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题解
本篇主要说明了作战筹划应当注意的几个重要原则,即追求至善的全胜原则、“将能而君不御”的统御原则、知彼知己的认识论原则。“全胜”是孙武所追求的战争理想境界,即在尽可能不动用武力的情况下,迫使敌国、敌军屈服于我们的意志,达到“兵不顿而利可全”的目的。“全胜”的实现手段主要有伐谋、伐交,即通过挫败敌人的计谋,分化瓦解敌人的联盟来削弱、打击敌人,“不战而屈人之兵”。在上述办法都不能奏效的情况下,才选择伐兵、攻城的下策。在将帅与国君的关系上,作者一方面强调将帅在指挥上的重要性,强调将帅要有健全的素质和良好的才能,以便担当起辅佐国君、统率千军万马的重任;另一方面也强调国君要对将帅予以充分信任,不可越级掣肘,不可瞎指挥,要让将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实际情况灵活用兵,获得胜利。当然,最重要的是要使战争决策者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因此,本篇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重要观点,要求国君、将帅都要全面认识敌我双方的真实情况,切不可知彼而不知己,知己而不知彼,甚至既不知彼又不知己,闭着眼睛打糊涂仗。
逐句注释详解
【3.1】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1];全军[2]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3];不战而屈人之兵[4],善之善者也。
孙子说:通常的用兵法则是,使敌人举国屈服为上策,以武力击破敌国就略逊一筹;不通过交战就使敌人全军降服为上策,以武力击破敌人全军就略逊一筹;不通过交战就使敌人全旅降服为上策,以武力击破敌人全旅就略逊一筹;不通过交战就使敌人全卒降服为上策,以武力击破敌人全卒就略逊一筹;不通过交战就使敌人全伍降服为上策,以武力击破敌人全伍就略逊一筹。因此说,百战百胜,还不算是高明的用兵之举中最高明的;不通过交战就能迫使敌人屈服,才算是高明的用兵之举中最高明的。
[1]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完整,使全部。国:春秋时期的国主要指国都而言,后世则指整个国家。破,击破,攻破。
[2]军:这里的“军”与下文中的“旅”“卒”“伍”均为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以春秋军队为例,最高编制单位为军,其下依次为师、旅、卒、两、伍。)据《周礼·地官·小司徒》郑玄注,每军一万二千五百人,师二千五百人,旅五百人,卒百人,两二十五人,伍五人。不过春秋以后各诸侯国军队编制实际上并不完全一致。
[3]善之善者:好中最好的。
[4]不战而屈人之兵:不使用武力直接交战就迫使对方屈服。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烽火频仍,一些诸侯国从保全自己的目的出发,联合中小诸侯,造成政治或战略上的优势,用避免直接交战的方式迫使敌国退让或屈服,这种行为被称为“全胜”。《孙子兵法》对此思想作了全面论述:第一,以“全胜”为用兵的理想追求和最高境界,认为最好的方法是采用非暴力手段达成预期目的,而条件是要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不战而胜为“全”,战而胜之为“破”,无论国、军、旅、卒、伍,“全”都是放在第一位的,“破”则是必要的辅助手段。第二,以伐谋、伐交为达成保全自己目的的重要手段,把伐兵、攻城作为下策和不得已的选择。而其最经典的表述,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它在中国和世界军事思想史上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3.2】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5],具器械[6],三月而后成,距闉[7],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8]之,杀士[9]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用兵的上策是挫败敌人的战略计谋,其次是扰乱敌人的外交行动,再次是排兵布阵震慑敌人,下策才是攻打敌人的城池。选择攻城已经是迫不得已的办法了。因为制造攻城用的大盾和四轮战车,准备各种器械,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堆起足以瞰制敌人城池的土山,又要几个月的时间。将帅控制不住愤怒的情绪,驱赶士卒像蚂蚁一样爬梯攻城,士卒损伤了三分之一,城池仍然没有攻破。这便是攻城所造成的灾难。
[5]橹轒辒:橹,大盾。轒辒(fén wēn),用以攻城的战车。唐人杜佑《通典·兵典》言其制为“作四轮车,上以绳为脊,生牛皮蒙之,下可藏十人”。作战时推行抵近敌方城垣。
[6]具器械:准备各种攻城用的器械。具,准备。
[7]距闉:距,通“拒”,有治、备的意思;闉(yīn),通“堙”,土山。距闉意为堆起用以攻城的高出城墙的土山,攻城一方可凭借土山制高点向城内射箭,掩护士卒攻城。
[8]蚁附:形容众多士兵像蚂蚁一样爬梯攻城。
[9]杀士:(使)士卒减少。“杀士”一词也见于《孙膑兵法·杀士》和《尉缭子·兵令下》,有学者解释说这是让士卒们拼命,自动送死(见《新注新译兵家宝鉴》,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6页、第595页)。
【3.3】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10]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善于用兵的人,使敌人屈服而不必通过武力交锋,占领敌人的城池而不必依靠强攻,灭亡敌对国家而不必长期征战。一定要依据“全胜”的方略争胜于天下,这样自己的军队就不会遭受损失,却可以圆满地获得权益。这就是以智谋克敌制胜的方法。
[10]顿:通“钝”。此处指军队遭受损失和挫折,士气低落。
【3.4】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11]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12]。
用兵的通常办法是兵力十倍于敌就包围他,兵力五倍于敌就进攻他,兵力两倍于敌就设法分散他,兵力与敌人相当就要努力抗击他,兵力少于敌人就要想方设法摆脱他,兵力比敌人弱就不要与他接触。所以说,兵力过于弱小的军队,即使战斗力很强,硬打硬拼也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11]敌:匹敌,即敌我双方力量大体相当。
