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市中区人事局最得人缘的工作介绍顾问是亨丽塔,但是过去的情形并不是这样。在她初到人事局的头几个月当中,亨丽塔在她的同事之中连一个朋友都没有。为什么呢?因为每天她都使劲吹嘘她在工作介绍方面的成绩、她新开的存款户头,以及她所做的每一件事情。
“我工作做得不错,并且深以为傲,”亨丽塔对卡耐基说,“但是我的同事不但不分享我的成就,而且还极不高兴。我渴望这些人能够喜欢我,我真的很希望他们成为我的朋友。在听了你提出来的一些建议后,我开始少谈我自己而多听同事说话。他们也有很多事情要吹嘘,把他们的成就告诉我,比听我吹嘘更令他们兴奋。现在当我们有时间在一起闲聊的时候,我就请他们把他们的欢乐告诉我,好让我分享;而只在他们问我的时候,我才说一下我自己的成就。”
苏格拉底也在雅典一再地告诫他的门徒:“你只知道一件事,就是你一无所知。”
无论你采取什么方式指出别人的错误:一个蔑视的眼神,一种不满的腔调,一个不耐烦的手势,都有可能带来难堪的后果。你以为他会同意你所指出的吗?绝对不会!因为你否定了他的智慧和判断力,打击了他的荣耀和自尊心,同时还伤害了他的感情。他非但不会改变自己的看法,还要进行反击,这时,你即使搬出所有柏拉图或康德的逻辑也无济于事。
永远不要说这样的话:“看着吧!你会知道谁是谁非的。”这等于说:“我会使你改变看法,我比你更聪明。”——这实际上是一种挑战,在你还没有开始证明对方的错误之前,他已经准备迎战了。为什么要给自己增加困难呢?
有一位年轻的纽约律师,他参加了一个重要案子的辩论;这个案子牵涉到一大笔钱和一项重要的法律问题。在辩论中,一位最高法院的法官对年轻的律师说:“海事法追诉期限是6年,对吗?”
律师愣了一下,看看法官,然后率直地说:“不。庭长,海事法没有追诉期限。”
这位律师后来说:“当时,法庭内立刻静默下来。似乎连气温也降到了冰点。虽然我是对的,他错了;我也如实地指了出来。但他却没有因此而高兴,反而脸色铁青,令人望而生畏。尽管法律站在我这边,但我却铸成了一个大错,居然当众指出一位声望卓着、学识丰富的人的错误。”
这位律师确实犯了一个“比别人正确的错误”。在指出别人错了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做得更高明一些呢?
德国人有一句谚语,大意是这样的:“最纯粹的快乐,是我们从那些我们的羡慕者的不幸中所得到的那种恶意的快乐。”或者,换句话说:“最纯粹的快乐,是我们从别人的麻烦中所得到的快乐。”
是的,你的一些朋友,从你的麻烦中得到的快乐,极可能比从你的胜利中得到的快乐大得多。因此,我们对于自己的成就要轻描淡写。我们要谦虚,这样的话,永远会受到欢迎。
>>>在职场一定要努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卡耐基说:“每个人的情绪都会时好时坏。学会控制情绪是我们成功和快乐的要诀。”
托尼在美国中部一个大制造公司做了四年的人事官员,他有一个体面的心理学学位。他自称适度自信,性格外向,对自己的生活道路大体上是乐观的,工作顺利,婚姻幸福。然而他却常常陷入一种莫名的不快中。他承认:“我总觉得自己失去了什么。我在工作中并不很受欢迎,因为我对同事们从没有真正的亲密感。或许在内心深处我不相信任何人。即便跟妻子琼在一起,我大多数时候也是小心谨慎。当有人直截了当地问有关我自己的问题,我通常闪烁其词。作为人事官员,我需要人们的支持和信任。但我感觉他们有点儿躲着我,甚至提防我。或许他们是在回报平日里我对他们的喜怒无常和神经质吧。”
托尼的想法没有错,恰恰是因为他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无常,让人觉得他有神经质,同事们才躲着他。
类似的例子在生活中并不乏见:
