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精神科护理学
8469900000001

第1章 序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也日趋激烈,人们的精神压力在不断加大,精神障碍的患病率逐渐增加,加强精神疾病的防治与护理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课题。2008年1月,温家宝总理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517号令,颁发《护士条例》,条例规定在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可以参加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这就意味着,卫生职业教育要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零距离接触。本教材就是在此背景下编写的。

本教材主要供中等护理、助产专业学生使用,计划学时为36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训4学时。全书共十四章,包括:绪论、精神科护理的基本知识、精神科基本护理、精神疾病患者危机状态的防范与护理、精神疾病治疗过程的护理、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心境障碍患者的护理、神经症患者的护理、人格障碍患者的护理、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护理、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及社区精神卫生护理。实训课内容为:精神科常见疾病整体护理及危机状态的防范与护理。

本教材的特点为:①体现“双证书”的编写思路。本教材的编写原则由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引领”向“以解决护理岗位实际问题为引领”转变,由“以学科知识为主线”向“护理的实际应用技能为主线”转变,坚持“贴近学生、贴近岗位、贴近社会”的基本原则,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考点”,根据新时期护理岗位的实际需求,体现“实用为本,够用为度”的特点,注重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相结合,形成“理论——实践——测试”三位一体的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双证书”人才培养的教材体系。②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学习理念,加强护理思维能力的训练,加大实训和技能的培养,加大理论拓展能力的培养。在教材正文中插入案例分析、考点链接、课堂互动,以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关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激活思维。实训部分贴近护理岗位的临床护理情境,丰富教材的教学资源;测试部分为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教学改革提供方便,便于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式的学习与体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与学生的心理特点相一致。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年龄小、基础知识相对不足的特点,在表达上力争深入浅出、变难为易、化繁为简,增强可读性。

本教材的参编人员来自全国7所院校,共7人,有多年从事精神科护理教学的教师,也有从事精神科临床的护理专家。各章的执笔者为:第一章、第九章、实训内容由高国丽编写;第二章、第四章、第十章由杨铤编写;第三章由蔡柱山编写;第十二章由蔡柱山、高国丽编写;第五章、第十四章由曲文芙编写;第六章由汪永君、赵正萍编写;第七章、第八章由汪永君编写;第十一章、第十三章由何小萌编写。编写人员完成初稿后,经副主编、主编、长期从事精神科护理的专家审阅,编者根据修改意见修改,反复多次,最后主编审稿、定稿。虽然我们全体编委竭尽全力要把《精神科护理学》编写好,但由于时间紧、编写水平有限,最后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教材肯定会存在一些纰漏,恳请读者给予指正。

非常感谢各编委努力而出色的工作,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和相关专家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高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