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期望太高并不会带给你愉悦感,反而会一直制约着我们的生活:拥有宽敞豪华的寓所;幸福的婚姻;让孩子享受最好的教育,有一天出人头地;努力工作以争取更高的社会地位;能买高档商品,穿名贵的时装;走在时尚前沿,永不掉队。要想过一种简约的生活,改变这些过高的期望是很关键的。富裕奢华的生活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而且并不能相应地给人赢得幸福。如果我们降低对物质的需求,改变这种奢华的生活方式,我们便有更多的时间来丰富自己的生活。悠闲的生活将让人更加自信果断,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提高生活的质量。幸福、快乐、轻松是简单生活所追求的目标。这样的生活更加可以让人了解到生命的真正价值所在。
生活必须要用简单来奠定。跳出忙碌的圈子,丢掉过高的期望,跳入自己的内心世界,认真地体验生活、享受生活,你便会了解到生活本是简单而充满乐趣的。
简单生活不是忙碌的生活,也不是贫乏的生活,它只是一种不让自己迷失的方法,你能够因为这个而丢弃那么多的繁琐而毫无价值的生活,全身心地投入到你的生活当中,体悟生命的热情和崇高的境地。
放下负重,轻装前行
在弘一法师出家的前一天晚上,他与自己的学生话别。学生们对老师能抛开一切遁入空门既敬仰又觉得无法接受,一位学生问:“老师为何而出家?”
法师淡定地答道:“无所为。”
学生继续问道:“忍抛骨肉乎?”
法师既而这样回答:“人世无常,如暴病而死,欲不抛又安可得?”
人生在世,无论学佛与否,都深知“放下”的重要性。可是真能做到的,又能有几个人?如弘一法师这般放下令人羡慕的社会地位与光明前途、离别妻子骨肉的,可谓微乎其微。
“放下”二字,具有诸多禅味。人生在世,难免会被诸多事情所牵连,比如事业、爱情、金钱、子女、财产、学业……这些东西听起来都十分关键,一个也不可放下。但要知道,想得到一切的人,最终可能会为物所累,以致变得一无所有。只有懂得放弃的人,才算步入人生的最高境界。
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当我们面临选择时,必须要舍得进行割舍。弘一法师为了更高的人生追求,果断而勇敢地放下了所有。丰子恺在谈到弘一法师为何出家时做了如下分析:
“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如同这样的三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便选择住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衣食无忧、尊荣富贵、子孙孝顺,这样就知足了——这也是一种人生观,抱这样的人生观的人是世间最多的。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才尽情享受,或者久居在这里头——这就是专门研究学术文艺的人,这样的人在世间也有许多,即所谓的‘知识分子’‘学者’和‘艺术家’。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大,对二层楼还不满意,就再走楼梯,勇攀第三层——这就是宗教徒了。他们做人很仔细,满足了‘物质欲’还不够,满足了‘精神欲’还不够,还必须要探求人生的究竟;他们以为,财产、子孙都是身外之物,学术文艺都是短暂的美景,连自己的身体都是虚无缥缈的;他们不肯做本能的奴隶,必须探索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让他们的‘人生欲’得到很大的满足,这就是宗教徒。
……我们的弘一大师,就是这样一层层地勇攀到最高层的……故我对于弘一大师的由艺术升华到宗教,一向认为本该如此,并不足为奇。”
丰子恺觉得,弘一法师在探索了解人生究竟的目的时登上灵魂生活的层楼,把财产、子孙都当做身外物,轻轻放下,然后轻装前行。这是一种气度,是普通大众所无法领略的情怀。
禅宗的一个公案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希迁禅师住在湖南。禅师有一次问一位初来参学的学僧道:“你从什么地方来?”
学僧恭敬地回答:“从江西来。”
禅师问:“那你见过马祖道一禅师吗?”
学僧回答:“见过。”
禅师随便用手指着一堆木柴问道:“马祖禅师像一堆木柴吗?”
学僧哑口无言。
由于在希迁禅师那没有办法回答,这位学僧就重新回到江西见马祖禅师,讲述了他与希迁禅师的对话。马祖道一禅师听完后,淡然地一笑,问学僧道:“你觉得那一堆木柴大约有多重?”
“我没仔细量过。”学僧如实回答。
马祖哈哈大笑:“你的力量实在太大了。”
学僧很诧异,问:“为什么呢?”
