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一个会说话会办事的人全集
851700000189

第189章

第八篇 说话魅力修炼之六:借它山之石,成己说话之道

第二十七章 经典说话实录,开拓大脑思维

第八节 欲擒故纵,以谬制谬

欲擒故纵法,即先假定对方的观点是对的,然后合乎逻辑地推出荒唐可笑的结论,简言之为引申归谬,设真推假。

据说明朝时,四川的杨升庵才学出众,中过状元。因嘲讽过皇帝,所以皇帝要把他充军到很远的地方去。朝中的那些奸臣更是趁机要公报私仇,向皇帝说,把杨升庵充军海外,或是玉门关外。

杨升庵想:充军还是离家乡近一些好。于是就对皇帝说:“皇上要把我充军,我无话可说。不过,我有一个要求。”

“哪样要求?”

“任去国外三千里,不去云南碧鸡关。”

“为哪样?”

“皇上不知,碧鸡关呀,蚊子有四两,跳蚤有半斤!切莫把我充军到碧鸡关呀!”

“唔……”

皇帝不再说话,心想:哼!你怕到碧鸡关,我偏要叫你去碧鸡关!杨升庵刚出皇宫,皇上马上下旨:杨升庵充军云南!

杨升庵采用“欲擒故纵”的方法,粉碎了奸臣的打算,达到了自己要去云南的目的。

日本大银行不允许职员留长发,因为留长发会给顾客留下颓废和散漫的印象,有损银行的形象。

有一次,一家银行的经理和人事部主任接见一批经过笔试合格的考生,发现其中有不少留长发的男子。为了能使这些留长发的考生都剪短发,人事部主任在致辞时,没有正面提出要求,而是充分运用了他杰出的口才和幽默感,只说了几句话,便使留长发的考生愉快地接受了他的意见。他是怎么说的呢?

人事部主任留着陆军式的短发型,他说:“诸位,敝行对于头发的长短问题,历来持豁达的态度,诸位的头发只要在我和经理先生的头发长度之间就可以了。”

众人立即把目光投向经理,只见经理先生面带笑容站起来,徐徐脱帽——露出了一个光头。

人事部主任使用的就是欲擒故纵法,他的本意是要求考生们都留短发的,但他却不直接说出来,而是故意表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似乎他们的要求并不高。

表面上看来,银行对于头发长短问题历来持“豁达的态度”,好像是“纵”,实际上,“诸位的头发长度只要在我和经理先生的头发长度之间就可以了”,却是“擒”。他是用不同的语词表达了同一个概念。

逻辑学常识告诉我们,有时同一个语言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有时不同的语词却可以表达相同的概念。人事部主任所说的两句话,表达的显然是同一个概念,他们都具有完全相同的含义。

这种欲擒故纵法,很有效力,一是增加了幽默感,从而使他的要求更易于为对方所接受。因为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同一要求,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其客观效果是不一样的。二是先放后收,使对方难以讨价还价,只得照办。

说到以谬制谬,忽而让人想起有这样一则外国幽默笑话:

欧伦斯庇格走进一家饭店想吃饭,因为等了许久肉还未烤熟,只好吃了一些面包后就躺在烤炉旁的长凳上打盹。当烤肉端上桌时,店主请他就餐,他却睡眼惺忪地说:“你在烤肉时我都闻饱了。”店主便端着托盘要收他的肉钱,理由是他说已闻饱了肉味,所以也应该付同吃肉一样多的钱,于是欧伦斯庇格掏出一枚银币,扔到长凳上,对店主说:“你听到了钱的声音了吗?”店主回答说:“听到了。”他马上抓起银币,放回钱袋,对店主说:“你听到了我的银币发出的响声,正好够付我闻你的肉味的钱。”店主哑口无言了。

这段对话中,欧伦斯庇格一句夸张性的气话被店主掠之以去,当做一种合理的强盗的逻辑,有仿拟的意味。店主以为通过这样的仿拟,该贪得便宜了。殊不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欧伦斯庇格既能导谬,又能制谬,其后一句对店主的回答,可谓以谬制谬,“谬顶绝伦”。以谬制谬的推理过程是这样的:在明知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前提下,先假定对方的错误是正确的,以对方的“正确”为前因,构成一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由对方的“正确”作为前提条件引申出一个荒谬的后果;以此推理,否定后果必否定前因;因此从后果的荒谬推演出前因的荒谬。

有一天,有个地主在家里喝酒。正喝得高兴的时候,酒壶里没酒了,他连忙喊来长工去给他打酒。

长工接过酒壶问:“酒钱呢?”地主很不高兴地瞪了长工一眼:“有钱打酒算什么本事?”

长工拿着酒壶默默地走了。过了一会儿,长工端着酒壶回来了,地主暗自高兴,接过酒壶。可一看,壶里是空的。地主冲长工喊:“怎么没有酒?”这时长工不慌不忙地回答道:“壶里有酒能倒出酒来算什么本事?”

