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索神秘的大自然:风雨雷电的奥秘
8435900000053

第53章 人工干预风暴

风暴泛指强烈天气系统过境时出现的天气过程,特指伴有强风或强降水的天气系统,例如雷暴、飑线、龙卷风(海上的称为龙吸水)、台风、热带气旋、热带风暴等。

伊利湖位于美国的东北部,西北面是休伦湖,东北面与安大略湖相邻。这个地区有几百万人口直接饮用湖区流域的淡水。1966—1969年期间,曾有一次伊利湖风暴,降雨量达到11亿米3,相当于这个地区16天的供水量。因此,这个湖区的水资源非常被人们重视。

为什么冬季这里的风暴有这么多的降水呢?气象专家们分析,在冬天北部大陆性极地气团的冷空气向东南方向移动的过程中,经过这里较暖的湖面时,大量水汽输送到空中。由于它们的相互作用,使湖面地区常出现大气不稳定状态,而形成对流性层积云,即风暴。这些风暴的降雨,多出现在伊利湖的下风方,东部沿岸地带。由于冬季大量降雪,常常造成纽约州北部的布法罗城至宾夕法尼亚州的高速公路停止通行,致使当地工业及其他部门遭受到经济损失。在1960—1970年间高速公路停止通行最长的时间,曾有过27~36小时。

伊利湖上空的风暴是什么样的云层呢?为了开发湖区的水资源,云物理专家们对这个地区的云层条件进行了飞机和雷达探测,经过一些资源分析,伊利湖区的风暴云系分为3种类型:

(1)第一种在湖区上空,常常出现淡积云。淡积云进一步发展成中积云,它们的云底温度多为-6.5℃,云顶温度-17℃。水汽由较暖的湖面不断地向大片中积云输送,云体又继续发展而形成大片的积云性层积云。这些云中冻结核浓度比较低,不至于形成自然降雪。可是这种积云性层积云很适合进行人工影响降雪。

(2)第二种大片积云层积云,云底和云顶温度比较低,云中存在着大量冰晶核,能够使云层产生自然降雪,也适合人工影响降雪。

(3)第三种在严冬季节,湖区对流性层积云发展旺盛,云层很厚,是人工降雪的最佳条件。

1968—1969年云物理专家们曾在湖区对上述的积云性层积云进行过人工催化降雪,出现降阵雪、阵雨,而后云层逐渐消散的效果。

近些年来,云物理专家们又进行了大量的人工影响降雨、雪试验和作业,运用雷达探测和地面降水量监测人工催化的效果。

在伊利湖区用飞机播撒干冰,人工催化积云性层积云26~35分钟之后,即可观测到从云层降下阵雪。

应用飞机向云层中投射碘化银焰弹或在飞机上用碘化银发烟器,向云中播撒大量人工冰核,经过十几分钟之后,即可从云中降下中等或强的阵雨,降雨的落区在湖面上。

因此,为了增加工业和生活需水,增加湖区水资源,应用上述两种方法,人工催化冬季湖区对流层积云取得了增加水资源的效果。

为了抑制伊利湖东岸过多的降雪,调节降雪落区的分布,可以在早期在湖面上风方进行人工催化作业,使降雪落在湖区内,减少由于积雪而造成的工业和交通运输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