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睿谋红颜:苏颜
8508000000007

第7章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帝都。

太康七年,瑞亲王谋反,壬徽宗被瑞亲王所派的近身宦官所害,不幸驾崩。瑞年王兴兵讨伐谋逆。徽宗无子,易函讨逆的大旗一摇,一众朝臣拥护。易函允诺,反贼一日不除,四方百姓难安,绝不称帝。

天下归心,大局已定。

易函看着自己的双手,这双手沾满亲人的鲜血,走到这个位置是用了多少谋算和诡计,内里有多少暗诡,他差点都不认识自己了。

虽然一切都按他的计划进行,朝臣也是水到渠成的拥护他做皇帝,没有违反伦常、道义,史册留名必然也是千古美名,但他自己知道,自己是踏着兄弟的尸体走上这个皇位的。

当年苏羡指出明路:

即便是明君,如果弑兄夺权,那也是大逆不道,这会是一辈子洗脱不掉的污名。现时一帮文臣清高,即便被贬也不允许他人乱了纲常,虽然当今皇上昏庸,但既然是皇帝,他们就遵从,毕竟是先帝遗诏,何况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这些老臣然迂腐,却有仁德及匡扶天下的能力,所以无论如何都不可以担当着乱臣贼子的名。只要王爷不违反天罡伦常必定天下归心。

所以,在那次群王齐聚帝都时,易函在之前用反间计通知了易诺,因为他决定留下他三哥,三足鼎立固然是留下易诺的一个原因,还有一点,因为易函知道易诺肯定会反,由易诺去当这个乱臣贼子。

只要易诺谋反,他就可以出兵讨伐逆贼奸佞。由始至终,他都扮演着帮助皇上的人,以显示他从未觊觎王位,而是大势所趋不得不如此,名正则言顺,因此,他得到了一帮老臣的力挺,如今皇城的兵权大半落入易函的手中,连争夺最后的王位都师出有名。

军营。

瑞亲王被逼至绝路,日日商讨对策和战事。

“臣有一计。”宋志勇献计。

“说。”

“王爷,还记得当初九王爷是如何利用反间计引你造反的吗?”

“呵呵,自然不会忘。本王派去的人其一是打探他的一举一动,掌握下一步的计划;其二是离间他和皇帝的关系,但进展甚微。

直到皇兄看中他身边这个女子,这才想到利用他身边的女子,才有机会用计说他为美色所迷、色令智昏,挑拨他与皇兄之间的关系,制造他抗旨的假象,散播他要跟皇兄开战的舆论,让皇上与其反目,等待做售后渔翁之利,没想到却是中了计。

我安插在他身边的人,竟然中了他的反间计,表面看来一切都是按照我的计划进行的,舆论也很见效,我以为计划成功了,于是带兵准备讨伐他,顺便接收一部分皇权,没想到宫中传来噩耗,皇上被小五子所害,是收到我的密旨,我竟担当了乱臣贼子的造反之名。

而我带兵竟然给了他口实,说是我谋害皇兄、起兵造反,竟然给了他理由结合皇城的兵力讨伐我。而且,他还一举跃上正义之师的宝座。

他竟然识穿了我计谋,而且识破了我派去的人的身份,用反间计将我一军,也知道我安排在皇兄身边的人,竟然还利用了,从而让我一败涂地,呵呵,我这个弟弟果然厉害啊。”

“那王爷再仔细想想,他所谋甚大,当初设计你之时,他的兵力并不是那么强大,他的下一步走向,表示他已经看出了这个计谋,但居然未将此女子送往宫中。

他完全可以把这个女人献给皇上,或者为了顾及自己的颜面,不能将身边的女人送往宫中,完全可以处死该女子,称其病故,然后继续图谋,等待更好地时机或许可以一举成功。

那并不是最好的时机,最好的时机应该是先帝和您河蚌相争之时,到时渔翁得利,何须他费劲直接给您打。为什么他不继续等下去呢?”

易诺看定宋志勇:“你是说?”宋志勇点点头。

易诺仰天长笑:“哈哈,我这个弟弟竟也会对一个女人动心了吗?难得难得啊,本王就赌一把……没想到,我家兄弟就是偏爱这种相貌的女子啊。不过,我派去的人,身份不是全部都暴露了吗?”

“还有一个,王爷您忘了?”宋志勇胸有成竹。

易诺点头:“嗯,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