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求求你,表扬我
8496700000026

第26章 爸爸妈妈,您能鼓励我吗2

成绩下降不是我所愿的

■ 孩子来信

东子老师,您好!

我今年十四岁,即将升入初三。

听说,爸爸十四岁的时候就当上了孩子王,每天带着一群比他小的男孩疯玩儿。可是现在的我呢?每天头顶着“乌云”,只能哀声叹气。只怪我生错了时间吧,在这个“成绩至上”的年代,做学生可真不容易,尤其是成绩不好的学生。

想当年,我也是稳居前3名的优等生。爸爸妈妈总骄傲地和朋友说:“我从不过问他(指我)的学习,但这孩子倒学得很好。”可是一上初中,我的“想当年”就一去不复返了。初一上学期,我考了第9名,爸妈虽然没说什么,但当别人提到我的成绩时,爸爸妈妈便说:“学习方面,我不太管他,能跟上便行。”谁知我的成绩从此竟“得寸进尺”起来,一直往下掉。

初二下学期的考试成绩出来了,第21名。

家长会过后,妈妈再也克制不住,对我大发雷霆:“你每天在学校都干什么了,为什么成绩一直在下滑?”我没有回答,尽管我真的很认真学习。如果这样对妈妈说,她肯定不会相信,与其被视作说谎或狡辩,不如等妈妈冷静下来再解释。让我没想到的是,我的沉默,被妈妈理解成默认。没办法,我只好为自己辩护,可这一次又成了狡辩。

“我真的很认真学习。不信你问问我们老师、同学!”

“我问他们干什么啊,我就问你。”妈妈指着我的鼻子说,“你要是好好学习,没扯些没用的,刚才为什么不吱声?”

“我不是怕你太生气嘛!”

“怕我生气?你考成这样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我会生气?”

“那你又想过我的感受吗?你以为我想让成绩一直下滑吗?”我当时也生气了,若在平时,我绝不会顶撞妈妈,可那时我觉得自己快被逼疯了。成绩下降了,谁会比我自己更郁闷吗?作为我的母亲,却只会一味地指责我。她只想到,我的成绩下降了,她会在朋友那儿丢面子,可是却想不到,成绩下降的人,心情是怎样的。

再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将成为初三的学生,面临人生中第一个转折点。按我现在的成绩,考一个普通高中也得是自费生,我的压力,他们难道不了解吗?妈妈总觉得我还是小孩子,贪玩、不思进取。可我一直都是很用功的学生。从小到大,老师都夸我认真。

小时候爸爸妈妈总是教育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我喜欢让老师和家里人表扬我,于是我努力学习。但上了初中以后,单凭自己努力就能把成绩搞上去是不可能了。知识越来越难,就算我起得再早,睡得再晚,也只是浪费时间。

我的成绩确实在下降,但这并不是我所希望的事情,为什么等待我的永远是生气的脸、责骂的话,而不是一句温暖的安慰呢?也许一句安慰,不能让我的成绩上去,但它会成为我努力的动力,不是吗?

■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成绩不好不一定是笨

很多家长和老师认为,孩子成绩不好是脑筋笨的原因,其实这种看法有失偏颇。根据我的调查了解,学习不好的孩子有很多原因,大多数是缺乏学习兴趣或是学习方法不当,再就是孩子没有尽心努力,只有很少(不超过5%)的孩子是因为智力因素所至。

从来信可以看出,这个孩子不属于那5%之列,否则它不可能有过稳居前3名的好成绩。所以,这个孩子肯定不是因为笨才导致成绩下滑的。根据他的叙述,能看出来这是一个努力学习的孩子,而且对学习还存有兴趣,如此说来,只能是他的学习方法不当才会导致成绩不理想。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外因,那就是家长缺乏正确的引导。如果家长和孩子能好好沟通一下,分析一下原因所在,然后对症下药,这个孩子的成绩就不会再下滑,说不定还会迎头赶上去。

邻居家上初三的小伟就和这个孩子的情况差不多,成绩处于中等,总分徘徊在400分到420分之间,所以当时班主任给小伟定位的是一般高中,或者是录取分数比较高的职校。小伟的爸爸妈妈为此很忧虑,找到我诉苦。我告诉他们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伴以相应的鼓励,孩子的成绩就会逐渐提高。

