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托尼见一块玩的小朋友都有一张同样的卡通画片,心里也想要一张,他经不住另一孩子的劝说,将手中的小汽车与别人交换了一张卡片,回家时,他正为自己有一张与别的孩子一样的卡片而高兴呢。妈妈没有责备孩子,而是不动声色地说:“这小卡片真精致!”
过了几天,当托尼以将自己心爱的小车排成几排来欣赏时,妈妈在一旁说道:“要是那辆蓝色的小车也排在它们一起,该多好呀!”直到这时,妈妈才向儿子说明卡通画片与小车的不同价值,该不该用车换卡片的问题便由孩子自己去思考了。
在这里,妈妈虽然十分心疼孩子丢失的那辆车,但她尊重了孩子的选择。她没有去责骂孩子,为避免让孩子难堪,更没有逼迫孩子将汽车换回来。
方法三:要给孩子足够的信任
依依4、5岁的时候,每次与我一起上街,我都给她一块钱,让她自由消费,买什么都行。
第一次的时候,她拿着一元钱飞跑着进了超市。在小食品柜台前摸摸这个,看看那个,由于从小养成了不乱花钱买零食的习惯,她拿着这一元钱竟不知道该买什么。在各个货架前转了半天,实在找不到既低于一元钱,又让她喜欢的东西,于是提出到外面买。我便跟着她往外走,在收款的出口处,她看到了一小袋旺仔QQ糖,标价为:1.00元,于是买了下来。
此后,这“一元消费”一直就这样持续着,这成了我们出门的惯例。有一次,我们俩在家附近的南湖新村溜达了一大圈,在快进家门的时候,她突然想起这一次我没有执行他的“一元消费”政策。于是就对我说:“爸爸,我那一元还没消费呢!”我拍拍脑门,一边道歉一边给她掏钱。
接过钱,依依一个人去了不远处的商场。不一会儿就出来了,一手拿着几根彩绳,另一只手递给我一枚5毛的硬币:“爸爸,还剩5毛。”我愣愣地接过钱后,把依依紧紧地搂在怀里说:“孩子,这件事你做得很棒!知道为爸爸省钱了。这5毛钱爸爸不要,它是属于你的,你把它保管好,哪天想买啥,你再花。”我把钱硬塞到依依的手里。
赏识孩子,就应该相信孩子,相信他们的判断力和办事能力,给他们选择和决定一件事情的权利。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和决定,会让他们对事物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和决心。即使以后遭遇挫折和失败,他们也能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勇于承担责任,而不是一味地怨天尤人。
“尊重孩子合理的决定”,这是父母对孩子的信任与理解,这是小鹰飞上蓝天的力量!
善于向孩子“求助”
现在流行一句口号:“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比孩子能干的父母,出于爱子之心,恨不得为孩子做一切事情。他们处处照顾孩子,时时保护孩子。由于父母太“能干”了,太“勇敢”了,以至于剥夺了孩子锻炼自我的机会,压制了孩子自主发展的精神。所以在“勤快”、“勇敢”、“能干”的父母身边,大多是依赖性强、娇生惯养,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挑战精神的孩子。
“爱孩子,这连猫狗都会”,可是如何让伟大的母爱同正确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结合起来,则是一门学问。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太能干
善于向孩子“求助”,是一种智慧的爱。适度“求助”于孩子,孩子会很快学会照顾自己照顾家人,会很快具备较强的自理能力,并会成长为能够为家人遮风挡雨的大树。
一次,我们夫妇带依依去爬山。在跨一道陡坡的时候,我蹲在那里叹息:“这么陡的坡,怎么能过去呢?”妻子也面露为难之色:“我可不敢走这么陡的地方。依依,你有办法吗?”依依小大人似的观察着陡坡,然后胸有成竹地说:“爸爸,你先扶着我,我一步就跨过去了,然后我在对面伸胳膊扶着你们过去!”“你能行吗?妈妈都有些害怕呢,你不害怕?”依依摇摇头:“我也有点害怕,不过我觉得能行。爸爸保护好我啊,我先过了。”
我伸出双手“护驾”,依依抓着我的手,使劲一跃,轻松跳了过去。她红着脸蹦跳着:“哦,我过来了!我很了不起吧?”然后庄重地朝我们伸过手来:“妈妈,你先来,让爸爸在那边保护你,我在这边接应你。”她妈妈抓着她的手,在她的“帮助”下,顺利过去了。依依然后又来“动员”我:“爸爸,看你的了!”
