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宫图并不下流。甚至常常被用来精心装裱,赠送达官贵人。《花营锦阵》《鸳鸯秘谱》《风流绝畅》《江南销夏》《繁华丽锦》都是那时候的巅峰之作。
真正下流的,是那些将性事当成约束别人的筹码,自己却乐而享受的人。比如说朱熹,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自己却因为暗恋人家美貌的官妓严蕊而不得,对一个小女子大加鞭打,严刑伺候。
愚蠢的宋太宗也曾经胁迫小周后画过一组春宫图。
李后主被俘后,带着倾城美人小周后一同投降。赵光义是个大色鬼,多次将小周后骗进皇宫去强行非礼,后来居然命令宫廷画师将那个过程画下来,小周后不肯,张广义就命令诸多宫女胁迫。
这次无耻的现场“写生”被赵光义命名为《熙陵幸小周后图》,可以算是较早的春宫图了。
这种春宫图,无疑扭曲了爱与性的含义,带有暴力倾向,是真正的男权产物,不值一提。
美好的性,实在不必讳莫如深。有了性的参与,爱才完整。
套用一句话:性即使是不道德的,也是所有不道德的事情里面,最美好的一件事!
秋风辞
佳人怎敢忘春秋
刘彻(公元前157~公元前 87),即汉武帝。文韬武略皆具,刘彻在文学上提倡辞赋,重视收集各地的民歌、民谣,曾建立汉乐府,对我国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他这带有民歌格调的《秋风辞》就像一株秀丽芬芳的奇葩,开放在中国文学发展史的苑囿里。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公元前 113年,是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汉武帝刘彻率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途中传来南征将士的捷报,而将当地改名为闻喜,沿用至今。
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汉武帝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千古绝调《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高白云淡,树木枯黄雁南飞,兰花色正秀,野菊正芬芳。他在船上设宴群臣,笙歌漫舞,美人舒袖,江风传太平笑语,秋雁送千古佳音。场面热闹而奢华。武帝触景生情,由满目萧瑟,到身临其境的热闹,忽然联想到佳人不在的感伤,岁月流逝的无情,这样的日子又能过几许?
于是,提笔成章,流传千古。
有人说,武帝作这首诗,是因为触景生情,继而产生了求贤若渴的心理。
大概是觉得怀佳人兮一句,有求才之嫌。
我却不这样认为,看来看去,诗中都是一种寥落伤感的调子,也许,他真的不是在求才,他是真的,在如此凄凉秋景和面前的奢华场面的对比中,想起了已故的佳人。
有人可能觉得,武帝是皇帝,高高在上,拥有万顷江山、天下美女。怀念一个佳人可能有点煞风景,于是,便将佳人偷换成贤才,这样才和人物的身份互相对应。
是真的难忘佳人。
秋风起,白云过眼,远看草木枯黄,菊秀兰芳。大船在汾水上疾驰,碧水飞溅,一片白色的雾气,把秋天渲染出了一种寥落苍凉之感。
酒酣耳热,跟着划桨的工人哼了几句歌。
这样的太平胜景,这样的歌舞升平,这样草木摇落的秋色,怎能不想起曾经缠绵怀抱的美丽佳人,而去想什么贤才呢。
佳人,指的是李夫人,直到死都美得清冷绝艳的女子。
人之常情。
但凡,伤感、兴奋、满足,所有情绪的变化,都想有个心爱的人来分享,皇帝也不例外。
他在此刻,想念李夫人了。
刘彻是个好皇帝,他创造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
但他同时也是个有七情六欲的男人,李夫人的早亡,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菊高洁而兰出世。秋天菊花胜,偏偏诗中出现了兰。
秋兰,原来不是兰花,而是一种秋草,叶子香而浓郁,屈原《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摘秋兰配挂,是很高雅高洁的。
屈原以秋兰比喻自己高洁的品性和抱负,汉武帝未必不是这个意思。只是,他的人生缺少了应有的挫折和失意,顺畅的不可思议,这秋兰,便只好成秋景中的一抹秀色。
写诗的皇帝有许多,李煜,乾隆。李煜词作得好,自成大家,他却因此失去了江山。能算一个好词人,实在没人敢恭维他是个好皇帝。乾隆治理国家也有一套,诗也写得多,可惜的是,大多平庸之作,上不得台面。
