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症见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胡椒科直立亚灌木植物光轴苎药Piper boehmeriae folium Wall.var.tonkinense C.DC.的全株。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海南、贵州等地。
【异名】小麻疙瘩、大肠风、石条花、苎叶萎。
【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胃经。
【功效应用】祛风散寒:用于风湿痹证,既可浸酒服,并用药酒擦患处;亦可煎水外洗,并与猪筒骨煲汤服。活血调经: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及跌打损伤。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可单用水煎服,或与泽兰、红花等同用;治跌打损伤,可浸酒服,或以药酒擦患处。解毒止痛:用于毒蛇咬伤,可单用研粉酒送服,并用药粉调酒外擦伤口周围;用于牙痛,可浸酒涂牙龈处。此外,单用研粉冲服,还治胃寒痛。
现代常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等。
【用法用量】煎服:3~15g;研粉,1~5g。外用:适量,研粉调涂,或鲜品捣敷。
【使用注意】孕妇慎服。
十大功劳叶见《本草再新》。为小檗科常绿灌木植物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 bealei(Fort.)Carr.细叶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Lindl.)Fedde或华南十大功劳Mahonia japonica(Thunb.)DC.的叶。产于我国长江以南各地。
【异名】功劳叶。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肝、肾经。
【功效应用】滋阴退热:用于肺痨咯血、骨蒸潮热,可与麦冬、知母、沙参、川贝、白及、旱莲草等同用。补肝肾,强腰膝:用于肝肾不足所致腰膝酸痛,头晕目眩,耳鸣,可与熟地、杜仲、牛膝、续断等同用。泻火解毒:用于感冒发热,单用煎水顿服,或与黄荆叶同用;用于目赤肿痛,可煮沸过滤,高压消毒滴眼;用于痈肿疮疡,常研末调敷。燥湿止带:用于赤白带下,可与白英、仙鹤草各30g,水煎服。
现代常用于肺结核、感冒发热、急性结膜炎、带下症等。
【用法用量】煎服:6~9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现代研究】含小檗碱、药根碱、掌叶防己碱等。具有抗菌、抗癌作用。
十大功劳根见《植物名实图考》。为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 bealei(Fort.)Carr.或华南十大功劳M.japonica(Thunb.)DC.的根。
【异名】土黄连、土黄柏、刺黄柏、刺黄芩、刺黄连、茨黄连。
【性味归经】苦,寒。归肝、脾、大肠经。
【功效应用】清热燥湿:用于湿热泻痢及湿热黄疸,胁肋疼痛。治疗湿热泻痢,可单用研粉冲服,或与地锦各等量,水煎服;治疗湿热黄疸,可与金钱草、栀子、茵陈等同煎服。泻火解毒:用于感冒发热,可与黄荆、路边荆等同用;用于疮肿,水火烫伤,可单用研粉,茶油调敷患处;用于咽喉肿痛,可与射干各等量,煎水含咽。此外,与紫珠、百部、白及、龙骨、牡蛎等药同用,又治肺痨咳嗽,咳痰带血。
现代常用于急性细菌性痢疾、肠炎、疖、痈、烧烫伤、湿疹、感冒发热、急性咽喉炎、肺结核等。
【用法用量】煎服:10~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慎服。
【现代研究】含小檗碱、异防己碱等。
丁香见《雷公炮炙论》。为桃金娘科常绿乔木植物丁香Syzygiumaromaticum(L.)Merr.et Perry的花蕾。主产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东非沿海国家,我国海南、广东亦有栽培。
【异名】公丁香、雄丁香、丁子香。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肾经。
【功效应用】温中降逆:用于胃寒呕吐、呃逆。治呕吐,常与半夏等量同用;治呃逆,常与柿蒂、生姜同用,如丁香柿蒂汤(《症因脉治》);脾胃虚寒吐泻者,常配伍白术、砂仁、白豆蔻等。温肾助阳:用于肾阳不足所致腰膝酸软、阴冷、阳痿,常与附子、肉桂、巴戟天等同用。此外,本品浸于70%乙醇中外搽,还可治疗体癣,足癣等。
现代常用于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消化不良、体癣、手足癣等。
【用法用量】煎服:2~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酒浸外擦。
