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猎头教你赢天下
8456700000021

第21章 提升自己的能力(5)

然而,洛克却是一个事业心非常强而又野心勃勃的人,他向麦当劳兄弟俩请求让他去开一家分店,然后将利润中的5%给兄弟俩作为提成,兄弟两人很快便同意了。于是,1955年4月,洛克的第一家麦当劳在芝加哥开张了。不用说,洛克的小店越来越红火,也越做越大,直到1960年,他已经开了280家分店。1961年,洛克以270万元的价钱从麦当劳兄弟手中买下了麦当劳的名号、商标、版权以及配方。麦当劳兄弟便拿着这笔对他们来说已经相当丰厚的一笔钱,退出了麦当劳的发展历史。

到了后来,成功地将麦当劳推向全世界的麦当劳董事长洛克提出了麦当劳的用人标准:“我们所需要的,是能够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之中的人。如果他没有什么太强的事业心,而仅仅只是满足于养家糊口、过一种安闲舒适的生活,那么,麦当劳不需要他。”正是在这样一种用人理念的指引下,麦当劳在全世界成就了无数的富翁。

在讲究快节奏、高效率的现代社会里,老板们都更愿意雇用那些有着勃勃的雄心的人,哪怕这些人所觊觎的正是自己的位子。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像老板一样去工作,不需要别人的督促,可以“以一当十”,利用最短的时间作出最出色的成就。当你从众多员工之中脱颖而出的时候,也就是你“一鸣惊人”的时候,升职、加薪这样的好事对你来说当然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所以,从现在开始,赶紧摒弃那种安于现状、过一天算一天、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打工心理,带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朝阳心态,给自己树立一些近期和长远的工作目标,下定决心并努力付诸实践。“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总有一天,你也会由一只燕雀变成展翅高飞的鸿鹄,而只要你现在也具有像鸿鹄那样的“野心”。

11.处处留心皆学问

“处处留心皆学问”是中国的一句古话,意思是说,只要做有心人,时时刻刻都可以学到有益的东西。不管是现实中,还是书的世界里,只要我们认真仔细地去寻找,我们就会发现到处都是知识。在现在的职场中,怎样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除了专业技术之外就是要以逸待劳得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取人长补已短,这才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一千古名言,用在现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仍然有效。

要学习不一定非要拘泥于一个环境和时间,留心观察,到处都是学问。经常问问自己:也许这个事情不该自己做,但如果是自己做的话,自己会怎么做?其他已经成功的解决办法是怎么样?为什么别人能够想到那样做?那种做法的成功之处在哪里,有了这样的思考后,就像自己做的差不多,虽然你没有去做,但是你却有了这个自己学习和提升的过程,尤其是在小企业里,你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去承担,经常会遇到一个人做几个人的工作的机会,这对你来说又是一种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积累。

许多人都知道,细节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对很多事来说,我们可能不能断定它结果的成败,但是我们却能留心观察它的发展过程,最终得到一个结果,而这个过程又是一个非常细致耐心的工作,这需要细心才可以做到。很多人粗心的懒人会说细心是天生的,这个美丽的借口,细心的人听到之后却只能一笑而过。那么,工作的细心到底是从那里来的?

首先,细心来自于一个人的成长环境,他在从小的教育过程中,如果老师和家长一直都在要求他专心学习,细致的做作业,直到满意为止,而且师长们都能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成为细心生活的榜样,那么一个细心的成长环境就形成了,小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感受到了更多细致的关怀,同时也可以分享到细心带给自己的成就感和更多的实惠,在潜移默化中,于今后成人以后的工作生活当中,也就会更多的注意细节。

其次,“细心”的源泉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心和使命感。曾经有人这样说过:“人活着就要有一点精神。”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就要有梦想和激情,有了这些,才会对世间万物充满激情,觉得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能自来人世间一次,应该去做一些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才能从内心的深处启发出最原始的使命感。

有了使命感,在工作和事业的面前,就会认为这份工作就是我的责任,是我应该去完成的,这个职责我必须去履行,有了这样的责任感,就能从内心发出意愿,自己愿意花费精力和时间,尽最大的努力,去反复检查自己的工作,要求好上加好,为此宁愿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把工作看成是一种责任和光荣融入到自己的身体内,贯穿于自己的生命。

