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偶像”崇拜的群体,从幼儿到老年,每人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从毛泽东、雷锋到刘晓庆、刘德华,从小燕子再到李宇春。以爱因斯坦为偶像的孩子和以巴顿将军为偶像的孩子的成长之路肯定是不一样的!但大人物、名人毕竟与我们太远,所以最早成为孩子偶像,并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偶像就是孩子的父母!因此,每一个父母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是无穷大的!
父母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左右孩子会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乐观的父母,子女也会开朗;有从事体力工作的父母,子女则会想象自己同样地健壮;而假如有一位事业有成的母亲,女儿则更可能会梦想自己是个成功的职业女性。
相反,如果父母经常责打孩子,孩子就可能学会以相同的方式去对待伙伴,从而形成一个爱攻击的儿童;如果父母经常挑剔彼此的行为,孩子也可能会长成一个喜欢挑剔别人的人。
不仅如此,若父母的行为令孩子骄傲,那么孩子在模仿父母行为的同时,还会从中获得安全感;而一旦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感受到父母的行为令人生厌,那么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可就要大打折扣了。
所以,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努力扮演好自己的偶像角色。你若想让孩子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就要让自己首先能够成为这样的人!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想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现在的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孩子们从小就听过,看过许多新鲜的事物,这使他们的好奇心产生很多疑问。如果当孩子满怀好奇地问父母,父母却愣住了,用一句“我不知道”或是“我不懂”打发了孩子,孩子久了还能当你是英雄,偶像吗?
一次,东子在沈阳的一所幼儿园做报告,和以往一样,到了现场答疑时间,家长们把各种教子困惑都抛给了我,看得出来家长们都很关心自己的孩子,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都希望我能给个说法,就跟有病就想让大夫一看就开药,然后就能好一样,非常着急的样子,每个人都盼望着先回答自己的问题。
其实,大家的问题大同小异,我只能选取有代表性的回答,我告诉大家身教很重要,父母要做自己孩子的榜样。很多家长都点头赞许,但是也有很多家长质疑,他们认为这话说起来非常简单,做起来真是很不容易。甚至有个家长说“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我都这把年纪了,让我改变习惯太难了!”
于是,我反问他:我们都说自己最爱孩子,什么都能给孩子,但是轮到让自己改变,还是不情愿,那孩子的习惯来源于哪里呢?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埋怨孩子呢?
我不知道在生活中有多少孩子,会把自己的父母当成偶像来学习,但我肯定那些经常打骂孩子、虐待老人、常通宵打麻将,缺乏爱心和责任感的父母,绝对不会成为孩子的偶像。所以,我们做父母的要先从自己做起,在日常生活中以良好的道德行为标准,去默默感染和影响孩子,让孩子从小懂得生活的真、善、美。
孩子是祖国的明天,家庭是孩子温馨的避风港。家庭教育对于父母来说,首先应是自我教育。要想让孩子有个好的未来,我们的家长就必须改变自己不良的习惯,把自己最好的形象展现给子女。
你的形象对孩子一生很重要!
方法二:合格的家长要有合格的品行
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和习惯的养成,对他(她)个性品质的形成和未来的成才,具有重要作用。孩子的知识是否丰富,思想是否健康发展,良好习惯是否养成,家庭教育担负的责任是重大的,而家长又是关键。懂得了做父母的责任,就要在知识结构,教育能力,品德行为方面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父母对自己要求是否严格,自己的一举一动是否检点,这是首要的和最基本的原则。
据新华社报道:海南省临高县的两位小学生捡到9900元后,希望能交给失主,当孩子家长知道后,却认为捡来的钱,不花白不花,而分掉了捡来的钱。
看了这则新闻,心里顿时感慨万千。没想到面临金钱从天而降的选择时,孩子和家长的态度竟然如此两重天,这不禁让人深思。
“人之初,性本善。”作为孩子,心灵是纯洁的,加上从小在学校接受了传统教育,从而养成了良好的品格,当捡拾到金钱时,便立即想到了的交还给失主,这种美德,实在让人欣慰。作为父母,本应该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通过自身行为给孩子做出示范。没想到当孩子捡拾到金钱准备交还时,作为父母不仅没有对这种正确的做法进行赞扬,反而起了贪念,阻止了孩子的正确行为,而将金钱据为己有,这种行为的反差,角色的错位,实在让人心寒。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受到这种教育日久,能不“习相远”吗?这不仅让人思索:在这件事中,是孩子教育了家长呢?还是家长教育了孩子呢?
