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解读中国第一病——让我们携手应对乙肝的挑战
8449400000025

第25章 一个女子的悲伤倾诉

为了让人们清晰明了地认识在医治乙肝上的骗局,我们不妨从赵玉泓说起。

赵玉泓何许人也?

赵玉泓是杭州出现的一位新闻人物。她用4个月时间,写出了《中国第一病》———中国第一部以文学表现形式描写 HBVER(乙肝病毒携带者含乙肝病人)生存状态的小说。

在这本小说中,赵玉泓以中国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为背景,把她的家庭遭遇乙肝病毒纠缠的经历和无数 HBVER的经历糅合起来,讲述乙肝病毒携带者求医、求职和求偶的故事。

全世界HBVER人群约有3.5亿,中国就占了1.2亿,占中国总人口近1/10.

我国约有58%以上的人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其中真正发病的只有3000多万人。然而乙肝这一普通的疾病,已渐行演变为社会病。入托、入学、就业、婚姻……几乎遭遇全方位的歧视,有的奔走无门、苦不堪言,有的面临生存困境、几近崩溃。

赵玉泓说:人类共同的敌人是乙肝病毒,而不是作为病毒载体的携带者。

赵玉泓所写的让读者们为之动容的《中国第一病》一书背后,埋藏着她伤感的16年,记录了乙肝转阴的遭遇。

赵玉泓出生行医世家。爷爷是中医,父亲是军医,母亲在中国卫生部工作,现在都已过世。她的哥嫂、姐和姐夫都是专家级医生教授。然而即使是这样一个身处行医世家的人,也被铺天盖地的乙肝广告、蛊惑人心的江湖庸医所迷惑,一步步走上盲目求医的坎坷路,陷进疾病深渊。

1987年,赵玉泓的丈夫皮肤过敏,在用非一次性注射器注射葡萄糖酸钙时染上乙肝病毒,是“大三阳”。乙肝病毒于是成了夫妻俩的“心腹大患”。

1997年的一天,赵玉泓看到一段电视广告,说乙肝病毒携带者随时都面临着乙肝三部曲———由肝炎转变成肝硬化,再由肝硬化转变成肝癌。

肝癌!这两个字在赵玉泓眼里好像变成了另外两个字———死刑!

于是,赵玉泓开始关注媒体,关注医治乙肝的广告。就是这个夸大其辞的乙肝广告,让赵玉泓夫妻踏上了漫长的求医之路。1997年2月,杭州一家号称转阴率在60%以上的诊所进入了她的视线。

在那家诊所,他们找到了那个永远有病人排着长队的“ZY疗法”诊室。

所谓的“ZY疗法”每周要做一次,每次扎7针,先抽血,把血浆加入药液后再输回体内。然后,再针灸6个穴位———在病人前胸和后背的穴位上贴上膏药。24小时之后,再用针将那里鼓起来的水疱挑破。

治了一年零十个月,扎了一千多针,花了上万元,三阳没有丝毫转阴的迹象。

赵玉泓开始后悔自己的盲目求医。正想停止治疗,万万没想到的事发生了,原本肝功能良好的丈夫,在经过近两年的折腾后发病了!以前只有几十的转氨酶指标,现在一下子跳到了500!

他们又到杭州一家医院看病,当时医生让他们吃一种专门治疗乙肝的新药,他们按医生处方买来这种药,药瓶上写着“毒药”两个字,还画着骷髅头。看着瓶子赵玉泓心里没底,但医师告诉她,这是抑制乙肝病毒比较好的药,吃吧,没事。

住了4个月院,赵玉泓丈夫的病情控制住了。可以出院了,但“骷髅头”还得继续吃,医师说,停药就可能出现反复,一旦反复,会更厉害!

吃“毒药”的恐惧,随着赵玉泓夫妇一起走出医院回了家。

一年以后,赵玉泓的丈夫再次发病!此后病发频繁,屡治屡败。一次次吃药,一次次化验,一次次打击。赵玉泓说,最开始住院时,丈夫脸色还很好,病友还戏称他为小白脸,后来越变越差,脸黄,眼睛黄,小便也黄,什么都是蜡黄的,他的心理负担一天比一天重,到后来甚至养成了不愿照镜子的习惯。

乙肝没好,丈夫又患上了神经官能型抑郁症。这种抑郁症会产生很多躯体症状。这次胃痛,下次肠痉挛,再后来又是憋闷得喘不过气。丈夫常常难受得直喊:我的头好像裂成了三瓣,缝隙里又像插进了两个鸡蛋!塞进了两把麻绳!我没办法跟你说,实在是太痛苦!太痛苦了!

赵玉泓万念俱灰,三阳转阴的梦想被丈夫重病的现实碾得粉碎。为了让丈夫的痛苦减轻一些,她常常和丈夫一起到西湖边散步,面对曾经海誓山盟的西子湖,夫妻俩百感交集。

为了安慰忧虑不眠的丈夫,她整夜整夜给丈夫讲故事、说笑话、朗诵文学作品。戴尔·卡耐基的励志书快被她读散了架,丈夫后来听到卡耐基就心烦,就冲着她喊:不要读了,这对我没有用!你根本不明白我的难受!

在这个时候,赵玉泓想到了网络,能不能在网络上,在网友中找到脱离病海的灵丹妙药?她登录到乙肝战友网上家园———“肝胆相照”网站,发的第一张帖子就是“一个被乙肝病魔穷追猛打十六载患者之妻的求救信”。

让赵玉泓始料未及的是,她这个向人家求助的人,却成了被求助的对象,天南地北很多人给她写信、打电话,向她倾诉他们的痛苦和伤心———他们都是乙肝病人和乙肝病毒携带者。赵玉泓发现,有许多人比她更悲苦、更无助,网友们悲惨的故事让她的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荡。

能不能为乙肝患者做点事,这种想法仿佛缓解了赵玉泓的悲痛。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事,于是,她开始奋笔整理她搜集到的乙肝病友们的故事和自己16年来的治病经历。

她醒悟到,人们最先接触到的乙肝治疗知识,大多是一些药厂和不良医师的夸大其词。

她明白了,她的悲剧就是听信了那些不切实际的乙肝转阴广告。

她还发现,有许多乙肝病毒携带者已经踏上或正准备踏上自己曾经走过的盲目治疗的坎坷之路。

要快,一定要快!赵玉泓争分夺秒写下28万字,又在第一时间将书稿送到了浙江文艺出版社。

此时,一件让赵玉泓同样高兴的事情也正在发生———自从丈夫在浙江的一位中医师那里看病后,病情开始慢慢稳定了。

终于等来了那一天,医生对赵玉泓的丈夫说,你的肝病已经初步治愈了,从今天起治肝药可以全部停掉。

赵玉泓喜极而泣。与此同时,她的新书上架了。现在,赵玉泓又在进行她的下一步写作———一部反映中国 HBVER群体真实生活的纪实作品。她将和“肝胆相照”的 HBVER网络携手一起创作,将他们经历的一切痛苦事实和悲伤遭遇还原于所有人面前。这部即将面世的作品,版税将全部归“肝胆相照”网站所有。

在这里,我们择选一节《中国第一病》的内容,读读这节,你、我、他都会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