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年轻人成功的资本
8471000000025

第25章 有志者,事竟成

凡事不能持之以恒,正是很多入最后失败的根源:而一切领域所有的重大成就无不与坚韧不拔的品质有关。成功更多依赖的是人的恒心与忍耐力,而不是天赋与才华。布尔沃说:“恒心与忍耐力是征服者的灵魂,它是人类反抗命运、个人反抗世界、灵魂反抗物质的最有力支持,”它也是福音书的精髓。

每一种高贵的使命,最初看来总是不可思议的。

——卡莱尔

胜利属于坚持到最后的人。

——拿破仑

很多时候,如果能够知道距离成功还有多远,获得成功也就不成问题了。——孟德斯鸠只要有信心,只要不断进取,即使表面看来不可能的事情,也会变得轻而易举。

——杰勒米·柯里尔

对于精神不松懈、眼光不游移、思想不走神的人,成功不在话下。

——柏克

“观众都站起来向我欢呼”爱德蒙·基恩冲回家,一把抱住被他吓着了的妻子,兴奋不已,大声说道,“以后你可以有自己的马车,查理可以去贵族学校读书了!”

基恩是一位演员,一直埋头钻研自己的演技,最终成了当时的大明星。他肤色偏黑,天生一副尖嗓子,让人听着很不舒服;然而,刚刚出道的时候,他就决定扮演一个前人还没有扮演过的角色——马辛杰戏剧中吉列斯·欧弗里奇爵士的角色。他坚持不懈地尝试,不怕失败,最终这个角色获得了人们的认可,受到了整个伦敦的欢迎。

“请原谅我坦率说出我的看法,我觉得您不适合做演讲。”谢里丹刚刚进入国会,才做了第一次演讲,著名记者伍德弗尔就对他下了这一断语,奉劝他还是回去做他原来的职业。“不。”谢里丹手托着下巴,沉思了片刻,然后回答道,“我觉得我适合,以后你会看到的。”后来,谢里丹的确做到了这一点。被著名的演说家福克斯称赞为众议院有史以来最出色的一篇演说,正是出自谢里丹之口,那是一篇他反驳沃伦。哈斯汀斯的著名演讲。

1828年,十八岁的伯纳德·帕里希离开了法国南部的家乡。按他自己的说法,那时候他“一本书也没有,只有天空和土地为伴,因为它们对谁都不会拒绝”。当时他只是一个不起眼的玻璃画师,然而,他内心却怀着满腔的艺术热情。

一次,他偶然看到了一只精美的意大利杯子,完全被它迷住了,这样,他过去的生活完全被打乱了。从这时候起,他内心完全被另一种激情占据了——他决心要发现瓷釉的奥秘,看看它为什么能赋予杯子那样的光泽。此后,他经年累月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对瓷釉各种成分的研究中。他自己动手制造熔炉,但第一次以失败告终。后来,他又造了第二个。这一次虽然成功了,然而这只炉子既耗燃料,又耗时间,让他几乎耗尽了财产。最后因为买不起燃料,他无奈只能用普通火炉。失败对他已经是家常便饭,然而每次他在哪里失败就从哪里重新开始;最终,在经历无数次的失败之后,他烧出了色彩非常美丽的瓷釉。

为了改进自己的发明,帕里希用自己的双手把砖头一块一块垒了起来,建了一个玻璃炉。终于,到了决定试验成败的时候了,他连续高温加热了六天。可是,出乎意料的是,瓷釉并没有熔化。但他当时已经身无分文了,只好通过向别人借贷又买来陶罐和木材,并且想方设法找到了更好的助熔剂。准备就绪之后,他又重新生火,然而,直到燃料耗光也没有任何结果。他跑到花园里,把篱笆上的木栅拆下来充柴火,但仍然没有效果;然后是他的家具,但仍然没有起作用。最后,他把餐具室的架子都一并砍碎扔进火里,奇迹终于发生了:熊熊的火焰一下子把瓷釉熔化了。秘密终于揭开了。事实再次证明了这一点:有志者,事竟成。

“如果你在两周内一本书都没有卖出去,而你一点都不泄气,”一个出版商对他的代理人说,“那你肯定会成功的。”

“先考虑好自己要做什么,”卡莱尔说,“然后像赫拉克勒斯那样地投入到你的工作中去。”

