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给心理洗个澡全集
8501700000013

第13章 礼遇苦难——尽情享受过程里的磨炼(4)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背上画板和简单的行囊,开始了他漫长的流浪和绘画生涯。

一天,他流浪到了堪萨斯州,几乎无法活下去。为了生存下去,他在奔波了近半个月之后,终于在一家教堂找到了一份报酬低廉的工作,专门替教堂修补那些褪色或破败的壁画。他没有钱租房子,所以只能住在一个废弃的汽车库里。

孤寂的夜晚,陪伴他的,只有一只老鼠。

不久,年轻的画家离开了堪萨斯州,并经画界的朋友介绍进入好莱坞,担任一部卡通片的主创工作。这对画家来说,可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他分明已经看到,希望的太阳正缓缓地升起,成功的大门正悄悄打开。但不幸的是,他精心设计的四五套卡通形象,都被老板毫不客气地否决了。有多少个不眠之夜,画家在黑暗中苦苦地思索着,拷问着,可是却始终找不到令人满意的创意。他甚至已经开始怀疑自己的天分,自己的能力。理想的彼岸在哪里?成功的通途在何方?他再一次地陷入了失败的痛苦迷茫之中。

一天深夜,苦苦思索了一整天依然一无所获的画家,正疲惫地躺在昏暗的灯光下,对着头顶布满蛛网和灰尘的屋顶发呆。突然,一阵吱吱的老鼠叫声传进了他的耳朵。画家惊讶地抬头一看,一只小老鼠正蹲在他的画案上,一双机敏而灵性的眼睛,正好奇地打量着屋子里的一切。就在这一刹那之间,小老鼠的眼睛像一道灵性的火花,点燃他画家的灵感与激情。他迅速翻身下床,支起画板,一只妙趣横生的小老鼠造型,随着他飞快运行的画笔跃然纸上。

卡通世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动物形象——“米老鼠”,就这样奇迹般地诞生了。米老鼠的“足迹”所到之处,受到的欢迎程度让许多好莱坞的明星均望尘莫及。这位年轻的画家,也因此而名噪全球。他,就是美国当代最负盛名的人物,著名的国际卡通漫画艺术大师——沃特·迪斯尼先生。

黑暗之处有光明,困境之中孕育着希望。

其实寂寞是件好事情

几年前,篙与几个朋友在乡下路过一个小水塘,几位朋友提议要下水去摸鱼。篙说,你看这是死水,全是积的雨水,水又清澈见底,根本就没有鱼。可是他们不听劝阻,纷纷卷起衣袖、挽起裤腿下了水。唯有篙默默地坐在岸上看着他们。不一会儿,鱼没有摸到一条,衣服上倒沾了不少泥水,可是他们在水里摸来摸去,欢声笑语不断,而篙越来越感到孤寂。两三个小时过去了,他们才两手空空地上来,嘴里不停地调侃着、咒骂着,但篙感到他们在这段时间过得很快活。而他只能独守着自己寂寞的心。

此后,尽管在生活中篙又经历不少类似的事,固执的他仍是一如既往地独守这份寂寞。因为他深知,最好的往往都是最寂寞的,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能够承受寂寞。

其实,寂寞是一种难得的感觉,在感到寂寞时轻轻地合上门窗隔去外面喧闹的世界,默默地坐在书架前口问心手抚胸地忏悔,用手掌爱抚地拂去书本上的灰尘,翻着书页嗅觉立刻又触到了久违的纸墨清香。如一觉醒来的孩子吵闹着寻找甘甜的乳汁,低语着一夜朦胧的梦,长长街道上有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熙熙攘攘的人群,而我们自己是掺杂其间的一名小贩,不知不觉间已由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变成了风烛残年的老叟,挣扎着叫喊着“还我青春”。猛然打翻了那长长的书架,书儿一股脑儿涌到我们的怀里。

梁实秋先生有一篇美文,读来甘之若饴,他写道:

“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是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这种境界并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尘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在这种境界,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在礼拜堂里我也有过同样的经验。在伟大庄严的教堂里,从彩色玻璃窗透进一股不很明亮的光线,沉重的琴声好像是把人的心都洗淘了一番似的,我感到了我自己的渺小。这渺小的感觉便是我意识到我自己存在的明证。因为平常连这点点渺小之感都不会有的!