【现代研究】含丁香油(主要为丁香油酚、乙酰丁香油酚、β-石竹烯等)、齐墩果酸、鞣质、脂肪油等。可促进胃液分泌,刺激胃肠蠕动,缓解腹部气胀,减轻恶心呕吐。其乙醇浸液及丁香油、丁香油酚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结核分枝杆菌、志贺菌属、大肠埃希菌、变形伤寒沙门菌、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胞杆菌、鼠疫耶氏菌、流感病毒及多种皮肤致病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丁香蓼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柳叶菜科1年生草本植物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a Roxb.的全草。分布于福建、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异名】水丁香、丁子蓼、喇叭草、水杨柳。
【性味归经】苦,寒。归肝、脾、大肠、肾经。
【功效应用】清热解毒:用于肺热咳嗽,常与黄芩、桑白皮等配伍;用于咽喉肿痛,可单用水煎加冰糖口服,或调醋含漱;用于痈疽肿痛,取鲜草合盐少许,捣烂敷患处。清利湿热:用于湿热泻痢,单用,或与地马蜂根水煎加红糖服;用于湿热黄疸,可与栀子、田基黄、金钱草等同用;用于淋证,水肿,可单用,或与车前草等同用;用于带下色黄臭秽,可配伍鸡冠花等。化瘀止血:用于吐血、尿血、便血、外伤出血等兼有瘀血之多种出血证及跌打肿痛,单用,或配方使用。治跌打损伤及创伤出血,可与苏木、红花水煎,对黄酒服。
现代常用于疖、痈、蜂窝织炎、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肠炎、细菌性痢疾、泌尿系感染、妇女带下症、外伤出血等。
【用法用量】煎服:15~30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
【现代研究】含没食子酸等。对志贺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有良好抑菌作用。
丁葵草见《生草药性备要》。为豆科多年生或1年生矮小、秃净草本植物丁癸草Zornia diphylla Pers.的全草。分布于广东、广西、湖南、福建、四川、云、南、江西、浙江等地。
【异名】人字草、二叶人字草、丁贵草、苍蝇翼、铺地锦、乌蝇翼草、乌龙草。
【性味归经】甘,凉。归肺、肝、胃经。
【功效应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咽痛,疮痈肿毒,毒蛇咬伤,乳痈,痔疮等。治感冒,可配伍柳叶菊、银花藤等;治咽喉肿痛,可单用调醋揉烂含咽;治疮痈及蛇咬伤,可取鲜品绞汁服,并以渣外敷;治乳痈初起,可以干品30~60g,与鲮鱼1条水煎顿服;治痔疮,可与银花、苦楝皮等煎水熏洗、坐浴30分钟。清利湿热:用于湿热泻痢,黄疸,淋证,可单味水煎服或配伍。治泻痢,可配伍算盘子根、十大功劳、仙鹤草等;治黄疸,可配伍车前草、茵陈、虎杖等;治淋证,可配伍萹蓄、车前草等。消积除疳:用于小儿疳积,可与瘦猪肉饨服。
现代常用于感冒、喉头炎、病毒性肝炎、胃肠炎、乳腺炎、黄疸等。
【用法用量】煎服:15~30g(鲜品60~90g);或捣汁。外用:适量,煎汤熏洗;或鲜品捣敷。
【现代研究】含香豆精等。
七叶莲见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为五加科常绿藤状灌木植物鹅掌藤Schefflera arboricola Hayata或常绿小乔木植物密脉鹅掌柴Schefflera venulosa(Wight etArn.)Harms的茎或叶。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西、湖南等地。
【异名】小叶鸭脚木、汉桃叶、七叶烂、七叶藤、七加皮。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经。
【功效应用】祛风活络:用于风湿痹痛,单用浸酒服,或与威灵仙、八角枫同用;亦可与大风艾、红龙船花叶共捣烂,用酒炒热后敷患处。活血止痛:用于跌打肿痛,骨折,单用煎服,或用鲜叶捣烂,调酒炒热外敷;亦可与酒糟共捣烂,煨暖敷患处。
现代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
【用法用量】煎服:9~15g;或泡酒。外用:适量,煎汤洗;或鲜品捣敷。
【使用注意】孕妇忌用。
【现代研究】含有机酸、生物碱、苷类(强心苷、皂苷)、蛋白质、氨基酸、树脂、酚性物质等。所含有机酸有明显的镇痛、镇静及抗惊厥作用。本品醇提注射液、水煎醇提注射液亦有同样效果,并对组胺、乙酰胆碱引起的豚鼠离体回肠、气管收缩有不同程度的对抗作用。对离体蛙心有强心苷样作用。
八仙草见《滇南本草》。为茜草科1年生草本植物拉拉藤Caliumaparine L.或粗叶拉拉藤Galiumasperifolium Wall.的全草。前者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后者主产于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异名】猪殃殃、拉拉藤、锯锯藤、小茜草、细茜草、活血草、血见愁、锯子草。
