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8476100000023

第23章 做官的秘本(1)

晚清官场自有晚清官场的一套制度、规矩与独特的运作方式。

官场中各类职事,如做官、为吏、游幕、当长随等不同官业,各有一套十分严谨、精细,专门的规则体系,分工很细。为了适应官场中人学习这些规制,以便能够迅速进入角色的需要,《宦海指南》、《官场必读》、《牧令须知》、《长随论》、《州县事宜》、《州县须知》、《佐治药言》、《学治臆说》、《折狱便览》、《幕学举要》、《佐治药言》、《学治臆说》、《办案要略》、《刑幕要略》等职场必读书就应运而生,在晚清官场十分流行,成为涉足官场者不可不读的入门教科书。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晚清时代已是中国开始融入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开始,伴随着西学东渐,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得到解放。各种媒介与传播渠道也逐渐发达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揭示晚清官场现象的出版物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如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即李宝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就以活泼辛辣的题材讽刺了晚清官场的腐败与黑暗。另外,官员们自编的年谱、文集,官员之间的联络手册等书籍也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观察这一官场文化发达的现象,也许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楚、深刻地了解晚清官场的运行规律与官本位观念对于清末政局以及国人思想观念的影响。

概括起来,晚清时期的官场用书,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类:

一、对官场规则制度进行总结的书籍。

主要有《宦海指南》、《官场必读》、《牧令须知》、《长随论》等。这类书多是以官场中某一类人的职业为读者对象加以编纂的,其专业特征十分明显,晚清官场中就流行着不少这样的书籍。如《官场现形记》写某知府想编一部《官学分类大成》,其手下人出主意说,书铺里有卖《宦乡要则》的,买一部来看就可以了。知府看完《宦乡要则》后说:这书就像是作八股文时要读的《制艺声调谱》,“只要把他读熟,将来出去做官,自然无往而不利”。事实上,清代官场上也确实流行过这样一部《宦乡要则》,为清张鉴瀛编纂,光绪十六年(1890年)出版,两年后又出了增订本。

类似《宦乡要则》这类专门为从事具体职业的官员编写的如何做事的书籍,一般门类都比较齐全,适合官场各色人等的不同需要。如名幕汪龙庄撰写的《学治臆说》,内容主要是如何做好一个知县,但同时也很适合幕友阅读。该书的一篇序言说:“龙庄先生《学治》一书,居官与幕者皆宜日览……居官佐幕与立身之道均在其中。”清方汝谦的《宝鉴洗冤录》、清沈辛田的《刑钱指掌》、清黄六鸿的《福惠全书》,既适合知县、刑名师爷阅读,又适合长随中负责刑名之事的值堂阅读。如《宝鉴洗冤录》所记勘察案发现场和验尸、验伤等方法,对于知县、刑名师爷和值堂等基层官业,都是非常有用的。写作这类书的作者也多是久历宦海、经验丰富的官场老手。汪龙庄当过知县,做过14个官员的幕友,官场阅历可以说是极为丰富的,因此,他的著作就往往具有较高的价值。雍正时的河南巡抚田文镜曾做过10多年知县,他以他的宦海经验写出了《州县事宜》。乾隆中叶写过多部幕学专著的王荫庭被人称为“法家老手”。光绪年间,刚毅在任云南按察使时,也让人编纂了一部《官场必读》,并以此遍赠僚属,其内容是将“各项公文,分类编辑”,自序称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以资辅佐”,即将此书作为做官的辅导性读物。

概括起来说,晚清官箴主要可分为官员用书、幕友用书以及长随用书三种。

在李乔的《清代官场图记》这本书中,作者对于这三类官场必读书有着比较精到的记述。

晚清官员用书中最大量的是州县官员学习官业的实用书籍,比较有名的有《州县事宜》、《福惠全书》、《学治臆说》、《学治续说》、刚毅的《牧令须知》、程际盛的《州县须知》、明善的《折狱便览》、佚名的《钱谷大要》等。这些书的内容大致包括到任诸件事宜、官箴、处理刑名钱谷事之法、用人之法、堂规、防止官场弊害的注意事项等。如《州县须知》谈到刑名钱谷之法,包括“弭盗要法”、“听断则要”、“验伤一切要端利弊”、“催科诀要”、“借粜仓谷利弊”等具体内容。《钱谷大要》谈到新官上任接交盘点的内容:1头接到日,先取本县赋役全书(要刻印本的);2到任日,受交盘清册,逐项磨对;3查起解地丁正额、协饷、兵饷等项;4查上司俸薪;5查存库实在银两;6查账中透放、冒支等等。书中也涉及要防止官场中7种弊害,即“保歇之害、分征之害、委官之害、坐差之害、买比之害、签拿之害、书吏之害”。关于书吏之害,《州县事宜》“防胥吏”一节所谈比较详细,作者具体生动地描绘出书吏驭官作弊的情况:“(县官)赴任之初,迎接跟随,皆是窥探之训,即任之日,左右前后,无非伺察之人;家人亲友,择官之所亲近者而先致殷勤;举止动静,就官之所好者而巧为迎合。官而爱财,彼则诱以巧取之方,而于中染指;官而任性,彼则激以动怒之语,而自作威福;官而无才,彼则从旁献策,而明操其权柄;官而多疑,彼则因事浸润,而暗用其机谋;官喜偏听,彼则密讦人之阴私,以倾陷其所仇,而快其私忿;官好慈祥,彼则扬言人之冤苦,以周全其所托,而图其重贿;官恶受赃犯法,彼则先以守法奉公取官之信;官喜急公办事,彼则先以小忠小信结官之心;官如强干,彼则依官势以凌人;官如软弱,彼则卖官法以徇己;官如任用家人,彼则贿通家人以为内应;官如听信乡绅,彼则联结乡绅以为外援。”官员用书多是综合性的,即一书中基本上包括了上述各方面的内容。也有的书主要谈某一方面的内容,如《钱谷大要》,就主要讲的是怎样处理钱粮赋役等事宜。