“一个人想在绘画上有成就也好,或者在别的艺术领域有成就也好,”“那么,著名画家雷诺兹说,从早晨起来一直到晚上睡觉,他都应该把这个目标牢牢地记在心头。”

“我成功的惟一秘诀就是勤奋工作。”著名画家特纳如是说。

“一个人如果总是优柔寡断,不知道该先做什么”威廉姆·“那他会什么也做不了的。沃特曾经说,他如果下了决心,可是一听到朋友的反对意见又马上改变想法,自己的主意总是变来变去,就像风向标一样,东风来西边倒,西风来东边倒,这样的人是做不成什么大事的。他们币会有任何进步,最多只能在原地踏步,搞不好就很有可能一败涂地。”

因为有了恒心与忍耐力,才有了埃及平原上宏伟的金字塔,才有了耶路撒冷巍峨的庙堂;因为有了恒心与忍耐力,人们才登上了气候恶劣、云雾缭绕的阿尔卑斯山,在宽阔无边的大西洋上开辟了通道;正是因为有了恒心与忍耐力,人类才夷平了新大陆的各种障碍,建立起了人类居住的共同体。恒心与忍耐力让天才在大理石上刻下了精美的创作,在画布上留下大自然恢弘的缩影。恒心与忍耐力创造了纺锤,发明了飞梭;恒心与忍耐力使汽车变成了人类胯下的战马,装载着货物翻山越岭,弹指一挥间在天南地北往来穿梭;恒心与忍耐力让白帆撒满了海上,使海洋向无数民族开放,每一片水域都有了水手的身影,每一座荒岛都有了探险者的足迹。恒心与忍耐力还把对大自然的研究分成了许多学科,探索自然的法则,预言其景象的变化,丈量没有开垦的土地。

滴水可以穿石,锯绳可以断木。如果三心二意,哪怕是天才,终有疲惫厌倦之时;只有仰仗恒心,点滴积累,才能看到成功之日。勤快的人能笑到最后,而耐跑的马才会脱颖而出。

“你的发现是不是都出自直觉?”一个采访托马斯爱迪生的记者问,“是不是夜里醒来的时候,那些发明就突然出现在你的脑海里了?”

“我从来不做投机取巧的事情”爱迪生回答,“我的发明除了照相术,也没有一项是由于幸运之神的光顾。一旦我下定决心,知道我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我就会勇往直前,一遍一遍地试验,直到产生最终的结果。我的发明都限于一些有商业价值的领域,对于那些纯粹满足人们猎奇心理而毫无实用价值的奇思怪想,我根本没有时间去顾及。”停了一下,这位大发明家又说:

“我就是喜欢做这些事情,没有别的理由。不论什么事情我一旦着手,如果不到最后做完我就会不舒服;一直放在心上。”

一个对工作能够这样全力以赴的人,必定会有所成就;如果他同时还拥有才华、机智,那么他距离成为伟人就不远了。

外交家波尔沃的道路,又是怎样一条不甘命运摆布、奋起抗争的道路啊!开始,他从事小说创作失败了,他从事诗歌创作又失败了;他那稚气未脱的演讲也几乎成了对手的笑柄。然而,他却顶住了所有的讥笑和挫折,凭借自己的力量,最终向社会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吉本辛勤耕耘二十年,才写出了他的《罗马帝国盛衰史》;诺亚·韦伯斯特历时三十六载,才有了《韦伯斯特大词典》的雏形,看看他将自己的毕生都投入到词汇的搜集、定义的事业,其中表现的是何等非凡的毅力和高贵的精神啊!乔治。班克罗夫特穷二十六年的心血,写出了《美利坚合众国史》;而牛顿前后十五次改写他的《古代国家编年史》。提香曾给查理五世致信:

“我把我最重要的一幅作品献给陛下,这七年的所有时间我几乎都花在了这幅作品上。”他的另一幅画也耗时八年。乔治·史蒂芬森用了十五年的时间来改进他的火车头;瓦特用了二十年改进冷凝机;哈维观察了八年,才出版了他揭开血液循环奥秘的著作。当时他被同行们称做精神病患者、骗子。忍受了二十五年的攻击和嘲弄,才最终让学术界承认了他的伟大发现。

