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学军声势浩大。
洪启薰密奏国王,建议借外国兵镇压。
朝鲜高宗害怕引狼入室,不敢轻易借兵,只派黄宪周督带300名壮卫营士兵与200名江华火枪兵支援。
全琫准采取避实就虚的战术,不与官军正面交锋,拖着官军从灵光到兴德,从兴德到咸平,然后转进长城郡。
东学军在城南月坪洞扎营。
官军长途追击,疲于奔命,士气更为低落。
1894年5月27日,洪启薰率军追至月坪洞,只见丛林密布,郁郁葱葱。
洪启薰害怕埋伏,便先派小部队试探虚实,自己躲在后面观察动静。
京军心无斗志,军心涣散。
官军哆哆嗦嗦地走进树林,只听喊杀声起,吓得回头就跑。
可从林中冲出的东学军老的老、小的小,大多拿着大刀、长矛。
“冲上去!”洪启薫顿时壮起胆来,跳起来大叫。
官军无奈,打起精神,开始掉头冲锋。
东学军却不堪一击,纷纷逃散。
这一下洪启薰意气风发,指挥官军全力追击。
果然,洪启薰中了计。
东学党全琫准早已知道官军武器精良的优势,便决定将主力部队埋伏在黄龙江一带,另派小股军队诱敌深入。
官军追入树林后,行至黄龙村,无数埋伏已久的东学军从四面八方冲了出来,顿时杀声震天。
官军猝不及防,大败而逃,武器扔得满地都是。
官军伤亡200余名,洪启薰抱头鼠窜。
长城郡会战,东学军大获全胜。
东学军乘胜进军全罗道首府——全州城。
5月31日,东学军占领完山,逼近全州,以缴获的野炮向全州城内轰击。
此时,全州的军队全部被洪启薰调走,城内无兵驻守。
观察使金文铉弃城而逃。
6月1日(阴历四月二十八日)全琫准率军入城,没收官衙及土豪财富分给贫民,并严禁伤害百姓,受到百姓的热烈欢迎。
当时一名叫金允植的政府官员曾这样描述东学军的军纪:“每于对敌之时,兵不血刃而胜,首功;虽不得以而战,切勿伤命为贵。每于行阵所过之处,勿害人物,孝悌忠信之人所居之村,十里内勿为屯住。”
全琫准占领全州后,忠清道和庆尚道的东学道徒群起响应。
东学军控制了朝鲜南部三道。
朝鲜各地的东学道徒也纷纷揭竿而起,东学军规模空前盛大,已席卷了朝鲜全国五分之三的土地、拥有十多万武装力量了。
东学军占领全州后,洪启薰曾多次猛烈炮击全州城。
东学军损失惨重,但抵挡了官军的攻击。
战事陷入胶着状态。
面对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朝鲜当局无力镇压。
朝鲜国王高宗向宗主国清朝求援,同时与起义军谈判议和。
清政府派遣叶志超和聂士成率淮军精锐2500人于1894年6月8日左右陆续在忠清道牙山登陆,准备镇压东学党起义。
这里我们先不说聂士成,以后以剖析战例的形式专门再谈。
先说清朝著名将领叶志超。
叶志超一生骁勇善战,可在朝鲜战争中判若两人,一路狂逃,一败再败,获得了“逃跑将军”的称号。
1838年,叶志超出生在安徽合肥的一个村子里。
叶志超从小双亲离去,舅父收养了他。
叶志超打小开始帮舅父放牛,做一些杂事。
虽然他出身贫苦,但志向远大。
成年后,叶志超投身地方团练,成了军队里的一名伙夫。
但他身材魁梧,勇猛过人。
一次,在军队在攻打太平军时,他主动要求参战,但战场上刀剑无眼,叶志超不幸首次参战就被枪弹打中。
很多人以为他必死无疑了。
可一身血人的叶志超又站起来了,继续作战。
大难不死,万幸的是枪弹打中的是叶志超的腰刀,身体并没有受太大伤害。
