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44岁以前不可不做的59件事
8462300000027

第27章 知道做人不要太硬气

做人太方正,那就过刚易折,因此,做人应该有一点“柔”的功夫,表现得过于刚硬就会处处受打击。

太有“骨气”未必是好事

有“骨气”是好事,但在现实生活中,尤其在办事的时候,太有“骨气”的人往往做不成事情,很多时候做事情就要有点赖皮脸的劲头。

世上的人千奇百怪,你要想求人办事,什么人都可能遇上,就有那么一种人,生就一副硬面孔,死不开面。遇此情形,千万不可脸皮太薄,别人给你个冷脸,你立即像遭了霜打的茄子,而应像俗话说的“热脸贴向冷屁股”,拿出死皮赖脸、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功夫,只要事情能办成,一时的卑躬屈膝算不了什么。说到底,只有达到目的,你才最终赢得了面子。

一位“热脸贴冷屁股”的高手,用一个“贴”字概括了自己的经验:

要说热脸贴冷屁股,咱可是大行家了。有用得着的人,想什么办法也能把他贴上。老薛,就是在轻工业局管材料的那个老薛,在咱们那儿号称‘非金属大王’,简直就是我们衣食住行的父母,不‘贴’上关系还行?

你看他现在跟咱吃吃喝喝、有说有笑的,当年见到我却连个招呼都不打。那时候我只是在办公室里和他见过一面。人家连正眼都没瞅咱一眼。我可不怕你架子大。我很快就把他的底摸清了。当天晚上,我买了一个高级儿童玩具,就往他们家去了。

他还是不理我,脸阴得快要下雨了。我假装没看见,拿出玩具和他小儿子玩起来了。他想撵我走,但这句话他硬是没说出口,他最疼他小儿子,我这叫‘贴’而有法。

从此之后,我三天两头往他家跑,每次都买点儿玩具,挑比较便宜的买。这时候礼太重了,反而让他生出防范之心。老薛对我还是爱理不理的样子,我还是假装看不见,与他小儿子一起玩儿。我这人最烦小孩,在家里连自己的小孩都不抱,现在可真有耐心,44岁之前的人跟个七八岁的小孩泡上了。我那个样子也够人瞧的,但我不在乎。

我就这样每次都是跟他儿子玩儿,一句也不提正经事。终于有一天,他耐不住性子,找我来扯闲话。我暗地里松了一口气,冷屁股总算被我给贴上了。人嘛,都长着心,处长了自然就会有感情,只要你能熬得住就行。

我知道有人说我这叫死皮赖脸,真是书生之见!天下谁能不求人,你能房顶开门、锅台打井吗?求人就得低三下四,难道还让人家反过来跟你说好话不成?我丢了面子,但办成了事,挣了钱。你没丢面子,但是什么事也办不成……

“我的经验只有四个字,那就是‘死皮赖脸’,也可以说只有一个字,那就是‘贴’。咱不是大官,也没当官的亲戚,所有的关系都得现‘贴’……”

听起来虽然“恶俗”,却是日常人际交往中的常理。非但求人办事要遵此法则,就连求爱,用此锲而不舍、穷追猛打的“贴”招,也大有收获。

生活中也有一些44岁之前的男人,他们过份看重面子,脸皮太薄,经不住拒绝的打击,办事略一受阻,他们就脸红,就气恼,拂袖而去,再不回头。

表面看来这种人似乎很有几分“骨气”,其实这是心理素质过于脆弱的表现,只顾面子而不想千方百计达到目的的人,很难办成事情,对事业的发展更是不利。

因此,我们在办事时,不要抱着自尊不放,为了达到目的,必须增强抗挫折的能力,碰个钉子脸不红心不跳,不气不恼,照样笑容可掬地与人周旋,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就要全力争取,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有这种坚定的意志,才能把事情办成。

另一方面,办事需要消耗时间,而时间恰恰是一种办事武器。时间对谁都是宝贵的,人们最耗不起的是时间。所以,如果你以足够的耐心,摆出一副“打持久战”的姿态与对方对垒时,就会对对方的心理产生震慑,足以促其改变初衷,加快办事速度。所以,你要沉住气,耐心地牺牲一点时间,这样就可以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有个拉保险的44岁之前的业务员,到一家餐厅拜访餐厅老板,老板一听到是保险公司的人,脸色马上晴转阴。

“保险这玩意儿,根本没用。为什么呢?因为必须等我死了以后才能领钱,这算什么呢?”

“我不会浪费您太多的时间,您只要给我几分钟的时间让我为您说明就好了!”业务员并不后退。

“我现在很忙,如果你的时间太多,何不帮我洗洗碗盘呢?”

老板本来是以开玩笑的口吻戏谑他,没想到年轻的保险员真的脱下西装外套,卷起袖子开始洗了。老板娘吓了一跳,大喊:“你用不着来这一套,我们实在不需要保险!所以,不管你怎么说、怎么做,我们绝不会投保的,我看你还是别浪费时间!”

