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民肖,由于他的突出贡献被选为省农业劳动模范。1982年,肖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遭到了党支部个别领导的反对。肖不从个人得失出发,继续向党支部提出入党申请,根据他的表现,党支部经过讨论,终于通过了他的入党申请,支部大会同意接收他为预备党员。但是,党支部书记却公然违背支部大会决议,对肖的入党志愿书拒不签字。
这位支部书记所以这样做,唯一的理由就是“他入了党,我们将来还往何处摆!”表面上看,这位书记可能出于嫉妒心理,也可能出于个人私怨。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就是他的领导职位失去了应有的安全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生活在世界上都有一定的需要,当某种需要达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行为反映,或是反抗,或是顺从。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其中一个重要的需要是对安全方面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的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效应器、智能器都是寻求安全的工具。他们要求摆脱疾病的侵袭,希望年老时得到保障,希望摆脱失业的威胁等等。
“需要”是每个人都存在的心理现象。但是,人的需要并不都是合理的。象前面所说的那位支部书记预感到劳模入党后,“威信定会超过自己”所产生的保住自己所任职务的需要以及所采取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是极端错误的。
应该看到,每个人的思想品格、职务地位、宗教信仰是不同的,但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不安全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寻求保护的需要。这是客观存在。这种客观存在对一个人作用的发挥,对各种人员积极性的调动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在用人问题上,作为一个领导者或人事工作者应该正视这种客观现实。要做好思想工作,搞好教育,把一些不健康的个人需要消除掉。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应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跳出个人私利的小圈子。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建立必要的制度,以尽量减少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人才压抑和人才浪费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