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8503900000015

第15章 政府记者招待会的重要功能(6)

威尔逊总统在对外政策方面有特殊的规定。他要求由他来决定公众应该知道什么,特别是在对外政策领域中。他对这一领域特别敏感。1914年1月29日,他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政府的对外政策是这样一个领域,如果你们允许我这样说的话,在这个领域中你们不应公开进行推测,因为有一定数量的报纸宣称当局在在对某一件事进行研究,电报瞬间就将它传播全世界,并给外国政府留下某种影响,可能很容易使我们确实想办的事办不成……我对此感触很深。我并不认为一个国家的报界有权在解决某些必须精妙、公正地加以处理的问题上使他们自己的国家陷入窘境。”威尔逊总统曾一度取消记者招待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不愿意同记者讨论外交政策问题。当时,美国即将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威尔逊认为,如果在记者招待会上涉及到外交议题,德国记者便将相当多的情报传回去,但在当时的形势下,拒绝他们参加记者招待会也不妥。哈丁总统在对外政策上也特别谨慎。当《纽约论坛报》记者访问哈丁问及对国外一些问题的看法时,哈丁说,“对欧洲哪些事我一无所知,你和贾德(注:总统秘书)谈谈,他以后会告诉我。他替我处理这方面的事务。”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位记者的提问对“总统在与日本人有关的问题上形象不利,但这只是小事一桩”,“然而它仍使哈丁吃惊”。在里根总统执政时期,“总统成功地把外交政策上的失利归咎于新闻界,同时还谴责它不爱国。1982年他再一次把《电视导报》当作他的传声筒,他说,”假设……我对新闻界说,我相信你们,告诉你们我们要做些什么。如果你们把我所讲的发表出来,就会给我们的国家带来危害,甚至有可能使我们的努力付之东流。但是他们还是把消息捅了出来,于是所有的人都知道了这些事情。“对里根这番话,分析家丹.哈林评论说,”总统的话表明他对新闻界,对政府,特别是对它的外交政策毕恭毕敬的过去的年月的怀念。

美国学者伯纳德·科恩在《新闻与外交政策》一书中指出,媒体是一条连续而明确的纽带,联结政府和关心国际事务的公众,因而成为外交决策不可或缺的要素。媒体还是政府友好的合作伙伴,两者处于一种和睦相处的“共生”关系中。鉴于当时美国公众普遍对外交事务兴趣不大的事实,他还提出了“信息传播两步理论”,即媒体首先左右“舆论制造者”或是“舆论精英”,继而由后者对大众产生影响。科恩进一步指出记者在外交领域至少承担两个任务(1)告知公众并向他们解释外交政策。(2)通过质疑、批评决策者而参与外交决策过程。依靠先进的媒介技术手段和完备的驻外记者制度,向政府提供快捷第一手外交事件资料或官方渠道难以得到的信息,是媒体影响外交的主要方式。美国前总统卡特曾经说过,原始的信息一般是来自路透社、美联社和BBC等新闻机构,……然后更加详细的资料才从官方通讯渠道到达,有时候要晚24小时左右。另据美国学者林斯基对美国前政府首脑和高级外交官进行的调查显示,有65%的被采访者认为媒介是为决策提供信息的最快渠道。

媒体在外交领域内的议题设置功能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将原本不在政府考虑之列的某些事件或政府重视不够的国家地区提上日程。(2)将已经列人议程的问题和国家提升到更重要的战略位置。媒体很大程度上是利用新闻舆论和公众态度来影响政府的外交决策,即建构不同的议题影响公众议程最后进入政府议程。因为,公众对重大的国际事件缺乏直接经验,被迫依赖新闻媒介以形成自己的意见。美国卡特总统的白宫律师劳埃德.卡特勒曾在《外交政策》上撰文说,一个问题无论多么紧要,只要没有什么电视报道涉入,在白宫的日程表上就可以安排在随便哪个早晨。人们常常把它搁置一旁,先考虑最新的电视新闻中出现的意外事件,并要及时在下一次节目中对此做出适当的反应。如今,外交正逐渐由单一性走向多样化,外交行为主体的数量也随之增加,而大众传媒是其中一个重要主体。媒体正是通过连接政府、利益集团和公众,通过新闻报道引导公众舆论,成为了政府外交环节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外交对媒体的施动表现出强控的特征。在外交政策面前,媒介特别需要政府的解释和界定,尤其关注政府领导人。作为外交活动的中心,政府领导人在处理外交事务和国际问题上有绝对权威,其行为和表态均具重大新闻价值。政府还施加各种影响,频频举行记者招待会,要求媒体按照政府的统一口径报道,同时限制媒体在对外报道时发出不同的声音。各国都有政府独自创办或隶属于政府的媒体,其中知名的对外传播媒体大多由政府直接提供经费支持。这些媒体是该国政府重要的外宣工具,如********、自由亚洲广播电台、自由欧洲广播电台、英国BBC世界新闻广播、德国德意志电台和莫斯科广播电台等。由此,政府通过控制对外信息在外交议题上占据明显优势,因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施压于媒体使之符合自己的外交议程。

