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巧联妙对
8440300000112

第112章 为名利洪承畴降清

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洪承畴赴京赶考,高中进士,进朝为官。此人仕途极顺,到崇祯时已经是当上了兵部尚书,掌管几个大省的军务,手握重兵,权倾一时。他自己也感到崇祯皇帝对自己恩重如山,发誓一定要为朝廷尽忠。他曾自撰一副对联,贴在门上:

君恩深似海;

臣节重如山。

崇祯十四年,洪承畴率兵与清军决战于松山,兵败被俘。在高官厚禄的引诱下,洪承畴痛快地归顺了清朝,成了清朝问鼎中原的重臣。

洪承畴降清的消息传到北京,举国震惊,崇祯皇帝更是又气又恼。因为当时松山一役后,人们都以为洪承畴以身殉国,崇祯皇帝悲痛不已,亲设祭坛悼念其亡灵。现在听闻洪承畴已降清,他能不气吗?但他却毫无办法,只能强打精神继续与清军周旋。

后来,清军入关,得了天下,洪承畴更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备受恩宠。

有一天,洪承畴刚起床,管家就送进一副对联,说是不知何人贴在门外的。洪承畴展开一看,不由摇头苦笑。原来那对联写的是:

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重如山乎?

上下联句末各加一个虚词,一叹一问,极具讽刺意味。

又有一年,适逢洪承畴的60大寿。那天洪府上上下下张灯结彩,宾客如云,好不热闹。这时,突然闯进一个披麻戴孝的人。人们一看,却是洪承畴当年手下的一位门生。他一进大厅便伏地大哭,边哭便念当年崇祯皇帝为他写的诔文。众宾客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都噤了声,静静地看着。那门生哭罢,从袖筒抽出一副对联,摊在地上,便扬长而去。众人悄悄一看那对联,见上面写的是:

父成丑,子成丑,父子成丑,洪承畴;

君可法,臣可法,君臣可法,史可法。

上联嵌入抗清名将史可法的姓名,赞扬他的威武不屈,以死殉国的伟大情操;下联巧用“成丑”的谐音“承畴”,是嘲讽洪承畴卖主求荣的丑恶行径。

洪承畴被羞得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