安娜是一个办公室的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为其组织中相当数量的办公室成员承担着广泛的责任。她同丈夫离婚了,与十多岁的儿子和女儿住在一起。她的烦恼是:“我总是无法克制地经常向别人发脾气,虽然事后常常后悔,但又总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恶劣情绪。我们办公室的职员流动相当快,所以对大多数的人很难有真正的了解,而我周期性地与这样或那样的人发生口角。我试图强硬些,也试图亲切愉快些,可什么都不管用。如果我粗暴强硬,他们就怨恨不满并予以回击。而如果我态度可亲,他们又觉得我软弱可欺,想趁机利用我。我在家里的问题也无法解决。我的孩子们都怨我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工作上,这使我感到我令他们失望了。但更令我自己失望的是,我即便付出这么多的代价,却仍然得不到同事们的理解和拥戴。我曾失落至极,认真考虑过辞职。可是我在个人生活上已感觉失败,如果现在辞职,那么我在职业上也失败了。”
那么错在哪里呢?托尼与安娜显然都是成功的职业人员,他们的工作涉及操纵其他同事并又离不开他们的支持和拥护,他们要么有不错的学位和职位(像托尼),要么有长期的工作经验(像安娜),可显然他们却都不觉得对工作驾轻就熟。而他们的共同症结就在于不能信任同事,尊重同事,无法良好地管理、控制自己的情绪,结果既伤害了自己,又得罪了他人。
这个世界上类似人物并不少见。许多职业人员都容易有这样的感觉:所以如果事情搞糟了,那就一定是别人的过失。不过托尼和安娜有一点比许多具有同样问题的人胜过一筹,那就是他们认识到事情并不如意,而过失或许在他们自己。
人与人之间的情绪是会互相感染的,有时自己控制得还不错的情绪,一下子就被别人破坏了,而别人的情绪也常常被自己“染污”。问题是谁都讨厌无故伤害别人情绪的人。哪怕他是为了工作,为了“正事”。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专心配合领导、同事的工作要求,从而制造了一个轻松、合宜的气氛,既有利于同事也表现合理的情绪,也无疑会令自己受欢迎,实在是聪明者不可不为的行为。
>>>在生活里左右逢源,需要不同层次的人的支持
曾有一位百万富翁的办公室,设在第一国家银行大厦的二楼。当他要上二楼时,他会乘坐电梯;下楼时,则利用楼梯。
他是个傲慢的人,过去曾经贫穷,后来白手起家;他是个自力更生的人,也为自己的成功感到骄傲。
他每月按时缴房租,但对于那些管理升降机、高吊在行人道上擦窗户以及烧锅炉的人,根本不屑一顾。在过圣诞节的时候,也不会给他们一只火鸡,或一点小费。
大厦有一位打扫楼梯和大厅的穷妇人,他常常从她身边经过,但直到最近才意识到她的存在。他的头向来抬得很高,心里想的尽是怎样赚更多的钱。
有一天他从办公室出来,要走下楼梯。
清洁女工正站在楼梯中央,她从最上面开始检查楼梯是否干净。在最上面的一级阶梯有一处地方被水弄湿了,而且放着一大块肥皂,百万富翁正巧踩在上面。
富翁踩在肥皂上面的那只脚向东方日出的地方滑过去,另一只脚则快速向日落的方向滑过去。后来他跌坐在楼梯的最上一级,却没有停止在那里,他开始往下滑,但滑下的方式却非他所预料,每滑一级,楼梯便发出如同打鼓般的一声闷响。
清洁妇礼貌地站在一旁,任他往下滑。
最后他由底层站起来,自忖是否应当走回大厦办公室,要求开除该名清洁女工;但他想到一旦把要求开除她的理由说出来,必会在这大厦的其他人中间传为笑谈。于是他没有说话。
但从那天起,他开始注意那位清洁女工,带着慎重的态度走过她身旁。
没有人高贵或威严到可以忽略周围的任何人的地步。因为一位卑微的清洁女工和一块普通的肥皂,就能令一位大人物的心思立即脱离他的事业而产生烦恼。
《圣经》上说,有个人招待了一群客人,等客人离去,才发现他们原来是上帝派来的使者。从此做父母的就教导孩子们说,碰到衣衫破烂或长相丑陋的人,切不可怠慢,而要帮助他,因为他可能是天上的仙人。
卡耐基经常讲述这样一个故事:
那是一个刮风的雨夜,一家旅店来了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他们行李简陋身无长物。那男的对旅店伙计说:
“别的旅店全客满了,我俩在贵处借住行吗?”
