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民国名媛的风花雪月
8483700000038

第38章 孤楚童年

1898年5月4日,福建闽侯县城内黄家诞生了一个女婴,黄家多了一口人,而同一天,黄家又失去了一个人——女婴的外祖母去世了,由此,这个女婴一出生就背负了一个恶名,她是一个灾星。这个女孩从此没有人喜欢,连她的母亲都厌恶她,以至她甚至都没有享受到母亲的乳汁,而是由一个奶妈养大的。这个女孩两岁时生了一身疥疮,三岁时还不会走路,也不会说话,反而十分爱哭、爱闹,从小还显得很倔强,因而这更加讨人厌。后来她的了热病,母亲已经放弃她,任凭她自生自灭,是用自己乳汁哺育了她的奶妈不忍放弃这个幼小的生命,就把她带到了乡下,在这乡野气息中,在奶妈的小心呵护下,这个女孩慢慢恢复过来,后来,这个女孩在她的小说《滨海故人》中写道:“露沙住在奶妈家里,整整地过了大半年。她忘了她的父母,以为奶妈便是她的亲娘,银姊和小黑是她的亲姊姊。朝霞幻成的画景,成了她灵魂的安慰者。斜阳里唱歌的牧童,是她的良友,她这时精神身体都十分焕发。”

露沙就是她自己,就是黄英,就是庐隐。

黄英又名黄淑仪,其父是一个举人,当黄英在乡下捡回自己的那条小命后,她重新回到了父母身边,不久,父亲就任湖南长沙县长,她于是随同一起前往。但在路上,她差点又死于非命——她不停地哭闹终于惹得父亲心头火起,一把将她抓起抛进江中,是一个差役急忙将她捞起才算又帮她捡回一条命。

六岁这一年,父亲突然因心脏病辞世,母亲就把家中财产变卖,加上积蓄共计二万元全部带上,带着孩子们一起去了北京舅父家中。黄英舅父时任农工商部员外郎,兼太医院御医,家中富贵,房子很多,孩子也很多,黄英的表姐妹就有二十多个。到了北京黄英也到了上学的年龄,但母亲也不愿在她身上费力,因而没有为她张罗入学,倒是她的姨妈开始对黄英进行严格的家庭教育,她本人没有上过学,但却颇有学识,她对黄英要求十分严厉,每天都准时为她上一节课,然后把她所在一个小屋里,命她背诵,中午时分再来检查,如果她没能背出就要被打手掌或是不许吃饭,但黄英从小就是一个好动、顽劣的性格,她极不情愿被关在小屋里,因而时常被罚。她后来在《庐隐自传》中回忆道:“有时听见哥哥们在院子里唱歌,或捉迷藏,我的心更慌了,连忙把书丢在一边,一窜两跳的爬上桌子,用口水把窗纸舔湿了,戳成一个洞,一只眼睛贴着洞口向外看,他们笑,我也跟着笑,他们着急,我也跟着心跳,一上午的光阴,就这样消磨尽了。等到十一点多时,我听见门外姨母的脚步声,这颗幼稚的心,便立刻沉到恐惧和愁苦的漩涡里去……”

舅父家虽然有很多房子,但小黄英却是和婢女们住在一起的,而且每当家中有客人来访时,她母亲总要把她锁在另外一个院子里,因为她实在不愿意顽皮的黄英突然冒出来丢人现眼,家中的每一个人也都不喜欢她,连仆人有时也欺负她,因而,她从小就感受到了来自周围的各种欺辱和疏远,偏偏她又是那么的喜欢与人玩耍,结果这个从来就没有得到多少母爱和亲情的女孩越来越感到这个世界的冷漠,竟然在小小的年纪的时候就想:“假使死了,也许比活着快活……”

九岁时,黄英被送进了一家美国人办的教会学校慕贞学院读小学,在这里,她同样没有感到丝毫的温暖,她说:“这是一所专门收容无产阶级者的学校;到处都显露着贫瘠的阴暗空气,据说这些学生都是从各乡村贫寒的教友家里送来的,不但在这里可以不花钱读书吃饭住房子,同时便连暑假回家的来往路费都是学校供给的——而学校当局唯一目的,就是使这一群天真的孩子信教。他们是抱着宣传宗教的绝大信心,来吸收这些为了利益而信教的教徒……养成一群奴隶性的教徒,这些人毕业了,便分发到各乡村各教堂,再依样炮制,于是洋奴便一天多似一天了……”在这所学校中,有钱人家的孩子是有单独的厨房的,而穷人家的孩子则吃的是大锅饭,总是老米饭、窝窝头和咸菜,尽管黄英家也算是大户,但母亲和舅父都不愿为她付太多学费,因而,这个来自大户人家的女孩在学校里却是个穷孩子,这里的环境很差,她的营养也很差,以至她的脚上长了疮,腿差点残废;得过肺病,吐过血,又差点死去,无奈,她得不到亲情的爱,就只好寻找上帝的爱,学校中的老师对她说:“哦!亲爱的孩子,上帝正在你的左右,你不能用眼睛看见,但是他是时刻都不离开你的……主呵!你用绝大的力量,使这个可怜的孩子皈依你吧……她是你所迷失的一只小羊,主呵!你领导她……”她孤独无助,也只能依靠虚无缥缈的上帝来聊以自慰,她说:“宗教的信仰,解除我不少心灵上的痛苦,我每次遇到难过或惧怕的时候,我便虔诚的祷告,这种心理作用,我受惠不少……现在虽觉得是一件可笑的事,但也多谢家教,不然我那童年的残破的心,必更加残破了!”

这个女孩始终成绩很差,厄运连连,来到这个世界不过十余年,却已经几次与死亡擦肩而过,在十三岁这一年,她终于看到了一点转折,那一年,正是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时,她在家中唯一较为疼爱她的大哥的帮助下,竟然出人意料地考上了高小,这让家人吃惊不小。在《庐隐自传》中她说:“因为我自己奋斗的结果,到底打破了我童年的厄运,但这时候我已经十二三岁了,可贵的童年已成为过去,我再也无法使这不快乐的童年,变成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