【性味归经】苦、辛,寒。归心、肾、肺经。
【功效应用】清热解毒:用于疮疖痈肿,痢疾,肠痈腹痛,毒蛇咬伤。治疮疖痈肿,可以鲜品适量,加甜酒捣烂外敷,或与蒲公英、地丁等同用;治痢疾,肠痈,可单味煎汤内服,或配伍红藤、大黄等;治毒蛇咬伤,可以鲜品捣烂外敷,并煎汁内服。活血止痛:用于瘀血阻滞所致痛经、经闭,可单味煎水服;用于跌打损伤,以鲜品与酢浆草共捣烂外敷,并配伍马兰根,水酒各半煎服。利尿通淋:用于水肿、淋证,常配伍滑石、金钱草、车前草、海金沙等。
现代常用于毛囊炎,急、慢性阑尾炎,细菌性痢疾,中耳炎,泌尿系感染,乳腺炎初起,乳腺癌,下颌腺癌,甲状腺肿瘤,子宫颈癌,慢性白血病等。
【用法用量】煎服:15~3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捣敷。
【现代研究】含槲皮素半乳糖苷等黄酮苷、车叶草苷、鞣质等。车叶草苷有降低家兔血压作用。
八角莲见《植物名实图考》。为小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八角莲Dysosma pleiantha (Hance)Woods.的根茎及根。分布于我国南部、西南部及东南部。
【异名】鬼臼、一把伞、八角金盘、六角莲、独叶一枝花、独角莲。
【性味归经】苦、辛,凉。有毒。归肺、肝经。
【功效应用】清热解毒:用于痈肿疮毒,毒蛇咬伤,均可捣烂敷患处,或研末,醋调外用,或与重楼、半边莲等同用。祛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水煎对酒服。化痰散结:用于痰热咳嗽,可与黄芩、矮地茶、百部等同用;用于瘿瘤,瘰疬,可与海藻、昆布等配伍。
现代常用于痈、疖、蛇咬伤、带状疱疹、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肿瘤等。治乳腺癌,可配伍八月札、王不留行等;治淋巴肉瘤,鼻咽癌,常配伍夏枯草、昆布、黄药子等。
【用法用量】煎服:3~12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磨汁涂;或浸醋、酒涂搽;捣敷;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孕妇及体弱者慎服。
【现代研究】含鬼臼毒素、去氧鬼臼毒素、黄苠苷、金丝桃苷等。有抗癌作用。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八楞木见《饮片新参》。为菊科2年生草本植物风毛菊Saussurea japonica(Thunb.)DC.的全草。分布于华东及中南各地。
【异名】八楞麻、青竹标、八面风、三棱草。
【性味归经】辛、苦,平。归肝经。
【功效应用】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痹痛,单用水煎服,或与威灵仙、独活等同用。散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单用泡酒服。
现代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麻风病。治麻风病,常与青竹标、炒米柴、毛桐各等量,煎水常洗。
【用法用量】煎服: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孕妇忌用。
【现代研究】含挥发油、风毛藤内酯等。
八角枫根见《简易草药》。为八角枫科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八角枫Alangium chinense(Lour.)Harms或瓜木Alangium platanifolium Harms的根、须根或根皮。前者分布于长江及珠江流域;后者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河南、福建、台湾及长江流域。
【异名】白金条、白龙须、白筋条、八角梧桐、八角王、八角金盘。
【性味归经】辛、苦,微温。有毒。归肝、脾经。
【功效应用】祛风活络: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瘫痪,单用泡酒服,或与祛风湿药同用。散瘀止痛:用于劳伤腰痛,跌打损伤,可配伍牛膝、杜仲、算盘子根、刺五加等,泡酒服,或煎服。
现代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跌打损伤等。
【用法用量】煎服:须根,1.5~3g,根,3~6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内服过量易致麻痹痿软、呼吸抑制等,故剂量必须严格控制,应从小剂量开始,至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软弱无力、疲倦感觉为度。小儿和年老体弱者慎用,孕妇忌用。
【现代研究】含生物碱、糖苷、酚类、氨基酸、有机酸、强心苷与树脂等。八角枫支根醇提取液能加强催眠药的作用。煎剂或总生物碱均可兴奋呼吸,但当剂量加大时则呼吸停止。对正常实验动物可引起血压下降。长期应用可能对肝、肾功能产生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