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给心理洗个澡全集
8501700000032

第32章 幸福公式——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1)

衡量幸福的砝码就在我们心中

幸福源于心,幸福是平淡中的体味。

一个周末,罗伯特来到老朋友鲍勃的住处,见鲍勃一个人坐在新买的房子里对着一张报纸发呆,于是便问:“鲍勃,你不是说要去钓鱼吗?为什么不准备渔具,却坐在这里发呆呢?”鲍勃看看手拿渔具兴致勃勃赶来约他去钓鱼的罗伯特,一脸惊讶地说:“罗伯特,你可真是好兴致呀,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情去钓鱼?你没看到今天的报纸上说,现在不但新墨西哥州的房价在狂跌,就连整个美国的房价都跌疯了吗?”罗伯特不明白地问:“这,跟钓鱼有什么关系吗?”鲍勃摊了摊双手说:“我真是搞不懂你!怎么没有关系?我刚刚花高价买了一套房子,房价便跌了下来,谁还有心思去钓鱼啊!”罗伯特依然不解地问:“难道你在做房地产生意?”鲍勃说:“不,我没有做房地产生意。但是,你想想,原来我住在一栋价值30万美元的房子里,一夜之间,我却住到了一栋价值20万美元的房子里了,你难道不觉得我很亏吗?”罗伯特突然觉得鲍勃的话很有道理,于是也开始发愁,因为他也花30万美元在新墨西哥州买了一栋跟鲍勃一样的房子,可是现在它却也只值20万美元了。

整整一个星期,两人愁得茶饭不思,更别说去钓鱼了。一天,罗伯特突然接到鲍勃的电话:“嗨,老伙计,我们去钓鱼吧。”罗伯特说:“你不是说,房价跌了,你没心情去钓鱼了吗?”鲍勃神秘地在电话里笑了笑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报纸上说,现在的房价又涨了,像我们那样的房子现在要35万美元才买得到。”罗伯特听了高兴得跳了起来:“真的?这么说,我们现在住在价值35万美元的房子里,我们可真幸福啊!”鲍勃说:“是的,老伙计,我们真的很幸福,难道我们现在不应该去钓鱼吗?”

一个人幸福与否,并不取决于拥有多少财物,而是取决于内心是否平和。衡量幸福的砝码并不是得到多少或失去多少,而是内心能否知足。

许多农村人认为自己比城里人幸福。在他们看来,农村的空气比城市洁净,适合人们颐养天年,邻里之间互相串门,关系和谐;而城里邻居之间缺乏关爱,人际关系冷漠。还有的农村人认为崇尚劳动是一种美德,劳动是美丽的,自己能用勤劳的双手为城里人提供粮食,因而自己比城里人幸福。与之相反,许多城里人认为自己比农村人幸福。在他们看来,城市交通发达,道路畅通,市政基础设施齐全,文化休闲娱乐一体化,工作日上班、节假日休息,有张有弛,生活充满了阳光,比起农村人春耕夏种秋收,面朝黄土背朝天,城里人认为自己是幸福的。

其实,农村人有农村人的幸福,城里人有城里人的幸福,很难将二者作一个精确的比较。更多的时候,幸福是一种主观心理感觉,心态健康平和就是幸福!

幸福不幸福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健康平和的心态,正所谓“福至不狂,祸至不惧”,“处世不惊、为官不傲”。魏晋时期的陶渊明被罢官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也是一种幸福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许在凡人看来是不幸福的,然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却带给人意外的惊喜与收获。正如一首歌所唱:“幸福在一线之间,有苦涩才有甘甜……”只要拥有健康平和的心态,便是幸福。

守住一份简朴的心愿

淡泊是一种很诗意的生活,在慢慢的人生征途上,有淡泊,就有快乐相随。

有一位中国的MBA留学生,在纽约华尔街附近的一间餐馆打工。一天,他雄心勃勃地对着餐馆大厨说:“你等着看吧,我总有一天会打进华尔街的。”

大厨好奇地问道:“年轻人,你毕业后有什么打算呢?”

MBA很流利地回答:“我希望学业一完成,最好马上进入一流的跨国企业工作,不但收入丰厚,而且前途无量。”

大厨摇摇头:“我不是问你的前途,我是问你将来的工作兴趣和人生兴趣。”

MBA一时无语,显然他不懂大厨的意思。

大厨却长叹道:“如果经济继续低迷下去,餐馆不景气,那我就只好去做银行家了。”

MBA惊得目瞪口呆,几乎疑心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眼前这个一身油烟味的厨子,怎么会跟银行家粘得上边呢?

