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索神秘的大自然:风雨雷电的奥秘
8435900000029

第29章 为何雷雨过后更清新

夏天的傍晚,有时乌云、大雨、闪电、雷鸣往往相互交错,一起降临。雨后,我们会感到空气格外新鲜。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在闪电时,发生了一场化学变化,空气中的氧气,有些变成了臭氧。其次是经过一场倾盆大雨,给空气淋了个浴,把空气中的灰尘大部分冲掉了。臭氧也是氧,只不过比普通的氧多了1个氧原子。1个氧气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而臭氧却含有3个氧原子。臭氧从哪儿来的呢?

雷声,是云中正电荷区与负电荷区之间,或云中电荷与云外物体的电荷之间发生放电现象所产生的声音。放电时的电位差,往往达到每米几千到上万伏特,所以常常产生巨大的电火花,把空气中氧气激发为臭氧。浓的臭氧是淡蓝色的,很臭,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还能够漂白与杀菌。稀薄的臭氧可一点也不臭,反而会给人以清新的感觉。雷雨后,空气中就弥漫着少量的臭氧,因此它能净化空气,使空气清新。知识点臭氧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它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蓝色气体。臭氧是地球大气中一种微量气体,它是由于大气中氧分子受太阳辐射分解成氧原子后,氧原子又与周围的氧分子结合而形成的,含有3个氧原子。大气中90%以上的臭氧存在于大气层的上部或平流层,离地面有10~50千米,这才是需要人类保护的大气臭氧层。还有少部分的臭氧分子徘徊在近地面,仍能对阻挡紫外线有一定作用。但是,近年发现地面附近大气中的臭氧浓度有快速增高的趋势,这就不是一个好兆头了。风雨雷电与人类生活炎炎夏日,风给我们带来凉爽;雨水降落大地,滋养植物,而植物提供给我们必不可少的食物;雷电出现时,我们一般需要关掉电视、停止飞机运行……由此可见,风雨雷电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利用风力可以提水灌溉,也可以发电;对雨水的科学收集、合理储存,对于缓解缺水的压力意义重大;雷电可能造成一些灾害,但是利用得当,也可以用雷电把空气中的氮“固定”到土壤里从而达到给植物施肥的作用。

风雨雷电随时随地影响着农业、渔业、工业、航空业等各个领域的运行与发展,因此对于风雨雷电,我们要善用其利,学会避害。