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育儿知识宝典(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8450100000029

第29章 1~3岁幼儿的科学养育(7)

学认10以上的数字。用塑料数字或在纸卡上写数字,先将1摆在左侧,将其他数字随便摆在右侧,如1和2在一起念十二;1和4在一起念十四;1和6在一起念十六等。

让宝宝自己摆。然后自己念,看宝宝是否念得对。再把2摆在左侧,任选数字放在右侧,如2和3念二十三;2和5念二十五;2和9念二十九等。宝宝自己随便摆,自己念。

如果宝宝念对了应马上称赞“宝宝真棒”,使宝宝增强自信。把3摆在左侧,将其他数字任意放在右侧,这次让宝宝猜应当怎样念。如果宝宝猜对了,一定要大加赞扬“宝宝真聪明”,抱起来亲亲。如果宝宝说不出,大人可以告诉他,再让宝宝自己摆,自己读出。如果宝宝心不在焉,表示宝宝累了,应带他到外面走走或者唱唱歌。换换心情,不要逼着宝宝学习。

有些宝宝会学得很快,有的宝宝较难接受。对于不喜欢认数字的宝宝,可以用摆花生或摆糖果的方法让他学认。先把5个排上一行,另一行也摆5个,请宝宝先数一下,然后把两行合并成一排,再多摆一个告诉他是十一。让宝宝再取一个摆在旁边,说“十二”。用摆食物的方法先练习,再学摆数字就容易理解。

听宝宝讲话要耐心

36个月的宝宝常常讲一些他自己还不懂的词,来表达他不知道应当怎样讲的意思,使人十分费解。妈妈有时会批评:“谁知你在说什么,尽说些没人懂的话。”使宝宝不敢再说什么,心中想表达的意思无法讲出来。如果大人态度改变一下,对他讲出的词加一点解释,或者再应和一下“呀,真是……”等他继续讲下去,用“唔”“好的”或用表情去鼓励他,使他感到大人在听他讲话,他会努力讲得清楚一些,家长可帮助他把句子说完整。

鼓励宝宝说话,用善于理解的心态去听,帮助宝宝把想说的词讲出来,对宝宝的语言发育大有好处。对宝宝的语言能力,不必与其他同龄孩子比较,但要每个月同他自己比,记录下来他会讲或者讲得好的一两句话,这样会看到宝宝每天都有进步。

留给宝宝20分钟

忙于工作的父母下班后虽然还要料理家务,但不要忽略孩子,要在百忙中留给孩子20分钟,倾听他要讲些什么。有的孩子不会抓紧时间,在宝贵的20分钟内一言不发,大人要在谈话结束之前告诉他:“还有最后5分钟。”宝宝虽然不明确5分钟有多久,但他会抓紧把要告诉大人的事说出来。有些宝宝不厌其烦地要听同一个故事。可以告诉他还有新的,但也应尊重他的选择,因为这时他可能正在默记,还差一点儿,让他多听几遍就全记住了。渐渐地,他能理解5分钟有多长,会珍惜每一分钟。

与宝宝一起画画

当宝宝在两岁半前后能模仿大人画一个真正的封口曲线时,大人可以同宝宝共同作画以促进宝宝画画的兴趣。孩子画的圈不很圆,有时画成椭圆形,大人告诉孩子“像根香肠”,使孩子会高兴地再画一个;如果真是四不像,可以告诉它“像个土豆”;有时孩子无意中画了一个两头尖的弯弯,大人可以高兴地说“像月亮”或者“像香蕉”;如果画得圆一些。大人可在旁边加上光线说“像太阳”;如果画得有点儿凹陷。大人添上两笔成个苹果;有个尖凸起就加上柄变成梨或桃子。有时孩子喜欢画一堆小圆圈,大人在上面加几笔变成葡萄串;如果小圆圈成行就画一条线变成糖葫芦串。

有了大人的提示和帮助,孩子就会很喜欢画画。经常把他随意画出的东西拿给大人去补充,使之像某种东西。如果宝宝偶然一次画了有点像样的东西。千万不要忘记写上日期,把宝宝的画贴在墙上以作鼓励。宝宝看到自己的“作品”受到重视。就有了自信。更喜欢画画。

教宝宝使用剪刀

购买儿童用的钝头剪刀。教宝宝将拇指插入一个手柄内。再将中指插入另一个手柄内。食指放在中指前面中轴附近,托住中轴的上页,使剪刀两页锋能相交。

大人先在纸上剪开个小口,再让宝宝试着剪开,尽量向前活动剪刀将纸剪成纸条。如果宝宝将纸夹在剪刀中间。就帮助他把纸取出来。关键是食指是否能托住剪刀上页。用力得当拇指就能自如活动剪刀下页,把纸剪开。多练几回宝宝就会使用剪刀了。

学会用工具。千万不要让宝宝用家中尖头剪刀练习。因为宝宝扶纸的左手接近剪刀口,手指很容易被刺伤出血。受了损伤,一来会挫伤宝宝练习的积极性,二来孩子的手到处乱摸,容易感染。一定要买到适合儿童用的剪刀才可以开始练习。