团练首领认为他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果然,每一次战斗,叶志超都一马当先,奋勇作战,屡立战功。
但叶志超知道,想干出一番大事业,仅仅呆在地方团练肯定是不行的。
不久,叶志超又投奔到淮军张树声麾下。
叶志超所属淮军被调去围剿农民起义军捻军。
这时已经当了小头目的叶志超率军冲入敌军阵地,疯狂作战。
几次叶志超受了伤,不等包扎好后又继续与捻军厮杀。
剿灭捻军后,叶志超官至总兵。
叶志超战功显赫,又遇李洪章赏识。
此时恰逢李鸿章负责处理北洋军务,便将叶志超提携,让他协助自己练兵。
1875年,叶志超率领新式练军驻守在天津新城,后驻扎在山海关,升任直隶提督兼北洋防军翼长。
不久,热河发生金丹道教“叛乱”,叶志超奉檄平叛,叶志超率军不到一个月,就收复了热河全境,擒获了其首领李国珍,并将其车裂。
叶志超又立一功,被赏赐黄马褂。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叶志超畏惧倭寇,放弃公州,率军向平壤方向逃跑。然而,他却向李鸿章汇报说:“成欢一战我军多次胜利,杀了2000多倭寇,而清军只牺牲了200余人。”李鸿章根据他的汇报,把牙山败逃说成是打败了日军,战略转移到平壤,还向朝廷邀功。朝廷听闻前线大捷,非常高兴,赏赐了银子犒劳叶志超部。
叶志超成功掩饰了战败,还获得了奖赏和升官,十分得意,天天设置酒宴,寻欢作乐。他命手下做一些简单的防御工事,不分析和研究当前严峻的形势。显然,他在消极防御。另一方面,其他将领因他谎报军情而升官感到很不满,也不服气。当时,日军在朝鲜的兵力只有1个混成旅,其他部队还没到达,是驱逐倭寇的最佳时机,光绪帝也多次催促叶志超进攻汉城。但他在李鸿章的授意下,不防守,也不主动进攻,错失了良机。倭寇兵临城下时,他依然向朝廷谎报军情,谎称屡战屡胜。
另外,其他部队削弱倭寇的战斗力之后,叶志超没有趁机猛击,反而收兵了。而日军利用这个机会,炮轰城北玄武门,城外的营垒相继失陷。著名爱国将领左宝贵亲自督战,向他求援。但叶志超拒绝出兵,主张放弃平壤逃走。左宝贵很气愤,一面继续指挥将领们作战,一面派人监督叶志超,壮烈殉国。此时,战局对清军是有利的,叶志超却下令弃城逃走,将数万支枪、40尊炮弹和粮食留给了日军。他率军狂奔了500余里,逃回了中国边境。
后来,朝廷革除了叶志超的官职,李鸿章为其向朝廷求情,继续任用他,朝廷没有答应。第二年,他被判处定斩监候。1900年,他被释放。次年,叶志超病死在老家。
有人认为,清军之所以在平壤吃了败仗,根本原因是清政府准备不足。叶志超临危受命,在给予倭寇一定打击后,撤出平壤,尽到了保家卫国的责任。当时清军不是倭寇的对手,平壤北门很难守住。如果倭寇合围清军,清军将会全军覆没。而且叶志超撤退,是和众将领商议后的结果,不是他当方面的决定。平壤战败,叶志超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最主要的还是清政府的锅。
东学军领袖全琫准等人不希望对抗引来外国武装力量干涉,便放弃了“驱兵入京”的计划,同意和朝鲜政府谈判,“相议官民相和之策”。
严世永、洪启薰等人被迫答应东学军提出的12条改革方案,其中包括严惩贪婪暴虐的官吏、两班和富豪,取消封建等级制度,废除苛捐杂税和公私债务,废除奴婢和贱民制度,严惩私通日本者,平均分配土地等,史称全州和议。
同时,政府还“许置执纲于各郡”。
6月11日,东学军撤出全州。