难为汉武帝,雄韬大略,却也诗才了得,《秋风辞》之缠绵绮丽;《李夫人歌》之婉转悠扬;《瓠子歌》之生动壮丽,都可以算名篇佳作。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这一开头,已经是一幅秋景图。
鲁迅评价此诗:缠绵流丽,虽词人不能过也。
汉武帝这个人比较迷信,历史上血流成河的惨案“巫蛊之祸”就是因他的迷信而起。
说的是一天中午,武帝正在睡午觉,忽然梦见一群拿着木棍的木头人从宫门外冲进来打他。醒来之后,他认定是有人诅咒,于是彻查整个后宫,一时间,仇怨相报,彼此检举,斩杀无数。
他的两个公主、一个太子、两个孙子,都在这场灾祸中死去。
他的另一个迷信出于求仙。
人间繁华太眷恋,权力到顶太过瘾,于是,不愿意遵循天理轮回,希冀求道成仙,得到长生不老药,让富贵延续,让生命永恒。
《史记·封禅记》记载:一年冬天,一个叫公孙卿的方士,声称在河南的糇氏城上发现了仙人的踪迹,武帝兴冲冲地赶到那里见“仙人”,却是一场空欢喜。
武帝四十六岁,到桥山黄帝冢祭祀黄帝。
第二年的三月,他礼登太室山,据说从官在山下听到有叫“万岁”的。下山后,武帝即直奔东海,等“神仙”。
“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万数”。尽管“无验者”,武帝还是不断增加船只,命令自称见到过海上神山的几千人,出海去求所谓的蓬莱仙人。自然最后又是落空而返。
后来还是这个公孙卿,声称仙人好居楼。武帝便大兴土木开始建高楼。在甘泉造了通天台。
唐司马贞注《史记》时引《汉书旧仪》云:高三十丈,去长安二百里,望见长安城也。他还命人准备了仙人用的房屋用具于那些高楼之下,时刻等待仙人的降临。
看《史记》中的这一段,总是会想起另一人来,商纣王。他也是为了见仙人,造了一所高高的楼,取名摘星楼。和自己的宠妃苏妲己每天在摘星楼上等候神仙降临。实际上是吃喝玩乐。
商纣王此举,直接刺激了武王伐纣。武帝比较幸运,在自己营造的寻仙希望中,一直到死。
虽然,最后的结局是必然的失望。这世上,哪里有什么仙人存在!
欢乐极兮哀情多。乐极生悲,水满则溢。这人生,这辉煌,已经到头了。
想:在无妄中,因一句金屋藏娇戏语,被长公主扶上皇帝宝座的时候,他雄才大略,那一步步,带领着一个国家,奋勇前进的场面,如此的沸腾身心。
盐铁官营、通西域、开拓疆土、打匈奴、得佳人,壮阔的人生犹如华锦铺陈,他哪里有时间发此哀叹。
当一步步走到顶,俯瞰众生,却终落个,高处凄清少人烟。
佳人难再得,长生不老无望,再大的欢喜,也终有一天会成空。
于是发此感叹: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荣华富贵终有时,你是皇帝,依然留不住爱妃仙逝,你是皇帝,却不得不面对生老病死。今天的欢乐越盛大,明日的凋零越不舍,越凄凉。
当权力真的大到一定程度,也无趣味。
最美的花期,永远是含苞待放,欲开还羞那一霎,等真正开到极盛,便也意味着,要开始凋零。
再盛大的人生,也终要落幕,再高的权力,总有时无力回天。
怎能不忧伤。
饮马长城窟行
彻骨悲凉彻骨寒
蔡邕 (133~192),字伯喈,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圉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生平不得志,但是他通晓音律,流浪途中制造传世乐器焦尾琴和柯亭笛。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大多数人觉得这是一首思妇诗。
秦汉末年,秦始皇修长城,太多的丈夫去做苦工,剩下形单影只的妻,怎会不寂寞。
一个女子,春光无限中,思念远行不归的丈夫,无心生计,寂寞凄清。她做梦,哭泣,收到陌生人送来的一双鲤鱼,更离奇的是,居然在鲤鱼中,剖出丈夫的信帛……
翻遍汉诗思妇曲,唯此饮马最断肠!这一首,明显悲切更甚,诗中的女子,是超越了寂寞的,简直凄凉,凄凄惨惨戚戚。
一遍遍读下来,心里的悲凉如雨漫过。
第一层悲凉:他走后,女子已经没有了庸长的快乐心态。
看到青青绿绿的草地,无边无际地铺陈开来。应该很是赏心悦目的景色,她却无心欣赏。心是被爱填充的,爱不在,任何的景色都成空茫,没有你在身边,我看不到春景,感觉不到烂漫,我的心,随着绵延不绝的春草,一路跟随到了千里之外,你漂泊的地方。
过日子,多的,就是这一春一秋一草一木的庸长,哪里有那许多蜜里调油的甜蜜,和曲折过后的欣喜。
可如今,他不在,生生剥夺了她这卑微的、平凡的快乐。看草草伤悲,闻花花不语,春不入眼,日子难捱,心心念念都是远方的人儿——你到底,在哪里呢?归期何时?
