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44岁以前不可不做的59件事
8462300000035

第35章 知道唠叨、猜疑是婚姻的杀手

没有什么比唠叨、猜疑更能损害婚姻、破坏夫妻间的感情了,因此,如果不想让自己的婚姻受损,就一定要避开这两大暗礁。

别让猜疑毁了你的婚姻

夫妻之间最难得的是信任,而最要不得的是猜疑。建立一个幸福家庭需要两个人的共同努力,而毁了一个家庭却只需要一个人的猜疑。四十多岁的夫妻最容易出现这种问题。首先年龄使他们缺少自信,总担心对方会抛弃自己。同时,因为见多了周围的分分合合,很容易就会自己吓自己,产生危机感,猜疑之心一发不可收。结果无事变成有事,一个好好的家庭,不是弄得相敬如“冰”,就是闹得一拍两散。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段话,专门讽刺那些患着疑心病的男女:“见一封信,疑心是情书了;闻一声笑,以为是怀春了;只要男人来访,就是情夫;为什么上公园呢?总是密约。”说的虽然辛辣,但却是生活中某些人的真实缩影。他们往往因为一点小事就打翻了“醋坛子”,跟着就捕风捉影,给对方罗织罪名,放纵自己的猜疑之心,步步紧逼,等到把对方逼得走投无路,婚姻不可挽回时,才知道后悔,只可惜已经太迟了!

一位妻子在离异之后,流着泪讲述了自己与丈夫之间发生的一系列不该发生的故事。

她与丈夫是1973年在两情相悦的情况下结婚的。1968年一起参加工作,一起分到机务段,又是同一个师傅带出来的。婚后,他们共同编织着美好的生活,丈夫又因为工作努力,被调到了项目组。女儿降生后,更是锦上添花,三口之家的生活令人陶醉。

可是,在他们的女儿过15周岁生日时,有一件事引起了妻子的疑心。有人告诉她,她的丈夫下班后经常同女技术员小玲在一起,这天夜里,他很晚才回家,妻子没好气地问:“你干什么去了?”“工作!”他很认真地回答。“什么工作?”“搞革新。”“同谁在一起?”“难道我干什么都要向你汇报?”

本来,在妻子刚刚起了疑心之后,丈夫如果好好解释一下,安慰安慰妻子,以后的事情就不会搞糟了。可是,这位丈夫当时工作很疲劳,心情不好,对妻子的疑心甚为反感,态度也不好。于是,更引起了妻子的怀疑。后来,她终于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几张丈夫与小玲在马路上同行的照片。那天夜里,她晃动着手里的照片说:“你看看,多光彩,44岁之前的人了,旁边跟着一个大姑娘。”

做丈夫的当时尴尬万分。他说:“我们一起去查技术资料也值得大惊小怪?”

“那么在电影院门口也是查技术资料吗?”

“看场电影算什么?你这样偷拍别人照片是非法的!”

一气之下,做妻子的赶到厂里,把照片往段长面前一摊,要求把丈夫调回机务段。

第二天,段长批评了他,把小玲调出了项目组。这一闹,丈夫与小玲的“特大新闻”一下子在全段传开了。他受不了这么重重的一击,每天晚上把气愤与恼火一古脑儿发在妻子身上。妻子以为这一切都是暂时的,谁知从这以后,他与小玲来往更多了。他终于向妻子吐出了两个可怕的字——离婚。

妻子一下子着急了。她断然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一次次找领导告状,要求对他的“喜新厌旧”和那个“插足”的“第三者”做出严肃处理。她是想通过这些努力把那颗飞离的心拉回来。可是,随着妻子的一次次告状,夫妻间的裂痕越来越大,一个月以后,丈夫真的向法院提出了离婚。

法院经调查说,她的丈夫与小玲没有什么不轨行为,起先确实是一起搞革新,还有其他人在场。只是在争吵发生后,他与小玲的关系反而更密了,多次在一起看电影,但仅此而已。妻子明白了,是她自己的吵闹把丈夫推向了小玲。她悔恨自己的轻率,可事已至此,丈夫的那颗心已很难收回了。

古人说:“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守。”生活中,有很多夫妻二十多年同甘共苦,大风大浪都闯过来了,没想到人到中年却患上了多疑病,把原来幸福宁静的港湾,变成了战场,孩子也跟着伤心难过,何苦呢?

