注射人地金牛注射液,或配伍乌药、延胡索等;治跌打肿痛,单用煎服,或浸酒服,亦可以根皮捣烂,加酒炒热外敷;治腰腿痛,可以20%入地金牛溶液,用低频直流感应电疗机离子导人;治牙齿疼痛,可煎水含漱,或以乙醇浸泡1周后,用棉签蘸药水点涂痛处。消肿利咽:用于喉痹咽痛,取根、茎皮研粉,加人琥珀粉,调匀吹喉。此外,以根研末撒,或调敷,可治疗水火烫伤及蛇伤;鲜根皮配红糖少许捣烂外敷,可治疗对口疮。

现代常用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扭、挫伤痛,神经痛,溃疡病,胆道和肠道蛔虫病引起的疼痛,龋齿牙痛,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咽部脓肿,淋巴结炎,口腔溃疡,尾蚴型稻田皮炎等。亦常做表面麻醉和局部麻醉剂。

【用法用量】煎服:根,10~15g;根皮,4.5~10g。或研末服,1~1.5g。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研末撒。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过量服用则会引起头晕、眼花、呕吐、腹痛等。禁与酸类食物同服。孕妇忌服。

【现代研究】含生物碱、木质素、香豆精、甾醇等。具有镇痛,镇静,解痉,抗癌及抑制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作用。

九龙藤见《南宁市药物志》。为豆科常绿攀援木质藤本植物龙须藤Bauhinia chainpioni(Benth.)的茎或根。分布于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福建、台湾、浙江、江西、贵州等地。

【异名】龙须藤、过岗龙、猪蹄叉、黄开口、燕子尾、五花血藤、乌郎藤、夜合草。

【性味归经】甘、微苦.温。归肝、脾、胃经。

【功效应用】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痹痛,腰腿痛,单用鲜根浸酒服,或用干根水煎服;亦常与千斤拔、半枫荷根、五指毛桃等配伍。活血行气:用于血瘀气滞之跌打损伤,骨折疼痛,可单用水煎调酒服,或以鲜根皮与鲜桃树根皮、鲜竹叶椒叶、鲜鹅不食草共捣烂,酒调敷患处;用于心、胃气痛,可单用其根,水煎服,或与两面针同用。补脾健胃:用于病后体虚,食欲不振,小儿疳积,可单用其根水煎服,或与人字草同煎当茶饮;亦可研末,与猪肝、鸡肝蒸服。

现代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骨折、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小儿营养不良等。

【用法用量】煎服:9~15g(鲜品15~30g);或浸酒。

【现代研究】含龙藤苷、黄酮、没食子酸等。

九里香见《岭南采药录》。为芸香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九里香Murraya paniculata(L.)Jack.的茎叶。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异名】千里香、过山香、七里香。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有小毒。归心、肝、肾经。

【功效应用】活血行气止痛:用于跌打肿痛,可用鲜叶或根捣烂,加鸡蛋清调敷患处,或用鲜品与鲜地耳草、鲜山栀叶、鲜水茴香等共捣烂,酒炒敷患处;用于气滞血瘀之胃脘痛,可与煅瓦楞子,或两面针、海螵蛸、干姜、甘草共研粉,温开水送服。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痹痛,可与龙须藤根、五色梅根浸酒服。解毒消肿:用于疮痈肿毒,蛇虫咬伤,可单用其叶或根,捣烂外敷。此外,本品煎汤擦洗患处,可治湿疹。

现代常用于跌打损伤、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风湿性关节炎、湿疹、疖、痈等。

【用法用量】煎服:6~12g;或入散剂;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现代研究】含香豆精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氨基酸、挥发油等,具有局部麻醉,解痉和抗生育等作用。

九香虫见《本草纲目》。为蝽科昆虫九香虫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的干燥全体。分布于除东北、西北以外全国各地。

【异名】打屁虫、屁巴虫、黑兜虫、屁板虫、蜣螂虫。

【性味归经】咸,温。归脾、肝、肾经。

【功效应用】理气止痛:用于肝胃气滞所致脘胁胀痛,可与香附、木香、延胡索、川楝子等同用;用于寒郁中焦所致脘腹冷痛,可与高良姜、橘皮、白术等配伍。温肾助阳:用于肾阳不足所致阳痿早泄,尿频,单味研末服,或浸酒服;亦可与补骨脂、巴戟天、仙灵脾等同用。若属肾亏腰酸明显者,可与杜仲、续断、熟地等配伍。