二、媒体外交的理论内涵

什么是媒体外交?大多数西方学者认为它是指利用新闻媒介来阐述和推进外交政策的方式“或”新闻媒介积极参与并发挥影响的外交方式;博萨.埃布在《媒介外交与对外政策》一文中界定为运用媒体阐述和推进对外政策;也有人认为,在当今时代,媒体外交主要指政府运用新闻、出版、无线电广播、电视、电影、录像带以及新兴的电子通讯手段,宣传对外政策。媒体外交指媒体进行的外交或媒体参与的外交。在这里,专指在政府控制下媒体参与并完成的外交活动。媒体外交的内涵在于各国政府之间的外交活动通过媒体的新闻传播得以完成,而政府记者招待会是其中简便、有效、主动的重要形式。

在一定的意义上,外交可以分为政府外交和媒体外交。政府外交指各国政府外交部门直接从事的外交活动,即通常意义上的官方外交。媒体外交则是指新闻媒体报道政府外交事件,使公众对外交活动的反应和参与程度得到提升的宣传性外交活动。媒体外交和公共外交的概念和范畴既有区别又有交叉。公众外交是以国际普通民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外交活动,具有隐蔽性。媒体外交不能等同于公共外交,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可以被视作公共外交的组成部分,或从属于公共外交的一个子集,或是政府直接参与通过新闻传播实现的公共外交的变体。在中国政府制定的公共外交的各项政策,包括完善国内媒体所设立的每周两次的例会机制及背景吹风机制,如定期举办记者招待会,定期向一些国家投放民意调查表,及时地了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态度,以掌握有效的第一手资料,等等。这些关于记者招待会的规定可以纳入媒体外交范畴。

媒体外交具有如下特征:(1)媒体外交所承担的外交任务具有低烈度性,旨在促使国家之间在外交谈判方面的问题朝着有利于本国利益方面良性发展,却无法直接协调和解决国家之间的根本性矛盾。需要注意的是,媒体外交仅是外交活动中的一种样式,主要归属在外交领域,不能把它与媒体对外交的影响等同起来,更不能无限夸大媒体对于外交政策的意义。在这里,媒体外交主要通过记者招待会等新闻宣传方式,向参会的各国媒体记者传递该国的外交意图、外交政策与外交原则。(2)媒体外交的议题一般是具有及时性、突发性和新鲜性的具体事件,从而使媒体外交具有新闻性的特征。媒体外交是通过媒体进行新闻传播,或通过媒体记者进行外交活动的外交样式,该特质决定了其成败与否在于它是否符合新闻规律。记者招待会是政府宣传与新闻报道结合的范式,其新闻性与媒体外交的特质相契合,也就成为了媒体外交的较佳选择。一旦记者招待会只强调外交政策而不顾新闻规律,或只是一味强调新闻宣传而忽视了新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将会给媒体外交带来不利的影响,使之丧失自己原有的优势反而加上了浓郁的官方色彩,使国内外受众认定参会媒体仅是政府的宣传工具,进而对媒体传播的信息产生严重的不信任。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外交也就失去了意义。(3)媒介外交具有短期性和直接性的特征。由于大众传媒迅速、传真的优势,使媒体外交成为短时期内的一种直接、集中和传播面广的外交行为。比如在中美撞机事件中,中美政府各自通过专题的、例行的和系列的记者招待会,促使媒体在短时期内集体参与、集中传播和连续报道,制造出一种有利于己的国内舆论和国际氛围,以期通过新闻舆论压力施压于对方政府并在短时期内解决问题。

三、媒体外交的运作流程

以下参见一个图表:

上图显示,媒体外交发端于一国政府,终端是另一国政府,或者多国政府甚至整个国际社会。媒体外交的传播渠道大致分为二级:在第一级传播里,一国政府通过包括记者招待会在内的各种方式,发表政府声明、传递公共信息和运用国际广播,而国内外的大众媒体成为该国政府信息传播的信宿。政府在第一级传播设定外交政策议程并成为出境信息的第一把关人;第二级传播是媒体的对外信息传播。媒体通过设定议程、塑造形象、提供信息、影响舆论等方式,把政府的外交信息传递给外国民众,并以公众舆论的方式施压于外国政府。在这里,媒体是第二级传播里的信息过滤者和把关人,其在政府外交政策议程设定自己的媒体议程,进而影响公众议程以完成新闻信息传播。简言之,各国政府之间的外交活动通过媒体的新闻传播最终得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