大厨对呆鹅般的MBA解释:“我以前就在华尔街的一家银行上班,天天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没有半点自己的业余生活。我一直都很喜欢烹饪,家人朋友也都很赞赏我的厨艺,每次看到他们津津有味地品尝我烧的菜,我就高兴得心花怒放。有一天,我在写字楼里忙到凌晨1点钟才结束了例行公务,当我啃着令人生厌的汉堡包充饥时,我下定决心要辞职,摆脱这种工作机器般的刻板生活,选择我热爱的烹饪为职业,现在我生活得比以前要愉快百倍。”

这样的事例,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中国人在选择职业时,第一看体面,第二看收入,两者兼得,就足以在人前人后风光炫耀了。成败荣辱,全都摆在面子上,而面子是要人捧的,无人喝彩,就如同锦衣夜行般无趣。可对于西方人来说,无论从事任何职业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他们更注重的是对事业的兴趣。而且,自我价值的实现,成功与否的体现,不必通过与别人比较来证实,更不需要靠别人肯定来满足。

淡泊的人生是一种享受。一个完美的人生,不见得要赚很多的钱,也不见得要有很了不起的成就,在一种简朴平淡的生活中,活得快乐而自在,也是一种上乘的人生境界。

幸福的标准没有可比性

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理解就会不同。

一个迟暮之年的富翁,在冬日的暖阳中到海边散步,当他看到一个渔夫在晒太阳时,就问道:

“你为什么不打鱼呢?”

“打鱼干什么?”渔夫反问。

“挣钱买大渔船呀!”

“买大渔船干什么?”

“打很多鱼,你就会成为富翁了。”

“成了富翁又怎么样?”

“你就不用打鱼了,可以幸福自在地晒太阳啦。”

“我不正在晒太阳嘛!”

富翁哑然。对渔夫来说,幸福就是晒太阳。

树林里住着两个长臂猿兄弟,他们整天在树枝间荡来晃去。嬉戏玩乐的日子固然欢乐愉快,但对于每天只能找到一点点食物果腹一事,它们一直耿耿于怀。

有一次,长臂猿兄弟闲逛到山脚下的动物园,只见其中一个笼子里关着一只红毛猩猩。在红毛猩猩面前,摆了许许多多的水果和食物,令他们垂涎欲滴。长臂猿弟弟就对哥哥说:“老哥!我真羡慕那只红毛猩猩的待遇,它每天不用做任何事,就有这么多美味可口的东西可以大吃大喝,不像我们必须十分操劳才能得到稀少的食物。”长臂猿哥哥搂着弟弟无奈地点头说:“你说的对极了。”

这个时候,笼子里的红毛猩猩无精打采地抬起了头,以十分羡慕的眼光望着长臂猿兄弟,心里想着:“唉!我真是羡慕那两只长臂猿兄弟,每天可以在树林里自由地荡来荡去,多么的逍遥自在啊!”

每个人的拥有都是幸福的,幸福的标准没有一定的可比性。拥有了,就要学会珍惜。

幸福的底子是一碗白粥

人生其实很短暂,只有懂得惜福的人才会幸福!

米是糯米,锅是砂锅,火是煤火。每天凌晨,4点20分,男人准时点着火,锅中放水,米淘好了在水里浸泡着,待水开,放米,大火煮10分钟后,改文火慢熬。米在锅里扑突突地跳着,男人在炉火旁弯着腰,用勺子一下一下缓缓搅动……半小时后,男人一手端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粥,一手端一碟淋了香油的咸菜丝进卧室,喊女人起床。女人翻个身,嘟嚷一句什么,又睡过去。男人听着女人香甜的鼾声,不忍再叫。坐在床前,看看表,再看看女人,再看看表。女人却突然从床上弹起来,看表,慌忙穿衣起床,嘴里不住地埋怨:“要迟到了,你怎么不叫醒我?”他把白粥和咸菜递过去:“不着急,还有时间,先把粥喝了。”

粥是白粥,不加莲子不加红枣不加桂圆,这样的粥,女人喝了5年。男人和女人结婚的时候,家里没钱摆喜酒,两个人只是把铺盖放在一起,便成了一个家。新婚之夜,男人端过来一碗白粥,白莹莹的米粥,在灯下泛着亮晶晶的光。男人说:“你胃不好,多喝白粥,养胃。”女人便喝了,清香淡雅的粥,温暖熨帖的不仅是胃,还有心。

他们在同一个厂里上班,女人常年早班,男人常年夜班。男人凌晨4点下班,女人早上5点半上班。他们在一起的时间,不过短短一个多小时。男人下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点火,添锅。男人只会熬白粥,他们的经济状况,也只允许他煮一碗白粥。