东学军在其控制区内的53个郡县建立执纲所,作为自己的政权机构,以贯彻执行全州和议的12项改革方案,管理当地一切事务。
史载“于是东徒割据各邑,设执纲所于公廨,置书记、省察、执事、童蒙之名色,宛成一官厅,日以讨索民财为事。所谓邑宰只有名位,不得行政,甚者逐送邑宰”。
全州和议达成标志着甲午农民战争第一阶段结束。
再看小日本,其实日本政府一直密切注视朝鲜局势的发展,等待出兵朝鲜的时机。
小日本需要制造挑起中日战端的借口。
这样的时机终于来到了。
在全州和议达成后,日本右翼间谍组织“天佑侠”便潜入东学军内部,藉此刺探情报,鼓动东学党再次起义,以挑动中日冲突。
不过没有成功。
小日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在清政府出兵朝鲜镇压东学党起义的同时,一万多名日军以保护侨民和使馆为借口不请自来。
小日本以小步快走的方式,陆续从仁川港登陆。
1894年7月23日,日军突袭汉城王宫,挟持高宗和闵妃,扶植了以兴宣大院君为首的亲日傀儡政府。
7月25日,日本未经宣战就突然袭击丰岛海面的清军运兵船,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
9月底,清军退回鸭绿江,日本完全控制了朝鲜。
面对日本人粗暴干涉朝鲜内政,各地东学军开始跃跃欲试,试图重新起义。
1894年10月8日(阴历九月十日),全琫准将10万名东学军集结在参礼驿再次起义,史称“参礼起义”。
“何故再度起义?”全琫准被捕后日本领事内田定槌问。
“小日本之于我国称以开化,自初无一言半辞传布民间,且无檄书,不宣而战,”全琫准反讽,“率兵入都城,夜半击破王宫,惊动主上云。故草野士民等忠君爱国之心,不胜慷慨,纠合义旅,与日人接战,过之?”
“然则日兵与各国人留住京城者欲尽驱逐耶?”小日本不甘心。
“不然。各国人但通商而已,日人则率兵留阵京城,侵掠我国境土也。”
东学党第二次起义的矛头直指日本。
其实,除此之外,东学军的再次起义与当时朝鲜的执政者兴宣大院君也密切相关。
兴宣大院君不甘心做日本的傀儡,表面上虽以“汝等若幡然感悟,释兵归田,断无一毫加罪之理……如或不遵告戒,恣行犯法,蜂聚蚁屯,观望不解,是自取大祸”等言辞晓谕东学党解散,而暗中在9月下旬命三南招募使李建永向东学党传达其密旨称:“方今倭寇犯阙,祸及宗社,命在朝夕,事机到此,尔若不来,迫头祸患是若奈何?”
兴宣大院君要求东学党立刻起兵,驱逐日本人及亲日派。
全琫准透过姻亲宋喜玉等了解大院君的想法,曾将该密旨轮示部下,并附上“自大内有密教,送招募使李建永到此边同义。而此说泄于倭,则祸及玉体,慎之,秘密”的一行字。
此外大院君还曾派密使郑寅德、朴东镇、朴世纲等人在东学军各部中活动,大院君及其党羽相信“东学以上奉国太公(大院君)之说倡起者也,若使挥动几十万众,卷土而来,真所谓人众胜天。日兵虽动,亦无奈何也”。
全琫准打出“辅国安民”的旗号,兴师北上,直捣汉城,推翻亲日傀儡政府,驱逐日本侵略者。
甲午农民战争进入第二阶段。
1894年10月15日,全琫准首战告捷,攻占忠清道论山,并在这里用谚文传檄四方。
可惜此时东学道上层领导集团发生分裂,以东学道教主崔时亨为首的“北接”系指责全琫准等“南接”人士“借道酿乱”,是“国家之罪人,师门之逆贼”,在东学军中散布投降主义和不抵抗思想。
虽然经过全琫准与崔时亨等人的谈判,南接和北接终于达成一致举兵的意见。