拾到公物要归还,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孩子的父母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因为他们早已被一些不良社会风气所毒化,被一些歪理邪说而侵染,认为捡到的东西就是自己的,不花白不花,说白了这其实是是贪欲心在作怪。
而他们却没有意识到,他们在这样做的同时,无疑是在向孩子传递一个信号:捡到的东西便是自己的,这并没有错误。如果孩子下次再捡到东西时,便会去仿效,捡到东西也不会再想到归还了,他们的纯洁便会渐渐蒙上灰尘。
孩子在模仿中成长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起点,是幼儿成长的摇篮,也是其智慧生成和道德形成的基础。在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幼儿时期是自然人向社会人过度的时期,也是人的智慧和道德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对幼儿影响最大的是家庭,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家长。
对儿童教育而言,家长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这一点大多数家长还缺乏清醒的认识。在家长们的心灵深处,似乎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观念:教育孩子是老师的责任,满足孩子吃、穿、住、行等生活需要才是家长的第一要务。这种观念的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
要知道,一个人在儿时所形成的认知模式、行为模式和是非标准将决定其一生的发展。而儿童认知模式、行为模式和是非标准的形成,关键取决于家庭、家长。婴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处于初步形成时期,好模仿又是婴幼儿的普遍特点,孩子常常有意无意地模仿周围人的举止言行,他们能模仿许多连家长自己都没有觉察到的行为细节。
家长和孩子接触时间最长最密切,又有权威性,所以父母最先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婴幼儿分辨能力尚差,家长的一举一动,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会被孩子模仿。因此,家长应给孩子一个良好、端正的榜样。
在谈到孩子教育时,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如何对孩子讲清道理,怎样进行说服教育。说服教育固然重要,可孩子之所以信服。听从家长的说服教育,不仅仅是由于家长讲清了道理,更重要的是因为家长也是按照他所讲的那样去身体力行,做到了以身作则。
小女孩洋洋才3岁就开始学着大人涂口红、擦粉,还常常自己挑选漂亮衣服穿。洋洋在一家幼儿园读小班,皮肤白,大眼睛。一次,妈妈在厨房做饭,洋洋独自一人在妈妈房间里玩耍,妈妈无意中进屋一看,洋洋正对着镜子涂自己的口红,脸上还擦了粉。她严厉地批评了女儿,并要求洋洋再不准碰化妆品。但妈妈渐渐发现,洋洋很爱“臭美”,常常对着镜子照上半天,对服装也很挑剔,每天非要自己挑衣服穿。
3岁的孩子正处在很强的模仿阶段,家长不经意的一个动作、一句话,她们都会模仿。孩子的潜意识里不懂得真正地追求美丽,只是简单地觉得好奇而进行模仿。家长应正确引导孩子,切不可简单粗暴地批评和阻止,这样会增加孩子的好奇心和叛逆心理,应该讲明道理。此外,家长应把握好在孩子面前化妆、谈论衣服等言谈举止的尺度。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模仿环境和条件
幼儿从别人比比划划的手势到喋喋不休的言谈,几乎没有不学的。因此,我们不能忽视:跟神经质的孩子在一起玩也会变得神经过敏,和胆小的孩子在一起也会变得胆小,和口吃的孩子在一起玩也会变得口吃。为孩子选择好的伙伴和邻居是很重要的。
孩子模仿能力的发展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对动作和语言的模仿。他学着父母的样子,拿牙刷刷牙,拿筷子吃饭,拿杯子喝水,拿扫帚扫地,拿抹布擦桌椅等,一刻也不肯安静下来。虽然他们做这些动作有困难,但是态度却很认真,而且满有兴致,父母要利用孩子这种积极性,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练习做。不要怕他做坏,搞乱。人的本领是学会的,而学本领必须从小开始。
当然,引导他学习哪些动作,要有选择,像倒开水之类的动作对小于5岁的孩子来说,是不安全的,应该避免。孩子为了向成人表达他的愿望,开始积极地学说话。这个时候父母要多教他说话,并引导孩子听更多的人说话,模仿他们的语言。
孩子们的模仿不仅仅是机械的模仿,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模仿,如:爱迪生模仿母鸡孵蛋就是很好的说明。但是有时孩子到邻居家吃零食吃惯了,他会总到左邻右舍家找吃的,不给便不走,以后会发展成陌生人给东西也要的习惯,以致会被坏人用零食骗走拐卖,发生意外。
例如,太原市发生一起坏人用泡泡糖骗走5岁小女孩,将其强奸的重大犯罪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因此,要发展孩子的创造性模仿,有选择地进行模仿,不可导致其养成坏习惯。
方法二:家长要给孩子的模仿做好示范
