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再现”
西部郊外农场发现了一名女尸,FBI现场勘查后排除了自杀的可能,案件被定性为谋杀。在追查凶手的过程中,一名年轻的犯罪嫌疑人被抓来审讯。
该犯罪嫌疑人说自己从未见过受害者,不过他承认自己去过该农场,并曾沿一排棉花地前行,然后左转,最后径直走回家。一名 FBI探员记下了他的供词,而另一名探员一直在旁边注意着他的一举一动。经观察发现,当犯罪嫌疑人说到左转和回家时,他打了个向右的手势,正好指向犯罪现场。办案人员抓住这一破绽——即言语(左转)和非语言行为(向右的手势)的不一致,突击猛审,最终该犯罪嫌疑人不得不认罪。
在身体语言中,手势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行为学家曾形象地比喻说:“手势是人的第二张唇舌。”人们的种种心理通过千姿百态的手势体现出来,有时手势甚至比言语更能传达说话者的心思。
“跟 FBI学读心术”
与其他非语言行为一样,手部动作也是心理的一种外在反应,如遇到重大事件或变化时,人们的手指会交叉紧扣,这是压力或低度自信的表现;当我们听到、看到或想到一些不好的事情时,我们的手可能会颤抖;在想讨好某些人,或对其进行恭维时,我们很多人可能会采用托盘式手势(即一只手搭在另一只手上,双手撑住下巴,微微抬头将脸迎向对方),以表示自己对对方关注有加……汤姆夫妇为他们三十周年结婚纪念日举办了一个盛大的晚宴,在宴会上大家围坐在桌边聊天,由于汤姆夫妇做的是金融生意,请的朋友也大多是金融界的朋友,所以大家很自然的聊到了金融。汤姆的一个朋友杰克跟邻座的人说起自己在资金方面遇到了困难,不料这被杰克的妻子朱丽叶听到了,于是她抱怨说:“钱好像一下子就没了。”细心的人会发现,在朱丽叶小声说这话时,杰克的手慢慢地撤离了桌面,悄悄地缩了回去,最终放到了他腿上。
对身体语言有研究的人,一定会知道这种手部动作其实是一种心理逃跑的表现,朱丽叶的丈夫杰克肯定对其隐瞒了什么。而事实也果真如此,杰克从家庭联合账户中偷偷拿走了一部分钱用在了情人身上,后来得知真相的朱丽叶无法原谅丈夫的所作所为,提出了离婚。
和各种善于欺骗的语言不同,手部动作可以向我们透露一些真情实感,提供可靠的非语言线索,让我们准确地了解自己及周围人的思想、感觉或意图。因此,下面我们将会为大家详细讲解手部动作所蕴含的心理世界。
——将双手隐藏。如果在说话的时候,某人不自主地将双手藏起来,那就说明他心有隐藏,在隐瞒一些谈论中关键的信息。
——不停的摆弄双手。双手不停地摆弄东西,或者手指不停地动这些都说明了行动者的烦躁,心理有较大的压力。尽管很多时候,言语中也会表现出这样的骚动,但人们无意识的动作,会将其表现得更明显。
——紧握手指,呈拳头状。这是在向他人展示“我是有力量的。 ”“我不怕你,要不要尝尝我拳头的滋味?”是一种示威和挑衅的动作。当将其恰当地运用于演讲或说话时,则说明这个人很自信,很有感召力,是值得人们信赖和依靠的对象。
——摊开双手,表示妥协的姿势,例如,一方在受到对方的责骂时,有时也会双手一摊,表示“我的确什么也没干过”。用这个动作表明清白或者要求妥协的意思。多数情况下,人们都认为摊开的手掌表示真切、诚恳、忠贞和顺从。当某人向你表示真诚时,他会暴露部分或是整只手掌在你面前。这种姿势给人一种说实话的感觉。似乎在说,“让我一五一十地告诉你吧”。
——搓手掌。如果是急速的搓动着手掌,这表达发出动作者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情。例如,你在接受一份工作计划后,急速地搓动手掌,就表明你有实施它的愿望,并可能马上就采取行动;如果是慢慢地搓手掌,则是表达发出动作者在遇到有决定性作用的选择时,犹豫不决,或者认为阻力很大,很难实现。例如,当你向业务主管提交一份工作计划后,主管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而是慢慢地搓动着手掌,这就说明主管对这份计划有所质疑,所以在他说话前,你在心理上需要有所准备。
——摆出“尖塔式”手势。电视中经常看到,老板在和员工围着桌子谈话时,经常会使用一种手势——即将两手的指尖相互对应,形成一个尖塔形状直立放在桌子上,这就是典型的“尖塔式”手势。它多用于一些有自信、高层次的人身上,如上级听下级的汇报,指导下级,或者给下级提建议的时候,就经常会用到这个手势,表达他们对下级所提到的内容“全知”,“尽在掌握”的心理态度。
“智慧锦囊”
手部动作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时,还会通过肯定的语气来对说话者产生一种暗示的作用,最终真的为说话者增强了信心。就像那些政治家在竞选演说中的表现一样,其实我们都知道,在竞选时他们的承诺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是难以实现的,但通过他们的演说,他们的手势加强了他们说话的效果,从而造成一种他们真能如演说一样实现计划的假角,为他们的获取选民的信任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不妨用紧紧拳手或用力握手来暗示自己,以增加自己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