至于幕友用书,比较有名的有清代名幕邬先生的《抚豫宣化录》,汪龙庄的《佐治药言》、《续佐治药言》和《病榻梦痕录》,万枫江的《幕学举要》,王荫庭的《办案要略》、《刑钱必览》和《钱谷备要》,佚名的《刑幕要略》等。邬先生是越中老幕友公认的祖师,他在田文镜幕府所撰的公文书牍,汇辑成《抚豫宣化录》,以田文镜的名义刊行,这部书被绍兴师爷视为枕中鸿宝。汪龙庄做幕除短时期作书启师爷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做刑名师爷,所以他撰写的《佐治药言》、《续佐治药言》主要是谈做刑名师爷的经验,因而主要是刑名师爷的教科书。《病榻梦痕录》是汪龙庄晚年卧病时口述的一部编年体回忆录,其中谈到一生做幕的许多情况,所以也是幕友很重视的一部书。

幕友用书的内容主要包括做幕员应该具备的品德、怎样处理与官员幕主的关系、做各种师爷的具体方法、怎样管束书吏等等。如《佐治药言》谈“立心要正”:“谚云:‘官断十条路’,幕之制事亦如之,操三寸管臆揣官事,得失半焉。所争者公私之别而已……故立心不可不正。”谈与官员主人之间的宾主关系:“宾之与主非有势分之临也,合则留,吾固无负于人;不合则去,吾自无疚于己。”谈做刑名师爷必须明习律例:“幕客之用律,犹秀才之用四子书也。四子书解误,其害止于考列下等;律文解误,其害乃至延及生灵。”谈管束书吏之责:“幕友之为道,所以佐官而检吏也。……约束书吏是幕友第一要事。”

为了阅读方便,有些比较重要的官员用书和幕友用书还被编为官员必读丛书,一函在手,得以周览,十分方便。清许乃普将《州县事宜》、《州县须知》、《佐治药言》、《学治臆说》、《折狱便览》辑成《宦海指南五种》,咸丰年间刊行。清张翰伯将《幕学举要》、《佐治药言》(正、续)、《学治臆说》(及《续说》)、《办案要略》、《刑幕要略》辑成《入幕须知五种》,光绪年间刊行。

长随用书则主要是总结一些实用的东西,以便为长随做业务提供帮助和指导。如“立品之要诀”包括“十要”、“十不可”。

“十要”是:1办事谨慎,切勿疏虞;2银钱经手,来清去白;3无欲则刚,遇事则谏;4先公后私,不致人怨;5上和下睦,礼别尊卑;6处世为人,廉耻为重;7人有苦难,量力提携;8敬君子,远避小人;9受恩深重,有始有终;10食主忠禄,尽心报效。

“十不可”是:1不可倚官仗势,欺压小人;2不可袖里藏刀,暗箭伤人;3不可瞒心昧己,轻出重人;4不可妒贤嫉能,听信谗言;5不可行为轻狂,飞扬浮躁;6不可行小人举动,被人唾骂;7不可饮酒留恋,有关洁己;8不可贪杯误事,性命相关;9不可淫人妻女,奸人僮仆;10不可与署中妇女嬉笑献言。

二、以晚清官场发生过的事件与人物为原型创作的官场小说。

这类书主要有《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海上花列传》、《文明小史》、《南亭笔记》等等,这类作品基本上是以晚清官场发生过的人物和事件为表现对象,集中描写清王朝灭亡前夕官场的种种腐败、黑暗和丑恶的情形。这里的人物原型既有军机大臣、总督巡抚、提督道台,也有知县、典吏、管带佐杂,他们或龌龊卑鄙,或昏聩糊涂,或腐败堕落,或尸位素餐,构成一幅清末官场运作过程的百丑图。

以李宝嘉及其代表作《官场现形记》为例。李宝嘉即李伯元,江苏武进人,三岁时丧父,由做过山东道台的伯父抚养。少年时代即擅长诗文,中第秀才,后来几次考举均落榜。1896年到上海办《指南报》,后来又主办《游戏报》、《繁华报》。1903年,应商务印书馆之聘,主编《绣像小说》半月刊。陆续写出了《官场现形记》六十回、《文明小史》六十回、《中国现在记》十二回、《活地狱》四十二回、《海天鸿雪记》二十回、《庚子国变弹词》四十回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