[12]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兵力过于弱小的军队,虽然有坚强的战斗力,也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还有一说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弱小一方如果能集中优势兵力,虽小而坚,那么强大的一方也可以擒获。
【3.5】
夫将者,国之辅[13]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将帅就好比是支撑国家建筑的辅木。他们辅佐国君时严密周详,国家就强盛;辅佐中出现疏漏缺陷,国家就衰弱。
[13]辅:原意为辅木,后引申为辅助、佐辅。下文的“辅周”就是辅佐严密周详,“辅隙”就是辅佐不周密,有疏漏。
【3.6】
故君之所以患[14]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15]。不知三军[16]之事而同[17]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18],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19]。
国君危害军事行动的情况有三种:不了解军队可不可以进攻而硬要军队进攻,不了解军队可不可以退却而硬要军队退却,这就是牵制军队的行动。不懂得军队的内部事务却要干涉军队的行政管理,将士就会感到困惑;不通晓军事上的机宜权变却要参与作战指挥,将士就会感到疑虑。军队既困惑又疑虑,各诸侯国乘机进犯的灾难也随之降临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自乱其军,自取灭亡。
[14]患:危害。
[15]縻军:牵制、束缚军队。縻(mí),羁縻,束缚之意。
[16]三军:春秋时,诸侯大国多设三军,或称上军、中军、下军,或称左军、中军、右军。这里泛指整个军队。
[17]同:原为共的意思,这里是指参与,干预,干涉。
[18]任:指挥。
[19]乱军引胜:扰乱军队,致使军队失去获胜的机会。引,原意为避开、退却,引申为失去、失却。
【3.7】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20]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21]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22]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判断并预知会取得胜利的情形有五种: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与敌人打仗,什么情况下不可以与敌人打仗的,能获胜;懂得依据兵力多少而采取不同战法的,能获胜;全军上下意愿一致的,能获胜;以有准备以对付无准备之敌的,能获胜;将帅才能卓著而君主又不加牵制的,能获胜。这五条,是判断并预知胜利的重要根据。
[20]众寡:军队兵力的多或少。《孙子兵法》关于“众寡”的用兵原则,揭示了战争中兵力运用的基本规律。它包括如何“识众寡之用”的作战指挥原则和“以众击寡”的转化兵力对比的指挥艺术等丰富内容。根据《孙子兵法》及其他古代兵书如《吴子·应变》《六韬·豹韬·少众》《百战奇法·众战》《阵纪·众寡》等的解释,众寡运用的一般原则是,“用众,宜整、宜治、宜分,则利于平易,便于正守,妙在进止抽移”,“用寡,宜固、宜轻、宜锐,则务于隘厄,避之于易,变化不厌烦数”(《阵纪·众寡》)。其思想核心是强调以众击寡,而以众击寡又是靠指挥的灵活、兵力运用的巧妙来实现的,并不是单纯强调兵力多多益善。客观上具备优势兵力,当然是制胜的有利条件,但如果全局上不具备优势兵力,就要以灵活的指挥在关键的方向和地点上,形成局部的优势,以创造制胜的条件。
[21]虞(yú):预料,准备。
[22]御:本义为驾驭,引申为牵制、控制、制约的意思。“将能而君不御”的意思是说将帅有良好的治军、指挥才能,国君又不妄加干预,定能取得胜利。君主与将帅的关系,直接涉及战争指挥体制能否顺畅和有效运行的大问题。所以《孙子兵法》主张:第一,国君与将帅是主与辅的紧密关系,“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将帅地位十分重要。第二,“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因此将帅要具备“智、信、仁、勇、严”的将德,要有把握战争全局、克敌制胜的能力,要能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地形篇》),通“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九地篇》),等等。第三,国君应充分信任将帅,在将帅出征在外时,要使其掌三军之权,理三军之事,大胆放手让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战场实际临机处置,而不是越权干预瞎指挥。第四,将帅要勇于拒绝国君的错误指挥。将帅应该在“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地形篇》)的前提条件下,以“安国全军”为目标指挥战事,要有“进不求名,退不避罪”的思想追求,要有勇气不屈从于君主的错误命令,不一味机械服从,这样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将能而君不御”后来在民间演变成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广大百姓所熟知。但在封建社会中,君主有绝对的权威,要想真正实现“将能而君不御”的原则,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是难以具体贯彻实施的。
【3.8】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23];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所以说,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打上百次仗也不会遇到危险;不了解敌人而了解自己,就会有胜有负;既不了解敌人,也不了解自己,那么每次用兵都会遇到危险。
[23]殆(dài):危险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