就是这样一碗白粥,居然把女人滋养得面色红润,娇美如花。

后来,厂子效益不好,男人下了岗,可是日子还得过下去。男人拿出微薄的积蓄,女人卖掉了母亲留给她的金戒指,凑了钱,开了一家杂货店。一只碗,一把拖把,一个水壶,利润不过几毛钱,男人却做得很用心。女人下班了,也来帮着打理店铺。没人的时候,男人和女人,坐在一堆锅碗瓢盆中间,幸福地憧憬。男人说:“等有钱了,咱把连锁店开得哪儿都是。”女人说:“那时候,我就不上班了,天天在家变着花样给你做好吃的。”男人说:“哪儿还用你做啊,想吃什么,咱直接上饭店去吃。”女人撒娇:“不,我就想吃你煮的白粥……”男人便揽了女人的肩,眼睛热热的。男人仍然每天早上4点20分准时起床,点火熬粥。一边熬,一边盘算着店里缺的货。有时候会分神,粥便糊了锅底;有时候太困打个盹,粥便溢了锅。有一天早上女人起了床,炉子上的粥正咕嘟嘟翻着浪花,男人的头伏在膝上,睡得正香。女人轻轻抱住男人的头,心,牵牵扯扯地疼。

从那以后,女人坚决拒绝男人给她熬粥。她的男人,实在是太累了。

男人的生意越来越顺,到了第7个年头,他的连锁超市果然开得到处都是。

女人辞了工作,做了专职太太。他们买了多层的大房子,厨房装修得漂亮别致,缺少的只是烟火的味道。因为,男人回家吃饭的时候越来越少。他总是忙,应酬繁多,有时候,一个晚上要赶三四个饭局。开始的时候,女人也埋怨,可是男人说:“还不都是为了这个家?还不是想让你生活得更好一些?”后来女人也累了,渐渐的,也就习以为常。

女人很久都没有再喝过白粥。

一天,男人突然被通知去参加一个朋友的葬礼。他纳闷,怎么前几天还好好的,今天人就没了?殡仪馆里,他看到朋友的遗孀,那个优雅漂亮的女人,一夜之间憔悴衰老。她哭得死去活来,嘴里絮絮叨叨地说:“以后谁送我上班,接我下班?谁给我系鞋带紧围巾……”他窒息,不由得想到了她,想到那些为她熬白粥的早晨,想到每天她接过那一碗白粥时,眼里的幸福和满足。

男人几乎是一路飞奔地往家赶,打开门,却看见女人蜷缩在沙发上。人睡着了,电视还开着,家庭影院也开着,茶几上扔满了各种时尚杂志……男人跪在沙发前,手轻轻地拂过女人的头发。女人面色暗淡,细细的皱纹里,是深深的落寞。

他拿了毛毯去给女人盖,女人却突然醒了,看见他,女人揉了揉眼睛,确定是他后,脸上泛起可爱的红晕。女人慌忙起身:“你还没吃饭吧,我去做。”男人从背后拥住她:“不,我去做,煮白粥。”女人半天没有说话,只有温热的泪,一滴一滴,落在男人的手上。

那天,男人一边煮着粥,一边想:其实千变万化的粥品,都离不了白米粥做底子。而所有的幸福,不过白粥做底,锦上添花。

幸福无价,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在我们拥有幸福,身处幸福之中时,一定要懂得珍惜,绝不可以漠视,因为幸福稍纵即逝。

生活其实很简单

一天晚上三更半夜,智通和尚突然大叫:“我大悟了!我大悟了!”

他这一叫惊醒了众多僧人,连禅师也被惊动了。众人一起来到智通的房间,禅师问:“你悟到什么了?居然这个时候大声吵嚷,说来听听吧。”

众僧以为他悟到了高深的佛旨,没想到他却一本正经地说道:“我日思夜想,终于悟出了——尼姑原来是女人做的。”

刚说完,众僧就哄堂大笑:“这是什么大悟呀,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呀。”

但是,禅师却惊异地看着智通,说:“是的,你真的悟到了。”

智通和尚立刻说道:“师父,现在我不得不告辞了,我要下山云游去。”

众僧又是一惊,心里都认为:这个小和尚实在是太傲慢了,悟到“尼姑是女人做的”这么简单的道理也没什么稀奇的,却敢以此要求下山云游,真是太目中无人了;竟敢对我们师父这么无理,可恶。

然而禅师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智通到了下山云游的时候了,于是也不挽留他,提着斗笠,率领众僧,送他出寺。到了寺门外,智通和尚接过了禅师给他的斗笠,大步离去,再也没有任何留恋。

众僧都不解地问禅师:“他真的悟到了吗?”

禅师感叹道:“智通真是前途无量呀。连‘尼姑是女人做的’都能参透,还有什么禅道悟不出来的呢?虽然这是众人皆知的道理,但是有谁能从这里悟出佛理呢?这句话从智通的嘴里说出来,蕴涵着另一种特殊的意义——世间的事理,一诵百诵啊。”

世界上的事,无论看起来是多么复杂神秘,其实道理都是很简单的,关键在于是否看得透。

身心和谐才能创造最佳

以一份平和的心来面对世间的得失进退,以一份激情来化解人生的悲欢离合,只有这样才能成就一生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