这个业务员每天都来洗碗盘,老板依旧是铁石心肠地告诉他:“你再来几次也没用,你也用不着再洗了,如果你够聪明,趁早找别家吧!”

但是这位有耐心的业务员依然天天来洗,十天、二十天、三十天过去了。到了第四十天,这个讨厌保险的老板,终于被这个青年的耐心打动了,最后答应他投高额保险,不仅如此,而且还替这位有耐心的年轻业务员介绍了不少桩生意。

俗话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不管双方认知距离有多大,只要你耐心周旋,坚持住,不轻易放弃,用行动让对方感到你十分有诚意,就会促使对方改变初衷,进而理解你的苦心,从固执的框子里跳出来,那时你就有希望达到自己的目的了。

向对手投降是“柔”的智慧

做人处世不能太“方”,不能太“硬气”,否则就会在社会上撞个头破血流。比如,在社会上遇到敌手,你便没必要和他们硬碰硬,不妨先退一步,这样也许会有不战而胜的效果哦!

一个人在现实中,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敌人、大大小小的敌人;一个人在生活中,也会事出有因或莫名其妙地遇上各种各样没有善意的事情。逢着这种时候,人便容易动怒、叫真、较劲,大都会你死我活、鱼死网破。因之可以说,人有一种天生的对抗情结。遇到敌对或敌意的事情便容易以死相争。如果针对生命攸关的事情,原则性事情,倒还情有可原,说得过去。若为那些非原则性问题、寻常小事而大动干戈、殊死相争,则毫无意义了。有的人却偏偏难以悟得这种道理,常常为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小事情而打得头破血流,甚至命归黄泉。我们其实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解决这些事情,也许还显得更省事、更少背时一些。比如在关乎无所谓的利害时节,不妨放弃对抗,“向对手投降”,就是消除这些敌对的一种优良方式。《射雕英雄传》中的“老顽童”,就用这种不战自败的方式,把他的对手打得七窍生烟。

“老顽童”是金庸所著《射雕英雄传》中的一个人物,此人武艺精绝,技压群雄,武林中没有几个人是他的对手。但是他立身为人却很豁达,笑傲江湖,游戏江湖,不以胜败论英雄。他常常以“逃跑”的绝招,把对手气得发抖。遇到高手,不上几个回合,他便跳出拳脚之外,搓一搓身上的油泥,团成一个小泥球,远远地抛给对方,然后扮个鬼脸,说声:“不跟你玩了”,便逃之夭夭,把对手孤单单丢在那里气得发僵。有时遇上很臭的对手,他也全不认真,有一下没一下地和对手过招,真真假假一会儿,又抽身自退,一走了之。对手常常被他这种单方面的投降,气得浑身冒火,但又找不到出气的地方。尤其是那些涉世不深,不知道天高地厚,心高气傲者,更是无名之火不打一处出,几乎要疯狂。可是对手早不在了,“老玩童”早忘了这些,不知道他又到别的什么地方潇洒人生去了。“老顽童”的“投降”绝招真是高超无比。其实这种“投降”,并不是一般人理解的那种丧失骨气的丢脸行为,而是替换了一种竞技尺度,通过价值准则的提升,把那种简单而意气用事的英雄对抗,上升到了一种更微妙和更复杂的超高境地。

在基督教文化中,也有这种不以恶抗恶的“境界”主张。《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六章上耶稣说: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不要与恶人作对,要爱你们的仇敌。耶稣说这些看似简单、矛盾不能做到的话,但这些话后面却蕴藏着十分精深的哲理思辩和境界主张。因为恶不能抗恶,以恶抗恶只会恶性循环,了无终止。世界必须由善来终止恶,人类才有最终的光明和希望。

从另一个角度说,人一生的时间太有限了,多则一两万天。少则百把千来天。而一个人要做的正经事却太多了,没有时间和心情陪着他人,更没有时间和心情陪着敌人。和敌人争着去做那种恼人和扫兴的事情,实在没有道理。没准连命也赔上了,那就更加晦气了。

因此而言,在人生的竞技场上,也应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像“老顽童”那样,向对手“投降”,让他们去做“英雄”,我们不做“英雄”。

向对手投降这种单方面放弃对抗的行为也不容易做到,一方面你要超越你自己狭小的胸襟,另一方面你也必须具备单方面放弃对抗的能力和资格。只有势均力敌者,甚至比敌人强大者,才能这样潇洒而富有胸襟。弱小则没有“投降”的可能。这样看来,向对手投降,更多不是弱小和怯懦者所做的事情,向对手投降,更多只是强者的与对手斗争的另一种选择。在整个后现代文化中,单方面撤离战场是众多实力人物和集团普遍采用的斗争方式和策略。消解敌人或敌意,注重自我发展和自有主张,胜过打击敌人或消灭敌人,尝试一下比敌人高一个层次的斗争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