马祖说:“你从南岳那么远的地方,背了一堆柴来,还不够有力气?”
对仅仅一句话,这位学僧就将其当做一个巨大的烦恼执著地记挂于心,从湖南一路记到江西,无法释怀,难怪马祖会说他“力气大”。我们心中该有多么大的空闲来负荷那么多毫无意义的事情呢?
浩瀚的天空可以盛载许多的飞鸟和云朵,海湖广阔能盛下无数的游鱼和水草,可人并没有比天空更为开阔的视野,也没有比海更为广阔的胸襟,要想能有足够轻松自由的空间,就应将繁琐之事抛到九霄云外,比如毫无意义的烦恼、多余的忧愁、虚情假意的阿谀、装模作样的奉承……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座花园,这些东西就是无用的杂草,我们应该懂得将这些杂草清除掉。
抛开权势名利,放弃人事纷争,放弃变味的友谊,放弃失败的爱情,放弃破裂的婚姻,放弃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放弃异化扭曲自己的职位,放弃露出你的瑕疵、缺陷的环境和工作,放弃没有价值的交际应酬,放弃坏的情绪,放弃偏见、恶习,放弃不需要的忙碌、压力……勇敢果断地放下,不要像故事里的那位学僧,执念于心中不肯放下一捆重柴。
大家全是背着行囊徒步走在人生的道路上,负累的东西少,走得就越快,就能越快的接触到生命的真意。可遗憾的是,我们总是有很多的贪念,嫌自身无法摆脱的负累还不够,还要给自己增加莫名的烦恼。
让心灵回归简单
人生就如同背包去旅游,背的东西越多,自己的脚步就会越繁重。
《简单生活》的作者丽莎·茵·普兰特曾说过,“简单不一定最美,但最美的一定简单”。由此可见,简单创造最美的生活。在西方社会,简单主义正在成为一种新兴的生活潮流。因为很多的生活以及许多所谓的舒适生活,不仅不是必不可缺的,而且是人类进步的阻碍和历史的悲剧。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更愿意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那便是简单而真实的生活。
某天夜里,凯瑞和家人在无电小屋中围坐在火炉旁仰望星空,静静地聆听,静静地观察。桌上几只蜡烛的火焰有规律的晃动着,炉中黑色的铁锅在冒着热气。凯瑞在这次停电中,领略到了很多事情的真谛。在这次意外的停电中,凯瑞和她的家人对黑暗所带来的神秘和欢喜的体验印象极深。黑暗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有神奇的萤火虫,还有城市的祥和,以及那消失很久的家庭温暖和邻里之间的关心。
当你用一种新的视野聆听生活、对待生活时,你会发现简单的东西才是最美的,而那些美丽的事物其实也正是那些最简单的。
曾有那么一位行吟诗人,一生都在旅店中度过。他不断地从一个地方旅行到另一个地方。他的一生都是在路上、在各色交通工具和旅馆中度过的。当然这并不是因为他无法为自己买一座房子,这是他自己为自己所选择的生活方式。后来,由于他对于文化艺术的突出表现,也鉴于他已年老体衰,政府决定免费为他提供住宅,但他还是果断地拒绝了,理由是他不愿意为房子之类的麻烦事情消耗精力。就这样,这位独来独往的行吟诗人,在旅馆和路途中完结一生。他死后,朋友为他整理遗物时发现,他一生所拥有的所有的物质财富便是一个简单的行囊,行囊里是些纸笔和简单的衣物;而在精神财富方面,10卷优美的诗歌和随笔作品却留存千古。
这位诗人的生活是简单而充满价值的。他的人生是一种去繁就简的人生,没有太多不需要的烦恼,没有太多的欲望的压迫,是一种简单而纯净的生活。
就如背包去旅游一样,装的东西越多,自己的脚步就会越沉重。所以,与其让自己在身心疲乏与艰难困苦的状态中前行,不如将心里的包袱抛开。就做最简单的自己,充实而快乐地生活着。
人生在世,会被各种各样的利益所诱惑,诸如房子、汽车、金钱、爱情,以及对生命的信仰。而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拥有了很多,这些东西有些是我们所必需的,而有的却毫无价值可言。那些没有实际用处的东西,除了满足我们的虚荣心和攀比心以外,只能玷污我们的心灵。
脱去复杂生活的洋装
在某个阳光灿烂的午后,一个勤劳的樵夫扛着沉甸甸的斧头上山去打柴,一路上不知不觉地便汗如雨下。就在他停下脚步准备稍作休憩之时,看到一个人正跷着二郎腿,轻松惬意地躺在树底下乘凉休息,便不由自主上前问道:“你为什么躺在这里休息,却不过去砍柴呢?”