“上行下效”,家长的榜样作用非常重要,在古时的小篆里,“教”字是上面2个叉,下面是一个小朋友,右边是手拿着小树枝。这个意思就是说,大人在上面画一个X,孩子就跟着画一个X,如果这样反复,则习惯成自然了。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是一种学习方式,孩子好模仿的特点,常常与好奇心有关,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想要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事物范围的扩大,知识经验的积累,孩子开始模仿电影、电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孩子的模仿能力与他的生长发育和认知能力有很大关系。而家长所要做的是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模仿环境”,并且做他模仿的“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直接模仿对象,所以一定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如果希望孩子能够总是把“谢谢”和“请”挂在嘴边,那么必须自己先这样做,自己经常说这些礼貌用语才行。另外,孩子们对待周围人们的方式也是通过效仿父母而学到的,所以,必须让孩子们亲眼看到父母的礼貌、友善、慷慨和富有同情心,而且,一旦孩子有了这些好的行为,父母一定要给予鼓励。
一次去南京,在飞机上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去程的时候,碰到一个母亲带着小男孩,空乘服务员送饮料的时候,问小男孩喝什么,他在玩掌上电子游戏,头也没抬就说雪碧。他妈妈马上就拍拍他说:阿姨在跟你讲话,你应该抬头看着阿姨回答。小男孩就立刻停下手中的游戏再重复了一遍,当空姐递过饮料后,他说了声谢谢。回程的时候,一个父亲带着他的儿子,父亲同空姐和其他人说话非常无理,那小孩也调皮的要命,一直按呼唤铃,一会大声喧哗,对服务员和其他人说话也很不礼貌。
不文明的行为和语言,也会被孩子们模仿而对他们产生副作用。例如,我们时常发现有些小儿语言污秽,究其原因,原来父母平时就经常讲“脏话”,孩子讲“脏话”就是向他父母模仿学来的。因此,父母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和语言,要起模范作用,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孩子学到更多礼貌的行为和语言,使孩子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另外,对于那些复杂的、技艺性强的、需要合作的行为,可先不让孩子模仿,不安全的行为更不能让孩子模仿去做。对孩子好的、成功的模仿要多给予鼓励,对于失败的模仿也要适当地给予安慰。
说到要做到,不哄骗孩子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已做不到为可耻啊。”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像古代人一样说话要经过头脑思考,不能想什么就说什么。而且说出的话你也应该做到。如果你不能做到的话,就别轻易的乱说话。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说到做到的现象在家庭中并不常见,家长的承诺往往变成了“空头支票”。究其原因大致有三点:一是,有些家长只是顺嘴说着玩,完全没当回事。二是,有些家长觉得小孩子记不住那些事,早就忘了自己的承诺。三是,有些家长确实很忙,抽不出时间陪孩子,或者因为钱的缘故没有能力实现自己的诺言。
但家长可想到,这种随意开“空头支票”的做法,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亮亮的爸爸说,今年六一给他买一辆小汽车,结果因资金紧张而“流产”;维维的妈妈答应周末带她去吃肯德基,结果也没有兑现。“爸爸、妈妈,你们总教育我别说谎,可你们为什么总是说话不算数呢?”仔细想想孩子的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现在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听话,习惯经常给孩子一些承诺。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奏效,但家长往往在达到目的的时候,常把自己的承诺忘得一干二净。家长也许只是顺嘴说说,但孩子是认真的,不兑现诺言的结果是教会了孩子不诚信,使孩子学会了答应别人的事情可以不去做。
女儿依依5岁的一天,她说我想去动物园。坐在电脑旁忙着敲击键盘的妻子,头也没抬地说:“今天妈妈太忙,下个周末我带你去。”懂事的女儿没再说什么。转眼又到了星期天,妻子依然忙得不可开交,早已忘记了上周对女儿许下的诺言。女儿再次提起去动物园,妻子望着排的满满的工作日程,只能说:下周吧。结果,推了一周又一周,终未成行。
终于,当女儿再一次听到“下一周带你去动物园”的许诺,大为不满地说:“妈妈净骗人,你说话不算数,不是诚实的人!”妻子听后很震惊,急忙放下手中的工作,带上女儿赶往动物园,兑现她许了很久的诺言。
事后妻子对我说,原本她并不是真想带女儿去动物园,说下周带她去只是一个托词和缓兵之计,心想小孩子记不住事,很快就会忘掉这个承诺。没想到女儿竟牢牢记住了她的话,一直都在等她兑现诺言。女儿给妻子上了一课:成人间的交往注重言而有信,对孩子也要一言九鼎,不能食言。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对孩子的纠缠一定要有原则
“妈妈,我还想吃,你再给我拿一个。”孩子开始缠着妈妈。“不行!说好了只吃一个的。”妈妈皱着眉头说。“我还要,我还要!”孩子干脆一屁股坐在地上,耍起赖来。如果妈妈不能说到做到,又给了孩子一个冰淇淋,打破了和孩子约定的协议,屈服了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孩子会想:只要我哭闹,坚持我的要求,妈妈就会满足我。以后,孩子就会抓住妈妈说到做不到的弱点,变得更加任性、执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