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发送了求救信号,而救援队的队长恰好在岸边,当他得警报声后,便紧急召集救援员,马上乘着救援艇冲入海浪中。此时,忧心忡忡的村民们全部聚集在海边祈祷,每个人都举着一盏提灯,借以照亮救援队返家的路。一个小时过后,救援艇穿越了浓雾,向岸边驶来,村民们欢呼雀跃,欢声雷动,当他们用尽全身力气地跑到海滩时,却听见队长说:“由于救援艇的容量有限,无法搭载所有遇难的人,被迫将其中一人留下。”原本欢欣鼓舞的人们,听见还有人危在旦夕,顿时都宁静了下来,所有人的情绪又一次陷入慌乱与不安中。此时,来不及停下喘息的队长开始集结另一队自愿救援者,准备前去营救那个最后留下来的人。16岁的汉斯马上上前报名,然而,他的母亲听到时,立即抓住他的手,制止他说:“汉斯,你不能去啊!10年前,你的父亲在海难中丢掉了性命,而3个星期前,你的哥哥保罗出海,到现在也毫无消息啊!孩子,你如今是我唯一的依靠,一定不要去。”看着母亲,汉斯心头一乱,却仍然强忍着心疼,坚定地对母亲说:“妈妈,我必须去,如果所有人都说‘我不能去,让别人去吧’,那情况将会有什么变化呢?妈妈,您就让我去吧,这是我的任务,只要还有人需要协助,我们就应当竭尽全力地营救他。”汉斯深深地拥吻了一下母亲,然后坚强地走上了救援艇,和其他救援员共同冲入无边无际的漆黑中。一小时过去了,即使只有一个小时,但是对心里面充满了担心的汉斯母亲来说,却是十分漫长的煎熬。忽然,救援艇穿越了层层迷雾,浮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大家还能发现汉斯站在船头,朝着岸边远望,岸边的众人忍不住向汉斯高喊:“汉斯,你们发现留下来的那个人了吗?”远远的,汉斯快乐地朝人群挥着手,大声喊道:“我们找到了我的哥哥保罗啊!”
这一个动人的小故事在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哲理:无私的奉献会让我们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16岁的汉斯坚持着一份对生命的爱与激情,那份“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带我们看见最闪烁的人性之光。特别是在母亲的恳求声中,他依旧坚持前往救援的决心,最后救回来的人却是他的哥哥,让人感到温馨。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有利于个人的事,总是仔细打算,锱铢必较,而对于有益于公众的事,则更多是避之而唯恐不及,这和汉斯的英勇举动相对照,实在过于自私渺小了!
乐于助人、为他人着想早就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了。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瑶;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些名言警句全在无形之中提示我们应该学会施善,学会在人危难之时施以援手,即使当时可能没有什么回报,但请相信善因终有善果。帮助别人就相当于帮助你自己,做了好多好事,睡觉也会觉得舒服。
只要付出就便有回报。付出了,生活终究会回报给你。可是,为什么经常会有人觉得自己的付出未得到相应回报呢?有这样三个缘由:
第一,我们的期望太高了。我们做事时往往有所期许,可现实给你的往往不是你所期待的,因此我们便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付出不相当于回报。其实,并非回报太少,而是我们的期待太多。很多时候我们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一心想着能得到多少回报,如果那样,会让你更加物质化,永远生活在失望的阴影之下。我们需要的是不求回报的踏实态度,如此才可以快乐地生活。
第二,我们过于急切想得到回报。回报有时是长远的,这就好比家长在教育上为自己子女的投资,这种投资常常需要很长时间。平时,我们的所有付出就相当于一种投资,时间、金钱、精力的投资。很多人从普普通通的职员发展成有名企业家,他们的成功与付出是分不开的,没有一个人不是经历漫长的努力而成功的。试想,如果工作了几年就开始抱怨自己的付出没有回报而放弃,他们怎么有后来的成功?