牛顿早在二十一岁就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然而,在测量地球圆周时发生了一个微小的偏差,这使他迟迟不能证明自己的理论。二十年以后,他自己纠正了这个偏差,证明无论是行星在轨道上的运行,还是苹果落地,都是受同一种法则支配的。

伟大的演员索伦坦率地说,自己戏剧生涯的前半生因为不能胜任,时时受到解聘的威胁。

“不要完全依赖才华,”约翰·罗斯金借用约舒亚·雷诺兹的话说,“更重要的是勤奋。如果你有才华,勤奋能够让你如虎添翼;即使缺少才华也不要紧,勤能补拙。”原始人中有一种信仰,认为自己一旦征服了敌人,自己的精神就会进入敌人的身体,从此驱使他们为自己卖力。我们所崇拜敬仰的人,他的精神同样也会进入我们的身体,帮助推动我们去获得成功。

普鲁士元帅布吕歇尔昨天还是拿破仑的败将,然而,仅仅时隔一日,在滑铁卢我们又听到他的部队隆隆的枪跑声。昔日的败军之将,又把恐惧、死亡的阴影扔回到了他的对手那里。其实,冲突会产生力量。正是由于对立一方的存在,才激发出我们自身更大的力量。每当克服一个障碍,我们的能力也就增进了一分,又可以去面对下一个障碍了。

1492年2月,哥伦布失望地离开了爱尔罕布拉宫,他原先希望争取西班牙国王斐迪南和王后伊萨贝拉的支持,但没有成功。他骑着骡子,缓缓地出了官门,考虑应该往哪里去。他此时此刻看上去头发花白,精神也十分萎靡,脑袋耷拉着,几乎碰到了骡子的背上。他从幼年开始就抱着一个念头,认为地球是个球体。当时,人们在距离海岸线四百英里远的海上发现了雕有图案的木片,还在葡萄牙海滨发现了两具尸体,从人体特征上判断,他们和已知的人种都不一样。哥伦布相信,这些尸体就是从遥远的西部一些还不为欧洲人所知的岛屿上漂流过来的。他曾经指望葡萄牙国王能够出资,资助他进行海上航行,以便发现那些遥远的岛屿。然而,国王约翰二世一面假惺惺答应帮助他,另一方面却暗地里派出了自己的考察队。哥伦布最后的一线希望破灭了。

哥伦布四处乞讨,靠给别人画各种图表为生。他的妻子也已经离他而去,他的朋友也都把他当成疯子,对他不闻不问。斐迪南和伊萨贝拉夫妇身边的智囊人物,对他所谓的往西航行就可以到达东方的理论也嗤之以鼻。

“可是,既然太阳、月亮都是圆的,为什么地球不能是圆的?”哥伦布问道。

“如果地球是球体,靠什么支撑它?”那些智囊问。

“那太阳、月亮又是靠什么来支撑的呢?”哥伦布反问道。

“如果一个人头朝上,脚朝下,就像天花板上的苍蝇一样,你觉得这可能吗?”一位博士继续问哥伦布,“树根如果在上边里,它可能生长吗?”

“池塘里的水也都会流出来,我们也就站不起来了。”另一位哲学家补充道。

“这也不符合《圣经》上的说法。《以赛亚书》上说:‘苍穹铺张如幔’,这说明地显然是平直的,说它是圆的,那是异端。”牧师也加入了辩论。

哥伦布对他们不再抱任何希望,就在他转念想去为查理七世效力的时候,突然出现了转机。伊萨贝拉的一个朋友对她建议说,万一哥伦布的说法是对的,那么,只要一笔很小的花费,就可以大大地抬高她统治的声望。“好的,”伊萨贝拉同意了,“我把我的珠宝拿去抵押,就算是给他的经费。喊他回来。”

就这样,哥伦布转过了身子,同时世界也转了个身。可是,他的航行还有别的问题,没有一个水手愿意和他一起出海,幸好国王和王后用强制手段下了命令,让他们必须去。于是,他们乘坐“平塔号”帆船出了海。他们的船很小,比平常的帆船大不了多少,而且刚刚起程三天,船舵就断了。水手们内心都有一种不祥之兆,一时情绪非常低落。哥伦布就向他们描述了一番他所知的印度的景象,描述了一番那儿遍地的金银珠宝。好容易才让水手们的情绪稳定下来。