“我的朋友肖丽先生卜居在广济寺里,据他告诉我,在最近一个夜晚,月光皎洁,天空如洗,他独自踱出僧房,立在大雄宝殿的石阶上,翘首四望,月色是那样的明亮,蓊郁的树是那样的静止,寺院是那样的肃穆,他忽然顿有所悟,悟到永恒,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我相信一个人常有这样的经验,他的胸襟自然豁达寥廓。

“但是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它只是一瞬间的存在。世界有太多的东西不时地提醒我们,提醒我们一件煞风景的事实:我们的两只脚是踏在地上的呀!一只苍蝇撞在玻璃窗上挣扎不出去,一声‘老爷太太可怜可怜我这个瞎子吧’,都可以使我们从寂寞中间一头栽出去,栽到苦恼烦躁的旋涡里去。至于‘催租吏’一类的东西打上门来,或是‘石壕吏’之类的东西半夜捉人,其足以使人败兴生气、就更不待言了。这还是外界的感触,如果自己的内心先六根不净,随时都意马心猿,则虽处在最寂寞的境地里,他也是慌成一片,忙成一团,六神无主,暴跳如雷,他永远不得享受寂寞的清福。

“如此说来,所谓寂寞不就是一种唯心论,一种逃避现实的现象吗?也可以说是。一个高韬隐遁的人,在从前的社会里还可以存在,而且还颇受人敬重,在现在的社会里是绝对的不可能。现在似乎只有两种类型的人了,一是在现实的泥溷中打转的人,一是偶然也从泥溷中昂起头来喘口气的人;寂寞便是供人喘息的几口新空气。喘几口气之后还得耐心地低头钻进泥溷里去。所以我对于能够昂首物外的举动并不愿再多苛责。逃避现实,如果现实真能逃避;吾寤寐以求之!

“有过静坐经验的人该知道,最初努力把握着自己的心,叫它什么也不想,该是多么困难的事!那是强迫自己入于寂寞的手段,所谓参禅入定完全属于此类。我所赞美的寂寞,稍异于是。我所谓的寂寞,是随缘偶得,无需强求,一刹间的妙悟也不嫌短,失掉了也不必怅惘。但是我有一刻寂寞,我就要好好地享受它。”

美文相伴,心有戚戚焉。

寂寞是一种清福,寂寞也是一种美丽。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能够忍受寂寞。

痛苦是人生的一部分

没有人喜欢受苦,但是受苦又偏偏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我们对生活失望,只是我们对生活的认识还不够深透。要知道,生活中的善与恶如同一对孪生兄弟,共同存在于人世间。正如自从有了盗取天火给人类的普罗米修斯,就有了带着魔盒的潘多拉一样。

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中具有深谋远虑的“前思”之神。他依靠弟弟的帮助,按照神的样子用泥和水制造了人,并赋予人以生命。为了使人生活得幸福,普罗米修斯违抗主神宙斯的禁令,盗取天火给人类,并且还把各种技艺和知识传授给人,使人类有了文化。

宙斯见人类有了火,十分恼怒。于是他让神匠用黏土制成一个女人,并让她将一袋装满灾祸的盒子带到人间,来与人间的幸福作对。这个女人叫潘多拉。

潘多拉被送给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做媳妇。宙斯让她把魔盒送给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她对这个魔盒很好奇,就私自打开了魔盒的盖子。这一下,装在盒子里的数不清的灾祸倾巢而出,顿时布满人间。潘多拉急忙盖上盒盖,谁知,却把这魔盒里唯一美好的东西——希望关在了里面。从此,人类生活便出现了种种灾难。

许多年后,普罗米修斯遇见了潘多拉。普罗米修斯说:

“我恨你,你这给人类带来灾难的恶女人。”

“可是我是无意的,我只是想看看里面装的什么。罪恶之源应该是那魔盒。”潘多拉说。

“这我明白。你那盒子现在放在哪里?我想除掉它。”普罗米修斯急切地问。

“那怎么可能呢。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岁月熔炼,那魔盒早已有了幻化之功,它时而有形,时而无形,时而在此,时而在彼,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并且不时地制造出新的灾祸……

“那么希望呢?被你关在盒子里的希望呢?它难道依然关在里面么?”

