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解读中国第一病——让我们携手应对乙肝的挑战
8449400000019

第19章 重型肝炎的早期发现

重型肝炎虽然病死率高,但如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完全可能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早期发现重型肝炎,不仅仅是医师的责任,也是病人家属和病人本身应当了解的知识,大家共同努力,力争挽救病人生命。

早期表现———不管是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还是肝硬化病人,出现下列情况必须重视:

一、皮肤和眼睛的黄疸急速加深,皮肤甚至呈橘皮色或“黄得发绿”;

二、消化道症状特别明显,顽固的呃逆、嗳气,恶心呕吐不止,腹部明显胀气;

三、疲乏感明显,自己感到“如同一摊泥”,躺下就不想动,翻身也难受,甚至不爱说话;

四、有时有低热或中等度发热,但又找不到诱因;

五、虽然不发热,但脉搏加快。

即使一般肝病,只要出现上述二项表现,就要高度警惕,没有住院者应立即住院,正在住院者,立即请医生诊治,不得延误。

早期重型肝炎的凝血酶原活动度在30%~40%,没有脑病表现,也没有腹水,是抢救的最佳时期,不要错过。

中期表现———在早期的基础上,出现肝性脑病,意识模糊,胡言乱语,或有情绪改变,还可出现腹水,也有出血倾向,皮肤有出血或瘀斑,化验凝血酶原活动度在20%~30%。

晚期表现———病人少尿、无尿,消化道大出血,注射部位有瘀斑,脑病加重,出现昏迷,甚至抽搐,合并严重的细菌感染,化验凝血酶原活动度在20%以下,此时治疗是相当困难的,医师在这时往往无力回天了。

患了重型肝炎,究竟预后如何?生有几分?死有几分?一般可从如下几项做出预测。

一、早期发现,及时、正确治疗,可能获取较好的预后。

二、年龄太小(1岁以内)或太大(55岁以上),病死率较高,预后差。60岁以上的病死率超过80%,小于40岁存活率为39.8%,大于40岁存活率为24.9%。

三、看病因,测预后。HAV引起的重型肝炎,60%以上可治愈,由HBV或HCV、HBV以及HCV、HBV与HDV混合感染引起的重型肝炎预后不好,病死率达70%左右。

四、肝性脑病出现越早,预后越差,肝昏迷程度越深,预后越差。

五、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10%,几乎都难治愈。

六、重型肝炎出现并发症者预后差,如合并细菌感染、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肺炎、肾脏病等,特别是病人出现多个脏器损伤更糟。

七、血清胆红素大于正常值20倍,病死率为75%,小于正常值20倍病死率约为30%。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大于0.7,预后较好。

八、血清胆固醇降低明显者,预后不好。血清胆固醇小于1.6毫摩/升,病死率为92.8%,大于2.6毫摩/升,病死率为16.7%。

九、重型肝炎如果转氨酶(ALT)一直不上升,或一度上升而后一直正常不上升,但黄疸却明显上升,出现所谓“酶疸分离”现象,预后差。

十、重型肝炎病人可请医师进行肝穿刺做病理检查,如肝细胞成活率小于30%,预后差,大于30%则预后好一些。

长期以来,治疗重型肝炎在国内外都没有重要的突破,病死率居高不下。直到现代人工肝和肝移植的开展,才为重型肝炎病人带来希望。现把有关知识介绍给广大读者和患者,如果医师建议病人做这方面的治疗,就应当毫不犹豫地接受,并给予积极的配合,力争挽救病人生命。

人工肝———全称叫“人工肝支持系统”。

重型肝炎时,肝功能严重损伤,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病情不断加重,直至死亡。

人工肝就是在病人体外的一种特殊装置,将病人血液吸引出来,通过这个装置将血液中毒物和代谢废物吸附或过滤出来,然后把“干净”的血液输回病人体内。这个装置暂时行使肝脏功能,为治疗或肝移植争取时间。人工肝主要适用于急性重型肝炎和亚急性重型肝炎引起的肝衰竭病例。国内自广泛开展人工肝以来,的确提高了这类病人的生存率。但人工肝不可能永久取代和全部替代肝脏功能,它只是暂时的应急措施,它不能对严重损伤的肝脏有治疗作用,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尽管当前人工肝有了很大进步,但仍不能取代肝移植。

