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巧联妙对
8440300000182

第182章 送考官韩岩巧对句

清朝末年,河南汶上城南岗子村有一个叫韩岩读书人。他从小就很聪明,读书就十分刻苦,没用几年,就能写一手好文章,人见人夸。

这年,三年一次科考来临了,韩岩报名考秀才。真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韩岩一看考试题目,觉得不难,提笔就写。不大一会功夫,他就交了卷,第一个走出考场,感觉一定能高中。

主考官一看韩岩的文章写得花团锦簇,文如行云流水,读来朗朗上口,不禁拍案叫绝。但读到最后,却因一句话读不通,考官就给他了他三等秀才。原来古时候写文章从来不加标点,造成了考官误读。揭榜之后,韩岩一看自己才中了一个三等秀才,觉得很不公平,但又无法改变,只能坦然接受了。

揭榜之后,主考官如释重负,次日就动身离开兖州,返回京城复命。得中的秀才们齐聚兖州城门口,摆酒为恩师送行。主考官见状,深受感动,对秀才们说:“众位才子,咱们师生一场,临别之时,我出个对句,你们来对。”说罢,吟道:

今朝离别金口坝;

众秀才听后,顿时一愣,觉得太突然,一时不知如何应对。这时,只见送行队伍中有人高声对道:

他日相逢白玉阶

主考官听后,当即愣住了,问道:“是何人作答?”

只听有人回答:“三等秀才韩岩!”

主考官一听,又吃了一惊。心想:我只是信口说个十分平淡的上句,而他对得不仅工整,而且隐含了雄心壮志。如此有才之人,为何才中了个三等秀才?难道我评卷有误?想到这,他对众秀才说:“诸位,老夫临时有事,决定留下来处理,暂且不走了。”

主考官回去后,马上调出韩岩的答卷,逐字逐句阅读,最后发现是自己断句有误,遂将韩岩改成了一等秀才。

人们知道此事后,十分佩服主考官知错能改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