长工为了反驳地主“有钱能买酒不算本事”的观点,先假设地主的观点是正确的,然后由此推出一个新的“有酒能倒出酒来不算本事”的观点,给地主以沉重的打击。

以谬制谬法在论辩中如果运用得好,就能发挥一锤定音的功效。运用时关键在于大脑反应快,能迅速明确对方话中的原理,并由此推出一个符合这个原理的荒谬的事例。

下面再看一例: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有一条法律条文规定,当选议员的人至少要拥有30美元的财产资格。

政治家和科学家富兰克林反对这一条文。他驳斥说:“想当议员的人须有30美元以上的财产资格,可不可以理解为这样:我有一头驴,它恰值30美元,因为拥有他,我当上了议员。可一年后,我的驴死了,我的议员资格也就没有了。请问,这究竟是谁在当议员?是作为人还是作为驴的代理人在当议员?”

把驴这个蠢货与神圣的法律条文扯到一起,很绝,暗示了这个法律条文的制定者和驴子一样蠢。如果这一条文的荒谬性不易直接得以洞见的话,通过归谬,得出了议员竟成了驴的代理人,其错谬则暴露无遗。

以谬制谬反驳关键是要选择好进攻点,寻找出对方论题中最荒谬的论点作为突破口,把对方荒谬的论点展开推理,使其结果更为荒谬。

我们再来看一看辩场上的以谬制谬吧。且以’99国际大专辩论会上西安交大(正方)和新南威尔士大学(反方)就《足球比赛引进电脑裁判利大于弊》辩题的一小段——

正方三辩:对方说,因为足球是人的运动,所以她才喜欢,所以不要引进任何一种辅助的工具。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大家都不要穿球鞋,大家都不要穿衣服,光着身子光着脚踢球,那才是的的确确、彻彻底底的人的运动。(掌声)

正方一辩:你们的观点我坚决不能够同意,因为这个观点是从对方那里演化过来的,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我就要提醒对方的四位小姐,你们可不要被人误会成为一种工具恐惧症啊。

从辩论性质来看,因为这是文明的一种语言交流,所以,出谬者一般都不会太荒唐,但当你也用其谬来反制其谬时,关键就在于能否在逻辑上摧毁对方的论点了。从这一点上说,如上面西安交大三辩的反驳词应该是较为成功的。

在某种钩心斗角的场合,如果处境不利而又无计可施,什么也不能表示,那就索性装聋作哑,避免落入对方设计的圈套,更加被动。

1945年7月,苏、美、英三大首脑在波茨坦会谈。一次休息时,美国总统杜鲁门有意对斯大林透露:美国已研制出一种威力极大的炸弹,即暗示美国已拥有原子弹。这时,丘吉尔也两眼死盯着斯大林的面孔,观察反应。而斯大林好像什么都没听见,未显露出丝毫异常的表情。其实,他听得很清楚,当然也听出了杜鲁门的弦外之音,内心焦灼。会后,他告诉莫洛托夫:“加快我们的研制进度。”一个人面临这种窘境,拿腔作调反而会暴露缺点,还不如装聋作哑,暗中使劲。

有意思的是,后来丘吉尔也用了这样的“战术”。

1953年6月,年已79岁的丘吉尔参加百慕大的英、美、法三国首脑会议。他为了回避某些难题,就借口年事已高,装作没听见,不予回答。而他在感兴趣问题上,就与美法两方讨价还价,一点也不聋了。他这种时而聋哑、时而正常的做法使与会者颇感头痛。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曾幽默地说:“真没办法,装聋作哑成为这位大演说家的新式防卫武器了。”

三国时,刘备就用这种方法,成功地消除了曹操对他的疑心,因而保住了自家性命。

那是刘备落难,投在曹操属下的时候,为了提防曹操因多疑而反复的试探,他常常装出一副木讷迟钝的模样。

有一天,两人在后花园饮酒,突然,天上乌云密布,大雨顷刻间就要下来,而天上正巧出现龙挂,于是,两人凭栏眺望。

曹操:“刘使君知道龙的变化否?”

刘备:“未知其详。”

曹操:“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请试指言之。”

刘备:“备肉眼凡胎怎能知道当世英雄?”

曹操:“休要过谦。”

刘备:“备叨思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

曹操:“即不识其面,亦闻其名。”

刘备:“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谓英雄?”

曹操:“他有如坟中枯骨,我早晚必擒获他。”

刘备:“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里。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人甚多,可谓英雄?”

曹操:“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非英雄也。”

刘备:“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策可为英雄?”

曹操:“孙策借父之名,非英雄也。”

刘备:“益州刘表,可为英雄乎?”

曹操:“刘表虽是宗室,只不过一只看家狗罢了,哪有资格当英雄。”

刘备在有意识地举了上面几个被曹操蔑视的人物后,又举出了张绣、张鲁、韩遂等人,就是不提曹操和自己,令曹操很是失望。

而这时刘备又开口说:“舍此之外,备实不知。”于是曹操说:“夫英雄者,应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者也。”

刘备故意问道:“那么谁能当之?”曹操手指刘备,又指自己,说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啊!”

刘备闻言吃了一惊,手中的筷子不觉落到地上。

这时,天上雷声大作,眼看骤雨马上就要下来。刘备胆怯地说:“一震之威,乃至如此。”

曹操笑道:“大夫亦畏雷乎?”刘备回答说:“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

听刘备这样一说,曹操终于安下心来,打消了对刘备的疑虑。

在这段对话中,刘备以防为守,回避锋芒,并以怯弱、愚笨的形象掩饰真实心理,用装聋作哑、答非所问的方法来挡住曹操的逼近,从而达到了保护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