学会自我介绍

教会宝宝做清楚的自我介绍,这是很重要的安全教育,以防万一与父母失散时能较快地得到帮助。找到父母。可以通过玩“上幼儿园”的游戏来学习,妈妈当阿姨,宝宝从门口进来,先鞠躬说:“阿姨好。”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声音洪亮清楚。问。“你几岁了?”“我两岁。”问“你爸爸叫什么名字?”或“你妈妈叫什么名字?”“你家在哪里?”回答要求包括地区、街、小区、门牌号。如“我家在北新桥东羊管胡同28号”或“我家在和平里五区16号楼7门502窒”。问:“你家电话号码是多少?”答:“64034690。”孩子们几乎都能背出自己家中的电话号码。如果哪个问题回答不清楚可以当时纠正。问话完毕一定要表扬:“你回答得很好,下次记住说清楚……再见。”让宝宝说完“再见”再鞠躬出门口。

宝宝如果不记得其中某几项,可以隔一两天再玩这个游戏。要让宝宝习惯于对长辈行礼问好,离开时要行礼说“再见”,养成良好的习惯。

让宝宝知道等待

两岁孩子要学会等待。等待需要有耐心。能耐下心来、心平气和才能解决问题。父母要尽量缩短让孩子等待的时间,不让他烦恼。等待要有合理的限度使孩子感到可以接受而不至于过度疲劳。如果不得巳要等待较长时间。则应安排一监快乐的游戏以分散宝宝等待时的注意力。对于不可避免的失望可用幽默的态度泰然处之,使孩子学会承受一定的挫折,性格上逐渐成熟起来。

养成讲礼貌的习惯

培养宝宝习惯使用礼貌语言,先从早晚问安开始,无论谁要求别人帮助都先说“请”,得到帮助后都应说“谢谢”。大人每次让宝宝干事情时都说:“请你把伞拿来”。“请你把××给我”;收到东西都说“谢谢”。让宝宝听惯礼貌用语。一旦宝宝有需要时也要求他说:“请”和“谢谢”。为了巩固这种习惯,要求家人平时互相之间都用礼貌语言。早上看到任何人都要说“您早”,睡前要道“晚安”。家人中习惯于互相用礼貌语言,可以养成宝宝有礼貌的习惯。习惯于说话有礼貌,会使宝宝同人交往时给人有礼貌的好印象。

让宝宝学会与人分享

家中的好东西不能让宝宝独占,否则会养成自私的毛病。好东西虽少也要平分三份,爸爸、妈妈各一份,宝宝一份。有了分享东西的习惯,如果爸爸或妈妈不在时,宝宝就会想到给爸爸或妈妈留一份,学会关心别人。

大人也可以用英语与宝宝交流。比如在盘子里放几块小饼,爸爸对宝宝说:“Give me one cookie,please.(请给我一块小饼)”“Thank you,Bobo is a goodgirl.(谢谢,宝宝是个好孩子)”又说:“Give a cookie to dad dy please.(请给爸爸一块小饼)”爸爸说:“Thank you,Bobois really good.(谢谢,宝宝真好)”又说:“Give a cookie to mummy(给妈妈一块小饼)”妈妈说:“Thank you,Bobo is very kind.(宝宝真好)”

让宝宝养成心中有别人的良好习惯。有的父母觉得宝宝太小,本来好东西就不多,干脆给他一个人算了。但习惯养成之后,宝宝心目中就没有别人,一切唯我独尊。从小学会分享,宝宝就会为别人着想,长大后会孝敬父母。

教宝宝自己收拾书包

宝宝看到大孩子们背着书包去上学都十分羡慕,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也背着小书包,家长不妨为宝宝买个小书包准备上幼儿园用。书包里装上几本小书、一小盒彩笔,最好有一个带盖的水杯和一条裤子。将东西放齐之后,把书包挂在宝宝容易够着的地方。

妈妈同宝宝做上幼儿园的游戏,早餐后让宝宝背着书包同妈妈在院子里走一圈。进家后在桌旁坐下,打开书包拿出书看一会儿,打开彩笔在纸上画画。过一会儿妈妈说“咱们该回家了”,要宝宝赶快把桌上的东西收入书包,再背着书包在院子里走一圈,回家后把书包挂在准备好的地方。

让宝宝做上幼儿园的准备。通过打开书包、收拾书包,让宝宝了解书包的用途,学会将用过的东西收拾整齐,放回原处。这种游戏使宝宝不至于丢三落四、随便乱放自己的东西。

安排宝宝参观幼儿园

宝宝3岁后要上幼儿园,在未正式入园之前可带宝宝到幼儿园外面看看。观察小朋友何时到室外活动,老师怎样带领他们在健身器械上玩耍。如果得到许可,可以进入教室或者在窗外观察小朋友在室内怎样活动。参观幼儿园会引起宝宝入园的愿望,羡慕园内的生活,使孩子容易克服离开家庭的依恋情绪。家长要让孩子向那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学习,使他渴望成为其中的一员。

减少最初入园的困难。许多孩子在入园的头一个月都会因为与家人分离而哭闹。如果入园之前有一些思想准备并参观幼儿园,甚至同老师先认识一下,了解园中生活规律,使家中生活与园中相似,就会减少入园后的困难。如果家长比较理智,多向孩子介绍幼儿园的优点,入园的困难会减少。应避免因为孩子哭闹就妥协,让孩子回家待几天,这样再送去时又要重新适应,人为地延长适应期,对孩子和大人都不好。孩子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就会克服入园困难,更快地适应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