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求求你,表扬我
8496700000017

第17章 爸爸妈妈,您能尊重我吗4

您的辱骂贬损让我很伤心

■ 孩子来信

我是在父母的蔑视中长大的。小时候我的成绩不好,爸爸就这样骂我:“你就是个白痴,说你白痴一点都不冤枉你;我这么聪明的人,不晓得怎么生出你这种蠢东西;像你这样的人,将来只能去要饭、扫大街……”

爸爸跟我说话一般都是命令式的。上小学的时候我很怕他;上初中以后,我觉得他自己也不过如此,所以我也开始蔑视他了,但每天见面还是很怕他,因为他除了给我脸色看,还会动手打我。到高中我就住校了,我故意考到了离家远一点的学校,这样我终于逃离了“魔爪”。

从进入初中,再到三年后离开学校,这期间我很少笑,也没有交过一个朋友。虽然我也希望能快快乐乐地学习和生活,和大家成为好朋友,但是我怕别人瞧不起我,所以只好一个人孤独地前行……

记得小学六年级时的一次数学考试我没考好,回到家后,我胆怯地从书包里慢慢地拿出卷子,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在桌子上。妈妈看了后大声说:“67分,怎么考得这么差?真是不争气!”我顿时吓了一跳,一下子哭了起来。

“还有脸哭呢!”她又大声喝道,我听了哭得更厉害了。

因为生气,我拿起卷子,三步并作两步回到屋里,“啪”地将门关上。事后,我觉得这样做很不对,于是就去向妈妈认错。

谁知,我刚想认错,她就对我说:“去,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这句话,使我深感痛心。我想这不过是一次小小的考试,难道我真的就那么无可救药了吗?我心里乱极了,觉得什么都无法挽回。忽然之间,感觉自己成了一个废人,再也没有变好的机会了。我只得回到自己的房间,呆呆地坐在里面……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我的心已经不止一次地被你们伤害。你们难道就不能维护一下我的自尊心吗?你们就不能不用一些刺耳的话伤害我,使我无地自容吗?

我好希望像别人那样,偶尔和父母撒个娇,或者牵着爸爸妈妈的手散散步,说说学习和生活上的事……

■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对孩子辱骂贬损是一种精神暴力

有一个孩子因为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她妈妈就板着脸说:“你呀,也就是我自己的孩子,要不你该上哪儿就上哪儿去,我可不愿意看见这么没出息的孩子。”爸爸则说:“现在把你扔了犯法,早知如此,还不如在你妈肚子里的时候就把你打掉。”

这种贬损,对孩子是极大的伤害,也是对孩子人格的不尊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教育只要擦掉孩子心灵上的灰尘即可,不要给他留下痛苦的回忆。”不要过多地指责孩子,在教育孩子时,更不要重提孩子过去的错误。

许多家长在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愿望时,往往会通过辱骂、贬损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愤怒。极端点的,就会说“你就是个猪,整天就知道玩,像个傻子,就你那样,长大也是个废物,什么都不是”;还有一种苦口婆心感化式的,一般都会这么说:“我们省吃俭用、拼命挣钱都是为了你,你还不好好学习,你对得起我们吗?我们算白养你了……”

家长为什么会对自己的孩子说出这么难听的话呢?其实,他们的出发点也是好的,从某种程度来讲也是在激励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唯恐被别人比下去。但是,由于不了解儿童的心理,以辱骂代“赏识”,结果只能适得其反,使孩子误认为自己不是好孩子,自己处处不如别人,进而影响了自信心。

童年是一个人人格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父母的辱骂、贬损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负面影响极大,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暴力。来信的这个孩子就是因为自小受到父母的辱骂、贬损,所以才会出现恐惧、自卑的心理。

从这个孩子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对自认为什么都比孩子强的家长,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只一味盯着并放大孩子的不足,不能客观、理性地面对自己的孩子。东子在此要说:您的孩子需要的不是精神暴力,而是心灵慰藉。如果您能换种方式教子,自己轻松,孩子也会快乐!