船驶过加那利群岛以西两百英里后,他们的磁针不再是朝着北极星的方向了。水手们说什么也不肯再往前走,一场叛乱几乎迫在眉睫。这时候哥伦布又向他们解释,说北极星实际并不在正北方,最后总算说服了他们。当船航行到距离出发地两千三百英里远(哥伦布故意骗他们说只有一千七百英里远)的时候,他们发现了有樱桃木在水面上漂流,船周周围时常有一些陆上的鸟类飞过,还从水里打捞起了一块很奇怪的雕有图案的木片。到了12月12日,哥伦布把西班牙王国的旗帜插在了新大陆上。

希拉斯·菲尔德先生退休的时候已经积攒了一大笔钱,然而这时他又忽发奇想,想在大西洋的海底铺设一条连接欧洲和美国的电缆。随后,他就全身心地开始推动这项事业。前期基础性的工作包括建造一条一千英里长、从纽约到纽芬兰圣约翰的电报线路。纽芬兰四百英里长的电报线路要从人迹罕至的森林中穿过,所以,要完成这项工作不仅包括建一条电报线路,还包括建同样长的一条公路。此外,还包括穿越布雷顿角全岛共四百四十英里长的线路,再加上铺设跨越圣劳伦斯海峡的电缆,整个工程十分浩大。

菲尔德使尽浑身解数,总算从英国政府那里得到了资助。然而,他的方案在议会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在上院仅以一票多数通过。随后,菲尔德的铺设工作就开始了。电缆一头搁在停泊于塞巴斯托波尔港的英国旗舰“阿伽门农”号上,另一头放在美国海军新造的豪华护卫舰“尼亚加拉”号上;不过,就在电缆铺设到五英里的时候,它突然卷到了机器里面,被弄断了。

菲尔德不甘心,进行了第二次试验。在这次试验中,在铺好二百英里长的时候,电流突然中断了,船上的人们在甲板上焦急地踱来踱去,好像死神就要降临一样。就在菲尔德先生即将命令割断电缆、放弃这次试验时,电流突然又神奇地出现,一如它神奇地消失一样。夜间,船以每小时四英里的速度缓缓航行,电缆的铺设也以每小时四英里的速度进行。这时,轮船突然发生了一次严重倾斜,制动器紧急制动,不巧又割断了电缆。

但菲尔德并不是一个容易放弃的人。他又订购了七百英里的电缆,而且还聘请了一个专家,请他设计一台更好的机器,以完成这么长的铺设任务。后来,英美两国的发明天才联手才把机器赶制出来。最终,两艘军舰在大西洋上会合了,电缆也接上了头;随后,两艘船继续航行,一艘驶向爱尔兰,另一艘驶向纽芬兰,结果它们都把电线用完了。两船分开不到三英里。电缆又断开了;再次接上后,两船继续航行,到了相隔八英里的时候,电流又没有了。电缆第三次接上后,铺了两百英里。在距离“阿伽门农”号二十英尺处又断开了,两艘船最后不得不返回到爱尔兰海岸。

参与此事的很多人一个个都泄了气,公众舆论也对此流露出怀疑的态度,投资者也对这一项目没有了信心,不愿再投资。这时候,如果不是菲尔德先生,如果不是他百折不挠的精神、不是他天才的说服力,这一项目很可能就此放弃了。菲尔德继续为此日夜操劳,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决不甘心失败。

于是,第三次尝试又开始了,这次总算一切顺利,全部电缆铺设完毕,而没有任何中断,几条消息也通过这条漫长的海底电缆发送了出去,一切似乎就要大功告成了,但突然电流又中断了。

这时候,除了菲尔德和一两个朋友外,几乎没有人不感到绝望的。但他们始终抱有信心,正是由于这种坚持不懈的毅力,他们最终又找到了投资人,开始了新的一次尝试。他们买来了质量更好的电缆,这次执行铺设任务的是“大东方”号,它缓缓驶向大洋,一路把电缆铺设了下去。一切都很顺利,但最后在铺设横跨纽芬兰六百英里电缆线路时,电缆突然又折断了。掉入了海底。他们打捞了几次,但都没有成功。于是,这项工作就耽搁了下来,而且一搁就是一年。