顺利跨过陡坡,依依不无得意地看着我们:“哈哈,我很棒吧?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就要我帮忙啊,我是‘超人’!”说着,还做出一个健美运动员展示肌肉的动作,惹得我们哈哈大笑。
类似的场景,我和妻子经常“制造”,也经常表现出“软弱”。最初并不是想着借此锻炼孩子的什么能力,只是觉得这样做,孩子可以感受到自己很能干的快乐。渐渐地,我们才发现这样做,还给孩子提供了自我锻炼的机会。
方法二:只要孩子能帮忙的事就让孩子帮忙
“依依,家里的盐用完了,你能下楼买一袋回来吗?”“依依,妈妈今天身体不好,你来热饭,好吗?”“依依,爸爸记性不好,这件事你帮爸爸记着,到时候提醒爸爸啊!”“依依,帮妈妈倒杯水好吗?”……
在一次次的“求助”中,依依越来越可以自如地独立做一些事情,而且在“帮助”我们的过程中,孩子的责任感越来越强,也越来越自信。
有一次,我出差在外讲学。妻子感冒发烧,很艰难地一个人支撑着去医院打吊瓶。放学回家的依依得知妈妈一个人去医院,很不高兴地说:“为什么不等我回来,让我带你去?或者你给学校打电话,我请假回家带你去医院也行啊!”她妈妈说:“你还是个孩子,你怎么‘带’妈妈去医院啊?”依依嘟着嘴巴:“我怎么不能‘带’妈妈去医院啊?我能搀扶你,万一你晕倒了,我能喊人来帮你!还有,到了医院,你可以坐在那里休息,我来挂号、领药,我会照顾你的!”不满7岁的依依一脸认真的表情,说得她妈妈鼻子发酸。
每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都乐意做事。我们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孩子做家长的小帮手,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总之,只要是孩子能做的、想做的、愿意做的,就要大胆放手,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即使孩子做得不好也没关系,他们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向独立自立的。
如老母鸡一样看护着孩子,自己很累,孩子也很累;放手给孩子照顾自己照顾家人的机会,自己轻松了,孩子也很快就成长起来了。何乐而不为呢?
该放手时就放手
记得小时候,经常看到母鸡带小鸡玩耍,把找到的虫子送到小鸡跟前,或“咯咯”地把小鸡叫过来吃,那种母性的关爱也体现的十足。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母鸡一反常态,开始用嘴啄小鸡,不让小鸡靠近,不让小鸡吃自己身边的食物。
人们说,母鸡对小鸡的爱是硬下心来驱赶,母鸡赶走小鸡是不想让小鸡依赖母鸡,想让小鸡自立、尽早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领地,可如今的父母们对孩子的爱却表现得“心太软”,他们有许多的不放心,不放手:已经是快上学的孩子了,早晨起床,父母帮他穿衣服;刷牙洗脸,父母要把牙刷、毛巾放到他手里;吃饭,他张口叫家长喂;除了家人,他在外不敢和其他小朋友搭话……
为了事业,赵女士一直熬将近40岁才要孩子,这个“来之不易”的女儿自然倍受全家人的宠爱。“每次出门,生怕她磕着碰着,她们一家轮流抱着她走路;每次吃饭,怕她难消化,现在都两岁多了,她们还是先把饭菜打成泥糊,再喂她吃……”可是他们并不在乎:就这么一个孩子,不宠她宠谁?
