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建立一份真诚的友谊的确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千万不要和朋友整天守在一起。因为距离才能产生美。
世上没有完全同样的两个人。两个人不论其形体多么相像,他们绝没有完全同样的性情、爱好,绝对没有同样的经历和对事物同样的认知观点。于是,距离就存在了,距离成为人际关系的自然属性。
有着亲密关系的两个朋友也毫不例外。成为好朋友,只说明你们在某些方面(或许多方面)具有共同的目标、爱好或见解以及心灵的沟通,但并不能说明你们之间是毫无间隙、融为一体的。
赵晶和石苇是一对令人羡慕的好朋友,两人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她们一起上学、下学,手拉手逛街,但两人还是觉得相处的时间太少。于是,在征得家长同意之后,两人在校外租了一间房成为室友,这样来往就更方便了。然而一段时间后,两人的友谊产生了裂痕,赵晶觉得石苇性子太急、脾气太躁,而石苇则认为赵晶太懒,从不收拾房间,慢腾腾的,什么也做不好。终于两人为了一件小事大吵了一架,从此谁也不理谁了。石苇很后悔,她对自己的朋友说,如果当初不和赵晶住在一起就好了,那样的话,大家一定还会是好朋友。
是的,正因为距离之美,人与人之间才会有“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感觉。之所以会有“死党”的产生,是因为彼此的气质互相吸引,一下子就越过鸿沟而成为好朋友,这个现象无论是异性或同性都一样。但再怎么相互吸引,双方还是有些差异的,因为彼此来自不同的环境,受过不同的教育,因此人生观、价值观再怎么接近,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当两人的“蜜月期”一过,便无可避免地要碰触彼此的差异,于是,瑕斑的影子在你心里冲突,二人从尊重对方,开始变成容忍对方,到最后成为要求对方,少许的违背都使你特别在意。当要求不能如愿,便开始背后的挑剔、批评,然后结束友谊。
人就是这样奇怪:未得到时总想得到,未靠近时总想贴在一起,可真正得到和靠近后却又太过苛求。涉世老手在友谊的失败和成功中总结出了这样的务实友谊观——再好的朋友也要保持距离。
何谓“保持距离”?简单地说,就是不要太过亲密,不要一天到晚在一起。也就是说,心灵是贴近的,但肉体是保持距离的。能“保持距离”就会产生“礼”,就能尊重对方,这礼便是防止对方碰撞而产生伤害的“海绵”。
形影不离、无话不说的就一定是最亲密的朋友吗?答案是不一定。人们都说距离产生美,交友也不例外。朝夕相处、不分彼此的朋友往往会很快失去新鲜感,甚至最终变成陌路人。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交往的次数越是频繁,这种差异就越是明显,经常形影不离会使这种差异在友谊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且,交往过密不留距离,还会表现在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占用朋友的时间过长,把朋友捆得紧紧的,使朋友心里不能轻松、愉快。当友谊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时,双方就会形成可怕的对立。所以,保持一段距离,创造一种轻松的共处氛围,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安稳。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活空间与个人隐私,不愿被他人侵犯,所以即使是好朋友也不可能真的亲密“无间”。如果你想表示亲密友善而靠近别人,应注意不要过分,贴得太近未免无礼,必将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友谊之树常青,需要双方的浇灌呵护。直接的拥抱呵护不如间接的诚挚与关爱来得庄重。尝试通过间接的方式表达你的关心和体贴,能使对方的心更为感动,适当的距离会使你们的心与心之间吸引力更大。
交友需要空间,更需要距离,因为,只有距离才能产生美。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不足之处,和朋友离得太近了,就像用放大镜看朋友一样。这些缺点都会暴露出来了,所以为了维护友谊,还是保持距离的好。
交际点金
朋友也要保持适当距离感,这绝不是设置心灵上的屏障或戒备防线,而是为了尊重和被尊重,也是为了更好地处理与朋友之间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