第三,我们所期望的回报方式没有出现。我们做事,如果成功了,自当有一份成功的喜悦。即使失败,也能从中吸取教训,甚至会有更大的收获,“吃一堑,长一智”便是这个道理,从失败中收获经验。
社会的前进需要每个人的奋斗,生活也一定会回报给你,换个角度看问题,用开阔的视野看待世界,你会发现每一份付出其实都有回报!往往听到他人埋怨自己待遇不高,然而却没有人想想自己付出了多少,有没有做出什么贡献。人不可以一味的想着别人对自己有多少回报,首先应该扪心自问,自己到底付出了多少。其次应合理调整自己的期望值,要坚持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
人不可以一味的想着别人对自己有多少回报,首先应该扪心自问,自己到底付出了多少。其次应合理调整自己的期望值,要坚持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
§§§第15节 舍弃“红眼病”
嫉妒是恶魔,万万要不得
嫉妒好比是一支恶藤,他人的好处愈多,它的养分就愈足,它就会拼命收取,茁壮成长。曾有社会学者对嫉妒进行过研究,发现嫉妒的三大主要特点:嫉近不嫉远,同一办公室一个比你优秀的同事升了,你会有几天的失落感,而单位里其他科室,不如你优秀的同事,升了你倒不觉得什么;嫉亲不嫉疏,朝夕相处的同事升职了,你会觉得心不是滋味,反倒是和你素不相识的人高升你会无动于衷;嫉平级不嫉高级或低级,你的上司猛升三级你会觉得很高兴,若和你同一天入公司条件大体相同的同事升了小职,你会心里失衡,并且怨天尤人。
有这样一个例子:
熊总督命猫头鹰和蛇一起捕鼠,哪个捕得多就奖励哪一个。猫头鹰和蛇领命去了,开始了捕鼠行动。一天,鹿在森林里看到蛇正在爬一棵大树,旁边一只老鼠过去,蛇虽然看到了但也不去捉。
鹿感到有些奇怪,于是便问蛇:“熊总督不是让你捕鼠吗?你怎么看见鼠却不捉呢?这树上没鼠,你爬上去做什么呢?”
“小声点,”蛇吐着红舌头,说道,“你没见猫头鹰在树顶上蹲着吗?我得爬上去咬死它。”
鹿十分惊讶:“什么?咬死它?熊总督不是命令你和它一起捕鼠吗?”
“哼!咬死它我捕老鼠才会更轻松,才能捕得更多,那样一来得到的奖励也就更多。”
嫉妒使竞争不再公平,攻击别人、拆台或设置绊脚石等等事情层出不穷。嫉妒心强的人将战友当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
嫉妒心如同是杀人的利器。隋炀帝就容不得诗写得比自己好的人才,一名大臣就因诗写得太好,使隋炀帝妒火中烧而被杀掉。嫉妒的恶性滋长,并与权力相结合,用以消灭才能超过自己的人。纵阅历史,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
在南京鼓楼岗的山坡上,从前有个功臣楼。这是明朝皇帝朱元璋登基后,下令建造的。
听到造功臣楼,凡是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打下江山的开国功臣,都深受感动,称赞太祖英明。只有军师刘伯温忧心忡忡,来到皇宫,拜见了朱元璋,恳求辞官归田。
刘伯温出了皇宫,来到徐达府上,向其辞行。刘伯温紧握徐达的手说:“徐兄,小弟走了。希望你能记得这句话:功臣楼庆宴之日,你要紧随皇上,寸步不可离开。”徐达一时不明白,想问个究竟。
刘伯温说:“照此行事,日后便知。”功臣楼完工了。这座楼,坐落在鼓楼岗的山坡上,楼身又宽又矮,看来很结实;窗户又高又小,看来非常安全。朱元璋择定日子,邀请所有功臣前来赴宴。这天,日头刚落,功臣楼里片片笙歌,灯火辉煌。赴宴的功臣们互相恭喜、道贺,好是热闹。徐达心里记着刘伯温的临别赠言,哪有心思与众人嘘寒问暖。忽然,他把耳朵紧贴墙壁,用手对墙敲了几下,听到“咚咚”响,他的脸突然一下白得像纸一样。
酒宴大开,热闹非凡。徐达平日酒量很好,今天却怎么也不敢多喝,一直盯着朱元璋的动向。酒正吃到兴头上,朱元璋忽然站起身来,向门边走去。徐达紧随其后。朱元璋发觉身后有人,回头一看,见是徐达,便问:“丞相为何离席?”徐达说:“特来保驾。”朱元璋说:“不必劳烦,丞相请回。”徐达哀戚地说:“皇上真的全部杀光吗?”朱元璋暗暗一惊,心想:好聪明的家伙!我的机密已被他看破。徐达见皇上不说话,又说:“皇上如果执意,
臣不敢抗命,希望日后妻儿老母得以照顾。”说毕,转身欲回。朱元璋忙说:“丞相请随我来。”
他俩刚走出几百步,突然,“轰隆隆”一声巨响,功臣楼瓦飞砖腾,火光冲天,可怜满楼功臣,全部葬身火海。
徐达虽死里逃生,回到家后,他整天不想吃饭,不敢出门,没过多久,便忧郁成疾,人瘦得变了样。
