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珍藏的时光:灵武园艺试验场文学作品集
8445500000026

第26章 灵武园艺场的兴起与发展

段怀君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清明节常去烈士陵园扫墓,要路过一片很大的果园,那就是灵武园艺场。

灵武园艺场位于县城东面3公里的郊区。据《宁夏新农政》一书记载:1938年宁夏省建设厅在川区7个县分设农业试验场,作为区域性农果作物技术示范推广中心。1945年2月,灵武县农业试验场更名为园艺试验场。建场初始,主要从事果树、花卉等作物的试种。在试验阶段,场里曾派人到中宁县以沙果为母体,进行高接试验。经过多年栽培,场里的果树越来越多,主要有桑、梨、桃、杏、李子、沙果、核桃等。试验园还栽培一些供国民党驻军高级将领观赏的丁香、月季、牡丹、玫瑰等花木。灵武园艺场沿东山麓而建,土质较好,日照充足,故栽植的花木极为繁盛。每年五月端阳节花果园向当地群众开放,各阶层的人士这时纷纷到园内游园赏花。同时,一些从事果木栽培的果农,也常到这个场里学习、观摩,提高培植树木的经验。

灵武县位于北纬37°30'~38°38',东经106°11'~106°51',海拔1107米~1652米,具有典型的大陆气候特点,平均气温8.9℃,最高气温41.4℃,最低气温-33.3℃,年10℃以上平均积温3347.4℃,无霜期平均145天,最长171天,最短11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216.1毫米。由于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沃,具有灌溉之利,灵武城郊的百姓自古以来就有栽杨、插柳、植桑、育枣、培梨的优良传统。据明代史料记载,灵武县在600多年前果树品种就有20余种之多,主要分布于灵武县东塔北部一带,产量居全省首位,素有“水果之乡”之称。唐诗“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这两句名诗就生动地描述了灵州当年果香飘荡的情景。

正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千年文明的传承,才具备了园艺场在灵武建立的基础。1950年3月,宁夏省建设厅派专人接管了园艺试验场。那时,场子的规模很小,仅有果园50余亩、土房3间、牛2头、工人3名。鉴于灵武素有花果之乡之称,加之这里原来有试验场,有旧政府遗留下来的50余亩果园,而且已具雏形。同时这里果园比较集中,东部是地势较平坦的沙壤地,开发利用率很高,便于今后的试验推广和管理,7月份省建设厅批准扩建灵武园艺场,决定在原基础上向外扩展建场。

建场时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年有一件事使健在的一些老工人还记忆犹新。1950年园艺场引进苹果幼树枝条进行培育,由于冬季西北风沙大,幼小的枝条承受力很弱,到了春天树苗水分抽干,枝干枯萎,树木死去,当时负责栽培的几名职工整整一天没有吃饭,蹲在果园内,心情非常沉重,有两个人还曾掉过眼泪。那几年,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人们还不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故工人们奋斗了几年,才在东山边形成了一片很小的绿洲。1954年,宁夏与甘肃合并,灵武园艺试验场改名为“甘肃省灵武园艺场”,受甘肃省国营机械化管理局和河东回族自治州的双重领导。这个时候受全国大气候的影响,园艺场的发展加大了步伐。1956年灵武园艺试验场先后进行了多项专题试验。为了加强果树安全越冬综合措施,数年来,科技工作者和工人们在东山坡上,在苗圃地里不停地试验。尤其是1961年至1963年在680亩的果园进行了系统认真的试验和总结,提出了为预防幼龄果树安全越冬抽干的六项措施:①控制后期肥水;②新梢连续摘心;③人工提早落叶;④防治大绿浮沉子产卵;⑤选用越冬力强的品种;⑥营造防护林。经过8年的研究和连续三个冬季的大面积的生产鉴定,采用以上综合技术措施,苹果的产量取得了明显效果。1957年3月灵武园艺试验场正式成立,当时尽管职工人数不多,但他们开垦荒地,引水上山,艰苦奋斗,作出的成绩是惊人的。195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灵武园艺试验场划归自治区农业厅、农业科学研究所领导,更名为灵武园艺试验场。1958年~1965年是园艺试验场的第一个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园艺场的发展史上很重要的阶段,经过工人们的艰苦奋斗,在沙漠荒地上种植苹果试验取得成功,使果园面积由原来的106亩扩大到3000亩,职工人数增加到200余名,也为全区发展经果林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为了培养大批果木栽培人才,经自治区有关部门批准,1967年成立了园艺中学。从县城应届小学毕业生及其他小学毕业的学生中选拔录用了一批学生,这些学生经过在园艺中学的系统学习,掌握了园林栽培方面的技术,不少人毕业后留到场里工作,成了灵武园艺场果木培育、栽植的骨干力量。

20世纪进入60年代后期,园艺场不断得到发展。在那个年代,工人们发挥了主人翁的作用,培育苗圃、平整荒地,特别是在山坡上架设飞槽,没有什么机械设备,也没有什么技术人员,全是靠工人用绳子、杠子,用土办法,靠艰辛的劳动和智慧一步一步架设成。那些年生活条件很差,工人们居住在低矮的土房子里,春天在风沙里植树,冬天在严寒里护苗,可以说,园艺场的每一棵树下都留下工人无私奉献的动人故事。

1966年园艺试验场划归灵武县领导。在十年浩劫中,场长、书记被罢职,有建树的科研工作者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被批斗,生产科研受到严重冲击。据统计,到1971年,园艺场的水果产量降到40万斤,科研工作几乎成了空白。1972年在职工们的呼吁下,自治区农业局重新接管了灵武园艺试验场,经过整顿提高,生产、科研又逐步走向正规,园艺场的各项工作有了新的起色,当年水果产量突破了100万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园艺场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形成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加强了果园的科学经营与管理,使果园面积增加到4114亩,年平均水果产量达到350万斤。1984年,为了加强机构建设,场部分别设置办公室、生产科、计材科、供销科,下设4个果树生产队、汽车队、建工队、果品加工厂。经过工人们的辛勤努力,此时的园艺场以果木品种多、水果质量优良、技术力量雄厚、栽培历史悠久、管理科学先进而闻名于大西北。灵武园艺场不仅成为生产优质水果的基地,而且成为西北重要的良种苗木销售基地。改革开放后,每年向区内外各市县推介优良品种苗木达4万多株,种植的苹果畅销上海、北京、杭州、南京、宁波、武汉、深圳、内蒙古等省市,并逐步打入国际市场,给场里拿回了外汇。而且每年向国家缴纳各种税款30多万元。

1993年2月,根据发展的形势,园艺场开始实施承包责任制的前期测算准备工作。组成专门的组织机构,分成4个组,有503人参加,进行土地丈量、树木登记,历时一年。经过精心核算,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承包方案,将土地3700亩、果树8.3万株、年产量750斤的指标全部承包给了职工,开始实行责任承包,并和职工签订了420份承包合同。自此,灵武园艺场的体制及经营方式在改革中迈出了艰难而且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职工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很快得到提高,工作细作,管理强化,全场的水果年产量由改革前的750万斤猛增一倍,达到1500万斤。职工有了经营自主权,他们的创造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深切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