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巧联妙对
8440300000207

第207章 刘禹锡遭贬走和州

刘禹锡,字梦得,江苏徐州人,唐朝著名文学家,诗人,被称为“诗豪”。

刘禹锡考取进士后,仕途平坦,连连受到提拔重用,官至监察御史。当时,朝廷刚刚平定安史之乱,国运不昌,再加之宦官当政,地方藩镇割据,更是雪上加霜。大臣王叔文为此忧心忡忡,便发起政治革新运动,试图匡扶国运。刘禹锡为了天下黎民百姓,极力支持王叔文的改革,因此得罪了那些宦官,被贬到了安徽和州。

据说,刘禹锡到和州当通判,按照朝廷的制度,当地县衙应该为他提供三间房子住。可是那和州知县却是个墙上之草,谁手中有钱、有权,就极力巴结奉承。他知道刘禹锡被贬而来,再也没有机会翻身,便有意为难他,说是刘禹锡乃是大诗人,需要住在清净之地,非但没让他住进大房子,反而在城南江边为刘禹锡找了两间小房子,让他居住。刘禹锡一看那房间临近江边,心中不仅没有怨恨之情,反倒十分欣喜,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

面对大江观白帆;

身在和州思争辩。

很快,知县就听说了这件事,气得暴跳如雷,随便找了个借口,让刘禹锡从城南搬到城北一间比原来更小更暗的一间半房子中住。此房子靠近德胜河边,岸边栽种了一排柳树,长枝垂在水面,颇有诗情画意。刘禹锡见此情景,心中又是一阵暗喜,马上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

杨柳青青江水边;

人在历阳心在京。

没多久,消息又传到了知县耳中,更瞧不起刘禹锡,认为他自身都难保了,还关心什么国家大事。于是还想再为难他,便下令让他搬到了一间只能容纳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又潮又暗的小屋中。刘禹锡当时已经不会再计较这些了,他的爱国情怀岂是那知县永远无法比拟的。住进小屋后,刘禹锡心潮涌动,感触颇多,当即铺开宣纸,写下了千古绝唱《陋室铭》。

后来,刘禹锡还特意请人将文章刻在石头上,以时刻警戒自己。

那知县一看,每让刘禹锡搬一次家,他文章写得就越好,不由心生嫉妒,万万不能再让他搬家了,否则,他不一定又会写出什么好文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