一日,两名太监带人拎着一只清蒸公鹅来到徐达府上,说:“皇上得知丞相贵体欠佳,特命小人前来探望。”徐达知道,公鹅是发物,本来就患着病,再吃公鹅,就是要命,这是皇上赐死啊。想着想着,两行热泪潸然而下,上前谢恩,并且收下了公鹅。没有多久,他就含恨九泉了。
嫉妒心理实在是太可怕了!它会蒙住一个人的眼睛,让一个人迷失方向,甚至会激发出人心底的邪恶灵魂,为了达到目的不惜做出伤害别人的事。
嫉妒心态给他人带来伤害
在当今这个年代,职场商场官场,大场小场竞争激烈,你天天都要和其他人竞争,在这样的时代,最容易滋生嫉妒心理。
曾有一位容貌娇美、成绩也不错的女同学,引起了同班同学的艳羡和嫉妒,被同班同学泼浓硫酸毁容。可见嫉妒心理的危害已经波及不同的年龄段和社会阶层中,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
法国著名作家拉罗会弗科曾说过:“嫉妒是万恶之源,怀有嫉妒心的人不会有丝毫同情心。”“嫉妒者爱己胜于爱人。”嫉妒他人的人,因为容不下别人的优点,所以他就通过说别人的不是去毁掉别人的前途并寻求一种心理上的快感。
三国时的曹操也有嫉妒之心。他虽有一番辉煌成就,但因心胸狭窄,而葬送了手下一些杰出的志士。最突出的事例,莫过于杨修了。
有一次工匠建造了一座花园,曹操看过之后不置可否,只取笔在大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就离开了。大家都不理解这代表着什么,只有杨修说道:“‘门’字里面填一个‘活’字,就是一个‘阔’字,丞相是觉得大门建造得太阔了。”于是工匠们便重新修建了大门之后,又请曹操来看。曹操看过之后大喜,问道:“是谁如此了解我的心意?”旁人说是杨修,曹操称赞了杨修的机灵,但是心里却很嫉妒。
还有一次,塞北有人送来了一盒酥,曹操在盒子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并把盒子放在桌案上。杨修看见了,就将其与大家分享着吃掉了。曹操问他原因,杨修说道:“盒子上明写着‘一人一口酥’,我怎敢违抗丞相的指令。”曹操虽然笑了,但是心里已经是很讨厌杨修了。
曹操唯恐别人会趁自己睡觉的时候加害于自己,常常吩咐身边人道:“我梦中喜欢杀人,我睡着的时候大家不要靠近我。”一天白天,曹操在帐中睡觉,被子掉到了地上,一个侍卫走过来帮曹操把被子盖好。曹操跳了起来,拔剑杀了侍卫,又回去继续睡觉。醒来之后,曹操故意惊问道:“是谁杀了侍卫?”侍卫把事情经过告诉了他,曹操痛哭,命令厚葬侍卫。
从此后大家都相信曹操会在梦中杀人。但是只有杨修知道曹操的真实意图,在理葬侍卫时叹息道:“丞相不在梦中,你才是在梦中呢!”曹操知道了就越发的厌恶杨修了。
后来杨修又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曹植争夺王位的继承权,这便更加的引起了曹操的不满,已经有杀死杨修的想法了。
有一次,曹操在与刘备对战时外于不利之势,兵退针谷,进退不能,犹豫不决,恰好厨师端上鸡汤来,曹操看见汤中有鸡肋,不禁有感于心。正在沉吟之时,夏侯惇进帐请示午夜时刻的口令,曹操随口道:“鸡肋,鸡肋。”夏侯悖惇传令士兵,以“鸡肋”为号。杨修闻号令是“鸡肋”,就让随行的士兵收拾东西,准备归程。有人告诉夏侯惇,夏侯惇大惊,问杨修为何要收拾行装。杨修道:“通过今晚的号令,就知道魏王用不了多少天就会撤军。鸡肋这个东西,吃起来没什么肉,丢了又可惜。现在我们进攻不能获胜,退兵又怕被人笑话。在这里没什么益处,不如早些回去。来日魏王必定班师,所以先收拾行装,免得到时慌乱。”夏侯惇道:“你真是了解魏王的心思啊!”于是寨里大小将士,全部都准备归计。
那一夜曹操心乱,无法入眠,就手提钢斧悄悄在营中巡视,看到将士们都在收拾行装。赶
紧叫夏侯惇来问其原因,夏侯惇便说主簿杨修知道大王想辙兵的意思,曹操叫来杨修询问,杨修把鸡肋的意思告诉曹操,曹操大怒道:“你怎敢胡言乱语,乱我军心!”就命令刀斧手将杨修推出去斩首示众了。
虽然杨修恃才傲物,遭遇非命,罪有应得,不过倒过去想一下,如果没有曹操的嫉妒,杨修又岂会因其才华而丧命?下属有才华是个好事,但遇到有红眼病的领导,那就十分危险了!
“嫉妒是万恶之源,怀有嫉妒心的人不会有丝毫的同情心。”“嫉妒者爱己胜于爱人。”嫉妒他人的人,因为容不下别人的优点,所以他就通过说别人的不是去毁掉别人的前途并寻求一种心理上的快感。
嫉妒往往与自卑相伴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