最后,细心的工作也来源于压力的存在,所以懒人都知道,并不是他们不想去做好工作,而是因为细心的工作,都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体力,比起拖拉懒散来说,要辛苦的多,假如没有相应监督机制,他们很有可能对工作不理会。这时压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有一位领导经常说这样一句话:“我要把压力释放给别人。”工作不可以让下属形成一种依赖,他们做的不好,你就去帮他们改,帮他们买单,这是完全错误的做法,久而久之,员工就会形成一种依赖和惰性,一个副总的能力非常强,但却强大不过一个团队的力量。工作中领导要给他们一定的权利,同时也要给他们一定压力,要他们自己对做过的工作负自己该负的责任,关键是对他们对做错的事付出了代价。有了压力,才会有动力,才会细致认真的工作,高标准严要求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在我们的工作中,’要时刻把“细心”二字记在心头,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对身边发生的事,经常思考它们的因果关系;对做不到位的执行问题,就要深入的挖掘它们的症结所在;对习以为常的做事方法,要有改进或优化的建议;做任何事情要养成一种有条不紊和井然有序的做事习惯;经常去找几个其它人没有看出来的毛病或弊端;自己要随时随地对自己的不足进行填补。

在这个讲求团队意识的年代,灵感可以让你产生更多的智慧,而智慧又能让你产生更多的灵感,没有人天生就什么都懂,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让你变得聪明,书本的知识毕竟有限,工作中还需不断的积累,职场中的三招可以助你一臂之力:遇强变强、洋为中用和间接经验。

第一招遇强变强

蒋航在公司里算是老臣子了,在公司成立之初,她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加入到这个小家庭。几年过去,随着公司逐渐发展扩大,她也初成正果,晋升为一个部门的主管。可是不久,老板通过猎头公司招来一个高级经理人,并成为蒋航的顶头上司。相比新领导的“海归”背景和在前服务公司中所做的骄人业绩,蒋航感到没有进一步升职的希望。不过,一起工作一段时间后,她开始看到了自己的前途。因为这位新上司在管理上有非常独特的管理经验,那永不言败、乐观的性格正是蒋航所没有的,从此,蒋航多了个心眼,找到他的身上的发光点并努力学习。不知不觉中,蒋航变得自信积极,加上其心思细密、个性沉实,很快又成为公司的得力干将。

无论在哪个领域,强人的存在都会让其他人感觉到压力。当然了,对手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的人以这个为目标,努力想要超越他,有的人则把他当成榜样,从他身上找到自己没有的优点,进行学习和改进,有人却畏惧,采取回避战术,到别处去发展;还有的人利用打击、耍手段等方式,以这个来达到把对手从眼前赶走的目的。最好的方式就是积极面对,变压力为动力,以对手为榜样,这才是提升自己的良策。

第二招洋为中用

有在外企工作经历的人,都知道与外籍同事共事并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因为双方的成长环境、生活方式、教育背景、价值观念等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也体现在对工作的态度和方式上,处理不好还可能成为工作的障碍。不过,只要有良好的适应性和聪明的脑袋,就可以变害为利,成为不断完善自己的机会。

张杰来到一家大型跨国公司上班后发现,外籍同事们的工作都做得深入细致。任何工作只要放在我们的眼前,就要争取用最快的时间做完它,就算是一条简短的邮件也要尽快回复,如果不能当天处理,也要说明原因,再定好处理的时间,以便让对方有一种受到重视的感觉,修改合同的时候把已经修改的地方一一列出,并向对方说明修改的原因,并从咨询者的角度去分析每一个项目的可行性,并客观专业的向对方指出其利弊端。

相比国内同事的惯常做法,外籍员工的工作就显得更为深入周到。虽然他们在工作上不像内地同事工作一样拼命,但是他们对工作的那种细致和重视的程度却很值得借鉴。久而久之,张杰也养成了这种良好的工作习惯。

跨国公司的管理通常都较其他企业先进和完善,由于管理层大多是总公司派来的高级经理人,往往会带来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而这些理念,正是国内管理层最需要学习的东西。再说,并不是很人人都有有出国留学的机会和经功,那么何不多和那些外籍同事聊聊天,多了解一下异国的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和我国有什么差异,这样做不仅可以相互了解,增进感情,还能增长自己的见闻。

第三招问接经验

王燕在同事中有“善良的狐狸”的称号,这是因为她很会在别人身上吸取教训。一起工作几年,她在大家的印象中从未出过什么大差错,反而哪位同事的工作遇到什么难题或错失时,她都很主动伸出援手,帮忙查找原因并一起探讨,而面对同事们的感激之情,王燕坦言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已经学到很多东西,所以与其说助人倒不如说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