一年前,电视台播出了一部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面的男主角就总对女主角疑神疑鬼,他把女主角看成了私人财产,严厉地干涉对方的社交活动和个人自由,最后使得原本很爱他的女主角装病逃跑,一个家庭破裂了。这个例子虽然比较极端,但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你的多疑会让对方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厌倦你。当你自以为是地猜疑对方时,其实是在谋杀自己的婚姻。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引人误解的事,这时两人应该心平气和地把话说开,不要胡乱指责。被误解的一方也不要觉得受了委屈就不依不饶,你要理解爱人对你的感情:爱之深,责之切。用行动用语言向他(她)证明自己的清白,没有什么误会是解不开的。

唠叨不要带上床

女人可能天生就比男人爱发牢骚。到了中年后,她们发现生活并没有自己预想的美好,怨言就更多了起来,从早到晚,唠叨个没完没了。唠叨的主要对象就是丈夫,而充当倾听者的也是丈夫;唠叨成了婚姻矛盾的导火线,你越唠叨,丈夫对你就越厌倦。

还记得那部颇有争议的电视剧《让爱做主》吗?电视剧中王志文饰演的中年男人对妻子说的一句话,可能代表了无数男人的心声“床应该是一个家庭中最美好的地方,请别把你的唠叨带上床,让我安静一下!”

卡耐基曾在一本写给女人的书中写道:地狱中的魔鬼为了破坏爱情而发明的恶毒的招数中,无休止的指责、抱怨和唠叨是最厉害的一招。它永远不会失败,就像眼镜蛇咬人一样,总是致人于死命。

但很多女人偏偏就不把唠叨当回事儿,该怎么说就怎么说,我行我素。丈夫下班刚进门,她迎上去就是一顿唠叨:“鞋底怎么不擦干净?反正用不着你拖地,就可以随便糟蹋是不是?”为了平息妻子的怨气,丈夫主动去厨房帮忙,妻子又来词儿了:“连个菜也洗不干净,这么大人了,还能有点什么出息!”吃完饭,丈夫拿起报纸刚想看看新闻,妻子立刻又给来上两句:“真是个大爷,碗筷一放就看报纸,这么看报纸也没见你有什么长进!我一天累死累活……”丈夫气得扔掉报纸,准备回卧室清静一下,妻子又跟了过来:“现在脾气也大了,刚说两句就不爱听,有能耐就别回这个家!”丈夫再也忍不住了,一场家庭战争就此爆发。

丈夫有时候也觉得纳闷,妻子20年前还笑语嫣然,怎么慢慢就变成唠叨不断了呢?其实,女人爱唠叨是有原因的。年轻的时候,女孩子总是看重精神多于物质的,尤其是44岁之前这一代。她们那时对结婚对象的要求大多是:人品好,家世清白,合得来。很少有人会要求金钱地位的。但女人年龄越大就会变得越现实,她们对丈夫发迹的要求与日俱增,要么当官,要么挣大钱,两者必须得弄来一样,但事实上大多数男人终其一生也只能是个平凡的小人物,于是妻子对丈夫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她们选择用唠叨的方式来发泄怨气。当然也有女人是天生“嘴碎”,她其实也没什么怨气,只不过习惯发牢骚,看什么不顺眼就喜欢多说两句。但就是这个小习惯、小毛病拆散了许多家庭。

张君的妻子叫俞美燕,是一家食品厂的质检员,虽已年过40,但却风韵十足,别人都羡慕张君的好福气,张君却有苦自己知:他在家里总觉得透不过气来,简直要崩溃了!原来俞美燕是个控制欲极强的女人,她也很爱丈夫,所以总是希望丈夫能如自己期望的事事比人强。于是她从张君的走路动作、说话声音一直唠叨到张君的说话办事,有时候半夜睡觉梦中,她猛然就把张君踢醒,再把一些陈年旧事提出来唠叨一遍。一次在俞美燕唠叨的时候,张君再也忍不住了,大吼一声:“他妈的,你还有完没完,看我不顺眼,离婚算了,看谁好跟谁过去!”结果,俞美燕闹、孩子哭,邻居们都来劝。张君还能有什么办法,只好认了!但是,从此他的家庭也变得只有一个人的声音了,张君下班也懒得回家,夫妻之间的事也是三个月五个月才有那么一回。

唠叨是女人最要不得的毛病,想一想,你唠叨的目的是什么?当你唠叨抱怨的时候,你以为你是在为丈夫、为家庭操心,让日子过得更好点,但实际上你的喋喋不休只起到了相反的效果:丈夫在外面面对种种压力,精神已经够紧张了,你的唠叨只会使他如坐针毡,心生厌倦,让他想逃离这个家庭!女人,请别再制造家庭“噪音”了!家,应该是个宁静的港湾。就是今天,当他下班后,为他送上一杯暖茶、一句温存的话语,你会发现这比100句唠叨还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