肝移植———就是把病肝切除,移植进一个健康的肝脏以代替病肝。肝移植至今已有40年历史,技术在不断改进和提高,事实证明,它是治疗晚期肝病的最佳选择。我国的一些大医院已开展这一手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手术后病人生存期明显延长,有的病人术后恢复了正常生活和工作。目前最大的困难是肝源不足,缺点是费用较高,手术后仍需长期服用抗免疫排斥的药物和预防再感染HBV的药物。

C章 肝脏--承受不住“五兄弟”的折磨

近50年来,我国在传染病防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天花早已被消灭,脊髓灰质炎也已经销声匿迹,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已基本得到控制,麻疹、流脑、乙脑等发病率明显下降。

然而,在这些“经典”的传染病中,惟独病毒性肝炎阴魂不散,成为当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最严重、流行最广泛的疾病之一。一顶“肝炎大国”的帽子,重重地扣在我们的头上,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现已确认,病毒性肝炎主要有5种,即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

●甲肝,与“生”俱来

●乙肝,与“狼”共舞

●丙肝,助纣为虐

●丁肝,狼狈为奸

●戊肝,病从口入

病毒性肝炎是一个古老的疾病,祖国医学对与肝炎类似的病症早有记载。2000多年前的《内经》即提到:“湿热相交,民病瘅(DAN,由于劳累而得的病)也。”其后,《伤寒论》中有:“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清《杂病源流犀烛》提到:“又有天行疫病,以致发黄者,俗谓之瘟黄,杀人最急。”古人已认识到肝炎病急危重,且有传染性。

进入20世纪以后,人们对病毒性肝炎逐渐有了清楚的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不少美国士兵厌油、恶心、尿黄、全身发黄。当时称“军营黄疸”,并怀疑到发病与使用血液制品有关。

20世纪50年代,克鲁格曼在智力低下的“乞愿”儿童中进行实验性接种研究,发现有两种肝炎病毒。一种病毒经胃肠道传染,另一种病毒经血清注射传染,分别称为“传染性肝炎”和“血清性肝炎”。由于实验中曾出现儿童死亡事故,引起社会学工作者的大声疾呼和尖锐抨击,迫于社会压力,克鲁格曼停止了实验。

1970年,科学家用电子显微镜在乙肝病人血清中,观察到直径约42纳米的病毒颗粒,称之为DANE颗粒(DANE为发现者,故以其命名)。以后证实它就是乙肝病毒。它是一种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病毒,主要通过输血、血浆、血液制品,或使用污染病毒的注射器针头、采血用具而发生感染。故应提倡严格筛选献血员,注射时应“一人一针一管”。由于乙肝E抗原阳性者的唾液、乳汁、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抗原,故密切接触(例如同用牙刷、性生活等)会传播乙肝。所以应提倡使用“公筷”进餐,分开使用牙刷等。孕妇若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病毒可经胎盘或在分娩过程中传染给胎儿。对这样的新生儿可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加以预防。1973年,在甲肝病人粪便中观察到27纳米的甲肝病毒。后来,在体外组织细胞中培养甲肝病毒获得成功。它是一种微小核糖核酸(简称RNA)病毒。其主要传播途径是病毒从肠道排出,污染水和食物,经口传染。

20世纪70年代中期,意大利一位年轻的胃肠病学者在慢性乙肝病人的肝细胞内,首次发现了一种新抗原,当时称DELTA(德耳塔)抗原,其后证实它是丁肝病毒抗原。丁肝病毒与乙肝病毒联合感染时,常使病情加重,易发展为急性重型肝炎。丁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基本相同。1983年,在以前称为“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粪便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病毒,命名为戊型肝炎病毒。这一命名在1989年9月东京国际肝炎学术会上得到了认可。戊肝病毒是RNA病毒,其传播途径与甲肝病毒类似。1989年,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以前称“血源性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病毒就是丙型肝炎病毒,这是一种RNA病毒。丙肝主要通过输血而传染。

总的来说,现已发现的病毒性肝炎主要有5种,即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为了对这5种病毒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们将一一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