年轻的伙计解释说:“城里同时在开三个会,所以全城到处客满。不过我也不忍心看你们二位没个落脚处。这样吧,我把自己的床让给你们——我自己?不碍事,在柜上搭个铺。”
第二天早上,老人付房钱时,对伙计说:
“年轻人,你当得了美国第一流旅馆的经理,兴许过些日子我要给你盖个大旅馆。”
伙计听了,畅怀大笑。
两年过去了。一天,年轻人收到了一封信,信里附着一张到纽约去的双程飞机票,约请他回访他两年前那个雨夜里的客人。
年轻人来到了车水马龙的纽约,老人把他带到第五大街和三十四街交会处,指着一幢巍然大观的高楼说:
“年轻人,这就是为你盖的旅馆,请你当经理。”
这位当年的年轻人就是现今纽约首屈一指的奥斯多利亚大饭店的经理乔治·波尔特,那位老人则是威廉·奥斯多先生。
所以你瞧,我们该好生帮助那些向我们求助的陌生人,因为褴褛衣衫的后边可能有一对天使的翅膀呢!而且,退一步说,即使他们真是落魄的穷苦人,又有什么关系呢?不要忘了,要想在生活里左右逢源,需要不同层次的人的支持。
>>>冷淡和不显露感情不是成熟的标志
着名作家哲斯特顿说过,最无聊的畏惧是怕伤感多情。我们因为怕人批评自己脆弱,就用一副老于世故的外表来掩饰我们的感情。心里想说的是“感激万分”,口头上却只是轻轻一声“谢谢”;心中的感想是“此时一别,思君为劳”,但是表现出来的只是挥手“再见”。
许多人以为冷淡和不显露感情为成熟的标志。实际上,压抑着情怀,就像是生活在一个没有花,没有音乐,或是没有炉火温暖的世界中。因为我们有感情,所以向朋友和邻居伸出友谊的手,扩大我们认识和友谊的圈子;因为有感情,才能成功地建立婚姻和家庭。婚姻必须有感情,就像是做生意必须有信誉。那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因素,却比任何实际条件更有价值。温情从不会破坏婚姻。与之相反,平实淡漠很容易使婚姻瓦解。
差不多每种有益于人类的进步,都有某一个人的感情力量为推动力。发现胰岛素的班亭医生,出身加拿大农家,小时候有个亲密朋友名叫珍妮,和他一起打球、爬树、溜冰、赛跑。有年夏天,珍妮忽然不能和他玩了。她的“血中有糖”,竟至不起。班亭始终耿耿于怀。后来他学成行医,立志济人。因为他对她有那一份情感,今日千百万糖尿病患者才得以生存。
只有小人才怕暴露真实的感情。而有所作为的人对内心的温情毫不掩饰,恰似对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生活一样。诗人爱默生的娇妻去世,他每天到她坟上去凭吊,两年如一日。他是一代文坛伟人,可是听他讲演的人都有亲切无拘之感。一个村妇在听他讲演之后说:“我们都是思想简单的人,可是我们听得懂爱默生先生的话,因为他直接对我们的心说话。”
大人物都不怕真情流露,我们为什么要怕?之所以怕,是因为我们从小就局限在生活的框框里长大。我们说:在事业上不宜动感情;科学没有感情;甚至对自己也不可温柔多情。我们一定要把自身中最温暖最好的一部分压住藏起,这做法实在是太没有价值了。
我们怎样才能使感情蓬勃?怎样才能恢复似已消失的深情?
首先要问问自己。下次你再要抑制温暖和蔼的情绪时,应该反躬自问:我为什么要压制真情?我怕的是什么?这样做,是出于真诚,是故作老于世故,还是怕人误会?当然,过分的流露感情并不可取,但更重要的是排除猜忌怀疑,不故作老辣,应对生活中亲切感人之事有所反应。
也许我们的最大困难是没有空闲。分秒必争的急促气氛与温柔的情怀格格不入。实际上,抽出一些时间来做那些“看来没有实际价值”的小事,却往往能够美化我们的生活。例如给昨天刚见过面的朋友写一封问候道谢的信,或是送人一点小礼物表示“怀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