但,良机已错。
直到11月18日,东学军才正式开始北进汉城的军事行动。
镇压东学军本来就是日本出兵朝鲜的目标之一。
日本驻朝公使井上馨在11月10日的报告中说:“东学党曾切断我军用电线,袭击兵站部,并虐杀了商人和人夫等”,而且“朝鲜兵究竟是无用之物……遇贼后反而逃走,不能起任何作用”,因此日本决定出兵剿灭东学军。
此时日军已攻入中国辽东半岛,清军节节败退,11月22日,日军攻破要塞旅顺。
小日本已经可以腾出手来镇压东学军了。
日本派白木诚太郎中尉、宫本竹太郎少尉率领2000名士兵(两个大队)前往镇压起义,朝鲜政府也起用申正熙为两湖巡抚使,率李斗璜、成夏泳等部共3200名官军配合日军围剿东学军。
11月底到12月初,十万东学军与日军和官军在忠清道首府公州激战6天6夜。
日军和官军拥有装备和训练上的绝对优势。
东学军则人数众多,战斗勇敢。
因此公州会战异常激烈。
尽管东学军在利仁驿等地挫败了日军和官军的一些进攻。
但!
毕竟双方实力悬殊,起义军未能攻下公州。
1894年12月5日牛金峙战役暴发。
日军凭借机关枪等优势武器打败东学军。
东学军损失大半,向南撤退。
墙倒众人推,
全罗道各地的官僚地主纷纷组成“民包军”、“守城军”,与日军和官军合力围歼东学军。
与此同时,黄海道和忠清道的东学军也相继失败和解散。
1894年12月28日,全琫准在全罗道淳昌为叛徒金敬天出卖而被俘。
被押解到汉城受讯。
面对日本人和朝鲜官吏的威逼利诱,全琫准宁死不屈。
1895年4月23日,全琫准与孙华仲、金德明、崔景善、成斗汉等农民领袖英勇就义。
东学道徒遭到大规模的屠杀和迫害。
30—40万起义者及其眷属被朝鲜统治者和日本军屠杀。
1894年10月27日,小日本又下达了对东学党“无条件杀戮”的命令。
不仅是起义者,只要是遇见持有东学经传或名帖的人就将其杀害,至少有5万朝鲜平民被日军以“讨平东徒”为名而被屠杀。
后来东学道残余势力发生分化,李容九等起义者放弃了“斥倭斥洋”的理念,转而与日本人妥协,甚至成立“一进会”,彻底投靠日本。
更多的东学军继续加入义兵运动及其他反日运动,继续为争取国家独立与小日本长期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借口就这样找到了。
无论多么牵强,小日本利用东学党起义,成功地介入了朝鲜事务。
利用朝鲜这一跳板,小日本与中国军队联系起来了。
大清帝国象一个身材高大,体格强健的虚胖子直接站在了台前。
小日本却象一个短小精干,身体结实的小男人,小丑一样地在决斗场上亮相了。
旧中国的虚,还不仅仅虚在外形外貌。
旧中国民不聊生,朝廷苟言残喘,官场腐朽,官员腐败。
旧中国的虚弱早已经深入骨隨。
其实两次鸦片战争的结局,已经将旧中国的软弱无能暴露在全世界面前。
对于西方列强,国际社会除弱肉强食,本无什么正义可言。
旧中国更象一根早已腐朽乱透的巨大的柱子立在地上。
只要有人轻轻地推一下,这根柱子便会轰然倒塌。
现在可以毫不讳言地说,即使没有小日本,即使不是小日本,旧中国百年屈辱史一样在劫难逃。
这样旧中国的宿命。
落后就要挨打吗?
不一定。
甘于落后,任人宰割,附首称臣,萄伏于地,永远为奴一一不一定挨打吧?
但不甘于落后,还要反抗,还想着站起来做人——这样的落后就一定会挨打。
弱肉强食。
丛林法则。
这就是国际社会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