“希望早已飞到了人间。当那些人们像我一样再次打开魔盒时,希望便以它巨大的冲力,飞了出去。”潘多拉说。

“哦”。普罗米修斯舒了一口气,“怪不得现在的人类具有勃勃生机,原来希望早已飞到了人间。”

然而普罗米修斯依然不解:潘多拉打开盒子,已是愚蠢之极,现在的人为何依然要去多次打开它呢?

“是些什么人为什么打开那魔盒呢?”普罗米修斯问。

“形形色色的人。多数出于好奇心,也有的是粗心,有的是不明真相,有的是……。”潘多拉滔滔不绝,普罗米修斯却不愿听了。

“唉!”他叹了口气道:“看来,只要有人类在,祸患和罪恶总是无法除尽了。不过,好歹有希望在人间。”

普罗米修斯无奈地与潘多拉言别。

人活着不是为了痛苦,但要活着就不能不承受痛苦。

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

张爱玲的《非走不可的弯路》中有这样一段话:“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

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

我不信。

“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

“既然你能从那条路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弯路。”

“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

母亲心疼地看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

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坐下来喘息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朋友,她自然也很年轻,正站在我当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那条路走不得。”

她不信。

“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我也是。”

“既然你们都可以从那条路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同样的弯路。”

“但是我喜欢。”

我看了看她,看了看自己,然后笑了:“一路小心。”

我很感激她,她让我发现自己不再年轻,已经开始扮演“过来人”的角色,同时患有“过来人”常患的“拦路癖”。

在人生的路上,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

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

有一个小女孩,一天在公园里玩耍的时候,发现了一只正要破茧而出的飞蛾,她好奇地蹲下来,想要看看这只飞蛾是怎样出来的。

可是飞蛾看起来很痛苦,它在茧里奋力挣扎,将茧扭来扭去的,但却一直不能挣脱茧的束缚,似乎已经没什么力气了。

小女孩很可怜那只蛾,她用一根小棍轻轻地帮助蛾把它的茧捅破了。这时小女孩的妈妈走了过来,小女孩高兴地告诉她的妈妈她做了一件好事,因为她帮助蛾从茧里出来了。妈妈听完了她的话以后,只是苦笑一下,对她说:“孩子,你是好心的,这很好,看到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就应该帮助它,可是你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有些事情,别人是帮不上忙的。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现在,我们来看看你帮助的那只蛾吧,它也许再也飞不上天空了。”

她们再回头看时,果然发现那只蛾已经从茧里爬了出来,只是身体非常臃肿,翅膀也异常萎缩,耷拉在两旁伸展不起来。这只蛾只是跌跌撞撞地爬着,怎么也飞不起来,又过了一会儿,就死了。

原来,飞蛾在由蛹变成茧时,翅膀萎缩,非常柔软,再破茧而出时,必须要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身体中的液体才能流到翅膀上去,翅膀才能坚韧有力,才能支持它在空中飞翔。

小女孩认为蛾的这种工作毫无意义,于是帮了倒忙,结果蛾正是因为少了这段痛苦的历练,才没能实现飞上天空的梦想。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位对佛学做出杰出贡献的僧人鉴真大师,在他刚刚遁入空门时,寺里的住持让他做了谁都不愿意做的行脚僧。

有一天,日已三竿了,鉴真仍然大睡不起。住持很奇怪,推开鉴真的房门,见床边堆了一大堆破破烂烂的瓦鞋。住持叫醒鉴真问:“你今天不外出化缘,堆这么一堆破瓦鞋做什么?”

鉴真打了个哈欠说:“别人一年一双瓦鞋都穿不破,我刚剃度一年多,就穿烂了这么多的鞋子。”言外之意表示了对自己现在工作的不满。

住持听后微微一笑说:“昨天夜里落了一场雨,你随我到寺前的路上走走看看吧。”

寺前是一段黄土坡,由于刚下过雨,路面泥泞不堪。

住持拍着鉴真的肩膀说:“你是愿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是想做一个能光大佛法的名僧?”

鉴真答:“当然是想做名僧。”

住持捻须一笑:“你昨天是否在这条路上走过?”

鉴真说:“走过。”

住持问:“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

鉴真十分不解地说:“昨天这路又干又硬,哪能找到自己的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