然而,当女儿进入幼儿园后,将近3岁的她居然不会吃幼儿园的饭菜,这一切都怪赵女士至今还让女儿吃流食,使其咀嚼能力缺少必要的锻炼。
孩子在妈妈肚子里时,需要靠妈妈来获得氧气和营养,但是,他一出生,在生理上就成了一个独立的个体,要自己呼吸、自己吃饭。独立性是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是人的本能;如果家长处处包办,可能泯灭孩子的独立性,甚至影响其生理功能和心理的正常发育,将来可能很难适应社会。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不要对孩子过度呵护
家长总是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很强势,什么事情都是大人帮孩子做,时间一长,容易使孩子对大人产生依赖。
记得有这样一篇报道:
各国的孩子在一起玩沙土,一个外国的孩子用小铲把沙子往漏斗里装。漏斗会漏,砂子总也装不满,他就用指头堵住漏口,等沙子装满就把漏斗挪到瓶子口边,再放手,让沙子流进瓶子。由于沙子漏下的速度很快,从孩子拿开手指到漏斗对准瓶子口时,砂子剩不了多少。孩子毫不气馁,一点一点地做着,终于,他在一点一点的反复中开窍了;等到漏斗口对准了瓶子再到沙子,很快瓶子就满了。孩子笑了,高兴得看着身后的妈妈。而他的妈妈正为他鼓掌庆贺。
而另一位中国妈妈是这样的做法:当孩子拿起漏斗,砂子从底部漏掉时,妈妈立刻蹲下来说:“来妈妈教你!”把漏斗对准瓶子口,再把沙子从这儿灌下去。”
孩子对自己能力的判断,完全取决于他人的判断,当别人都说他行时,他就会觉得自己行。父母的过分呵护,会成为孩子成长的阻力,会令原本“我能行”的孩子,变成“我不行”的孩子。父母管得太多就会剥夺“孩子行”的机会,体验不到“自己行”的经历!就会慢慢丧失勇气和胆量,成为一个胆小的人。
方法二:创造机会鼓励孩子独立做事
孩子几个月大时,就有本能的自我服务能力。这时,父母的一个表情就可能成为孩子的心理依赖。譬如孩子摔倒了,这时家长若表现得惊慌,会给孩子一种心理暗示,孩子慢慢就矫情了,会对家长产生依赖;相反,家长给一个鼓励,孩子会更有勇气自己站起来。
家长要主动创造机会,让孩子解放双手、解放眼睛、解放嘴巴,独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1岁的孩子,会自己玩、听故事、握奶瓶等;2~3岁,能自己吃饭、在家长帮助下穿脱衣服、收拾玩具等;4~6岁,会打扫卫生、整理书包等。
避免孩子过度依赖,父母就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把生活中的事情慢慢交给孩子自己做,其间多鼓励,而不是代替。如:5岁的孩子,家长可准备一些小扫帚、小拖把、小垃圾铲,锻炼孩子去打扫卫生。当孩子做得不好时,千万不能大发脾气,而要多鼓励,给一些必要的指导,坚持让孩子独立地解决困难。
但是,放手不意味着“拔苗助长”,如果让孩子尝试去做能力不及的事,只会产生挫败感。
看到孩子自己吃饭、刷牙、摔倒爬起、穿衣或帮家里人做事等,家长要及时给孩子一个拥抱、亲吻或用话语来表扬他,让他体验到成功。这种成功的体验带来的积极情感,能逐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而自信的孩子必然很独立。
方法三:抓住时机,放手让其独行
九岁的洋洋自上幼儿园开始,就被爸爸带在身边,或许包办太多,本性并不懦弱的洋洋依赖性却很强。在妈妈生病无暇顾及洋洋的时候,爸爸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就拿中午吃饭来说吧:每天爸爸都会想尽办法调剂着给洋洋买可口的饭菜,即便这样,也经常会出现吃一点剩一堆的情况,因此,爸爸决定训练洋洋自己负责中午饭。
第一天,爸爸带洋洋来到离学校不远的快餐店,交给他10元钱,让他自己去买饭。洋洋一脸的不情愿,磨蹭了半天,才慢吞吞地走到柜台前换来10元钱的饭票,之后就站在爸爸的跟前不动了,指望爸爸能帮忙。“想吃什么就买什么,自己去买”,撂下一句话,爸爸便扭头买自己的饭去了。等爸爸买好所有的饭准备吃的时候,洋洋却只买来一碗稀饭。看爸爸吃得津津有味,洋洋试探着问:“爸爸,我能吃你的吗?”“想吃自己去买,我只买了自己的饭。”又磨蹭了半天,洋洋才又买来一小盘凉拌黄瓜。又是一阵磨蹭,洋洋买来了一个烧饼。虽然买饭的过程艰难,但是一碗稀饭,一盘黄瓜,一个烧饼被洋洋吃了个精光。爸爸暗暗高兴!