之后,小伟爸爸找小伟谈了话,爸爸很肯定地对小伟说:“儿子,我相信你一定能进重点中学的。”小伟当时一下子傻了。小伟想:“按照我这个成绩,怎么可能进重点中学呢?”但是爸爸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和小伟一起分析了现在的学习状况,告诉小伟不足在哪里,优势在哪里,然后对小伟说:“这段时间,你只要努努力,把薄弱环节补上来,上重点中学肯定没问题。”

从那天起小伟信心倍增,觉得每天复习起来充满了动力。他主动找到各个科目的老师,请教不懂的问题,多做多练,多看多听。模拟考小伟进步了不少,结果中考的时候,小伟发挥超常,以470分的总分考入了一所很不错的重点高中。

对于成绩处于中等的同学而言,考试结果如何,关键取决于信心。家长应该多给予鼓励,孩子也一定要给自己多打打气,如果自信心能得到极大发挥,相信结果定能出人意料。小伟同学虽然平时不是很优秀,但是因为平时学习认真,他的基本功还是比较扎实的,最大的问题还是对自己的信心不足,所以家长和老师的鼓励很重要。

低分可能也是一种进步

目前,在“以分数论成败”的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育环境下,中国的教育已经沦丧到全面追求分数的极端。老师、家长统统都围绕“拼成绩”、“争高分”这一个目的;而学生学习自然也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考高分。

又想起那句老掉牙的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在一切只看分数的教育大环境下,成绩的威力一点不亚于皇帝的上方宝剑,它几乎掌握了每一个学生的“生杀大权”。

大家都知道,只有考高分才能升学、才能挤上“独木桥”、才能由此改变命运。分数是学子通往高等学府的阶梯,是通往高质量人生的敲门砖。只有考高分,才有资格选择条件好一点的高中、大学。

对于学生来说,从上学第一天起,家长和老师就灌输给他们一种思想:考高分、上重点才是学习的最终目标。没有一个好分数,就是没前途。所以,孩子们都把分数看做脸面。考好了扬扬自得、充满自信,自我感觉良好;考不好,则会很自卑,自觉低人一头,自己把自己就划到“差生”的行列。

因此,在学生看来,分数与自尊紧密相连,有了高分数就可以抬起头走路,否则只能每天蜷缩在角落里,忍受老师的白眼、同学的轻视。日子久了,大家就模糊了学习的本来目的,仿佛到学校来接受教育,只是为了考高分、上重点学校;仿佛学习就是为了获得高分数,而非为了获取知识、发展自我。

其实,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劳动,涉及方方面面,考试分数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孩子的学习情况。其他个人能力,如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理解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要远比分数更重要,它是一个人能否成才的关键。

不过,我想告诉家长们,既要关心孩子的考试分数,又不要把它看得过重,更不要“唯分数论”,误认为分数高就是学习好,学习好就会有出息。一项调查表明,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共有128项指标,而卷面考试只能考出47项,很多重要指标如意志、毅力、反应、合作、创造、口才、管理等能力是考试考不出来的。

即便孩子考了低分数,也并不意味他在退步,因为考低分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考题难度大,全班整体分数都不高;再如由于某些原因,这次没有发挥好……所以,如果有时孩子没考好,成绩下降了,家长不要不问理由地埋怨,更不要训斥,我们应该理解孩子的心,鼓励他再努努力,“下次会好的”。

不少学生曾有过这样的困惑:以前对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成绩还是不错的;于是心想,如果再努力点成绩就会提高更多,可结果总是事与愿违,自己的确努力多了,成绩反而比过去差了,弄得心里烦乱不堪……

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学习成绩与努力程度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要取得好成绩,需要具备的因素有很多,调整心态,改善认识,优化策略,不失为提高成绩的良策。

孩子的成绩波动属于正常情况,家长不必紧张。对于孩子的成绩,家长要高期望、低要求;低要求就是足够地包容孩子的发挥失常,孩子才更有信心和更好的状态。重要的不在名次,而在孩子的心情,呵护好孩子的心情,他才能有好成绩、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