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中国古代经典集粹(智囊)
8479300000017

第17章 刘晏

“原文”

唐刘晏为转运使时,兵火之余,百费皆倚办于晏。晏有精神,多机智,变通有无,曲尽其妙。尝以厚值募善走者,置递相望,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食货轻重之权悉制在掌握,入贱出贵。国家获利,而四方无甚贵甚贱之病。

晏以王者爱人不在赐与,当使之耕耘织纴,常岁平敛之,荒则蠲救之。诸道各置知院官,每甸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荒歉有端,则计官取赢,先令蠲某物、贷某户,民未及困而奏报已行矣。议者或讥晏不直赈救而多贱出以济民耆,则又不然。善治病者,不使至危惫;善救灾者,不使至赈给。故赈给少则不足活人,活人多则阙国用,国用阙则复重敛矣!又赈给多侥幸。吏群为奸,强得之多,弱得之少,虽刀锯在前不可禁——以为“二害”。灾渗之乡,所乏,粮耳,他产尚在,贱以出之,易以杂货,因人之力,转于丰处,或官自用,则国计不乏;多出菽粟,资之粜运,散入村闯,下户力农,不能谙市,转相沿逮,自免阻饥——以为“二胜”。

先是运关东谷入长安者,以河流湍悍,率一斛得八斗,至者则为成劳,受优赏。晏以为江、汴、河、渭,水力不同,各随便宜造运船,江船达扬州,汴船达河阴,河船达渭口,渭船达太仓,其间缘水置仓,转相受给。自是每岁运谷至百余万斛,无升斗沉覆者。又州县初取富人督漕鞔,谓之“船头”;主邮递,谓之“捉驿”;税外横取,谓之“白著”。人不堪命,皆去为盗。晏始以官主船漕,而吏主驿事,罢无名之敛,民困以苏,户口繁息。

“冯评”

晏常言:“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常以养民为先,可谓知本之论,其去桑、孔远矣!王荆公但知理财,而实无术以理之;亦自附养民,而反多方以!害之。故上不能为刘晏,而下且不逮桑、孔。

晏专用榷盐法充军国之用,以为官多则民扰,[边批:名言。]故但于出盐之乡置盐官,取盐户所煮之盐,转鬻于商人,任其所之,其余州县不复置官。其江岭间去盐乡远,转官盐于彼贮之;或商绝盐贵,则减价鬻之,谓之“常平盐”。官获其利,而民不困弊。

常平盐之法所以善者,代商之匮,主于便民故也。若今日行之,必且与商争鬻矣。

“译文”

唐朝人刘晏任转运使的时候,正逢内战不断、藩镇割据的时节,所有的军事费用都靠刘晏来筹措办理。刘晏事业心很强,既富机智,又善变通,办国家财政事务很是得心应手。他曾用高价招募擅长跑步的人,到各地问询物价,并互相传递情报,虽是远方的信息,不过几天便可知道。因此食品百货的价格,都掌握在他的手中。刘晏低价买进,高价售出,不仅国家能够获利,而且各地的物价也因此控制得很平稳。

刘晏认为君王爱民不在于赏赐他们多少,而是应当让百姓安于耕耘纺织。在税赋方面,让百姓正常的年头交纳公平合理的赋税,荒年时就减免或用国家的财力来济助他们。刘晏在各道分别设置知院官,每十天或一月详细报告各州县天气状况以及庄稼收成的情形。如果歉收有正当的理由,则会计官在催收赋税时,主动下令哪类谷物可以免税,哪些人可向政府借贷。因此各地的百姓都未因歉收而受困,各种救灾的措施也已报准朝廷施行。

有人责怪刘晏不直接救济人民,只低价出售粮食物品给人民,这种说法其实并不正确。好的医生不会让病人的病情拖到无药可救才来救治,善于救灾的人也不会使人民到达完全需要救助的地步。因为救助少了则不足以养活人民,救助得多则国家的财政会发生困难,国家的财政一旦出现问题又必须征收重税补充,如此往复必定形成恶性循环。另外,在救济时往往官吏相互狼狈为奸,容易贪赃枉法,救助的财物真正分到需要救济的百姓身上却很少,即使用严刑峻法来威吓也无法禁止,反而会造成双重的灾害。发生灾害的地区,所缺乏的其实只有粮食而已,其他的产品往往可维持正常的供应,若能低价将这些产品卖出去,交换其他需缺的货品,借政府的力量转运到丰收的地方或者留官府自用,国家的生计就不会匮乏。或者国家卖出屯积的谷物,由分交运粮的单位转运到缺粮的地区,使无力购买的贫困人民,能经由政府的辗转传送免除饥荒。这样就有双重好处。

在刘晏上任之前,因为河水湍急,运送进入长安城的谷物大抵十斗能运到八斗就算成功,完成任务的官员也就可得到优厚的赏赐。刘晏以长江、汴水、黄河、渭水等水力各不相同,按照不同的河流制造了不同的运输船只,长江的船运到扬州,汴水的船运到河阴,黄河的船运到渭口,渭水的船运到太仓。还在河边设置仓库,辗转接送。从此,每年运谷量多达一百多万斛,大约做到没一点点折损。还有,州县起初找富人来监督水陆运输,称之为“船头”;主持邮递的叫做“捉驿”,在正当的税收之外还强制索取的叫做“白著”。有些人为了逃避这些苛征和劳役,干脆群聚为盗贼。刘晏上任后,将船运和邮递事务全收归政府管理,废除了不正常的征敛,人民的困苦才得到解脱,户口也逐渐增加。

“冯评译文”

刘晏经常说,人口多,税赋自然多,所以他理财常常是先养民,真可谓是懂得根本道理之人。比汉代理财专家桑弘羊与孔仅好太多了。王荆公只知道理财,而实际上没有理财的正确方法,他自认为在养民,结果反而残害了人民,所以他上不如刘晏,下不及桑、孔。

刘晏将盐收归政府专卖,税收充作军队、国家之用。他认为官吏多会骚扰人民,所以在产盐的乡邑免除总理盐务的盐官,直接把盐户所煮出的盐卖给商人,任随他们转卖到各地,其余州县也不再设置盐官。在江岭间离盐乡远的地方,刘晏则将官盐转运到当地贮藏起来。等商人惜售,盐价昂贵之时,刘晏就将官盐运出减价卖给人民,这盐又叫做“常平盐”,官府得到了利益而人民也不困乏。

“常平盐”的方法所以理想,在于处在供应短缺时,可补充正常商业行销的不足,而满足人民需求的缘故。如果在供需正常的时候推行,一定会造成政府和商人的争利。

7.刘涣

“原文”

治平间,河北凶荒,继以地震,民无粒食,往往贱卖耕牛,以苟岁月。是时刘涣知澶州,尽发公帑之钱以买牛,明年震摇息,逋民归,无牛可耕,价腾踊十倍,涣以所买牛,依元直卖与,故河北一路,唯澶州民不失所。

“译文”

宋英宗治平年间,河北发生大灾荒,不久又发生地震,百姓粮食没有了,往往把耕牛廉价出售来苟延度日。刘涣当时在澶州任知州,就把公款拨出全部用以买牛。第二年,地震停了,离散的人都回来,自家却没有牛可以耕田,耕牛奇缺,牛价因此上涨十倍。这时,刘涣将所买的牛依原价卖出,所以河北各州,只有澶州百姓不致流离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