那人瞧了一下樵夫,疑惑不解地问道:“为什么要去打柴呢?”
樵夫开口便说:“打了柴好卖钱呀。”
“那么卖了钱又为了什么呢?”乘凉的人继而问道。
“有了钱你就可以享受生活了。”樵夫满怀期望地说。
听到此,乘凉的忍俊不禁,他意味深长地对樵夫说道:“那么你认为,我现在又是在做什么呢?”
此时,樵夫哑口无言,那么到底,打柴是为了什么?享受生活,不正是如此简单的吗?
在追寻幸福的旅途时,我们往往会为生活戴上重重枷锁,殊不知,只有褪去复杂的洋装,才能展露出幸福生活的本质。故事中的乘凉的人没有把自己漫无目的地陷入快节奏的生活当中,而是恬然地享受悠闲自在的日子——躺在树下轻松悠闲地享受着,对生命充满着由衷的喜悦与感激。这种简单、干净的生活方式是多么让人羡慕,又是多么的令人向往。这种发自内心的简单与悠闲,正是幸福生活的真谛所在,睿智如他,他的生活是快乐而自在的。
当我们碌碌无为、被生活所牵扯的时候,是否应该回头看一看现代人的生活?当我们不断地抱怨,被无边无际的牢骚所埋没的时候,是不是应当重新考虑一下对于生活的定位?当今的我们正被围在团团杂务、尤其是杂念之中,却不知到底是为谁辛苦为谁而忙。历经苦痛和挣扎之后,一颗颗活跃而跳动的心被挤压成了有气无力的皮球,在充满艰难的现实中疲惫的转动。也许是因为在竞争的压力下我们慢慢失去了内心的平静,于是就产生了担心无事可做的恐惧,也许是内心的不安使我们急于去寻找可以依靠的港湾,所以才会越来越着急地希望得到自我满足。而不知不觉中,我们也已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慢慢地脱离真实的快乐、真正的生活。
对于“幸福”的要求,很多时候是漫无边际、随波逐流、没完没了地去追求大家普遍认同的“所谓”的幸福——大房子、新汽车、时髦服装、朋友、事业,即使能够在某些方面取得暂时的开心和知足,却无法获得内心的真正满足。这些东西尽管绚丽,尽管浮华,尽管带着漂亮的外表,穿着吸引人的洋装,但最终带给我们的,却只有害怕得失的压力和漫无边际的痛苦与纠结。想要获得真正的幸福,就必须褪去层层叠叠的枷锁,脱去复杂生活的洋装,就如同故事里乘凉的人那样,呼吸清新畅快的空气,悠闲而又自在地感受着生活的简单与干净。
可能我们确实是太疲倦了,我们疲惫的内心,需要得到休憩的空间。在不断追逐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着放弃一些复杂的东西,让所有的事物都变得简单而又单纯。其实生活本身并不复杂,真正复杂的是我们的内心。因而,如果希望过上简单而单纯的生活,一定要从“心”着手。
放缓生活的节奏
人生在世,许多人经常说的话便是“我忙啊”。没时间回家看看,没时间与好友聚会,没时间静静恋爱,忙得冷血,忙得面无表情。
朋友们,要想尽情地体会生活,就一定要学会放慢脚步。当你停止疲于奔命的生活时,你会发现生命中原来有如此之多之前未被发掘出来的美;当生活在欲求无边无际的状态时,你是没有办法去领悟生活的本质的。
虽说放缓生活的节奏对一直急躁的人来说实属不易,而且许多人对此根本就无暇考虑。但享受生活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你一定要注重自己所做的,并最终放慢生活的节奏。
由于我们一直追赶着时间,所以很少有机会与朋友进行心灵的恳谈,结果我们就变得越来越孤独;因为忙碌,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只知道依据温度来加减衣服,却忽略了四季的更替,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过了一年又一年。因为我们忙得没有时间去注意那些征兆,故而连身体不舒服的前期症状都感觉不到……
古人曾说:“此生闲得宜为家,业是吟诗与看花。”这种寄生于绿柳红墙的庄园主乐趣,现代人怕是无法享受了,现代文明早就已经把这种情调和曾经的那个社会都掩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