第二天,爸爸仍然陪伴洋洋到快餐店吃饭。这一次,洋洋显得对买饭很感兴趣,还跑前跑后的帮爸爸买饭票。洋洋自己买了一碗稀饭,一盘炒面,高高兴兴地吃了个底朝天。爸爸问洋洋:“明天,爸爸不来,自己吃饭行吗?”洋洋拍着胸脯说:“没问题。”
第三天,中午饭是洋洋自己解决的,一切顺利。
父母溺爱越多,包办代替越多,孩子的依赖性越强;相反,父母放手、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他的独立性会不断增强。
少一些干涉多一些鼓励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1500位儿童进行长期追踪观察,30年后发现20%的人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与其中成就最大的20%的人对比,发现最显着的差异并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个性品质不同。成就卓着者都是有坚强毅力、独立性和勇往直前等个性品质的人。可见孩子的独立品格对成长和成材是何等重要。
独立品格不是与生俱来或自然形成的,而是后天塑造的结果。
在瑞士的幼儿园里,小朋友凯凯经历了这样的故事:
孩子们该吃饭了,阿姨把饭盘放在孩子面前,大点儿的孩子用勺子就餐,小孩子用手抓着吃。刚从中国来的凯凯就站着,看看这儿,看看那儿。阿姨让他坐在小凳子上,用手比划着要他自己吃。可是凯凯不会抓着吃,只是呆呆地坐在那里。洋阿姨只是比划,启发孩子吃饭,始终不喂他。吃饭时间结束,小凯凯没吃的饭菜就被收拾走了。
后来,洋阿姨告诉凯凯妈妈,瑞士人是从来不喂孩子吃饭的,如果孩子真饿了,他自己会吃的。孩子不会做的事,阿姨只是在必要时给予话语上的鼓励和暗示。大人不强逼他去做,也不包揽。因为这样可能会抑制孩子的“独立行为”。而没有独特行为的人,怎么会有创造性呢?
虽然很心痛,凯凯妈妈还是很赞成瑞士的某些教育方式,孩子有孩子的自由,比如有的孩子不睡午觉,阿姨就让不睡觉的孩子到别的房间去玩,但不能干扰休息的小朋友,这是自由的限度。
瑞士阿姨不过于强调纪律,她们引导孩子独立自由地玩耍,而不过多地限制和控制孩子们的行为。这些方法值得我们中国家长的借鉴。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信任孩子,放手让他去办事
依依5岁的时候,一次脚上的鞋开线了。回家后,她催着我和她妈妈给她去修鞋,我灵机一动问她:“自己能不能去修?”
“这有什么难的!那你给我钱吧!”依依表现出惯有的自信。
于是我掏出5元钱给她,嘱咐她到楼下大门口旁,那里有修鞋摊,到了那里跟修鞋的人说明白鞋的毛病,请人家给修理。临下楼了,我又嘱咐她跟人说话要有礼貌,同时还要保持警惕心。依依爽快地答应着,提着鞋一溜烟地下楼了。
我在家里看着表,15分钟、半小时、50分钟……转眼一个小时过去了,依依按响了门铃。把她迎上来,脸上是得意的微笑,不用问,鞋修好了。她夸张地一只手提着一只鞋,举起来给我看,还把剩余的3元钱也递到我的手里。
从这件事我领悟到,只要我们放手让孩子去做,他总会让你惊喜于他的成长的。所以,把事情交给孩子去办,信任他,尊重他,不必费心干涉,孩子会在你的信任和鼓励中成长、成熟起来的。
方法二:鼓励比指责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