对孩子的不足,家长要宽容,不要“贴标签”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人人都有不足,孩子亦然。这就需要我们有一颗宽容的心,尤其是肩负育人之责的家长。

宽容可以提供心灵氧气,宽容不等于放纵。宽容包含着理解、容忍等多个方面。责罚只会带来抵触和逆反心理,不利于改正错误。在指责中长大的孩子是不会宽容别人的,甚至会苛刻待人。宽广的胸怀是需要宽松的环境来孕育的。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不犯错误,关键在于家长站在何种角度来处理这类问题。我们应该摒弃辱骂、贬损等不文明的传统教子方法,在关爱的前提下,相互沟通,让幼小心灵受到震动,促使孩子主动认识错误所在,引导孩子主动改正,这才是教育上策。

“肯定”是孩子心灵成长的动力。孩子都期望得到家长的认可,一旦得不到肯定,内心的失望、失落乃至无助将会使他们失去方向感。家长应该换位思考,充分理解孩子对他人肯定的渴求,充分认识到“肯定”对孩子的心理激励作用。相信孩子,孩子才会健康成长。

信中的这个小男孩因为没有考出妈妈期望的分数而遭受责骂,他愤而离去,但是后来却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主动道歉。我认为本来家长的责骂就是错误的,孩子负气而去虽有不妥,但无大过,只是激愤下的本能反应。孩子不去道歉也无妨,孩子去道歉说明他很宽容。可这位母亲的表现却实在差劲,让人感到非常遗憾,为人父母却还不如孩子宽容,又有什么资格对孩子指手画脚!所以,我们要学做好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不能再自以为是了。

除却对孩子不宽容,我们的一些家长还时常给孩子“贴标签”,有的孩子总是被夸“好听话”、“好乖”,而更多的孩子则被说成“出息不大”、“不好管”。研究表明,不管是贴“好标签”还是“坏标签”,都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现实中,有些家长是轻易给孩子“贴标签”,更多家长则是“乱贴标签”、倾向于给孩子贴“坏标签”,这其实更糟糕。“坏标签”会产生负作用,尤其当孩子年龄稍长、能自己判断一些事物、了解到“标签”的含义之后,“坏标签”就会带来一种不良的心理暗示,有些孩子就会想:我是坏孩子,以后肯定也不会有出息。

和其他暴力手段的恶果一样,遭受辱骂的受害者不仅仅是孩子,作为施暴者,家长也将自食其果。在一切暴力之下,都不可能有真正融洽的关系。

不要否定孩子将来的发展

人和人的沟通不仅可以靠嘴,其实在很多时候,还可以靠手势,即所谓的身体语言。不同的手势传递着不同的信息,甚至有可能还会是完全相反的两种意思。家长最常用的是食指,用食指指着孩子,同时还会说出一些难听的词:没出息、真没用、笨死了,等等。面对这样的谩骂训斥,孩子的心里除了难过、沮丧,还能有什么?父母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连父母都无法给自己勇气和希望,那让孩子去哪里找寻前进的动力?

虽然我和孩子在交流的过程中也时而用手指,但不是很多家长惯用的食指,而是蜷回食指伸出大拇指高高竖起,同时还要说些鼓励的话,诸如“孩子,你真棒”、“宝宝,做得很好”、“你的进步真大”、“我相信你会做得更好”……

家长不要经常指责、否定孩子,而要多给孩子鼓励,多给孩子支持,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要调动他们的自信心,引导他们鼓起勇气去面对困难,想办法去解决困难。不要轻易就对孩子说“不”。其实,往往是家长不经意的言语,大大打击了孩子的自尊。

如果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只知一味责骂,这不仅会伤害他们,更容易使孩子对父母产生敌意,甚至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凡受过“精神虐待”的孩子,成年后会出现较多的心理与行为障碍,难以适应社会,也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因为,对孩子心灵的惩罚,其伤害力远远超过对身体的伤害,对孩子造成的压力远比“体罚”的后果更严重。

所以,家长应学会倾听,让孩子把话说完,并允许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进行“辩解”,这样既能使孩子宣泄情绪,又使家长了解了“病因”,为下一步的“对症下药”提供了有效保证。

如果家长不断地重复说自己的孩子愚蠢,渐渐的,孩子就会相信自己的确是愚蠢的,然后就会放弃努力。一些父母对孩子说了很多否定的话,却没有意识到这些话对孩子产生的伤害。孩子往往会把家长的这些话当真,特别是小孩子,因为他们通常要通过父母的评价,来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能成为怎样的人。对孩子来说,要想培养自信心,首先需要听到他人、尤其是父母对他们的积极评价。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对自己有信心,就需要利用每个机会,强调他们积极的一面,避免使用辱骂、贬损性的语言去评价他们。

社会调查显示,不少青少年犯罪就是因为受到父母的藐视从而产生了挫折感,于是就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不管孩子多大,父母的否定均会对其造成极大的打击。

孩子未来的人生道路还很长,只要对未来抱有希望,就会激起无穷的力量。因此,家长不要把孩子看扁了,也不要把话说绝了,“辱骂贬损”是毒药,“激励赏识”才是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