现代常用于神经性胃痛、胃炎、性功能低下、老人尿频等。

【用法用量】煎服:3~9g;或入丸、散,0.6~1.2g。

【使用注意】阴虚内热者忌服。

【现代研究】含脂肪、蛋白质及甲壳质等。脂肪中含有硬脂酸、棕榈酸、油酸。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菌、志贺菌属等均具较强的抗菌作用。

九节菖蒲见《中药志》。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阿尔泰银莲花Anemone almica Fisch.的根茎。主产于陕西、河南、山西、甘肃等地。

【异名】节菖蒲、九节离、京菖蒲、小菖蒲。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心、肝、胃经。

【功效应用】化痰开窍:用于痰浊蒙蔽心窍所致癫狂,惊痫,神志昏迷,常与远志、郁金、胆星、天竹黄等同用;治小儿高热惊风抽搐,可取鲜品捣汁加姜汁灌服。宁心安神:用于心悸,怔忡,健忘,多梦,可与远志、龙骨等配伍。化湿和胃:用于湿浊中阻之脘腹胀闷,恶心呕吐,腹痛泄泻,可与苍术、砂仁、橘皮等同用;兼食积不化者,可再加神曲、莱菔子、麦芽等;久泻不止者,可再加党参、苡米、莲子等。此外,鲜品捣烂外敷,又治痈疽疖肿。

现代常用于癫痫、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消化不良等。

【用法用量】煎服:1.5~6g;或入丸、散;或鲜品捣汁服。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阴虚阳亢,烦躁汗多,滑精者慎服。

【现代研究】含棕榈酸、琥珀酸、β-谷甾醇、蔗糖等。具有镇静,镇痛作用。

九里香根见《南宁市药物志》。为芸香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九里香Murraya paniculata(L.)Jack.的根。分布于我国南部至西南部地区。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心、肝、肺经。

【功效应用】祛风除湿:用于风寒湿痹,腰腿酸痛,单用,或鲜品切碎和猪尾骨,酒水煎服。散瘀止痛:用于跌打伤痛,睾丸肿痛,阴疽,可以鲜品捣敷,并配合酒煎内服。杀虫止痒:用于湿疮疥癣,可单味煎水外洗或捣敷。此外,以消毒纱布条蘸本品浓缩煎液塞人宫颈内,可堕胎。

现代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痛、跌打损伤等。

【用法用量】煎服:10~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九头狮子草见《植物名实图考》。为爵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九头狮子草Peristrophe japonica(Thunb.)Brem.的全草。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湖南、江西、贵州、四川等地。

【异名】尖惊药、金钗草、蛇舌草、四面青、九节篱、晕病药、肺痨草、小青草、竹叶青。

【性味归经】辛、微苦,凉。归肺、肝经。

【功效应用】祛风清热:用于感冒发热,肺热咳喘,肺痨咯血,单用水煎服,或用鲜草捣烂取汁服。治肺痨咯血,还可用鲜草与鲜酢浆草同煎服。凉肝定惊:用于肝热目赤,小儿惊风,均单用煎服。治小儿高热惊抽,亦可用本品鲜草与鲜聚花过路黄各9~15g,同捣烂,酌加凉开水擂汁服,或与白风藤、钩藤、防风同煎,加麝香、朱砂服。散瘀解毒:用于咽喉肿痛,痈肿疔毒,乳痈,聤耳,跌打损伤等。治咽喉肿痛,可单用煎服,或研末水冲服;治痈疮,乳痈,可单用本品鲜草,捣烂,调冬蜜外敷;治聤耳,单用本品鲜草,加食盐少许,捣烂取汁滴耳;治跌打损伤,可单用捣汁对酒服,或以甜酒、清水各半煎服,药渣捣烂外敷。此外,与车前草同用,又治尿淋涩痛。

现代常用于感冒发热、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中耳炎、扁桃体炎、跌打损伤、急性乳腺炎、疖、痈等。

【用法用量】煎服:9~15g;或绞汁饮。外用:适量,捣敷;研末调敷;或煎液熏洗。

【现代研究】含3,5-吡啶二酰胺、豆甾醇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胞杆菌、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等具抑制作用。