好一个菲尔德,所有这一切困难都没有吓倒他。他又组建一个新的公司,继续从事这项工作,而且制造出了一种性能远优于普通电缆的新型电缆。l866年7月13日,新一次试验又开始了,并顺利接通、发出了第一份横跨大西洋的电报!电报内容是:“7月27日。我们晚上九点达到目的地,一切顺利。感谢上帝!电缆都铺好了,运行完全正常。希拉斯菲尔德。”

不久以后,原先那条落人海底的电缆又被打捞上来了,重新接上,一直连到纽芬兰。现在,这两条电缆线路仍然在使用,而且再用几十年也不成问题。

由此可见,成功更多依赖的是人的恒心与忍耐力,而不是他的天赋或朋友的支持,以及各种有利条件的配合。最终,天才的力量总比不上勤奋工作含辛茹苦的力量。才华固然是我们所渴望的,但恒心与忍耐力更让我们感动。

“你用了多长时间学琴?”一位青年问著名小提琴家格拉迪尼。“二十年,每天十二小时,”他回答。也有人问基督教长老会著名牧师利曼·比彻类似的问题:他为了那篇关于“神的政府”的著名布道词,准备了多长时间?他回答说:“大约四十年。”

“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针”,说的是中国古代有一位文人,因为一连串的失败,几乎想放弃学业,这时候,他看到一位老太太正拿了一根铁棒,要在石头上磨出针来。这种恒心一下子让他受了启发,决心继续钻研自己的学业。他最终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

著名歌唱家玛丽布兰曾经说:“如果一天不练习,我自己就能感到差距;如果两天不练,朋友们就会看出来;如果是一星期,那么全世界都会感觉到了。”对她来说,坚持不懈的奋斗正是她为成功支付的代价。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恒心与毅力真是让人咋舌。最早的时候,他在费城做印刷业的工作,每天都是自己推着手推车,穿大街走小巷,运送那些材料。他租了一间小房子,既当工作室,也当卧室用。在同一个城市,富兰克林有一个有力的竞争对手,他特意把那人邀请到自己的家里来,然后,指着自己刚刚当作午饭吃剩的一小块面包说:

“除非你也能过这样的日子否则你不可能把我挤垮。”对卡莱尔写作《法国革命史》时的不幸遭遇,已经广为人知。他把手稿的第一卷借给了邻居,让他先睹为快。这位邻居看了以后随手一放,结果被女仆拿去引火用了。这是个很大的打击,但卡莱尔却并未泄气,他花费了几个月的心血,将这份已经被付之一炬的手稿又重写了一遍。

博物学家奥杜邦带着他的枪支和笔记本,用了两年时间在美洲丛林里搜寻各种鸟类,画下它们的形状。这一切完成后,他把资料都封存在一个看来很安全的箱子里,就去度假。度假结束,他回到家中后,打开箱子一看,发现里面居然成了鼠窝,他辛辛苦苦画的图画被破坏殆尽。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然而奥杜邦二话不说,拿起枪支、笔记,第二次进了丛林,重新一张一张地画,甚至比第一次画得还好。

有一次,人们邀请狄更斯当众朗诵他作品的某个选段,狄更斯连忙推辞,说他时间不够。原来,他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要当众阅读作品之前,他自己会提前六个月作准备,直到烂熟于胸为止。

一个行动果断、百折不挠的人总能得到大家的钦佩。马尔库斯·默顿一生十六次竞选马萨诸塞州州长一职,最终他的反对者也因为钦佩他的勇气与忍耐力而投了他的票,而他正是以一票的优势当选的!坚持再坚持,永不放弃,这就是赢得胜利的全部秘诀。

美国政治家韦伯斯特在菲利普·伊塞克特学校就读时,始终不敢当着全校学生的面演讲。私下在房间里时,他也曾一遍一遍练习演说,然而,每次一听到喊他的名字,看到大家眼睛齐刷刷都转向他,他的大脑中马上一片模糊,已经熟悉的东西都不知道忘到哪里去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却成为美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演说家。甚至韦伯斯特所崇拜的雅典演说家德谟斯提尼本人,也未必能够说得像韦伯斯特在参议院反驳海恩的那篇演讲那么好。