爱情真是奇怪的东西,本来一个人的日子过得好好的,可是,那个人出现了。从此,愿意拉着他的手,做许多无聊平凡的事情。
忽然再回到一个人的日子,就空茫一片,做什么,也无趣味。
你看那林梢喜鹊,枝头连理,成双成对地在一起,总是让人欢喜的,满足的。
第二层悲凉:这是一个明智、理性的女子,在美好的春光中,在无时无刻的思念中,她劝自己:想也没有用,只能徒增伤感罢了。
去做做针线,或者到菜园子里拔草,看辣椒露出又尖又细的小脑袋,红得可爱,绿得喜人。
猛然一抬头,天啊,他居然出现在面前,他不但在眼前,还在身边,目光是昔日的深情……诗中没写这么详细,我们想象着,他或许蹲下来,帮她拔两根草;或许,她一睁眼,发现床榻的另一边,他正微笑着睡在身边;或许,他只是紧紧拥抱着她——反正,他是出现在她的面前。
这一层惊喜好强烈,清醒之后将映衬得更加荒谬凄凉——不过一场梦境。
我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她在长久的思念中,难免不梦见他。只是这一场梦境,太真实,真实得就像他真的在眼前!
梦,在古代有着特别的含义,大多数文学作品都有托梦情节。
《红楼梦》中的梦幻情节有三十二处,秦可卿托梦王熙凤,俏晴雯告别贾宝玉,二姐身心陷入艰难,三姐托梦引领……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梦里梦外,真真假假,无不悲切迷茫。
心里忽然一惊,这个可怜的女子,她日思夜想的丈夫,这是给她托梦来了吧?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不能想,却偏偏出现,正在欣喜,原来是南柯一梦。梦中,是清醒的,清醒到,知道他其实是在异乡的,异乡有多少地方啊,却一直不知道他到底在哪里,怎么会真的见到?
如此,只有一个解释:他是来给她托梦了!
梦是一件美丽的外衣,解开这层外衣,残酷的、虚幻的内核才显露。
《金瓶梅》第六十七回西门庆第一次梦见瓶儿,竟从梦中哭醒过来,书中有诗云:个中邂逅相思梦,风扑梅花斗帐香。西门庆对瓶儿之死悲痛欲绝,此后在很长时间里不能忘怀。
梦里梦外皆心惊!
第三层悲凉,她有所觉察了,心灵开始颤抖,开始哭泣,因为她不但做了如此诡异的一个梦,就连和他一同出去做工的邻居们都回来了,大家一字不提他的去向,关起门来才开始天伦笑语。这一动一静,一喜一悲,衬托着她的孤寂和绝望。晚来风急,邻居们的笑语传进耳朵里,她怎能不哀哭。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桑树也知道刮风,海水也知道天寒,这些没有生命的东西,未必没有灵气,连它们都能感知季节的微妙变化,都能知晓自然的循环定律,为什么你,我的丈夫,就感知不到我的思念与焦急呢?
再好的邻里关系,再浓厚的血缘亲情,也抵不上爱人的一抹微笑。相聚常言笑,关门各自欢,谁能走进谁的内心,去慰藉真正的寂寞?
此情此景,不但是失去爱人的女子开始悲凉,就是读诗的人,心中也会掠起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