刀豆见《救荒本草》。为豆科1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植物刀豆Canavalia gladiata(Jacq.)DC.的种子。主产于江苏、湖北、安徽、四川、广西等地。

【异名】刀豆子、挟剑豆、大刀豆、马刀豆、刀鞘豆、大弋豆。

【性味归经】甘,温。归胃、肾经。

【功效应用】降气止呃:用于中焦虚寒所致呃逆,呕吐,单用,或配伍丁香、柿蒂、吴茱萸、干姜等。温肾助阳:用于肾虚腰痛,可以刀豆2粒,包于猪腰子内烧熟食;或取子7枚烧存性,研粉拌糯米饭吃。此外,研末冲服可治小儿疝气;与甘草、冰糖共煎,可治顿咳。

现代常用于神经性呃逆、百日咳等。

【用法用量】煎服:10~15g;研末服:3~6g。

【使用注意】胃阴不足呃逆者忌用。

【现代研究】含刀豆球朊约20%,并含尿素酶、刀豆氨酸、蛋白质、淀粉、脂肪等。

了哥王见《岭南采药录》。为瑞香科半常绿小灌木了哥王Wikstroemia indica(L.)C.A.Mey.的茎叶。分布于广东、广西、湖南、福建、台湾、浙江、江西、四川等地。

【异名】南岭荛花、九信菜、鸡子麻、大黄头树、消山药、铺银草、雀儿麻、鸡断肠、小叶金腰带。

【性味归经】苦、辛,寒。有毒。归肝、心经。

【功效应用】清热解毒:用于疔疮肿毒,乳痈,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可以鲜品捣烂外敷或挤汁外涂。消痰散结:用于痰火郁结所致瘰疬结核,可与食盐共捣烂敷患处,或配伍夏枯草、玄参、昆布等。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鲜品捣烂敷患处。此外,与接骨草共煎加酒服,可治鹤膝风。

现代常用于蜂窝织炎、淋巴结炎、风湿性关节炎、百日咳等。

【用法用量】煎服:6~10g。外用:捣敷或绞汁外涂。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入汤剂需久煎(4小时以上),以降低毒性,否则易引起剧烈呕吐、腹泻等。孕妇忌服。

【现代研究】本品水煎剂在体外能明显抑制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伤寒沙门菌等。

了哥王根见《岭南采药录》。为瑞香科半常绿小灌木植物了哥王Wikstroemia indica(L.)C.A.Mey.的根或根皮。

【异名】毒除根、地棉根、地谷根、定元根、鱼胆根、七麻根、别南根、大救驾。

【性味归经】苦、辛,寒。有毒。归肺、肝经。

【功效应用】清泻肺热:用于肺热咳嗽,咳痰黏稠,单用根皮水煎服,或与黄芩、瓜蒌、前胡等同用。清热解毒:用于疮痈,乳痈,痄腮,咽喉肿痛等。治疮痈、乳痈,可单用捣烂敷患处;治痄腮,可与金银花、石蟾蜍等研末水调敷患处;治咽喉肿痛,可单用水煎服。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痹痛,常与鸡肉炖服。利水消肿:用于水肿鼓胀,小便不利,常与大枣、红糖等共捣为丸服,或水煎服。活血祛瘀:用于跌打损伤,可单用根白皮煎服,并捣烂外敷。

现代常用于扁桃体炎、腮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百日咳、淋巴结核、肾炎、肝硬化腹水、晚期血吸虫病腹水、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脱出症、坐骨神经痛、麻风病等。

【用法用量】煎服:根,10~30g;根皮,6~15g。外用:捣敷。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人汤剂需久煎(4小时以上),以降低毒性,否则易引起剧烈呕吐,腹痛等。孕妇及素体虚寒者忌用。

【现代研究】含荛花酚、牛蒡酚、罗汉松树脂酚和冷杉树脂酚等木质素类物质,还含西瑞香素、羟基芫花素、南荛苷、β-谷甾醇等。根皮对皮肤有刺激。其所含树脂有较强的泻下作用;西瑞香素对小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羟基芫花素具有祛痰、止咳作用;南荛苷对狗有利尿作用;β-谷甾醇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伤寒沙门菌等有抑制作用。水煎剂有抗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