韦伯斯特有着惊人的记忆力,从他在学校时的一件小事上可见一斑。一次,他由于用弹弓射鸽子,被校长撞见了,于是罚他背诵一百行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诗歌。韦伯斯特知道校长当天下午就要乘火车外出,于是马上回到自己的屋子,一口气背了七百行。就在火车快开的时候,他找到了校长,一句一句背了起来。一百句过去了,韦伯斯特没有停的意思,接着背到了二百旬。校长不停地看着手表,有些不耐烦,然而韦伯斯特视而不见,只顾往下背。校长终于忍不住打断了他,问他还可以背诵多少行。“大概还可以背五百行。”韦伯斯特一边回答,一边不停地接着背。

“现在你可以爱怎么玩,就怎么玩了。”校长没有办法,只好这样对他说。

一切伟大作家之所以能够成名,都有赖于他们的坚韧不拔。他们的作品并不是借着天才的灵感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精心细致的雕琢,直到最后把一切不完美的痕迹都除掉,才能够表现得那么的高贵典雅。巴特勒主教二十年的时间和心血都倾注在他的《论类比》一书上,然而,尽管这样,最后他仍然不满意,想把作品销毁掉。卢梭认为,自己那种流畅典雅的写作风格主要得益于不断的修改和润色。维吉尔的《埃涅伊特》是用了十一年时间才完成。霍桑、爱默生这些大作家的笔记,确实可以让我们一窥伟大作品背后的艰苦劳动,他们准备一本书要用上几年心血,而我们不用一个小时就可以把它读完。孟德斯鸠写作《论法的精神》用了二十五年,而我们六十分钟就可以把它读完。亚当。斯密写作《国富论》用了十年。古代雅典悲剧作家欧里庇德斯曾经受到对手的嘲笑,说他三天只能写出三行字,而那人却能写几百行。“你三天写的几百行是不会被人记住的,而我的三行却会永久流传。”欧里庇德斯回答道。

意大利诗人阿里奥斯托尝试了十六种不同的形式写作他的《暴风雨》,而写作《疯狂的奥兰多》用了他整整十年时间。尽管这本定价仅为十五便士的书只卖出了一百本。柏克的《与一位贵族的通信》算得上是文学史上最恢弘庄严的一部作品。在校样的时候,柏克做了十分认真细致的修改,以至最后稿样到了出版商手里时,已经有点面目全非了;印刷工人甚至拒绝校正,于是全部重新排版印刷。亚当·塔克为了写作他的那部名著《自然之光》,也用去了十八年时间。梭罗创作的新英格兰牧歌《康科德河和梅里马克河上的一星期》完全没有引起人的注意;虽然总共才印了一千册,最后却有七百册退还给了作者。梭罗在日记里写道:“我的图书馆藏书一共有九百本,其中七百本是我自己写的。”虽然这样,他却依然笔耕不辍,锐气不减。

俗话说得好:滚石不生苔;坚持不懈的乌龟能快过灵巧敏捷的野兔。如果能每天学习一小时,并坚持十二年,所学到的东西,一定远比坐在学校里接受四年高等教育所学到的为多。同样,好书不厌千遍读,这种阅读方式对人思想的塑造要远比那种蜻蜒点水式的阅读影响为大。正如布尔沃所说的,“恒心与忍耐力是征服者的灵魂,它是人类反抗命运、个人反抗世界、灵魂反抗物质的最有力支持,它也是福音书的精髓。从社会的角度看,考虑到它对种族问题和社会制度的影响,其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也不为过。”

凡事不能持之以恒,正是很多人最后失败的根源,今天还拥有百万家资,明天就可能沿街行乞。读者不妨找找看,看看人类迄今为止,可曾有一项重大的成就不是凭借坚持不懈的精神而能实现的?提香的一幅名画曾经在他的画架上搁了八年,另一幅也摆放了七年。今天,我们看到的那些为世人景仰的作家,他们的名声是如何获得的?全都是经年累月不计报酬的辛勤写作的结果。为了最后的成书,他们此前写了不计其数的文字作为练笔,将大半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文学事业,甚至像奴隶一样地埋头耕耘,最后才换得他们惟一的补偿——永久的美名。

“永远都不要绝望,”柏克告诫世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的话,那就抱着绝望的心情去努力工作。”

传说中的赫拉克勒斯的头像,总是披着一张虎皮,还有两只虎爪在下巴底下。它的寓意是激励人们勇敢地与各种艰难险阻做斗争,一旦我们战胜了这些困难,它们反过来就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啊!永不屈服的意志力,一切荣耀与光彩最后都属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